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侏羅紀煤田水文地質特征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陜北侏羅紀煤田水文地質特征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對陜北侏羅紀煤田的水文地質特征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礦井開采過程中防治水建議,希望能夠為礦區(qū)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關鍵詞:陜北侏羅紀煤田;水文地質;含水層;隔水層;防治水中圖分類號:F407.1文獻標識碼:A陜北侏羅紀煤田水文地質概況礦區(qū)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部、鄂爾多斯高原毛烏素沙漠的東南緣,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一般1100~1850米,其地貌形態(tài)中部為黃土梁峁丘陵區(qū),溝壑縱橫,南

2、部和北部為風沙地,沙丘連綿,地形波狀起伏。礦區(qū)因地形地貌條件不同,其水文地質條件各地差異甚大,風沙區(qū)有許多大泉出露,梁茆區(qū)水泉小,水量小。礦區(qū)屬典型的半干旱、半沙漠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干旱,夏季炎熱多暴雨。雨季集中在7~9月份,年降雨量為400mm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368.2m,蒸發(fā)量1319mm,年均氣溫為6.2~8.5℃,無霜期為179天。礦區(qū)內主要河流為烏蘭木倫河,發(fā)源于東勝梁南側的丘陵溝壑地區(qū),全長22.8km,全年均水

3、流量4.52~12.2m3s,流量以7~9月較大,12~1月較小。雨季時地下水集中補給河水,枯季河流補給地下水。地下水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新生界的松散型巖類中裂隙空隙間潛水和中生界的碎屑巖類中裂隙空隙間潛水、巖層間的承壓水。3滲流條件較差。3、侏羅系中統直羅組裂隙承壓水含水層組(J2z)全區(qū)分布,出露于北部活雞兔溝、南部朱蓋溝及其支溝納林溝、石拉溝、苗家溝谷下游。鉆孔揭露厚度1286m~17487m,平均8142m。巖性上部為一套灰綠色、

4、藍灰色為主,少量紫紅色、紫雜色的粉砂質泥巖、粉砂巖,夾灰綠色、灰白色、暗紫色富云母細粒長石砂巖、巖屑長石砂巖,下部為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砂巖、巖屑長石砂巖夾綠灰色泥巖、粉砂巖,底部為巨厚層狀粗粒長石砂巖。含水層為下部淺灰至灰白色中粒巨厚層狀長石石英砂巖,一般30m~60m,為本區(qū)上部可采煤層的直接至間接充水含水層。對H004鉆孔1-2上煤層以上正?;鶐r段進行了抽水試驗,涌水量0.033Ls,單位涌水量0.00130Lsm,滲透系數0.01

5、460md,水質為HCO3ClSO4~CaMgNa型水,屬中等富水含水層。淺層風化基巖部分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與安定組承壓水含水層組相同。4、侏羅系中統延安組裂隙承壓水含水層組(J2y)全區(qū)分布,為本區(qū)含煤地層,僅出露于區(qū)東南朱蓋溝河道兩壁,鉆孔揭露厚度182.38m~245.93m,平均厚度210.43m。2-2煤以上巖性以灰白色至淺灰白色粗、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巖屑長石砂巖及鈣質砂巖為主,夾有灰色、深灰色粉砂巖、砂質泥巖、泥巖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