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p><p>  親子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孩子許多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同樣,也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和受欺負的行為。 </p><p>  2016年11月,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流傳,校園欺凌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廣泛關注。類似的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事件在媒體上頻繁被報道。媒

2、體報道的這些事件,從發(fā)生的地域來看,從北京、上海到廣西、云南,從東北遼寧到南端省份海南,遍布全國各地;從學生的年齡來看,從小學到高中均有涉及;從欺凌性質看,低年級以直接欺凌事件為主,到高年級則呈現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等多種方式并有的現象。初中以上學生的欺凌行為呈現出更為明顯的團體化特點。 </p><p>  這種頻繁發(fā)生的校園欺凌現象已經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去年5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fā)《關于發(fā)展校園欺

3、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針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強調要積極預防、依法依規(guī)處置、保護學生身心安全??吹缴鲜鱿?,我們對相關行政部門的決心和行動感到由衷的高興,但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的背后有其復雜的原因,問題解決需要社會、學校、家長高度重視,共同努力。 </p><p>  一、什么樣的孩子會介入校園欺凌事件? </p>&l

4、t;p>  在這類事件中,通常有二類角色,一類是欺負者,一類是受欺負者。有一批孩子特別值得關注,他們有時是欺負者,有時又是受欺負者,叫做欺負―受欺負者。 </p><p> ?。ㄒ唬┳x懂欺負事件中孩子的心理特點 </p><p>  1.讀懂欺負者自身的特點 </p><p>  欺負者有如下特征:在編碼社會線索時,他們會尋找和發(fā)現與敵意相關的線索,會對與敵意

5、相關的線索更加敏感;在發(fā)現此類線索后,在解釋社會線索時他們又傾向于敵意歸因;于是,他們在構建社會目標時會非常生氣,想到的更多的是“報復”;在此基礎上,他們產生的問題解決策略更多的是攻擊性的解決辦法,沒有充分考慮其他非攻擊性解決方式;在評價各種策略的有效性和選擇反應時,他們又不能很好地理性評估攻擊反應的后果;最后,在實施反應時,會迅速做出反應。 </p><p>  2.讀懂受欺負者自身的特點 </p>

6、<p>  受欺負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較重;存在某些“缺陷”,與眾不同,如存在情感和行為問題、有不良行為習慣、身體弱小或肥胖等;容易焦慮,具有不安全感,比較安靜,謹小慎微,容易神經過敏等。他們常以哭、退縮等消極方式,被貼上“好欺負”的標簽。 </p><p>  3.讀懂“欺負―受欺負者”自身的特點 </p><p>  欺負―受欺負者的問題行為、學業(yè)問題

7、和人際交往問題最嚴重。通常來說,欺負―受欺負者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類是由欺負者轉變?yōu)槠圬摠D受欺負者,另一類是由受欺負者轉變?yōu)槠圬摠D受欺負者。不同“發(fā)展軌跡” 的欺負―受欺負者特征不同。由欺負者轉變?yōu)槠圬摠D受欺負者的青少年往往好斗,經常欺負他人、招惹好動和暴躁的孩子,不遵守規(guī)則,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負者轉變?yōu)槠圬摠D受欺負者的青少年則長期受到暴力對待,無力反抗,且沒有得到外界的幫助,對社會的認識產生偏差,認為暴力能解決問題,以暴制暴,自己會

8、轉而欺負更弱小的對象。 </p><p> ?。ǘ┳x懂這三類孩子的環(huán)境因素 </p><p>  成人不但要讀懂孩子自身的因素,還要讀懂與之相關的環(huán)境因素。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態(tài)系統理論認為,個體的發(fā)展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huán)境系統之中,在這些系統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著個體發(fā)展,這些環(huán)境系統包括微觀系統、外層系統、宏觀系統等。校園欺凌事件中,

9、不同類型的個體面臨著不同的環(huán)境因素。 </p><p><b>  1.家庭環(huán)境 </b></p><p>  校園欺凌事件中,不同類型的青少年所面對的家庭環(huán)境可能存在教養(yǎng)方式偏差、家長情緒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諧等因素,具體見表1。 </p><p><b>  2.同伴關系 </b></p><p&g

10、t;  同伴關系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人際關系,在校園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的青少年可能面臨著不同的同伴問題,具體見表2。 </p><p><b>  3. 學校環(huán)境 </b></p><p>  對于欺負者來說,他們所處的學校環(huán)境有如下特點:對學生約束太多,學生感到壓抑;學校師生關系緊張,“敵對”感強烈;教師常采用批評、斥責、變相體罰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園暴力的

