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輔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及其輔導,為一滴墨水而自殺的14歲少年,媽媽、爸爸: 我走了,但并不是無原因的。是因為我在學校淘氣,把鋼筆水甩在了語文老師的身上。我其實只甩了一次,但老師不信我,非說以前有人甩的也要我承認。我很委屈。老師還說如果我不承認,就和我沒完沒了。還說我是人渣,是沒人性。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夜里一閉眼就看見她來罵我。如果她不相信我,我就只有拿死來證明。雖然我知道,你們一定覺得這不值,但我覺

2、得很值。我大了,有自尊了。她讓我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我內(nèi)心最寶貴的東西。你們不用傷心。但我想現(xiàn)在你們不可能不傷心。你們好好對姥爺和大娘。大娘和姥爺和你們對我最好。還有我曾經(jīng)交往的同學與老師。我以后會在未知世界中看著你們,保佑你們??梢院屠褷斦f我去外地念書了。我的存款全部歸你們。好好生活吧!但媽媽,我知道你的脾氣,如果你再想不開的話,我會死不足惜的。一定要堅強。我愛你們!永遠、永遠!再見!

3、 欽兒 2001年10月30日夜,破解認識誤區(qū):,——健康就是無病,無病就是健康,非此即彼。,一、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七條標準—— ⑴智力正常;

4、 ⑵善于協(xié)調(diào)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⑶有較強的意志品質(zhì); ⑷人際關系和諧; ⑸能能動地適應和改善現(xiàn)實環(huán)境; ⑹保持人格完整和健康; ⑺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120~140 極高才能110~120 高才能90~110

5、 正常才能80~90 次正常才能70~80 臨界正常才能60~70 輕度智力孱弱50~60 深度智力孱

6、弱25~60 亞白癡25以下 白癡,分值 智力水平,智力障礙 (智力分數(shù)在70分以下),,,,●臺灣師大黃堅厚教授的四條標準—— ⑴有工作,而且有樂趣和滿足; ⑵有朋友,而且樂于廣泛交往; ⑶有自知之明,

7、而且能揚長容短; ⑷能適應環(huán)境,而且積極的適應方式總是多于消極的適應方式。,●林崇德提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兩大指標:  ⑴適應性指標——一切不適應社會的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表現(xiàn)都屬于不健康?! ?△嫉妒  △自卑  △任性  △孤僻   △焦慮  △逆反心理  △社交困難…   ⑵發(fā)展性指標——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智力和人格的發(fā)展出現(xiàn)受阻也屬于不健康。 △智力發(fā)展得不到及時的促進

8、 △社會化發(fā)展不夠積極而穩(wěn)定,,二、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障礙 2、行為障礙 3、情緒障礙 4、人際交往障礙 5、青春期性心理障礙 6、人格障礙(個性障礙),(一)學習障礙,定義——無統(tǒng)一定義。一般是指中學生的學習困難嚴重到影響他們知識的獲得,而這種困難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礙)所引起的。許多智力正常甚至是優(yōu)秀的學生在學業(yè)成績上表現(xiàn)極差,與其智商不相匹配。他

9、們的問題是學習過程受到了妨礙,是某一特定學習能力(如記憶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缺損,或者某一學科知識結(jié)構(gòu)的殘缺。其原因可能是遺傳(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學生而言,則大多是社會(家庭、學校)因素造成的。,,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訴—— “我覺得最困難的是進入高中后,學習精力一直很難集中,非常敏感,一點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以致于上課效率差,反應也越來越遲鈍,思想渾濁,對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有時候看到

10、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同學都做出來了,就會極度的自卑和緊張。很難從中得以自撥。而且做事情的速度變得慢了。有時候一邊做一件事,一邊想一些瑣事,到后來自己做錯了也沒有察覺。記憶力、視力都在不斷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學習障礙在許多時候還會引起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對于一些比較好的同學,我通常會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覺的跟他們比較。都以像敵人的眼光看待同學,對生活很消極。而且腦子會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現(xiàn)實。這

