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至18世紀中西貿易中的外銷瓷.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清時期中國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了劇烈變化,這一系列劇烈變化--包括沿海倭寇海盜猖狂以及西方人東來--導致中國政府對外面世界充滿了警惕,也就出現了根據當時沿海具體情況而不斷改變的對外政策。從整體上來說,明清政府實行的對外封閉的政策比較突出和持續(xù),因此學術界對這些政策進行研究之后得出這樣的主流觀點:當時中國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而基于“閉關鎖國”政策這個觀點也形成其它的一些觀點,如,中國當時實際情況是與外界隔絕的,中國這種不與外界往來的狀態(tài)導致

2、了中國落后甚至挨打。然而,從瓷器貿易角度來觀察,我們看到的又是另一種情況:16世紀至18世紀,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大量中國瓷器傳到歐美,經歷了從一種前所未聞的商品,到一種只有王室貴族才能擁有的奢侈品,再到平民百姓人皆有之的日常用品這樣一個過程。明清時期繁榮的瓷器貿易使本文作者對當時中國“閉關鎖國”這樣一種看法產生了質疑。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質疑,作者對“閉關鎖國”說以及當時瓷器對外貿易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探索,擬通

3、過對16至18世紀中國瓷器對外貿易進行探討和研究,以反映當時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從對實際狀況進行研究出發(fā)對“閉關鎖國”論作一定的修正。
   本文從貿易這個領域入手,通過研究具體商品--中國瓷器--在世界范圍內的傳輸過程,以此達到對論題進行充分論證和說明的目的。鑒于國外在這方面資料的豐富和全面,本文研究運用中西文獻,以西方學者佛爾克(T.Volker)、C.A.耶格(C.A.Jorg)、約翰·戈德史密斯(John

4、Goldsmith)、米歇爾·伯德萊(Michel Beurdeley)、簡·麥克魯爾·馬奇(Jean McClure Mudge)等人對各個貿易公司檔案數據的整理為基礎,深入分析各國來華時的背景和對中國的影響,并對16至18世紀中國瓷器對外貿易的活動進行詳細考證及梳理,分析這些貿易活動中體現的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另外,文章也對沉船打撈中關于瓷器的記錄進行了分析,以映證文獻記錄。
   本文由緒論、正文和結論部分組成。其中,正

5、文又分四個章節(jié)對本文課題進行了研究。緒論中主要對選題內容、對文獻資料和目前研究狀況進行了詳細闡述,此外,該部分也對“閉關鎖國”這一用語進行了詳細論述。第一章介紹了中國瓷器對外輸出的國內和國際背景。第二章在第一章背景介紹的基礎上對瓷器貿易的詳細情況進行闡述,從瓷器的生產、內陸運輸、外銷網絡和交易方式這四個方面對瓷器貿易做了系統(tǒng)介紹。第三章進一步深入主題,從外銷瓷本身承載的元素和外銷瓷類型這兩個方面對瓷器貿易體現的中國與外面世界的聯(lián)系,尤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