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工氣道的建立和護理人工氣道的建立和護理建立人工氣道,及時準確地應用機械通氣,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狀況,防止重要臟器的組織損害和功能障礙,是搶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而進行機械通氣時作好人工氣道管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療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工氣道的建立人工氣道的建立人工氣道的種類:①簡易人工氣道:口咽、鼻咽通氣管。②經口氣管內插管。③經鼻氣管內插管:與經口氣管插管比,它能放置較長時間病人容易忍受,固定方便并牢靠,但是鼻粘膜容易損傷。④氣管切
2、開置管:現在臨床上越來越多地進行氣管切開。它對病人刺激不象鼻插管那么大,病人容易忍受,容易固定,吸痰方便,對氣流的阻力小,病人可進食,而且可放置時間長。建立人工氣道的主要目的建立人工氣道的主要目的:①保證呼吸道的通暢。②保護氣道,預防誤吸。③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④為機械通氣提供封閉通道。人工氣道的固定人工氣道的固定經口氣管插管的固定經口氣管插管的固定經口氣管插管深度一般在22~24cm,固定前,測量導管頂端距門齒的距離,并標記清楚,
3、[6]固定時多需要1~2個牙墊;需要粘性較好的膠布(3M綢膠布),一般長約30~35cm,寬約2cm,兩端分別固定面頰部,中間部分纏繞導管與牙墊(2~4圈),一般用兩條膠布,在頰部再輔以3M透明貼膜(6х7cm),因其與皮膚粘貼嚴密,且能防止膠布因面部油脂、口腔內分泌物而致潮濕松脫,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另一種方法:剪一條長35cm,寬2cm的膠布,從其一端中間剪開至32cm處,未剪開的一端固定在一側頰部,將氣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側,剪開的
4、一端膠布以氣管插管外露部分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側頰部。固定后注意聽診雙肺呼吸音動度是否一致。每24小時更換牙墊,并將氣管導管位置從口腔的一側移至另一側,若口腔內分泌物浸潮固定膠布,隨時更換膠布重新固定。王小彌介紹外加1根系帶可增加自行拔管的難度,兩人配合進行,防止意外脫管。氣管切開置管的固定氣管切開置管的固定將兩根寸帶,一長一短,分別系于套管兩側,將長的一端繞過頸后,在頸部左側或右側打一死結或打手術結,以防脫出;松緊要適度,以一指的空
5、隙為宜。翻身時最好有兩人合作,保持頭頸部與氣管導管活動的一致性,且注意對氣管導管的壓力減小到最低,尤其是螺紋管長度應適宜,輔以有效支架扶托,可防止脫管發(fā)生。氣囊的管理氣囊的管理氣囊的作用:使氣管插管固定在相應部位,使導管與氣管壁之間嚴密無隙,既防止嘔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內,又避免機械通氣時漏氣。氣囊的充盈度:氣管毛細血管灌注壓約30cmH2O,若氣囊壓力大于此壓力則可致缺血性損傷或組織壞死。目前所用的氣管導管均采用低壓高容氣囊,充氣
6、后囊內壓多不超過25cmH2O,不易造成氣管粘膜損傷。充氣程度以氣囊有彈性,如觸口唇,一般充氣8~10ml,不需要氣囊定期放氣可有效的防止通氣時泄氣和管壁受壓壞死。采用常有雙套囊的導管,交替使用可以減少氣管粘膜局部壓迫。監(jiān)測氣囊壓力問題:充氣時最好有測壓裝置,無條件測壓時,需掌握最小閉合容量技術:即氣囊充氣后,吸氣時無氣體漏出。方法:將聽診器放于胸前,向氣囊內注氣,直到聽不到漏氣聲為止,抽出0.5ml氣體,可聞少量的漏氣聲,再注氣,直到
7、在吸氣時聽不到漏氣聲為止。每4~8小時監(jiān)測氣囊壓力一次,鼻飼前一定要監(jiān)測氣囊壓力。定期放氣囊問題:以往認為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氣囊應常規(guī)定期放氣、充氣,目前認為這是不需要的,但是非常規(guī)性的放棄或調整,仍是十分必要的。氣囊漏氣判斷:如果機械通氣的過程中氣道壓力過低,在排出體外段氣道漏氣后即應考慮氣囊破裂,此時病人往往有明顯的喉鳴。人工氣道的濕化人工氣道的濕化吸痰管及吸痰時機的選擇吸痰管長度應選擇比氣管套管長4—5厘米,而以深入氣管導管下方1
8、—2厘米為宜,吸痰管的粗細也很重要,過細,粘稠痰不宜吸出,過粗,不宜插入氣管插管且可造成吸痰時缺氧,宜選擇氣管插管內徑的12粗度或略小于人工氣道內徑的12,一般以能被順利插入的最大外徑為妥。吸引負壓要求:不宜過大,一般為10.7-16.0kPa(80~120mmHg)。適時吸痰:過去常規(guī)2小時吸痰一次,經驗證明更易誤傷血管,不必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吸痰不及時又可造成呼吸道不暢,通氣量降低、窒息,所以適時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關鍵。
9、適時吸痰標準:把聽診器置于胸骨上窩或站在病人床旁,能聽到“呼?!甭?,表明大量糊狀痰液淤積在上氣道,應立即吸痰。呼吸道痰液滯留達一定程度,可在病人床旁或胸部聽到痰阻聲或痰鳴。有文章提示吸痰指征分為:護士方面包括:“無理由”、“覺得應該吸痰了”、“遵醫(yī)囑”、“按時間”。吸痰步驟吸痰步驟呼吸或自主呼吸很弱,吸痰與沖洗要同時進行,每次吸痰時間不要超過10秒。不當吸痰的后果:(1)氣道粘膜損傷肺不張(2)加重缺氧(3)心律失常(4)支氣管哮喘患者
10、,可能誘發(fā)支氣管痙攣吸痰注意事項吸痰注意事項(1)吸痰應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每次均須更換無菌吸痰管。(3)吸痰同時要觀察患者的脈搏氧飽和度變化。如有明顯的脈搏氧飽和度下降或顏面紫紺要立即停止操作。(2)嚴格掌握吸痰時間,以免加重病人缺氧。每次吸痰不宜超過15秒,如病人無自主時要觀察患者的脈搏氧飽和度變化。如有明顯的脈搏氧飽和度下降或顏面紫紺要立即停止操作。(4)為防止或減輕吸痰時出現憋氣,吸痰前后給予高濃度吸氧,如果吸痰前后不給予高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