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生常見問題,初二四班王軍,1、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表現在驅體化、強迫癥狀、憂郁、焦慮和敵對五個方面,教育方式、人際關系、性意識、學業(yè)壓力、性信息刺激和社會支持是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敝袑W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誤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愛操心、缺乏觀察力、過于擔心將來的事、容易動怒、父母期望值過高、缺乏決斷能力等,2、長輩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行,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
2、,導致學生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3、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fā)型;不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5、會為父母當大官做大生意而沾沾自喜引以為榮,認為這輩子可以穩(wěn)靠地過上好日子,于是高枕無憂有恃無恐,學習松松垮垮,行為隨便、放蕩,整天得過且過,大把大把花錢整日整夜不歸,6、 逃學、
3、斗毆、說謊、偷竊、抽煙、離家出走。,如沉溺于電子游戲機、不遵守紀律、襲擾他人。行為倒退。行為像兒童,學習無目標,活動無計劃,喜歡兒童游戲,不合群但不是因為退縮,而是和同學玩不到一塊,談不到一起。,7、有矛盾觀念和憤怒反應,易激惹,依賴性增強 。,8、 青春期的孩子會表現出崇拜名牌、追求時尚等“癥狀”,原因眾多:很多家長本身就是“名牌愛好者”,或者周圍伙伴群體都追求名牌,這種價值觀會直接灌輸給青春期的孩子,對其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青春
4、期的孩子自己沒有收入,沒有社會地位,體現不了自身價值,這就導致他們心里急切需要某些高價或名牌物品來支持他們的價值感,9、穿著奇裝異服,燙染著各種社會上流行的發(fā)型,耳朵上再戴一串耳環(huán),脖子上佩戴一串項鏈,穿著另類的衣服,手中拿著一個MP3,耳朵里塞上一個耳機,在學校里“招搖過市”。,10、他們卻感覺良好,自以為很“酷”!還有些同學互相攀比,追求名牌,要求出彩。甚至在一些公共場合,可以聽見一些同學出口成臟,說的話不堪入耳,更無禮貌可言。,1
5、2、情感問題行為。如童年恐怖癥、學校恐怖癥,表現為上學恐怖、學科恐怖、考試恐怖、師生關系恐怖等;情緒波動激烈、易怒性;過分的焦慮引起的神經質式的敏感、多慮、多疑、害怕、煩躁不安等。,13、人格問題行為。如性格孤僻、粗暴,性情反復無常、退縮,反社會行為,意義缺乏感,責任喪失,品德不良行為,成癮行為等。,14、青春期問題行為。如異性交往恐懼、性心理障礙、青春期自閉癥、青春期逆反心理等。,15、習慣性問題行為。,16、人際交往障礙。,中學生常
6、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獨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獨尊心理、厭學心理、早戀問題、迷戀網絡問題、追星問題、考試焦慮、情緒方面的問題、學業(yè)不良問題、考試作弊問題等;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學生自身因素等;,17、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適當的自卑感可以激發(fā)自己去彌補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過度自卑會導致抑郁,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部分中
7、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懲罰多于引導。于是自認為無藥可救、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18、逆反心理: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tǒng)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不少中學生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
8、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19、孤獨心理: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人離不開群體,同樣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孤獨是一種認為自己被世人所拒絕、所遺忘,心理上與世人隔絕開來的主觀心理感受。孤獨感正是個人在群體中所產生的一種孤單、寂寞、無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狀態(tài)。孤獨是缺乏與人交往的結果
9、,又是難以與人良好交往的心理問題。許多中學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愿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一些中學生很少和別人交往,常常一個人背著大家獨自活動、寡言少語,他們人際關系疏遠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們內心卻感到孤獨。,20、 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社會心理和意識。有人把嫉妒說成一種根本的、普通的、強烈的心理現象,心理工定義說
10、:嫉妒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感覺,是忍著痛苦去看待別人的幸福的一種傾向。它產生在當現時的和期望的各種關系受到威脅之時,是一種既羨慕又敵視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學,一部分學生漂亮的容貌、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受到老師的寵愛,常常會引發(fā)另一部分學生的嫉妒之心。他們越是關心和重視嫉妒對象,越有可能會讓絕望與恐懼感擊中,從而發(fā)展為憎惡、敵意、怨恨和復仇這樣一些惡劣的情緒。,21、唯我獨尊心理:一些中學生只沉湎于自我實現和個人奮斗中,處處都得以自
11、己為核心,遇到稍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fā)雷霆、躺倒不干,或觸犯到個人一點點利益就斤斤計較,對集體麻木不仁,對社會漠不關心。在處事中,只有別人關心他(她),他(她)卻從不去關心別人,一旦個人欲望滿足不了,就想方設法去損害別人和社會利益,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22、厭學心理: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tài)度等心理狀態(tài)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據調查, 厭學學生在中學生中高達50.14 % , 其中初
12、二最高, 達66.18%。他們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 感到學習沒勁, 喪失上進的信心, 學習欲望低下, 重者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 上課懶得開課本, 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 盼望著早點畢業(yè)以求解脫, 更嚴重者根本不學習, 終日渾渾噩噩, 看到課本就頭痛, 坐進教室就犯愁, 經常遲到、早退、曠課,