11、種心理障礙已從入學持續(xù)到現(xiàn)在了。我覺得自己的日子像發(fā)霉了一樣,極度的困惑和難受。我很擔憂,因為期末考試就快要到了,我還是處在這種困境當中,我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學習障礙(困難)的基本類型—— 1、一般性學習落后(含入學學習適應不良) 2、語言表達能力差 3、數(shù)學成績極差 4、不遵守紀律 5、學習活動偏離本人最佳點(動機水平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能力

12、低于實際可達水平/ 教師要求高,學生努力超出極限/ 學習方法的缺陷,導致潛能被壓抑),中學生學習障礙的評估—— 1、是否來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認知能力較差/ 某方面的學習技能未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有很多漏洞/ 情感和意志的缺陷/ 學習動機不強/ 學習行為習慣不良,等等。 2、是否來自生理方面的原因——體質(zhì)弱/神經(jīng)衰弱/ 視、聽、發(fā)音器官發(fā)育不全等。 3、是否外部原因——缺少教師個別指導,缺乏情感

13、及語言交流,家長和教師關心愛護不夠,等等。,對學習障礙學生的輔導—— 1、調(diào)整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及時肯定進步。 2、配合任課教師查漏補缺,彌補知識漏洞。 3、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正心理素質(zhì)薄弱的方面。 4、實施真正含義上的“分層教學”,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降低作業(yè)難度、評分標準、提供必要幫助等),體驗成功喜悅。,《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

14、;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爭取明天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chuàng)造才最行。,,除了少數(shù)學校和少數(shù)“幸運者”之外,學習障礙學生在事實上是許多學校里的“弱勢群體”。他們本來應該是“緊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卻成了最受忽視、最受嫌棄、最無回天之力的一群。,某學生經(jīng)常說謊、偷竊、曠課、打架。沒有什么道德觀和責任感。屢次被責罵,

15、不但不知悔改,還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出嘲弄、無所謂的樣子,依然我行我素。,案例:,(二)行為障礙(含品行障礙),定義——指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某些行為、習慣偏離常態(tài),包括以反復和持久的明顯的反社會行為為主要特征、但情節(jié)輕微、未達到犯罪性質(zhì)的青少年行為偏差(后者也稱之為“少年品行障礙”、“邊緣行為”或“問題行為”等)。 行為偏差又可以分為三類:過失行為、不道德行為、自我消極行為。,,1、過失行為——

16、 說謊行為 課堂違紀行為 青少年吸煙行為 厭學、逃學行為 例:厭學的高一女生 網(wǎng)絡迷戀行為,網(wǎng)癮基本診斷標準: 1.上網(wǎng)已經(jīng)占據(jù)了你的身心; 2.只有不斷增加上網(wǎng)的時間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滿足,從而使得上網(wǎng)的時間比預定的時間長; 3.無法控制自己上網(wǎng)的沖動; 4.每當因特網(wǎng)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網(wǎng)時,就會感到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 5.將上網(wǎng)作為解脫痛苦的惟一方法

17、; 6.對家人或親友隱瞞迷戀因特網(wǎng)的程度; 7.因迷戀因特網(wǎng)而面臨失學、失業(yè)或失去朋友的危險; 8.在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時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卻仍然忍不住還要上網(wǎng); 9.因為長時間迷戀因特網(wǎng)導致睡眠節(jié)律紊亂,如:晝夜顛倒、倦怠、顫抖、視力減退、頭痛、頭暈、食欲不振等軀體癥狀。,,以上癥狀如果有四項或四項以上符合,同時每日上網(wǎng)時間在4小時以上,一周上網(wǎng)時間在5天以上,并持續(xù)一年時間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癥狀、軀體癥狀和心理障礙的一

