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Legg-Calve-Perthes?。?趙 靜,Content,概述流行病學病因臨床表現(xiàn)病理影像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 治療與預后,概述,定義:兒童期股骨頭骨骺內骨化中心的全部或部分缺血壞死,并可伴有軟骨內化骨紊亂;最早于1910年由美國的Legg、法國的Calve和德國的Perthes三位學者同時分別報道的此病,因此稱為 Legg-Calve-Perthes?。ê喎Q Perthes病或LCPD);目
2、前普遍承認本病是一各自愈性、自限性疾?。?同名詞:扁平髖; 股骨頭骨骺骨軟骨炎; 股骨頭骨骺骨軟骨?。?股骨頭骨骺無菌性壞死; 假性關節(jié)痛; 巨髖癥;,流行病學,好發(fā)于2~14歲,以4~8歲多見,男女比例約:5 :1;多為單側發(fā)病 ,雙側病變占10%;發(fā)病年齡越小其預后越好。,病因,本病的
3、病因和發(fā)病機理至今未明,但研究已經證明:在Perthes病早、中、晚期病例中均存在股骨頭、頸骨內壓增高和靜脈回流障礙。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1、兒童股骨頭血管解剖上的異常和缺陷; 2、髖關節(jié)囊內和股骨近端骨髓腔內壓力增 高;3、髖關節(jié)外傷因素;4、遺傳因素;5、其它因素:部分Perthes病兒童常伴有其它 部位的先天性畸形和發(fā)育異
4、常;環(huán)境因素、 內分泌因素、血液本身的因素、藥物因素等也 可誘發(fā)本病;,臨床表現(xiàn),起病緩慢,病程長,早期無明顯癥狀髖部疼痛、乏力、跛行(間歇性緩解)患肢變短、輕度屈曲或內收畸形外展與內收稍受限晚期患肢肌肉輕度萎縮,病理,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的病理過程,主要是骨壞死和骨修復的交替進行,一般分四個階段:,缺血壞死期:關節(jié)囊腫脹,滑膜充血水腫和關節(jié)液
5、 滲出增多;骨骺前外側最早受累,骨陷 窩多空虛,骨髓腔由無定形的碎屑填 充,骨小梁碎裂成片狀或壓縮成塊;此 期股骨頭輪廓可無明顯變化,或骨骺輕 度變扁;壞死期約6~12個月,臨床一般
6、 無癥狀。,修復期:壞死骨吸收,血管結締組織爬行 替代;歷時約1~2年;愈合期 :骨吸收停止,新生骨形成替代纖 維肉芽組織;新生骨小梁塑形至 整個骨骺骨化完成,此過程股骨 頭變形仍可發(fā)生;,畸形殘留期:骨愈合完成,股
7、骨頭不同程度 畸形,如扁平狀、馬鞍狀、 股骨頸增寬、髖內翻等。,影像表現(xiàn),X線檢查是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必須拍攝高質量的X線片,包括雙髖關節(jié)的骨盆正位和側位,后者即“蛙氏位”,以便了解股骨頭病變的確切部位和破壞程度。,X線分型卡特羅爾(Catterall 1971)分型法托尼斯(Tonnis 1976)分型法
8、索樂特(Sallter 1984)分型法股骨頭外側柱(Herring)分型法等等,分型的目的是為了解病變程度選擇治療方法,不論哪種分型方法都是以X 線片所見來判斷股骨頭受累的范圍及程度。為了便于理解掌握分型標準,在介紹具體分型方法之前,將這些分型共同點加以歸納:股骨頭骨骺的受累范圍小于它的一半或只是少部分則為Ⅰ期,如累及超過一半則為Ⅱ、Ⅲ期,如果累及其全部則為Ⅳ期。,卡特羅爾分型(Catterall 1971)根據病理改變,結合X
9、線片上股骨頭受累情況,確定的分類方法,它對指導臨床治療和估計預后均有指導意義,已被臨床醫(yī)生普扁接受與應用。 Catterall分型法分為四期,主要依據股骨頭受累程度和“頭危象”征來分期:,Catterall分型Ⅰ期:僅為骨骺的前方受累,無塌陷,受累部完全吸收,而沒有死骨。,正位片:骨骺出現(xiàn)囊性表現(xiàn),或呈新月狀軟骨下骨折改變,但高度無改變或輕度變扁;側位片:僅僅是骨骺前部改變,受累骨骺部分下的干骺端改變。,Ⅱ期:病變侵及股骨頭的5
