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汽車理論(第五版)名詞解釋匯總1、等速百公里油耗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車在一定的載荷下以最高檔位在水平良好路面等速行駛100KM所消耗燃油量。2、滑水現(xiàn)象滑水現(xiàn)象:在某一車速下在胎面下的動水壓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載荷輪胎將完全漂浮于水面上與路面毫無接觸3、驅動力Ft: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轉矩經(jīng)傳動系傳到驅動輪,產(chǎn)生驅動力矩Tt,驅動輪在Tt的作用下給地面作用一圓周力F0,地面對驅動輪的反作用力Ft即為驅動力。4、汽車的動力性:汽車在良好路面上直線行駛時
2、,由汽車受到的縱向外力決定的、所能達到的平均行駛速度。5、發(fā)動機的轉速特性:發(fā)動機的轉速特性,即Pe、Ttq、b=f(n)關系曲線。P36、使用外特性曲線:帶上全部附件設備時的發(fā)動機特性曲線,稱為使用外特性曲線。7、自由半徑:車輪處于無載時的半徑。8、靜力半徑rs:汽車靜止時,車輪中心至輪胎與道路接觸面間的距離。9、滾動半徑rr:車輪幾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離。10、驅動力圖:P711、輪胎的遲滯損失:輪胎在加載變形時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載恢
3、復時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輪胎內部摩擦損失上,產(chǎn)生熱量,這種損失稱為輪胎的遲滯損失。12、駐波現(xiàn)象:在高速行駛時,輪胎離開地面后因變形所產(chǎn)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復,其殘余變形形成了一種波,這就是駐波。此時輪胎周緣不再是圓形,而呈明顯的波浪形。輪胎剛離開地面時波的振幅最大,它按指數(shù)規(guī)律沿輪胎圓周衰減。13、空氣阻力:汽車直線行駛時受到的空氣作用力在行駛方向的分力稱為空氣阻力。14、壓力阻力:作用在汽車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壓力的合力在行駛方
4、向上的分力。15、內循環(huán)阻力:滿足冷卻、通風等需要,使空氣流經(jīng)車體內部時構成的阻力。16、誘導阻力:空氣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17、空氣升力:由于流經(jīng)車頂?shù)臍饬魉俣却笥诹鹘?jīng)車底的氣流速度,使得車底的空氣壓力大于車頂,從而空氣作用在車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壓力形成壓差,這就是空氣升力。18、摩擦阻力:由于空氣粘性作用在車身表面產(chǎn)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駛方向的分力。19、坡度阻力:汽車重力沿坡道的分力。20、道路阻力:滾動阻力和坡度阻力之和。21、
5、驅動力—行駛阻力平衡圖:P1922、動力特性圖:動力因數(shù):P2123、附著力:地面對輪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極限值(最大值)即為附著力。24、附著條件:地面作用在驅動輪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驅動輪的附著力。25、附著率:汽車直線行駛狀況下,充分發(fā)揮驅動力作用時要求的最低附著系數(shù)。26、功率平衡圖:P3127、后備功率后備功率:發(fā)動機功率與滾動阻力和空氣阻力消耗的發(fā)動機功率的差值是后備功率。28、變矩比:p33變矩器速比:p34透過度p:p3529、
6、非透過性的變矩器:在任何速比下,泵輪轉矩系數(shù)λP維持不變的液力變矩器稱為非透過性的變矩器。30、透過性的變矩器:泵輪轉矩系數(shù)λP隨速比的變化而變化的液力變矩器,稱為透過性的變矩器。31、汽車的燃油經(jīng)濟性:在保證動力性的前提下,汽車以盡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經(jīng)濟行駛的能力,稱為汽車的燃油經(jīng)濟性。32、碳平衡法依據(jù)的基本原理是質量守恒定律。:汽(柴)油經(jīng)過發(fā)動機燃燒后,排氣中碳質量的總和與燃燒前燃油中碳質量的總和應該相等。33、影響燃油經(jīng)濟性的因
