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第2課課后知能檢測_17209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選擇題1史書載:“蕭(蕭何)、曹(曹參)為相,填(鎮(zhèn))以無為,從民之欲而不擾亂……”材料所反映的思想居于支配地位的歷史時期是()A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即位B從西漢建立之前到漢武帝即位C從漢文帝到漢武帝即位以后D從西漢建立之前到漢武帝以后【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無為而治”的思想。漢武帝即位后,強化中央集權,“無為而治”的思想逐漸被新儒學取代。【答案】A2有人說:“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毕铝凶钅軌蝮w現(xiàn)這一

2、觀點的思想是()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天人感應”“君權神授”C實踐德政,推行教化D“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解析】董仲舒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思想,為皇權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答案】B3(2014德州高二檢測)漢初“反秦之弊,與民休息”,采用“無為而治”的統(tǒng)治思想。這種統(tǒng)治思想源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①符合新儒學的主要目的;新儒學宣揚“天人感

3、應”、“君權神授”,所以帶有濃厚的神學迷信色彩,②符合題意;③體現(xiàn)了董仲舒新儒學在內容上的特點;④說法錯誤,荀子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與“天人感應”觀不同?!敬鸢浮緼7董仲舒為儒學增加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內容。以下皇帝的行為,不屬于對這一理論應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舉行祭天儀式B為了加強皇權而打擊諸侯勢力C皇帝重視發(fā)生的自然災害D“奉天承運”是詔書中的常用語【解析】注意關鍵詞“神”“天”。打擊諸侯勢力與題意無關?!敬鸢浮緽8“國

4、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這一學說()A反映了國家衰敗在所難免B成為皇權神化的理論依據(jù)C對君權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解析】材料宣揚“天人感應”學說,體現(xiàn)了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提醒君主遇到災害怪異時要及時調整政策,否則會有喪邦失國的危險。故C項正確?!敬鸢浮緾9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