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一性作用于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天然多肽毒素可作為研究通道結構與功能關系的分子探針。
本研究從雷氏大疣蛛和敬釗纓毛蛛毒液中分別鑒定到了兩個新的小分子多肽:作用于鈉通道亞型Nav1.3的RTX-Ⅶ和作用于細菌鈉離子通道的JZTX-27。利用兩個多肽毒素作為分子探針,我們分別對Nav1.3通道晚期鈉電流的形成機制以及細菌鈉通道上的保守神經毒素作用位點作了深入的探討。
在本文的第二章,我們利用RTX-Ⅶ作為分子探針研究了N
2、av1.3通道的四個結構域在晚期鈉電流產生中的作用。RTX-Ⅶ是一個35個氨基酸殘基的小分子多肽,MALDI-TOF質譜鑒定RTX-Ⅶ的分子量為4072.68 Da,RTX-Ⅶ序列中的8個半胱氨酸按1-4,2-5,6-7,3-8的連接模式形成四對二硫鍵。對各哺乳動物鈉通道亞型進行活性分析發(fā)現RTX-Ⅶ強烈抑制Nav1.3通道和海馬神經元鈉通道的快失活,誘導通道產生大的晚期鈉電流。但高濃度RTX-Ⅶ對Nav1.4,Nav1.5,Nav1.
3、7通道和DRG TTX-R鈉通道的電流都沒有影響。提示RTX-Ⅶ具有較好的鈉通道亞型選擇性。RTX-Ⅶ濃度依賴性的誘導Nav1.3通道的晚期鈉電流,其半數有效濃度(EC50)約為120 nM。毒素結合到Nav1.3通道和毒素從Nav1.3通道上的洗脫都較慢,其結合時間常數和洗脫時間常數分別為40.9±11.3 s和162.8±39.7 s。
I-V曲線顯示RTX-Ⅶ在低電壓下易化Nav1.3通道的激活,在較強去極化電壓下不影響
4、通道的峰電流。毒素處理后Nav1.3通道的峰電流和晚期鈉電流具有相同的激活動力學。RTX-Ⅶ使Nav1.3通道的激活動力學向超極化方向漂移,對通道失活的電壓依賴性不產生影響,但毒素在失活曲線上誘導了一個穩(wěn)態(tài)成分。與許多Alpha蝎毒類似,RTX-Ⅶ與Nav1.3通道相互作用表現出電壓依賴性的解離和重新結合。RTX-Ⅶ從Nav1.3通道上解離具有電壓和時間依賴性,而毒素重新結合到Nav1.3通道上只具有時間依賴性。毒素基本不影響Nav1.
5、3通道的失活后恢復動力學。
RTX-Ⅶ抑制海馬神經元鈉通道的失活提示毒素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超興奮,小鼠側腦室注射毒素證實了這一假設。隨后我們以Nav1.3通道和海馬神經元鈉通道作為模型研究了RTX-Ⅶ引起小鼠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中毒的原因。RTX-Ⅶ激活了Nav1.3通道在不同速率的斜坡電壓下的電流,并導致斜坡電流第一個峰向超極化方向漂移。同時,我們的研究發(fā)現RTX-Ⅶ同步增強Nav1.3通道的晚期鈉電流和斜坡電流的第二個峰,
6、這兩種電流成分存在緊密的線性相關性(R2=0.998),RTX-Ⅶ激活Nav1.3通道斜坡電流第二個峰的半數有效濃度(EC50)約為0.3μM。RTX-Ⅶ對海馬神經元鈉通道的斜坡電流產生了與對Nav1.3通道的斜坡電流類似的影響,包括增強斜坡電流的幅度以及誘導斜坡電流的第一個峰向超極化方向顯著的漂移。在毒素誘導下海馬神經元鈉通道斜坡電流的第二個峰的電流幅度只與跨膜電位相關。毒素對通道斜坡電流的影響強烈提示毒素處理使神經元自發(fā)性爆發(fā)動作電
7、位。電流鉗實驗證實RTX-Ⅶ誘導海馬神經元靜息狀態(tài)下爆發(fā)動作電位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中毒。
RTX-Ⅶ不能誘導Nav1.5通道產生晚期鈉電流。通過同源重組將Nav1.3全部四個結構域的電壓敏感元件和孔道區(qū)替換成Nav1.5通道的相應區(qū)域,我們研究了Nav1.3通道各結構域在晚期鈉電流產生中的作用。Nav1.3通道的第二結構域和第四結構域孔道區(qū)的替換顯著降低通道在毒素誘導下產生的穩(wěn)態(tài)晚期鈉電流,但不影響毒素對通道的表觀親和力
8、。Nav1.3通道第四結構域電壓敏感元件的替換顯著改變毒素對通道的結合,Nav1.3通道第一結構域孔道區(qū)的替換不影響通道在毒素誘導下產生的穩(wěn)態(tài)晚期鈉電流幅度但較小程度的改變了毒素對通道的親和力,提示RTX-Ⅶ結合在Nav1.3通道神經毒素作用位點3。競爭性實驗表明RTX-Ⅶ不與HNTX-Ⅲ競爭Nav1.3通道上的神經毒素作用位點4,對位點3進行單點突變掃描證實該區(qū)域的多個氨基酸殘基參與毒素的結合。
將Nav1.3通道的四個結構
9、域分別重構至Nav1.5通道顯示只有結構域四的替換才能回復毒素對嵌合體通道的活性,將Nav1.3通道的全部四個結構域重構至Nav1.5通道構建了四重嵌合體通道1.5/1.3DⅠ-DⅡ-DⅢ-DⅣ chimera,RTX-Ⅶ能夠誘導該四重嵌合體通道產生與野生型Nav1.3通道幅度相當的穩(wěn)態(tài)晚期鈉電流。隨后將Nav1.3通道的第四結構域和其他三個結構域按不同組合重構至Nav1.5通道證實只需將Nav1.3通道的第二和第四結構域重建至Nav1
10、.5通道即可使嵌合體通道在毒素誘導下產生與野生型Nav1.3通道幅度相當的穩(wěn)態(tài)晚期鈉電流。
