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性腹瀉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細菌感染性腹瀉,Bacterial diarrhea,蘭州市城關區(qū)疾控中心傳防科,【內容】,概述 病原學流行病學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fā)癥實驗室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預防,概述,細菌感染性腹瀉在廣義上是指由各種細菌引起,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常見腸道傳染病,本文是指除霍亂、菌痢、傷寒、副傷寒以外的細菌感染性腹瀉,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guī)定的丙類傳染病呈全球性,一般為散發(fā),可爆發(fā)流行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癥狀為主

2、,輕重不一,多為自限性,但少數可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死亡,病原學,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大腸埃希菌彎曲菌耶爾森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艱難梭菌,大腸埃希菌,屬于埃希菌屬,腸桿菌科,短桿狀革蘭陰性菌,無芽孢,大多有鞭毛,運動活躍15-46℃均能生長,在水中可存活數周至數月,在冰箱中可長期生存對酸有較強抵抗力,對高溫和化學消毒劑敏感,75 ℃以上1min死亡與人類腹瀉有關的類型:腸致病型、腸產毒型、腸侵襲性型、腸出血型(

3、EHEC)、腸集聚型,耶爾森菌,革蘭陰性菌,無芽孢,兼性厭氧-30-42℃均可生存可產生熱穩(wěn)定性腸毒素,121 ℃ 30min不被破壞,對酸、堿穩(wěn)定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中,變性桿菌,腸桿菌科,革蘭陰性菌,多形性,無芽孢和莢膜,有周鞭毛,運動活躍,最適溫度37℃產生腸毒素對外界適應力強,營養(yǎng)要求低,艱難梭菌,革蘭陽性桿菌,專性厭氧,有芽孢產生腸毒素,包括A和B兩種,對酶作用有抵抗力原為人、畜腸道中的正常菌群,類志賀鄰單胞菌,革

4、蘭陰性菌,單獨或成雙存在,可呈短鏈或長絲狀,兼性厭氧,有動力,無芽孢和莢膜毒力比志賀菌低得多不耐高鹽,親水氣單胞菌,革蘭陰性桿菌,單鞭毛,無莢膜和芽孢廣泛存在于自然界能產生溶血素、腸毒素和細胞毒素以及一些毒力因子,流行病學,傳染源患者、攜帶者,一些動物可成為儲存宿主傳播途徑糞-口途徑人群易感性普通易感,沒有交叉免疫,兒童、老年人、有免疫抑制或慢性疾病者為高危人群,一般可獲得免疫力,但持續(xù)時間較短,流行特征,地區(qū)性廣泛

5、流行于世界各地季節(jié)性 全年均可發(fā)病,好發(fā)于夏秋季年齡分布可侵犯各年齡,最易感染抵抗力弱的兒童、年老體衰者可散發(fā)、爆發(fā)或流行一般為散發(fā),發(fā)病機制,分泌性腹瀉病原菌 小腸 釋放腸毒素 分泌水和Na+侵襲性腹瀉病原菌——菌毛侵入上皮細胞——分泌外毒素——細胞功能障礙和黏膜壞死、潰瘍及炎性滲出——腸內滲透壓升高,產生PG——刺激分泌,腸動力增加——腹瀉EHEC O157:H7 毒力強,釋放VT毒素,病理解剖

6、,分泌性腹瀉空腸和十二指腸,黏膜病變輕微,絨毛頂端黏膜下水腫,隱窩細胞有偽足樣突起侵襲性腹瀉小腸末端和結腸黏膜,腸上皮細胞腫脹、線粒體消失、內積脂質的膜樣囊泡增多和核固縮,上皮細胞內可見病原菌EHEC O157:H7 除作用于腸上皮細胞外,還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腎臟、脾和神經組織細胞等,臨床表現,潛伏期數小時至數天、數周,多急性起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以胃腸道癥狀最突出,出現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可伴里急后重,腹瀉

7、次數可多至一、二十次,糞便呈水樣便、黏膜便、膿血便,分泌性腹瀉一般不出現腹痛,侵襲性腹瀉多出現腹痛常伴有畏寒、發(fā)熱、乏力、頭暈等表現,嚴重者可休克病程數天至1-2周,常為自限性,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不潔飲食史急性起病,輕者水樣瀉,典型者突起劇烈腹痛、水樣便,數天后出現血性便嚴重者伴有劇烈腹痛、高熱、血便,感染一周后可合并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腦神經障礙燈危及生命,死亡率達5-10%,耶爾森菌感