13、160;對老師缺乏感情, 部分學生最終輟學流失。,24、迷戀網絡問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越來越多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在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說中學生迷戀網絡的問題,有的中學生自制能力很差他們走進網絡就走不出來了,就會迷戀上網絡,比如說,我的一個表弟,讀高中一年級的時候迷戀上了網絡,呆在網吧里幾天幾夜都不出來,學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來在一個很隱蔽的網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瘋了似的,直上網
14、吧跑,最后只好輟學在家。,25、“追星”問題:當五彩的追光輝映著熒屏、舞臺上富于青春生機活力的歌星、舞星、影星,以及體星、作家等成功者的身影時,一雙雙發(fā)自內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緊跟不舍地隨著這些“星級”人物的身影,這成為青少年文化現象之一——“追星族”的涌現和“青春偶像熱”的掀起。中學生的追星現象在初中一年級已經很明顯了,我曾經在我們鎮(zhèn)中學初中一年級教育實習,下課的時候與同學們聊天,同學們都圍著我問我喜歡哪個歌星、哪個笑星等等。,26、考
15、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現象。它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以擔心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表現為: 一聽說要考試就緊張起來, 考前睡不好覺, 考試時出現情緒緊張, 心慌意亂, 記憶卡殼等現象, 某些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 一到考試就慌了手腳
16、, 無法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據調查, 在中學生中,對考試具有明顯的焦慮癥狀約占11.18 %。嚴重的考試焦慮不僅對學習具有極大的危害, 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也 造成潛在威脅。,26、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現象。它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以擔心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表現為: 一聽說要考試就緊張
17、起來, 考前睡不好覺, 考試時出現情緒緊張, 心慌意亂, 記憶卡殼等現象, 某些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 一到考試就慌了手腳, 無法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據調查, 在中學生中,對考試具有明顯的焦慮癥狀約占11.18 %。嚴重的考試焦慮不僅對學習具有極大的危害, 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也 造成潛在威脅。,27、情緒方面的問題表現為: 中
18、學生情緒豐富而強烈, 但情緒起伏變化很大, 不穩(wěn)定, 而且容易沖動, 往往不善于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 可能會一點點小事而情緒激動, 也可能為一點點小事而灰心喪氣。多變的情緒, 常常使他們難以專心致志、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學習、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擾。放任的情緒往往又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友愛和團結。由于中學生情緒起伏變化大, 加上自我控制力較弱
19、, 很容易成為不良情緒的俘虜, 以致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妨礙了自己積極向上的進取心, 甚至違反校規(guī), 觸犯法律。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人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緒,是因為人們對事有許多不合理的信念。導致我們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28、學業(yè)不良問題學業(yè)不良現象在學校中是很普遍的,其實質是學生的學習結果未能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離教學的基本要求尚有一段差距。一般來說成績
20、極差的學生,其學業(yè)顯然是不良的。這類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差生”,也叫“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看重分數,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學習不應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學生時代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時光,為什么學生卻如此痛苦呢?把學習的結果簡單地用分數來評價,我們不得不把學習看作獲取分數的一次競賽,在競賽中注定大多數是失敗者,使學生感到學習是痛苦,因而也失去了對學習的樂趣,這不能不讓人痛心。成績不好的學生有著最敏感的心靈,老師、家長、同學一些不自覺的行為,一
21、些未在意的話語,都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就造成這些問題行為的原因來說,有些是單因性的,但更多的是多因性綜合化的。消除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主要有注意中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平衡;增進自我了解,培養(yǎng)中學生自我接受的態(tài)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中學生健全的情緒生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環(huán)境;開設主題講座;保持書信的交流;轉變教育觀念,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氛圍;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模式;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為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舉
22、辦家長學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家長教育素質;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和素質;采取各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課程結構等等。,11歲到18歲的年齡階段,一般是中學階段,這是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最為劇烈的時期,是最充滿激情、浪漫,最有創(chuàng)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這是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度時期,也是對人生、社會和未來充滿幻想與好奇的“多夢季節(jié)”。國外有學者形容這一階段是“騷動的、矛盾的、動蕩的、暴風雨式的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