18、種或幾種,那就表明你可能已經(jīng)患上了“網(wǎng)絡成癮”的病癥。,,離家出走或夜不歸宿行為 例:離家的小連 依賴行為(任務性依賴和情感性依賴) 激惹行為(任性行為) 逆反行為,有逆反情緒的孩子通常表現(xiàn)為:頻繁地大發(fā)脾氣;與父母過度爭吵;明顯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與原則;自己犯錯或行為不當,卻責怪他人;頻繁發(fā)怒,怨恨他人等。這些行為在家里和學校表現(xiàn)尤為明顯。,,2、不道德

19、行為—— 攻擊行為 偷竊行為 偷竊:有犯罪動機,以獲得經(jīng)濟利益為目的 偷竊癖 :沒有犯罪動機,只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例:花季少女偷竊成癖 社會化品行障礙(打群架、集體酗酒、敲詐勒索等) 例:少年團伙犯罪案例 破壞公共設施行為,,3、自我消極行為——

20、 自殘自傷行為 自殺,,“少年品行障礙”的識別界限—— 1、年齡低于18歲,超過18歲則可確認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2、不良行為持續(xù)時間至少在半年以上,偶然的、短暫的不良行為(如惡作劇、偶爾曠課、打架、調(diào)皮搗蛋等)不能確定為“品行障礙”。 3、至少應具備下列行為問題中的3條:,,⑴ 不止一次地偷竊并偽造不在場證據(jù)。 ⑵ 在與父母或監(jiān)護人同住期間,離家

21、出走,至少達到2次夜不歸宿,或是一次出走而不再回家。 ⑶ 經(jīng)常說謊(不包括為避免挨打而說假話)。 ⑷ 敲詐勒索。 ⑸ 經(jīng)常逃學或曠課 。 ⑹ 不止一次地在打架斗毆中使用兇器。 ⑺ 蓄意破壞公共財物或他人財物。,,⑻ 殘忍地虐待動物。 ⑼ 虐待他人。 ⑽ 經(jīng)常主動挑起斗毆,故意尋釁。 達到或超過3條、造成輕微后

22、果的,可視為輕度品行障礙;造成嚴重后果的,應視為重度品行障礙;介于兩者之間的可視為中度品行障礙。,行為障礙的矯正——行為療法 1、陽性強化法(正強化) 2、負性強化法(負強化) 3、消退法 4、代幣法 5、示范法(模仿法) 6、厭惡療法 7、系統(tǒng)脫敏法 8、行為契約法 9、放松

23、訓練,表1 行為代幣價值表,,表1-2 代幣兌現(xiàn)選擇表,,(三)情緒障礙(心境障礙、神經(jīng)癥),定義——青少年學生在情緒感受中嚴重脫離現(xiàn)實,而以一種妨礙解決問題的操作和自我挫敗的方式應付外界事件,并表現(xiàn)出種種因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而導致的軀體癥狀。例如:考試焦慮、挫折體驗、自卑感。 中學生出現(xiàn)的某些神經(jīng)癥不帶有終極性,因此學校心理學不采用精神病學的標準,不稱“神經(jīng)癥”,而稱為“情緒障礙”。,,常見種類——

24、 1 、恐怖癥 例:愛臉紅的小葉 2、強迫障礙 例: 我得了強迫癥了嗎? 3、焦慮障礙 例:以考試為中心的廣泛焦慮癥,學期結(jié)束了,沒有考試了。 上學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教學計劃和考試計劃。 大約在考試前一周,我感覺到它即將來臨。 考試前兩天,我變得特緊張,開始感到難以集中思想。 考試前一天,我的手心變得潮濕,并感覺把

25、一切都忘了考試前一夜,我失眠,并在半夜中驚醒。前往考場的路上,我?guī)缀跽静环€(wěn),像要生病一樣。當我走進教室時,雙手潮濕,我真怕把所有東西全忘了,想馬上走開。當試卷傳過來時,我緊張到無法行動。當我看考卷時,發(fā)現(xiàn)其中有兩道題不會,我更加緊張,大腦一片空白。,123456789 10,0 10 30 50 70 85 90 95 99 100,,4、抑郁性障礙

