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1申報項目代碼04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書申報項目類別民間音樂申報項目名稱泉州南音申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福建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印制年月日2一、基本信息屬地福建省項目名稱泉州南音申報者負責人通訊地址郵編電話傳真電子信箱所在區(qū)域及其地理環(huán)境泉州市為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依山面海陸地面積11014平方公里所轄區(qū)域有鯉城區(qū)、豐澤區(qū)、洛江區(qū)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泉港區(qū)金門縣待統(tǒng)一總人口約700多

2、萬人。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海、陸、空交通方便。泉州古為閩越地三國時屬建安郡晉代屬晉安郡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建制改稱泉州。海上交通開發(fā)較早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之一宋元時的刺桐港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是著名僑鄉(xiāng)和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人的足跡遍及臺、港、澳和南洋群島及世界各地。泉州地處亞熱帶山青水秀“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雅稱“溫陵”。晉唐以來中原多次戰(zhàn)亂士族、皇族和百姓紛紛南遷泉州成為他們寓居的首選之地。中原文化隨

3、之帶入由此文教昌盛人才輩出宗教林立和平共存。獨特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huán)境為泉州留下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歷史文化遺跡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即達14處之多。泉州既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家民族民琴、三弦雖稍晚但也是數百成千年的古樂器。這些“文物式”的樂器不僅在泉州開元寺的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的飛天樂伎手中保存而且也在各弦管班社世代傳承、復制被認為是中國古樂器的博物館。4四、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二千多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代大曲、法曲、

4、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豐富內容。其中“大譜”里的三套《金錢經》中的“番家語”、“喝噠句”“指譜”中的“兜勒聲”、“普庵咒”以及那些悠長緩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一直延續(xù)著漢唐以來中國音樂的血脈并珍存著古代西域音樂文化的某些信息。五、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對應“宮商角徵羽”旁邊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自成體系完全不同于習見的“工尺譜”比“敦煌古譜”更嚴密為本樂種所獨有專家認為是隋唐以前的遺存?;緝热萑菽弦粲?/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