8、染,易在低溫下生長,稱其為“冰箱病”嬰幼兒及兒童胃腸炎癥狀突出,成人以腸炎為主起病急,以發(fā)熱、腹瀉、腹痛為主要表現,熱程多為2-3天,腹瀉一般1-2天,重者大1-2周。多為水樣,帶黏液,可有膿血便,腹痛常見,可局限在右下腹腸外疾病,變形桿菌感染,條件致病菌主要表現為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痛部位在上腹部和臍周,腹瀉輕者每日數次,重者20-30次,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多由艱難梭菌引起,成為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即假

9、膜性腸炎,是醫(yī)院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因大多數表現輕到中度水樣腹瀉、發(fā)熱、腹脹、下腹或全腹散在痙攣性疼痛嚴重者也見黏液便,可并發(fā)脫水、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腸麻痹和腸穿孔,其死亡率為2-5%,旅行者腹瀉,細菌占61%,產毒性大腸埃希菌、腸集聚性大腸埃希菌、志賀菌屬、沙門菌屬、彎曲菌屬、耶爾森菌、氣單胞菌及非霍亂性弧菌等起病較急,40%腹瀉癥狀輕微,重者出現明顯腹瀉癥狀,伴有腹部絞痛、惡心以及發(fā)熱等癥狀,AIDS相關性腹瀉,AIDS病

10、程中30-80%有腹瀉表現,其中細菌性腹瀉為主要病原體: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空腸彎曲菌、鳥分枝桿菌、艱難梭菌、侵襲性大腸桿菌等腹瀉常是AIDS的首發(fā)癥狀和死亡原因,常伴有發(fā)熱、周身不適、惡心、嘔吐、厭食和體重下降等癥狀急性腹瀉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周,慢性腹瀉通常持續(xù)數周或數月,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WBC升高或正常,N增多或伴核左移糞常規(guī)外形、量、稠度及有無食物殘渣、黏液、膿血糞培養(yǎng)免疫學檢查核酸檢測,并發(fā)癥,脫水、酸中毒和電

11、解質紊亂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吉蘭-巴雷綜合征(GBS)急性或亞急性的四肢對稱性遲緩性癱瘓其他腸穿孔、中毒性巨結腸、腦水腫、敗血癥、感染性休克、心包炎、反應性關節(jié)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斷,流行病學資料,包括發(fā)病季節(jié)、地區(qū)、年齡、有無不潔飲食史,集體發(fā)病史、動物接觸史、疫水接觸史及抗生素使用等結合發(fā)病癥狀、體征、病程以及腹瀉 次數、性狀等考慮可能的病原菌確診依賴于糞便病原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特異性檢查,鑒別診斷,其他感染性腹瀉相

12、鑒別病毒、真菌、寄生蟲引起的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相鑒別IBD、腫瘤性腹瀉,功能性腹瀉,預后,多為自限性疾病,預后良好兒童、老年人、免疫缺陷或合并其他疾病者病死率稍高,治療,一般及對癥治療液體療法口服補液療法(ORT):急性腹瀉輕、中度脫水及重度脫水的輔助治療Na75mmol/l、Cl65mmol/l、K20mmol/l、枸櫞酸根10mmol/l、葡萄糖75mmol/l,滲透壓245Osm/L靜脈補液療法:重度腹瀉伴脫水、電解

13、質紊亂、酸中毒或休克者,抗菌治療耶爾森菌輕癥多為自限性,不必應用抗菌藥侵襲性、致病性或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科選用喹諾酮類或磺胺類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病人和疑似病人禁止使用抗生素,疫區(qū)內的其他一般腹瀉病人應慎用抗生素CDAD輕癥停用抗生素即可使正常菌群恢復,癥狀緩解,否則使用抗生素。甲硝唑和萬古霉素AIDS相關性腹瀉應及時早期足量應用抗菌藥微生態(tài)療法,預防,管理傳染源隔離、治療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采用預防接種其他預防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