26、 5、癔癥 例:歇斯底里的高三男生 6、青春挫折綜合癥,,識別界限—— 1、無法用智力、感覺或健康因素加以解釋的學習能力失調(diào)。 2、無法與同伴和教師建立或保持滿意的人際關系。 3、在正常情況下或現(xiàn)實情境消失后,繼續(xù)表現(xiàn)出不當?shù)那榫w。 4、持續(xù)地、長時間地(不是幾天)表現(xiàn)出苦悶、沮喪的情緒。 5、衍生出與個人或?qū)W校問題有關的軀體病

27、癥,對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情緒障礙的疏導—— 合理宣泄改變認知----理性情緒療法,ABC理論:,事件(Activating event;A ),,,想法、觀念 (Belief system;B ),情緒結(jié)果(emotional Consequence;C ),,(四)人際交往障礙,定義——學生在與同學、老師、家長交往過程中,由于感情不和、觀念差異、行為不當、溝通受阻等等原因

28、引發(fā)的持續(xù)的人際關系緊張、沖突或退縮,當事人大多伴有持續(xù)、消極的情緒體驗,并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常見種類—— 1、自卑與同伴交往退縮(社會退縮行為) 例:“忍” 2、師生交流困難 3、親子代溝 4、孤獨與孤傲 5、嫉妒與猜疑 6、自我中心 7、過度敏感、防御心理及反應過度,輔導對策—— 1、調(diào)整認知結(jié)構(gòu),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29、 2、訓練溝通技巧(語言表達、溝通方式,目光、表情、距離等非語言信息) 3、改變不良的個性品質(zhì)和交往方式,增強個體的人際吸引 4、小組團體輔導:敏感性訓練 5、個體訓練技術:角色扮演,(五)青春期心理障礙,定義——中小學生在進入青春期后,在對自我身體發(fā)育的認識和體驗、對自己性別角色的認同、以及對待異性交往需求及交往行為方式等方面明顯地偏離同齡人群體的正常發(fā)展水平,而帶來的持續(xù)的心

30、理失衡及行為偏差。,,常見種類—— 1、異性交往障礙 2、異性交往失當(交往過密、失戀) 3、青春期發(fā)育焦慮,(六)人格障礙(個性障礙),定義——人格障礙是一種介于正常人格與精神疾病之間的行為特征,是指因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而表現(xiàn)出來的異常行為模式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不良。 生活中有少數(shù)人長期不能適應社會環(huán)境,長期不能正確地待人接物、為人處事,情感反應和意志行為均與常

31、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協(xié)調(diào),就是人格障礙(即個性障礙)的表現(xiàn)。,,常見種類—— 1、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2、分裂樣人格障礙 3、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4、沖動型(情緒不穩(wěn)型)人格障礙 5、表演型(癔癥型)人格障礙 6、強迫型人格障礙 7、依賴型人格障礙 8、焦慮型人格障礙,識別界限—— 1、有明顯與眾不同的態(tài)度和行為,明顯偏離了所在文化和

32、社會人群認可的內(nèi)心體驗和行為模式,至少在以下兩方面有異常表現(xiàn): ⑴ 認知(把自己的困難歸于命運、社會和他人,思維極端化,自我中心,沒有責任感和罪惡感,對自己的行為后果缺乏認識) ⑵ 情感(高度脆弱,情緒極端,忌妒心極強,難以控制沖動) ⑶ 人際關系(緊張,攻擊,偏執(zhí),) ⑷ 行為(不良、怪僻,違抗社會習俗),,2、人格類型持久不變,可以追溯到少年期或青春期。 3、

33、人格障礙的表現(xiàn)有普遍性,涉及個人或社交場合,導致社交適應不良。 4、排除藥物和器質(zhì)性病變,人格類型不是由藥物影響或軀體外傷所致。 5、排除精神病,人格障礙不是真正的精神病,而僅僅是人格的異常。,,必須強調(diào)—— 人格障礙的認定雖然是以18周歲為年齡標志的,但它的形成及發(fā)展過程卻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特別是在中學階段。因此,對中學生在個性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偏離常態(tài)的特征或行為傾向性,決不能熟視無睹。