本論文的第三章研究了從敬釗纓毛蛛中分離純化的JZTX-27與細菌鈉離子通道NsvBa的相互作用。JZTX-27序列全長34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4086.81Da,包含6個半胱氨酸,也是一個抑制劑胱氨酸結(ICK)多肽。在-20 mV的去極化電壓下,JZTX-27強烈抑制NsvBa通道的峰電流。然而,高濃度的JZTX-27(10μM)對另
11、外兩個細菌鈉離子通道NavPz和NavSp的峰電流抑制較少或沒有抑制。JZTX-27抑制NsvBa通道峰電流具有濃度依賴性,在去極化電壓為-20 mV時毒素抑制NsvBa通道峰電流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為112 nM。JZTX-27結合到NsvBa通道上非???τon=3.1±1.58 s)但其洗脫相對較慢(τoff=41.8±5.4 s)。
與許多beta蜘蛛毒素類似,JZTX-27抑制NsvBa通道的峰電流具有電壓依賴
12、性。在較低的毒素(0.2μM)濃度下,JZTX-27不抑制通道的外向電流。電壓-峰電流抑制率曲線顯示0.2μM JZTX-27對NsvBa峰電流的抑制發(fā)生在較負的電壓范圍,整條曲線呈鐘形。在-20mV,0mV和+20mV的去極化電壓下JZTX-27抑制NsvBa通道峰電流的半數抑制劑量(IC50)分別為112 nM,426 nM和645 nM。0.2μMJZTX-27使NsvBa通道的激活曲線向去極化方向漂移,但對通道的穩(wěn)態(tài)失活不產生明
13、顯的影響。
JZTX-27與NsvBa通道作用的動力學顯示毒素減慢了通道的激活但加速了通道的去激活過程。在去極化電壓+100mV至+200mV的范圍內,1.5μM JZTX-27顯著減慢通道的激活并且結合了毒素的NsvBa通道表現出電壓依賴性的激活。對照組NsvBa通道的尾電流在-200mV至-100mV的電壓范圍內表現出電壓依賴性的衰減。1.5μMJZTX-27顯著加快了通道在上述電壓范圍內的去激活并基本消除了這種電壓依賴性
14、。我們推測JZTX-27將NsvBa通道穩(wěn)定在了靜息狀態(tài)。
10μM JZTX-27對NavPz通道的峰電流影響很小,將NsvBa通道的S3-S4胞外環(huán)替換成NavPz通道的相應區(qū)域顯著降低毒素對通道的親和力。相反的,將NavPz通道的S3-S4胞外環(huán)替換成NsvBa通道的相應區(qū)域使通道對JZTX-27變得敏感,5μM JZTX-27完全抑制嵌合體通道的峰電流。對該區(qū)域進行單點突變掃描顯示NsvBa通道S3-S4胞外連接環(huán)第9
15、9位纈氨酸是毒素與通道相互作用的關鍵殘基。對NsvBa通道S3b槳葉結構和S1-S2胞外環(huán)上的氨基酸殘基進行丙氨酸掃描突變顯示著兩個區(qū)域不參與結合毒素。
JZTX-27能夠抑制哺乳動物鈉通道Nav1.3-Nav1.5,Nav1.7的峰電流,并延緩通道電流的失活相。但毒素不影響DRG TTX-R鈉通道以及Nav1.1通道的電流。JZTX-27延緩Nav1.5通道快失活的半有效劑量為0.7μM。
綜上所述,我們應用RT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5852.蜘蛛鈉離子通道抑制神經毒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 采用鈉離子熒光探針檢測鈉離子通道類毒素細胞毒性的方法研究.pdf
- 應用膜片鉗電生理技術研究多肽毒素對鉀離子通道的作用機制.pdf
- 東亞鉗蝎毒素活性多肽對PC12細胞鈉離子通道的作用研究.pdf
- hERG鉀離子通道的小分子熒光探針研究.pdf
- 離子通道和離子泵
- 作用于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信號芋螺毒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pdf
- 東亞鉗蝎氯離子通道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pdf
- 精子鉀離子通道的調節(jié)機制和功能研究.pdf
- 新型多肽基人工離子通道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pdf
- 蜘蛛毒素與電壓門控離子通道作用機制研究.pdf
- HCN離子通道起搏功能的分子基礎.pdf
- 鈣激活氯離子通道與鉀離子通道特性的研究.pdf
- 東亞鉗蝎毒素對神經元離子通道作用的研究.pdf
- 離子通道電流
- 內向整流性鉀離子通道功能調節(jié)的研究.pdf
- 34479.鈉離子通道類毒素的細胞毒性和檢測方法的研究
- 東亞鉗蝎毒素活性多肽對大鼠背根神經節(jié)神經元鈉離子通道的作用研究.pdf
- 胞內氯離子通道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離子通過離子通道轉移反應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