11、預防制度、應急處理制度和處理教育制度。 </p><p>  對于受欺負者來說,他們所處的學校環(huán)境有如下特點:缺乏有序、和諧的學校氛圍;學?!爸囟螺p疏”,對于學生的不良行為簡單懲罰甚至勸退,不能根據學生特點及時引導,提前預防;老師對同學之間的矛盾不能及時處理,導致沖突事件持續(xù)升級。 </p><p> ?。ㄈ┳x懂孩子的年齡階段特征 </p><p>  為什么青春

12、期攻擊事件更頻繁、影響更大?孩子的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和階段性,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征。實際上,這與青春期大腦發(fā)育情況有關,大?X前額葉是控制情緒沖動的腦區(qū),從2-3歲開始發(fā)育,一直持續(xù)到6歲達到高峰,之后發(fā)育趨緩,一直到20歲左右才發(fā)育成熟。故青春期的孩子處于前額葉發(fā)育不足的狀態(tài),因此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同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是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jié)情緒的腦區(qū),在青春期開始迅速發(fā)育,故青春期學生比兒童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加之與

13、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緒通路,這就導致青春期個體攻擊性更強。此外,這一階段的孩子有強烈的同伴交往的需要,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所以,往往這一階段的校園欺凌會呈現出團體化的特點。 </p><p>  二、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校園欺凌? </p><p> ?。ㄒ唬┝私庑@欺凌帶來的深層影響 </p><p>  很多人認為校園里有些欺負行為是正常的,孩子長

14、大就好了。當然,不能把一些正常的沖突和問題都放大為校園欺凌,但是,成人要了解在現在的社會環(huán)境中,校園欺凌發(fā)生的嚴重性、發(fā)生頻率和隱蔽性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很多人只關注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和成績,對于孩子在學校中的情緒、交往等缺少足夠的關注。但是,在青少年時期發(fā)生的一些事件對孩子未來的一生都有持續(xù)的影響,因此,要了解校園欺凌帶來的長遠影響。  ?。ǘ┓e極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是預防孩子卷入校園欺凌的關鍵 </p><p>

15、;  由于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行為有深刻影響,因此,從家庭角度來看,預防孩子卷入校園欺凌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積極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 </p><p>  1.家長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正向榜樣 </p><p>  家長要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少在孩子面前爭吵,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目睹的都是家長之間的攻擊和指責,孩子便只學會了這樣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容易

16、遷移到學校情境中。對孩子的教育要采用溫暖、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減少采用批評、打罵等方式,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時候,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問問孩子需要怎樣的幫助,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打罵;當與孩子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要一起討論,而不是壓制和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家長在生活中碰到受人欺負、遭受委曲等事件,要減少敵意歸因,要學會更多的非攻擊性解決方式;在評價各種策略的有效性選擇反應時,應更理性地評估攻擊反應的后果,選取更合理的反應;在實施反應時,要學會“

17、等一等”。這樣孩子在碰到類似事件時也會更理性。 </p><p>  另外,家長每天要騰出一段時間跟孩子聊聊學校中的生活,包括學習、同伴之間的交往等,從更多方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表達出的一些不同看法,家長不要橫加批評和分析,讓孩子在家長面前可以很輕松、真實的交流自己的情況。這樣,當孩子遇到一些問題時,能夠向家長尋求幫助。親子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孩子許多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同樣,也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

18、性行為和受欺負的行為。即使受了欺負,也會更愿意與家長溝通討論,防止更嚴重事件的發(fā)生。 </p><p>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p><p>  有自信和有良好交往能力的學生更不容易卷入到校園欺凌中,因此,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并建立自信。自信不僅僅只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都得益于孩子自信的建立。 </p><p>  要培養(yǎng)孩子的

19、自信,就要營造非攻擊性的環(huán)境,減少采用批評等方式教育孩子;要理解孩子、接納孩子,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孩子能安全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對于男孩子而言,有一項擅長的運動或愛好有助于提升孩子自信和在同伴中樹立健康有力量的形象。假期也可以參加一些夏令營等活動,提升交往的能力和自主應對挑戰(zhàn)的信心。如果孩子能量過剩,可以學空手道、拳擊、游泳、足球、橄欖球、軍樂表演等。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充分發(fā)泄過剩的體能,還會學到新技能,更能讓孩子明白怎么控制