34、,總 結(jié),● 每一位學生都會有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每一位學生都需要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得到幫助和輔導。 ●不要把自己當作無所不能的圣人 ● 輔導并不神秘,依據(jù)心理學規(guī)律實施的教育藝術就是輔導的藝術。 ●不要強調(diào)心理疾病的嚴重性 ●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 ●不要急于求成,青少年攀比心理,心靈故事,家住大連的張世鴻不放心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獨自回家,每天都派司機去接。上周五,兒子怎么都不肯回家,理由居然是“接我的車不

35、是奧迪A6”?!皟鹤由闲W一年級的時候,接送都是由奶奶操心。”張世鴻說,每天,祖孫倆來去都是乘公共汽車,兒子一直沒什么意見。后來,張世鴻聽兒子提起,班里的一些小朋友由爸爸開車接送,兒子對此非常羨慕?!拔液推拮拥墓ぷ鞫己苊?,陪兒子的時間不多。所以,兒子提出要求,我們就盡量滿足。”張世鴻說。,,從兒子上二年級開始,張世鴻把接兒子的事交給了公司的司機。每天下午4時30分,司機會準時出現(xiàn)在校門口,因為公司車的用途每天都有變化,所以等在校門口的車

36、幾乎每天都不一樣,檔次相差也很懸殊。面包車、桑塔納、現(xiàn)代、奧迪……七八輛車輪換著用。,“一開始,兒子并不在乎車的檔次,只要能回家就行??蓾u漸地,他開始對司機提要求了,說面包車堅決不坐。”后來,兒子專門要奧迪,而且不是A6還不行?! ∩现芪澹緳C開去了桑塔納,兒子堅決拒絕上車,賴在學校不走,還跟司機喊道:“接我的車不是奧迪A6,我就不走。”  “都是攀比惹的禍!”張世鴻說,要不是看班里的幾個小朋友每天有專車接送,兒子也不會提出這樣的要

37、求。作為家長,張世鴻曾因能滿足兒子的要求而自豪,但現(xiàn)在,他后悔了對兒子的放縱。,主題:青少年的攀比心理,什么是攀比?攀比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文化、一種心理、一種行為。青少年處于人生的成長期,他們在“比”中認知、“比”中體驗、“比”中反思、“比”中成長。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攀比可做兩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指那些盲目與別人比較,而不顧自己實際、不求長遠目標、不合成長要求的現(xiàn)象,可稱之為“盲目性攀比”;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有明確的進

38、取目標,有意識的、積極的、善意的、科學地與他人比較的現(xiàn)象,可稱之為“理智性攀比”。,什么是攀比心理?,攀比在心理學上被界定為中性略偏陰性的心理特征,即個體發(fā)現(xiàn)自身與參照個體發(fā)生偏差時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心理過程。攀比心理分為正性攀比和負性攀比。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積極的比較,是在理性意識驅(qū)使下的正當競爭,往往能夠引發(fā)個體積極的競爭欲望,產(chǎn)生克服困難的動力;負性攀比指那些消極的、伴隨有情緒性心理障礙的比較,會使個體陷入思維的死角,產(chǎn)生巨大的精神壓

39、力和極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負性攀比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對自己和周圍環(huán)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無法自拔,對人對己都很不利。我們主要討論一下負性攀比。,,不必攀比 做好自己,1、老王辛苦了一年, 年終獎拿了 1 萬, 左右一打聽, 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卻只有 1 千。 老王按捺不住心中狂喜,偷偷用手機打電話給老婆:親愛的,晚上別做飯了,年終獎發(fā)下來了, 晚上咱們?nèi)ツ阋恢钡胗浿哪羌椅鞑蛷d,好好慶祝一下!,,2 、老王辛苦