10、0%,股骨頭的前外側受累,而其內側和外側柱均未受累;受累部出現(xiàn)塌陷及死骨形成;,Catterall分型,正位片:骨骺內側和外側見到被正常骨包繞的卵圓形密度增高的死骨塊;側位片:死骨在后側與正常骨分離呈“V”型為本期特點,股骨頭骨骺輕度變扁,干骺端前方見清晰的囊性變,為暫時性的并隨著愈合面消失。,,,Ⅲ期:病變侵入股骨頭的75%;包括外側柱,廣泛干骺端受累;,,Catterall分型,正位片示,早期見到“頭中頭”現(xiàn)象,后期見萎陷的死骨位
11、于中心,其內側和外側有很小的正常骨的節(jié)裂;側位片示,僅頭的后側很小部分未受累,干骺端呈彌漫性改變,常伴有股骨頸增寬;,,Ⅳ期:全股骨頭骨骺受累;,Catterall分型,正位片示:骨骺塌陷呈致密的線狀,頭變扁平,骨骺向前、后移位,出現(xiàn)蘑菇頭改變;側位片示,后側的正常骨骺消失,被不規(guī)則后線性不透光的結構代替,干骺端改變更廣泛。,,Ⅰ期,Ⅱ期,Ⅲ期,Catterall認為,預后差的病兒一般為Ⅲ或Ⅳ期。當X線片上出現(xiàn)以下五個“臨危征象”時
12、,則預后不良。①Gage征;②干骺部廣泛的骨反應;③骨骺外側部鈣化;④股骨頭外側半脫位;⑤水平骺板;,①Gage征:股骨頭骨骺外側有一個小的“V”型骨質疏松碎片;即頭骺與相鄰的干骺部外側區(qū)出現(xiàn)一骨化不全區(qū)域;,②干骺部廣泛的骨反應;④股骨頭外側半脫位;,,③骨骺外側部鈣化;,,,⑤骺板呈水平,產生剪切力,造成股骨頭的半脫位。,MRI表現(xiàn):,早期 關節(jié)腔積液、骨髓水腫、關節(jié)軟骨增 生
13、,T1WI和T2WI上骨骺內可見線狀或 片狀低信號;進展期 骨折和新生骨形成,骨骺內在T2WI上見大 片狀低信號。骨骺線可增寬、變形;修復期 T1WI和T2WI上,骨骺壞死區(qū)和正常骨質 間可見線狀低號,稱為“線樣征”, T2WI上 在線低信號內側可見一線狀高信號,呈“雙
14、 線征”。,病例一,女,10歲,右髖關節(jié)疼痛一周,近期加重,,病例二,,6個月后,,,,病例三,男,11歲,左髖關節(jié)酸痛不適伴活動受限近一年;外院按“強直性脊柱炎”給予相應治療;療效差?,F(xiàn)左下肢跛行步態(tài);左髖關節(jié)屈伸活動范圍明顯減少,,,,,診斷,早期X線片上出現(xiàn)髖關節(jié)腫脹、股骨頭向外側移位超過2mm,應定期復查X線片,一但出現(xiàn)骨骺密度改變等征象,即可診斷本病。MRI:早期Perthes病主要為滑膜炎的改變,表現(xiàn)為關節(jié)
15、腔積液,骨髓水腫,關節(jié)軟骨增生等,骨骺內出現(xiàn)條帶狀、結節(jié)狀長T1、長T2信號區(qū)或骺軟骨增厚,應做出診斷。核素掃描對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一般采用靜脈注入99锝,然后做股骨頭閃爍照像。在骨壞死區(qū),出現(xiàn)放射性濃聚。,B超檢查可了解髖關節(jié)積液、關節(jié)囊及滑膜有無增厚及關節(jié)內軟骨脫落情況,對診斷有參加價值。部分病兒有血沉的輕度增快。骨內壓的測定有助于早期診斷。在股骨近端髓腔內插針測定,正常骨內壓低于30mmHg,早期Perthes病的骨內壓可
16、超越此值。,鑒別診斷,髖關節(jié)結核:好發(fā)于兒童,常繼發(fā)于肺結核,全身癥狀較明顯,髖關節(jié)活動明顯受限,逐漸加重而至活動功能障礙。X線顯示髖關節(jié)間隙狹窄,關節(jié)骨質破壞明顯,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內可伴發(fā)冷膿腫。,髖關節(jié)暫時性滑膜炎:好發(fā)于3~9歲兒童,病情短暫,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關節(jié)內積液,也可產生髖關節(jié)疼痛及活動障礙。本病病程較短,癥狀消失快,關節(jié)液做病毒抗原-抗體檢測有助于診斷。其它:股骨頭骨骺骨髓炎,化膿性髖關節(jié)炎、多發(fā)性點狀骨骺發(fā)育不
17、良,粘多糖病、甲狀腺功能減退、先天性髖內翻、克汀病等須與本病相鑒別。,治療,目的 1、避免負重,防止股骨頭塌陷,保持股骨頭正常外形; 2、使股骨頭能深置于髖臼內,以利于股骨頭的生物塑形,保持髖關節(jié)的正?;顒?; 3、改善或恢復股骨頭的血循環(huán),促進骨壞死區(qū)的修復,縮短病程。,1、非手術治療 包括各種矯形支具,主要目的是增加髖臼對股骨頭的包容和避免髖關節(jié)負重。適用于Catterall Ⅰ期和Ⅱ期的病變。,2、手術治療 主要目的是把