20、憤怒情緒。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故事演繹等方式培養(yǎng)孩子理解別人感受的能力。 </p><p>  家長還要充分重視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讓孩子多參加班級團體活動,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應對沖突和矛盾的能力,營造和諧的同伴關系。家長不應該過度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讓孩子多鍛煉自己的社交技能,引導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伴交往。 </p><p>  3.指導孩子掌握一些應

21、對校園欺凌的方法 </p><p>  家長也要指導孩子掌握一些面對欺凌的方法,例如: </p><p>  (1)在學校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 </p><p>  (2)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p><p> ?。?)遇到暴力的

22、時候不要驚慌,盡量不激怒對方,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 </p><p>  (4)當自己和對方的力量懸殊時,要認識到自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通過有策略的談話或借助環(huán)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 </p><p> ?。?)一定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情況,不要在忍氣吞聲中一個人默默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 </p><p>  (三)留意孩子行為和心理變化 </

23、p><p>  很多孩子遭遇到校園欺凌后,出于種種原因不敢或不愿跟教師、家長溝通,因此,平時要留意一些孩子在行為和心理上的變化,及時發(fā)現孩子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p><p><b>  1.身體出現傷痕 </b></p><p>  如果孩子身體無故出現各種傷痕,諸如瘀傷、抓傷等,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特別是夏天如果孩子經常穿著長袖衣

24、服,他可能是受到了傷害。 </p><p>  2.生活規(guī)律和習慣的改變 </p><p>  很多孩子受到欺凌之后會出現食欲下降、注意力恍惚、睡眠質量變差、學習成績波動、如廁習慣改變(廁所是校園欺凌的高發(fā)地,因此很多孩子避免在學校上廁所)等變化,要巧妙地與孩子溝通這些變化背后的原因。 </p><p>  3.不愛上學或要求轉學 </p><p

25、>  由于體驗到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會變得恐懼和厭惡學校。因此,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孩子突然不愛上學,要關注孩子的交往情況并與班主任等取得聯系進行溝通。 </p><p>  4.情緒和行為的變化 </p><p>  由于校園欺凌的侮辱性、傷害性較大,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傷害,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情緒的變化,特別是如果孩子一直比較樂觀活潑,突然變得沉默,不和外界交流,

26、一些年齡小的孩子可能出現退行的行為,如尿床、依戀父母等。 </p><p>  (四)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后的處理與干預 </p><p>  如果孩子真的卷入了校園欺凌事件中,不管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都需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干預,盡量將傷害降到最低。 </p><p>  1.與班主任、學校和當事者家長共同處理 </p><p>  遇到這樣的

27、事件,需要與學校、卷入事件學生的家庭之間的溝通和協商,將傷害降到最低。如及時制止視頻、影像材料的進一步流出和傳播,將發(fā)生沖突的學生暫時分開隔離,以防止進一步的沖突和欺凌發(fā)生。 </p><p>  2.情感急救與身體治療同樣重要 </p><p>  卷入校園欺凌事件的孩子,特別是被欺凌的孩子在身體方面的治療固然重要,但是更要重視的是心理和情感急救,孩子如果表現出恐懼、焦慮、緊張,要了解這

28、是孩子在遭遇創(chuàng)傷后的反應,不能急于改變或回避孩子的感受,要耐心的傾聽和接受,然后再跟孩子溝通,一起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受欺負的情況,幫助孩子疏導情緒,教會孩子正確應對被欺?的情況,孩子就可能從受欺負者變?yōu)槠圬撜?,所以還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暴力事件,認識到“以暴制暴”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做法。而對欺凌別人的孩子,如果只是直接的批評指責,孩子會覺得他們根本不理解自己,內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下次還會出現欺凌別人的情況。 </p&

29、gt;<p>  3.陪伴孩子,幫助恢復安全感和信心 </p><p>  卷入欺凌事件后,孩子對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遭到破壞,被欺凌的孩子有時可能需要在家里調整一段時間,需要成人的安慰、陪伴。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可能還會出現情緒的不穩(wěn)定、緊張和焦慮,要予以回應,如“這種感覺的確很不好”。如果必要的話,要和孩子一起做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或者請孩子比較信任的親友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對他人的信心。

30、</p><p>  4.尋求專業(yè)心理干預 </p><p>  如果校園欺凌事件特別嚴重,感覺自己無法安慰和幫助孩子,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受到明顯影響,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及時尋求專業(yè)心理的干預和指導。不僅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需要專業(yè)干預和輔導,欺凌別人的孩子如果手段特別具有傷害性和侮辱性,同樣需要專業(yè)心理的干預。 </p><p><b>  5.法律介入 &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