40、了一年, 年終獎拿了 1 萬, 左右一打聽, 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也是 1 萬, 心頭不免掠過一絲失望。 快下班的時候,老王給老婆發(fā)了條短信:晚上別做飯了,年終獎發(fā)下來了,晚上咱們?nèi)ゼ议T口的那家川菜館吃吧。,3 、老王辛苦了一年, 年終獎拿了 1 萬, 左右一打聽, 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 1.2 萬。 老王心中郁悶,一整天都感覺像壓著一塊石頭,悶悶不樂的。 下班到家,見老婆正在做飯,嘟嘟囔囔地發(fā)了一通牢騷,老婆好說歹說勸了半天,老王才

41、想開了些,哎,聊勝于無吧。把正在玩電腦的兒子叫過來,摸給他一百塊:去,到門口川菜館買兩個菜回來,晚飯咱們加兩個菜。,4 、老王辛苦了一年, 年終獎拿了 1 萬, 左右一打聽, 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 5 萬。 老王一聽,肺都要氣炸了,立馬沖到經(jīng)理室,理論了半天,無果。 老王強忍著怒氣,在辦公室憋了一整天。回到家,一聲不吭地生悶氣,瞥見兒子在玩電腦,突然大發(fā)雷霆:你個沒出息的東西,馬上要考試了,還不趕緊去看書,再讓我看到你玩電腦,老子打

42、爛你的屁股!,同樣數(shù)目的年終獎,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卻給人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因為很多人的快樂,在很多時候,并不在于自己有多好,而在于比別人好多少。,很多的人痛苦,在很多時候,并不在于自己有多不幸,而在于比別人更加不幸。這種無謂的快樂和不幸,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精力與感情,也使自己變得卑微與渺小。,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沒有痛苦,源于你是不是計較。 你快不快樂,在于你能不能寬容。,生活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計較越多,痛苦越多。

43、,計較,總是占據(jù)了心的許多位置,堵塞了氣的正常出入。 人生有幾分寬容,就有幾分歡欣,寬容越多,快樂越多。,,不必攀比,做好自己。,當代青少年的攀比現(xiàn)象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比吃喝。這次你吃麥當勞,下次我就吃肯德基,你吃一次,我就吃兩次。你喝一元的礦泉水,我就喝三元的冰紅茶。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家長給的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一個星期全部花光。遠遠超出一個學生和一般家庭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二是比穿戴。當今的學生從頭到腳可謂是被名牌全副武裝,你穿

44、“李寧”,我就要穿“耐克”,你弄了一身“華倫天奴”,我就弄身“船王”。其實這樣的名牌與中學生的身份和年齡很不相符,名牌在身很容易招來別人的嫉妒,中學生身體長得快,今年的衣服明年就不能穿了,浪費極大。,三是比時髦。很多學生都有手機,而且是一個比一個新潮,一個比一個高檔。很多學生并非完全看中手機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因為擁有手機是一種時尚。不是用來打電話,更多的是用來做mp3和mp4,更為嚴重的是用作考試作弊的工具。,四是比排場。主要是比過生日

45、的排場,張三同學過生日花了三百元,請了一桌,七八個同學吃了一頓;李四同學過生日就請兩桌,大吃大喝后還要請同學去KTV;王五同學過生日時,就更不得了了,反正誰也不愿輸給誰。五是比玩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不少人總是把玩字放在第一位。比著上網(wǎng)吧,比著去玩游戲,比著去消費。還有,比外出旅游,你到武當山,我就到張家界,你到張家界,我就到九寨溝,你到九寨溝,我就到新馬泰,反正一定要比個輸贏。最后不堪負重的是自己的父母。,青少年群體普遍存在

46、攀比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渴望被肯定。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非??释徽J可、被關注、被贊許,他們開始渴求自我價值。但是,由于缺少引導,再加上對周圍成人的模仿及家長過分的物質(zhì)獎賞,讓他們將手機等物質(zhì)品,當成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方式。實際上,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應該來自于內(nèi)在。青少年也應該了解,他們真正的價值,比這些外在的物品珍貴得多,關鍵是要靠自己去發(fā)掘;,第二,從眾心理。很多青少年擔心自己被孤立,于是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別人比,我也要

