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拓展閱讀77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相互關系以及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人總是處在一定的道德關系中,人的行為的是非善惡帶有強烈的道德標記,成為一種抽象而十分明顯的力量,給人帶來巨大的約束力。它與法律不同,法律是由立法機關制定,由國家政權強制執(zhí)行的行為規(guī)范,而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使人們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和傳統(tǒng)而發(fā)生作用,通常用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道德標準來評價人們的行為和調整人們的關系
2、。中華民族一直有著良好的道德風尚,道德在信息社會里同樣存在,我們稱之為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領域中用以規(guī)范人們相互關系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準則。80年代中后期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對信息道德的討論越來越多。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是傳統(tǒng)德育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領域的延伸。美國、英國等一些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先后制定一些從事或使用信息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我國也越來越重視信息道德的建設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
3、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我們在新時期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新的發(fā)展方向和戰(zhàn)略要求。只有清楚信息道德的內容,它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將來的走向,才能更好地在信息時代致力于進行道德建設。一、一、信息道德的內容信息道德的內容由于信息活動的普遍性,信息職業(yè)領域的廣泛性及信息生產者與信息使用者界定的模糊性(通常情況下,信息生產者也是信息使用者),信息道德的內容顯得很難界定。我們這里將從信息生產者,信息服務者以及信息使用者三個方
4、面探討信息道德的內容。1.信息生產者的道德規(guī)范。信息是整個信息活動的基礎,沒有信息的生產,整個信息的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一個以信息為生存支柱的社會里,信息生產者的道德控制意義重大,如果信息生產者內心沒有崇高的道德目標和正確的道德觀念,生產的信息在數(shù)量上和質量上就很難保證,從而影響人類對信息的吸收,阻礙社會的進步。信息生產者的道德應包括以下內容:(1)社會利益第一。信息生產者應本著對社會正義和進步的責任感,尊重客觀事實,反映客
5、觀規(guī)律,不弄虛作假、故弄玄虛、嘩眾取寵。以提高大眾知識水平為宗旨,抵制錯誤信息,不提供誤導信息,遵守國家法律等。(2)為社會和人類作貢獻。對于自己的發(fā)明、專利、技巧、手藝,信息生產者有使它盡早得到利用,以造福人類的義務。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道義上和法律上都允許一定范圍、一定程度的保密。但如果肆意擴大保密范圍,必將阻礙人類正常的信息交流、因而應受到道德的譴責。2.信息服務者的道德規(guī)范。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信息服務也在整個社會中處于重要地位。
6、信息服務者的道德規(guī)范是指廣大信息工作人員在從事信息搜集、組織、加工、處理、選擇、傳播等職業(yè)活動中應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1)保護知識產權。(2)尊重個人隱私。(3)保護信息使用者機密。(4)經濟利益服從社會利益。3.信息使用者的道德規(guī)范。為“隱形怪杰”,其身份、行為方式、行為目標等都能夠得到隱匿或篡改。在網絡發(fā)展初期,由于新舊道德規(guī)范并存、交替、更迭,從而造成了規(guī)范內容的沖突和銜接的脫節(jié),并引發(fā)了大量的失范行為。Inter一旦突破
7、了目前經濟欠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技術手段的限制,隨著計算機網絡的“PC”化和日益普及,“OnlineOffice”、網上教育、電子商務、數(shù)字金融開始出現(xiàn),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人際交往方式將發(fā)生根本變化。當“人機人”成為主要人際交往模式時,網絡的介入勢必導致人際關系的疏遠,使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引起的緊張、孤僻、冷漠及其他心理問題更顯突出。這不能不說是網絡對人的異化。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誠實、正直、公正的人,在網上隱姓埋名、解除對輿論監(jiān)督和評價的顧
8、慮后,可能會暴露出低級趣味、自私、貪婪甚至在陌生人群中的無恥,一個在公眾心目中高尚的正人君子,可能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里,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釋放出長期被社會道德規(guī)范所壓抑的人性中的“劣根性”,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其次,沖突還將阻礙社會道德價值“應然”向“實然”的轉化。盡管網絡已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對第三世界進行經濟擴張、政治“同化”和文化滲透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大多數(shù)“網民”看來,一旦進入這個由光纖(電纜)和調制解調器構成的世界,你就變
9、成了電子化的“符號”存在,人的一切活動都變成了數(shù)字的運算過程,如尼葛洛龐帝所預言和描述的“數(shù)字化生存”?;ヂ?lián)網國際化和非意識形態(tài)化的特點,為道德相對主義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和土壤。如果放任道德相對主義滋長,為傳統(tǒng)道德所倡導或禁止的某一道德行為,在網上將不被網絡用戶認同并遵循,他們借用網絡道德活動中一些寬容的約定,消解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放棄道德責任和義務,令不行,禁不止,加劇了業(yè)已存在的道德滑坡,不利于社會道德水平的提
10、升。再次,網絡用戶可能不自覺地用網絡倫理觀念來評價和規(guī)范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活動。網絡管理人員以安全為借口經常查看用戶的電子郵件,在網絡社會中這不足為奇,似乎是網絡建設者、管理者與用戶達成的協(xié)議中約定的“權限”。長此以往,這種網絡道德活動的慣性和擴散極有可能遷移到其他領域如郵政人員可能在潛意識中把偷拆他人信件當作小事一樁,當其行為付諸實施后,無疑將為社會道德乃至法律規(guī)范所不容。不久前上海市發(fā)生的一起嚴重的郵政人員非法拆毀公民郵件受到制裁的案
11、例,姑且不論這些違法活動是否受到網絡道德的影響,但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嚴重關注。三、三、信息社會道德教育的走向信息社會道德教育的走向隨著高科技信息飛速發(fā)展時代的日益逼近,人類社會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道德問題。面對政治、經濟和科技等社會環(huán)境的急劇變遷而有可能引發(fā)出的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我們應及時把握住時代脈搏,準確地預測出信息社會的道德走向,作好充分準備,促使信息社會的道德教育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1.以網絡為載體,以文化為媒介網絡是信息社
12、會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在信息社會里,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來自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tǒng)。由于網絡中的信息主體的知識、情感、文化和社會制度各有差異,國家的、民族的、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種族的、信仰的、軍事的等各種因素摻雜其間,使網絡信息帶有濃厚的個體化色彩。青年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接受是多角度的,不再按照傳統(tǒng)教育者的目標去接受理想信息,信息獲取行為更加個體化、隱蔽化,容易產生良莠不分的情形,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產生消極影響。面對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