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利用真空紫外單光子電離和分子束質譜技術系統(tǒng)地研究了不同含氮體系化合物的火焰,其中包括摻雜體系(甲烷摻雜氨氣)、硝基類(硝基甲烷)、胺類(正/異丙胺)及雜環(huán)體系(吡咯和毗啶)。本論文共分為六章,主要集中于不同含氮體系火焰中燃燒中間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討論了NO<,x>在不同含氮體系火焰中的形成路徑;并對摻雜體系和硝基甲烷火焰進行了動力學模擬。 在第一章中,我們首先簡述了燃燒研究的發(fā)展和應用,并說明了含氮化合物燃燒研究的重要性
2、和必要性,接著回顧了NO<,x>的形成機理,概述了含氮體系的分類以及研究概況。然后介紹了燃燒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最后闡明了本文研究的目標、方法和意義。 在第二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理論方法、燃燒實驗裝置、實驗過程以及數(shù)據處理過程。其中描述了本論文所用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真空紫外光束線和燃燒實驗站的基本構造,并對分子束和反射式飛行時間質譜的結構和原理作了簡單的描述。本論文采用的分子束質譜結合可調諧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單光子電離技術與其他
3、燃燒診斷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勢:信噪比高、軟電離以及波長在寬范圍內連續(xù)可調,這使得近閾值電離成為可能,通過掃描光電離效率譜,可以區(qū)分異構體;可以檢測到活性中間體如自由基等。 第三章研究了11個低壓預混氨氣摻雜甲烷/氧氣/氬氣火焰。通過測量質譜和光電離效率譜,對燃燒中間體和產物進行了鑒別。通過計算得到了火焰物種的摩爾分數(shù)。用Chemkin 2.0 Premix模塊和MB、GRI 3.0以及本文機理對摻雜比([NH<,2>]/[CH<
4、,4>])R=0.5火焰進行了理論模擬。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摻雜比的增加,反應區(qū)變寬;在同一爐子位置H<,2>O,NO和N<,2>的摩爾分數(shù)呈上升趨勢,而H<,2>,CO,CO<,2>和NO<,2>則呈相反趨勢。計算結果表明MB和GRI 3.0機理過低地預測了NO的形成量。用本文機理模擬的產物以及中間體的濃度曲線與實驗值符合得比較好。 第四章研究了燃燒當量為1.39的低壓預混硝基甲烷/氧氣/氬氣火焰。通過掃描光子能量和燃燒爐位置,
5、對火焰中所有物種,包括Ar、反應物、中間體以及產物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實驗結果表明:N<,2>和NO是主要的含氮產物,峰值摩爾分數(shù)大于1.0×10<'-3>的含氮中間體有HCN,HNO,CH<,3>CN,HNCO/HCNO,H<,2>C=NH=O和HONO。另外,根據本次工作中觀察到的一些新的燃燒中間體,我們提出了一個由68個物種307個反應組成的動力學模型,模擬的結果與實驗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第五章研究了燃燒當量均為1.70的正丙胺
6、和異丙胺火焰。實驗共探測和鑒別了約50種燃燒物種。通過選擇光子能量掃描燃燒爐位置,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物種的摩爾分數(shù)曲線。正丙胺和異丙胺中的N燃燒后主要轉化為HCN和N<,2>。由于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組成元素相同,燃燒時生成了很多相同的中間體,如甲基自由基、氨氣、乙炔、乙烯、乙基自由基、胺甲烯、一氧化氮、炔丙基自由基、丙炔、丙二烯、1,3-丁二炔、乙烯基乙炔、2-丁烯和1,3-環(huán)戊二烯等。但二者結構的不同使得它們在燃燒過程中也生成了很多不同
7、的中間體,如亞胺甲烯、乙烯醇/乙醛、甲酰胺、2-丙烯-1-亞胺/環(huán)丙基亞胺、2-丙烯基胺、正丁胺和甲苯等只出現(xiàn)在正丙胺火焰中,而甲胺、乙烯酮、1-丁烯、1-甲基乙烯基胺、戊基自由基/3-戊基自由基、1,3-環(huán)己二烯、環(huán)己烯等只在異丙胺火焰中出現(xiàn)。討論了正丙胺和異丙胺火焰中NO<,x>的形成和N的轉化路徑。 最后一章研究了吡咯和吡啶分別在貧燃和富燃條件下的四個火焰。通過掃描光電離質譜和光電離效率譜,鑒別了這些火焰中的燃燒中間體。通
8、過掃描燃燒爐位置,得到了選定光子能量下主要物種以及中間體的離子信號強度隨燃燒爐位置的變化曲線,進而推導出了這些物種的摩爾分數(shù)曲線。 在吡咯火焰中,N<,2>,NO和NO<,2>是主要的含氮產物,最富集的幾個含氮中間體為HCN,HNCO和C<,2>H<,2>N。此外,我們對吡咯燃燒的反應路徑進行了分析,并著重討論了幾個主要含氮中間體的消耗路徑。實驗結果表明:1,3-丁二炔,1,3-丁二烯,1,3-己二烯,2-甲基呋喃,氮賓,苯腈,
9、4-甲苯基自由基,2-乙烯基吡啶和中氮茚/間甲苯腈等物種只出現(xiàn)在富燃火焰中:而甲酰胺,甲酸,1,2-丁二烯,異丁基自由基,2-戊炔-4-酮,1,2,3,6-四氫吡啶,2,4-二甲基噁唑,環(huán)己胺和N-苯基胺甲烯等物種只在貧燃火焰中形成。而且,富燃火焰中的C<,2>H<,2>和HCN的濃度比貧燃中的相應值要高,而HNCO則相反。HCN的可能消耗反應有C<,2>H<,2>加成、氫脫除以及異構化。HNCO主要參與自由基加成和消去反應,主要生成產
10、物為NO,CO和CO<,2>。C<,3>H<,3>N則主要轉化為C<,2>H<,2>和HNCO。在吡啶火焰中,實驗鑒別了約60種質量數(shù)范圍從15到156的含氮、含氧和碳氫化合物燃燒中間體的結構。結果表明吡啶在燃燒過程N主要是通過如下路徑轉化的:(1)N轉化過程主要以脫氫和加氧反應開始,形成的初始產物為氧化吡啶、2-吡啶醇和鄰位C<,5>H<,4>N自由基,然后這些物種經過一系列的反應生成最終含氮產物NO、NO<,2>和N<,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含氮化合物藥學
- 含氮化合物有機化學
- 生物活性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pdf
- 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pdf
- 燃料中含氮化合物的吸附脫除.pdf
- 若干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pdf
- 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 香菇可溶性含氮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pdf
- 含氮化合物的多組分合成與轉化.pdf
- C-H-C-C氮化反應簡潔高效合成含氮化合物研究.pdf
- 水合肼鹽渣中含氮化合物的去除研究.pdf
- 第十四章胺和其他含氮化合物
- 多酸與含氮化合物的氫鍵超分子組裝.pdf
- 影響煤熱解時含氮化合物分布的因素.pdf
- 第4講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 基于高光譜技術的煙草含氮化合物估測模型研究.pdf
- 含氮化合物在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轉化特性的研究.pdf
- 褐煤中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的分析及其模型化合物與水的氫鍵作用.pdf
- 第十章胺和其他含氮化合物
- 普魯士藍修飾電極與含氮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