47、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融入某個群體。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親密的朋友圈子,會有相同的特征。其實,真正的性格魅力,來源于有主見,有思想,不追風。,青少年群體普遍存在攀比心理的主要原因是:,關鍵詞,1.虛榮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青少年在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時,往往比較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當中是什么樣的形象,這樣往往會強化從眾心理,導致虛榮心理的產(chǎn)生。虛榮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gòu)。 攀比心理通常是以

48、“自我”和“虛榮”為基礎,追求的是“別人有的我要有,別人沒有的,時尚的東西我也要有”,以顯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比你好,從而獲得心理滿足。中學生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身體迅速發(fā)展,對身邊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維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錯誤的選擇。,2.嫉妒 嫉妒是一種極想排除或破壞別人優(yōu)越地位的心理傾向,是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感情,具有明顯的對抗性,從而引發(fā)消極情緒,導致極端的攀比行為,嚴重地可能會危害到他人的利益,從而

49、使自己也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譴責?!〖刀市睦砜梢哉f是人性的弱點之一,除了受道德約束外,個體可以通過臨時回避的方式幫助自己暫時從極端攀比的環(huán)境中逃離,從而減少因情緒激動造成的非理性行為。,3.自卑有些攀比源自自卑心理作怪。穿名牌、互相攀比,這是目前比較自卑的青少年的無意識補償機制。這些外在的“名牌“,好像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地位,提高自信心??墒沁@種補償只是暫時地緩解了一下卑微感,遇到比自己好的,馬上就又自卑了,于是還得再攀比。這種攀比心

50、理如果伴隨著成長滋生下去,便會引發(fā)自卑感、虛榮心等多種不良心理出現(xiàn),既給家庭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又會影響學習和成長。如今,大部分青少年往往因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導致生活沒有重心、沒有責任感、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因此更容易誤入歧途。,對攀比心理的分析:,心理學認為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礎,攀比也是如此。而攀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動,人是在不斷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51、,而且時刻都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但怎樣使這種比指向積極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必須思考和弄清的問題。青少年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身體迅速發(fā)展,對身邊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維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錯誤的選擇。若不加以正確引導,虛榮心會逐漸膨脹,心理產(chǎn)生價值偏移,必然導致缺少理性的盲目攀比。,產(chǎn)生攀比心理很正常,但是要注意對攀比心理的自我調(diào)節(jié)。通過合理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負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轉(zhuǎn)化,從而建立正確的比較觀念,擺脫壓力的束縛,

52、找到前進的動力,具體的方法包括:,一是通過自我暗示,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暗示又稱自我肯定,是一種強有力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技巧,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心理預期,增強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帶有鼓勵性質(zhì)的語言、符號以及動作。比如,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在心中默念“其實我也很好”之類的語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較的習慣就會有所改善。,二是盡可能地縱向比較,減少盲目地橫向比較。比較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v向比較是指個體和自己的

53、昨天比較,找到長期的發(fā)展變化,以進步的心態(tài)鼓勵自己,從而建立希望體系,幫助個體樹立堅定的信心。橫向比較是指個體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由于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往往會陷入橫向比較的誤區(qū)。 三是增強自身實力,克服負性攀比。負性攀比的產(chǎn)生往往是因為個體自身的實力與期望值達不到均衡水平,導致自信心的缺失,從而產(chǎn)生抱怨、憎恨等情緒。因此,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才能戰(zhàn)勝負性攀比造成的心理障礙。,

54、給青少年的建議,一是不要盲目攀比。要正確地認識自己也要正確地看待別人,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知己知彼后,心理失衡現(xiàn)象就會大大減低,也就不會產(chǎn)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要時刻清醒地認識自己、控制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以平常心對待一切,還自己一片寧靜??紤]問題從現(xiàn)實出發(fā),不要跟著感覺走,目標要實際,做一個真正務實的人。 學會思考 。遇到事