7、素有以下三個:1.燃油消耗率b2.行駛中消耗的發(fā)動機功率(或行駛阻力)3.怠速油耗、附件油耗、制動能量損耗34、4.正確地保養(yǎng)與調整(1)制動器間隙要合適:間隙過小,容易出現(xiàn)“自剎”現(xiàn)象,損耗發(fā)動機功率,導致制動器發(fā)熱,消耗燃油;間隙過大,制動反應“遲鈍”,導致制動距離加長。(2)輪轂軸承預緊度調整要正常:預緊度過低,輪胎打擺,直線行駛性差;預緊度過大,軸承發(fā)熱,軸承磨損加快。行駛中緊急制動(急剎車)、高速行車中猛打轉向盤都會造成軸承早
8、期磨損。67、防抱制動裝置:在制動過程中防止車輪被制動抱死,提高汽車的方向穩(wěn)定性和轉向操縱能力,縮短制動距離的安全裝置。68、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是指在駕駛者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的情況下,汽車能遵循駕駛者通過轉向系統(tǒng)及轉向車輪給定的方向行駛,且當遭遇外界干擾時,汽車能抵抗干擾而保持穩(wěn)定行駛的能力。69、時域響應特性:汽車在轉向盤輸入或外界干擾輸入下的側向運動響應隨時間而變化的特性稱為時域響應特性。70、外界干擾輸入:主要是
9、指側向風和路面不平產(chǎn)生的側向力。71、轉向盤角階躍輸入:汽車直線行駛時,急速轉動轉向盤至某一轉角時,停止轉動轉向盤并維持此轉角不變,即給汽車以轉向盤角階躍輸入。72、轉向盤角階躍輸入下進入的穩(wěn)態(tài)響應:轉向盤角階躍輸入經(jīng)短暫時間后,汽車進入等速圓周行駛,稱為轉向盤角階躍輸入下進入的穩(wěn)態(tài)響應。轉向盤角階躍輸入前后,直線行駛與等速圓周行駛這兩個穩(wěn)態(tài)運動之間的過渡過程是一種瞬態(tài),相應的瞬態(tài)運動響應稱為轉向盤角階躍輸入下的瞬態(tài)響應。73、側偏特性
10、:是指側偏力、回正力矩與側偏角的關系。74、側偏力:地面作用于車輪的側向反作用力。75、側偏角α:輪胎接地印跡中心的位移方向與X軸的夾角76、側偏現(xiàn)象:當車輪有側向彈性時,即使FY沒有達到側向附著極限,車輪行駛方向也將偏離車輪平面的方向。77、滑水現(xiàn)象:路面有薄水層時,78、回正力矩:輪胎發(fā)生側偏時,會產(chǎn)生作用于輪胎繞OZ軸的力矩,該力矩稱為回正力矩。79、中性轉向點:使汽車前、后輪產(chǎn)生相等側偏角的側向力作用點。80、靜態(tài)儲備系數(shù)S.M
11、.:中性轉向點到前輪的距離與汽車質心到前軸距離a之差與軸距L之比。81、側傾軸線:車廂相對于地面轉動時的瞬時軸線;82、側傾中心:側傾軸線通過前、后軸處橫斷面上的瞬時轉動中心;其位置由懸架導向機構決定,常用圖解法確定。83、懸架的側傾角剛度:車廂側傾時,單位車廂轉角下,懸架系統(tǒng)給車廂總的彈性恢復力偶矩84、懸架的線剛度:車輪保持在地面上而車廂作垂直運動時,單位車廂位移下,懸架系統(tǒng)給車廂的總彈性恢復力85、側傾轉向:車廂側傾所引起的前轉向
12、輪繞主銷的轉動、后輪繞垂直于地面軸線的轉動,即車輪轉角的變動,稱為側傾轉向。86、變形轉向:懸架導向桿系各元件在各種力、力矩作用下發(fā)生的變形,引起車輪繞主銷或垂直于地面軸線的轉動,稱為變形轉向,其轉角叫做變形轉向角。87、干涉轉向的現(xiàn)象:車廂側傾時,如果非獨立懸架汽車的轉向系與懸架在運動學上關系不協(xié)調,將引起轉向車輪干涉轉向的現(xiàn)象。88、側傾干涉不足轉向:當車輛向右轉向時,車身向外傾斜,外側板簧受壓縮,車輪與車架距離減小,使車輪向左轉,
13、增加了車輛的不足轉向,這種現(xiàn)象稱為側傾干涉不足轉向。89、轉向系(角)剛度:在轉向盤至轉向車輪之間,包括轉向器、轉向桿系與轉向器固定處在內的剛度,稱為轉向系(角)剛度。90、橫擺力偶矩控制:由于改變內、外側驅動力分配的比例,與在裝有普通差速器的汽車上再施加一定數(shù)值的橫擺力偶矩是一樣的,這種驅動力的控制方式也常稱為橫擺力偶矩控制。91、汽車側翻:是指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繞其縱軸線轉動90或更大的角度,以至車身與地面相接觸的一種極其危險的側向運
14、動。92、“剛性汽車”是指忽略汽車懸架及輪胎彈性變形;“準靜態(tài)”是指汽車的穩(wěn)態(tài)轉向。93、什么是汽車平順性?保持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乘員所處的振動環(huán)境具有一定舒適程度和保持貨物完好的性能。94、為什么要研究汽車的平順性?振動影響人的舒適性、工作效能、身體健康,影響貨物的完整性以及零部件的性能和壽命。平順性研究的目的是有效控制汽車振動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95、平順性的評價方法:基本評價法濾波網(wǎng)絡法頻譜分析法96、路面不平度函數(shù):路面相對基準平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