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ost AGB星已經完成了AGB星全部演化過程,它的元素豐度分布清晰的顯示出AGB星最終的演化結果,分析它的元素豐度特征對于研究AGB星的形成及演化過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post AGB星元素豐度的研究重要的是在于對元素豐度結合觀測數據和圖像進行定量分析,其中元素包括α元素(O,Mg,Si,Ca,Ti),鐵族元素(Sc,V,Cr, Fe,Co,Ni)和中子俘獲元素(Y,Zr,Ba,La,Ce,Pr, Nd,Sm,Eu)。為了研究14
2、顆銀河系主要s-過程超豐的post AGB星的元素豐度異常的天體物理原因,我們采用五分量元素豐度模型計算擬合這些恒星元素豐度。結果表明,在[Fe/H]為-0.18到-0.91的范圍內,14顆樣本星主要s-過程分量系數Cs,m遠高于太陽系的相應分量系數,弱r-過程分量系數Cr,w、弱s-過程分量系數Cs,w和Ia型超新星分量系數CI,a與太陽系的各分量系數很接近。比較特殊的是我們的樣本星的主要r-過程分量系數Cr,m很大,這說明主要s-過
3、程和主要r-過程對元素豐度的貢獻都很重要。我們把14顆post AGB星與被引入的20顆已經確定主要r-過程和主要s-過程都超豐的恒星的元素豐度進行對比,發(fā)現它們元素豐度特征相似,這暗示樣本星與20顆恒星有類似的天體物理起源。對于α元素,我們選取Mg元素、Si元素、Ga元素、Ti元素進行分析。它們的主要天體物理來源是大質量星的primary過程,但secondary分量貢獻也很重要,而Ia超新星分量貢獻可以忽略,它們的secondary
4、分量貢獻比例和Ia超新星分量貢獻比例隨[Fe/H]呈上升趨勢,primary分量貢獻比例隨[Fe/H]呈下降趨勢。對于鐵族元素,選取Fe元素、Mn元素、Ni元素進行分析。Fe元素的primary分量貢獻比例隨[Fe/H]呈下降趨勢,secondary分量貢獻和Ia超新星貢獻增大,尤其Ia超新星趨于主導貢獻地位。Mn元素、Ni元素的secondary分量貢獻稍高于primary分量和Ia超新星貢獻,各分量貢獻相對比較平穩(wěn)。對于輕中子俘獲元
5、素,選取Y元素和Zr元素進行分析。它們的各分量貢獻趨勢比較平穩(wěn),其中主要s-過程貢獻占主導地位,主要r-過程貢獻也很大,而弱r-過程貢獻趨勢稍有下降,弱s-過程貢獻可以忽略。對于重中子俘獲元素,選取La元素、Nd元素、Sm元素、Eu元素和Gd元素進行分析。La元素、Nd元素、Sm元素的主要s-過程貢獻占主導地位,但主要r-過程貢獻也很大,而弱r-過程貢獻可以忽略。Eu元素和Gd元素的主要r-過程分量貢獻都占主導地位。主要s-過程分量對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7128.銀河系化學元素豐度演化、碳元素的來源以及agb星與鋇星的重元素豐度
- 銀河系不同星族恒星的α元素豐度分布.pdf
- 金屬豐度對AGB星s-過程核合成參數的影響.pdf
- 新星爆發(fā)對銀河系鋰增豐的貢獻.pdf
- 68666.sage天文數據庫的建立及銀河系化學元素豐度統(tǒng)計分析
- 中子俘獲元素超豐的貧金屬星豐度模擬與分析.pdf
- 23219.利用batc和sdss數據研究銀河系恒星金屬豐度分布
- 56998.低金屬外賦agb星的元素豐度研究
- 鋇星的元素豐度分析.pdf
- 物質吸積對貧金屬外賦AGB星元素豐度的影響.pdf
- 102顆銀盤恒星的元素豐度分析.pdf
- 35443.銀河系薄盤和厚盤恒星的金屬豐度與運動學演化
- 51259.星風質量損失對貧金屬agb星表面豐度的影響
- 71437.agb星的重元素豐度及外賦agb星星風吸積的角動量守恒模型
- 楊山與《銀河系》
- 24948.sr星的豐度分析sr星和rrich星中的r過程豐度比較
- S+r星初始r-過程元素增豐機制探究.pdf
- 銀河系ACS球狀星團雙星比例與藍離散星的關系.pdf
- 貧金屬星重元素豐度分布的研究.pdf
- 利用ULySS研究銀河系球狀星團性質.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