18、具有塑造潛力的股骨頭骨骺完全置入髖臼內,恢復股骨頭與髖臼的同心圓關系,增加股骨頭的包容。,股骨上端內翻截骨術:包括: ①Ⅲ期和Ⅳ期病變;②8~10歲兒童精神或其因素,不能采用支具實現(xiàn)股骨頭包容的Ⅱ期病變; ③關節(jié)造影顯示股骨頭包容不好,或伴有前傾角過大或CE角較小者。,Salter 骨盆截骨術:手術指征是整個骨骺受累的6歲以上兒童,或有髖關節(jié)半脫位者?;で谐g:手術指征:① Catterall Ⅱ期和Ⅲ期病變;②12
19、歲以下的兒童③早期的Ⅳ期病例。Chiari 骨盆截骨術:適用于Catterall Ⅲ、Ⅳ期病例伴有股骨頭扁平增寬,包容不全,且有伴脫位者。一般手術年齡在7-8歲以上為宜,不要太小。,髖臼造蓋術:目的是增加對股骨頭的包容,適用于6歲以上的任何年齡病兒。手術適應證是:①股骨頭扁平、增寬、包容差;②股骨頭的半脫位。帶血供骨塊或骨膜瓣移值術:目的是為缺血的股骨頭骨骺提供新的血供來源。手術指征:Catterall ⅡⅢⅣ期病例,其中以ⅡⅢ
20、期為佳。,預后,年齡越小,預后越好 6歲以下發(fā)病者,很少發(fā)生骨關節(jié)??;6-9歲的病兒將有38%殘留畸形,在中年即可發(fā)生骨關節(jié)??;10歲以上發(fā)病者,將在后期發(fā)生骨關節(jié)病。女童比男童的預后差 這主要是由于女童的骨骺成熟比男童為早,故獲得塑形的時間短。,股骨頭骺被侵及范圍與預后成正比 早期在干骺端有變化,增寬范圍大于3-4mm,并在以后的觀察中不斷發(fā)展,同時干骺端有囊性變,預后也較差。髖臼不能完全覆蓋股骨頭顯示不良預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DDH治療后并發(fā)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機理與治療的研究.pdf
- 兒童股骨頭骨骺缺血壞死MRI實驗探討和臨床研究.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治療研究.pdf
- SARS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病因研究.pdf
- 超聲評價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jié)血流.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影像診斷的對比研究
- ESWT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分析.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介入治療的療效觀察.pdf
- 股骨頭骨壞死股骨頭塌陷的預測.pdf
- 股骨頭骨骺早期缺血的磁共振診斷研究.pdf
- BMP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中的應用.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MRI實驗及臨床研究.pdf
- 股骨頭缺血壞死性
- 單純血管內介入療法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治療的臨床及實驗研究.pdf
- 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pdf
- 電針防治激素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實驗研究.pdf
-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脂類代謝異常的臨床研究.pdf
- DR平片上股骨頭密度的改變與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關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