55、情首先要仔細思考,不要盲目地跟著感覺走或者隨大流。看問題要站得高看得遠。,二是樹立正確的服飾觀念。作為中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服飾觀念,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一名中學生。中學生應當樹立勤儉、節(jié)約、樸素的作風,不能增加家長的負擔,以中低檔服裝為選購對象。女生不宜穿透露性強的服裝,不穿超短裙,不著奇裝異服。男生不蓄長發(fā)。不穿帶有多種裝飾物或非常艷麗花俏的服裝,免得課堂上分散周圍同學的注意力。中學生的主要的任務是學習,而不是打扮。不要盲目地追隨潮

56、流,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里,應該更加努力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三是樹立適度消費的觀念。適度,就是要適家庭經(jīng)濟條件之度,花錢要考慮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顧家庭生活條件而追求超前消費是不應該的。比如身體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飲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書刊,符合中學生身份的衣物,該買的就買。而時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花父母辛苦掙來的錢,是很不合情理的。這種消費行為的出發(fā)點是攀比,而不是實際需要。這樣比來比去,除了造成極大的浪費之外,還會有更多

57、的危害。這樣的實例屢見不鮮的。,四是要防止盲目消費。盲目消費表現(xiàn)在不管有無好處,有無必要,是否適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時髦,趕潮流。只要人家說聲:“現(xiàn)在就興這個”或“這東西國際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接受科學的消費咨詢,多思考消費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費。,五是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費。有資料表明,某城市中學生吸煙的占35%,飲酒的占38%,會打麻將的占70%。此外,還有同學進營業(yè)性歌舞廳、玩游戲機賭

58、博,這都是不良的消費行為。有關專家指出:市場經(jīng)濟的巨大沖擊,商品種類的極大豐富,消費活動變得復雜化。中學生成為消費大潮中一群特殊的消費者。他們雖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卻又具有了一定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調(diào)查研究表明,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中,每月在孩子身上的消費約占家庭總支出的一半左右。同時,一些中學生的超前消費行為也讓家長難以招架。這些雖然是一部分人的行為,但影響很壞,而且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每一位中學生去認真的深思。,六是要在積極的攀比中不斷超越

59、自我。首先要解決的是“敢比”的問題。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要鼓勵自己敢于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強、比自己先進的人比。在攀比中超越自我。其次要解決的是“會比”的問題?!霸趺幢取背3@_著不少學生,總是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就會形成自卑心理;總是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比,就會形成自負心理。因此,要在積極的攀比中超越自我、認識自我、認識他人,以健康的心態(tài),積極地去攀比,從而少走彎路。,荷蘭著名插畫家威爾修斯所繪、屢獲國際大獎的“青蛙

60、弗洛格故事叢書”中青蛙弗洛格是一個可愛的小家伙,它本來覺得做一只青蛙很棒,因為它會游泳和跳水??捎幸惶?,它看見小鴨在面前飛過,就羨慕起了會飛的動物,于是,它用舊床單做了一個翅膀,爬到山上學飛翔,可沒一會兒就重重摔了一跤。接著,弗洛格又開始羨慕會烤蛋糕的小豬和會看書的野兔,可它先是把蛋糕烤糊了,然后又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字都不認識。它難過地哭了,它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蛋。 它的朋友野兔點醒了它,野兔說,它們的本領不一樣,因為它是野

61、兔,而弗洛格是青蛙,但“我們都愛你”。弗洛格明白了,它就是它,是一只獨一無二的青蛙,它做了一個青蛙跳,感覺自己在飛??雌饋磉@是一個關于兒童的故事,可其中的寓意可能連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完全明白。比如,我們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隔壁的哥哥考試拿第一名了,你看你,就知道瞎玩,不好好學。我們也常聽到妻子對丈夫說,對面的老李賺大錢了,要換大房子了,你看我跟著你,就住個兩房一廳,還要坐公交車。雖然說話的對象不一致,可喜歡攀比的邏輯并無二致。,做一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