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復方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機制與藥效研究,研究背景 技術路線 研究成果 創(chuàng)新點 社會經(jīng)濟效益,匯報提綱,研究背景,我國目前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緩慢性心律失常作為心臟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隨著老齡化的進展,成為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占心臟性猝死總數(shù)的17%--20%。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療在心血管藥物藥物研發(fā)中是一個遲后的領域。目前尚無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長期應用的口服西藥。心臟起搏治療因其有創(chuàng)及高額費用使很多患者難以接受。
2、中藥,技術路線,,檢索文獻778篇建立數(shù)據(jù)庫,關聯(lián)規(guī)則,,,,,,數(shù)據(jù)挖掘,中藥-證型聚類分析,中藥-證型聚類分析結果三維示意圖,數(shù)據(jù)挖掘,脈象-中藥關聯(lián),數(shù)據(jù)挖掘,舌苔-中藥關聯(lián),數(shù)據(jù)挖掘,證型-中藥關聯(lián),數(shù)據(jù)挖掘,數(shù)據(jù)挖掘,證型頻數(shù)分布,癥狀頻數(shù)分布,中藥頻數(shù)分布,舌苔頻數(shù)分布,數(shù)據(jù)挖掘,脈象頻數(shù)分布,數(shù)據(jù)挖掘,頻數(shù)最高排列癥狀:心悸脈象:遲脈證型:心腎陽虛方劑:麻黃附子細辛湯中藥:附子,研究依據(jù),,麻黃附子細辛湯,
3、參仙升脈口服液,藥效機制,,,,實驗研究,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心率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參仙升脈組大鼠心率明顯升高(P<0.01)。,藥效研究,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心率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增加(p<0.01);與模型組比較,參仙升脈組心率升高(p<0.01),射血分數(shù)沒有明顯變化,心輸出量增加。,藥效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藥效研究,總體健康,情感職能,臨床研究,藥效
4、研究,大鼠Na+-K+-ATP酶的活性,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Na+-K+-ATP酶的活性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參仙升脈組大鼠Na+-K+-ATP酶的活性明顯升高(p<0.05)。,機制研究,大鼠cAMP/cGMP變化,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cAMP含量降低(p<0.01),cGMP含量升高(p<0.01,cAMP/cGMP比值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參仙升脈組大鼠cAMP含量升高(p<0.
5、05),cGMP含量降低(p<0.01),cAMP/cGMP比值升高(p<0.01)。,機制研究,大鼠心肌組織中Cx45蛋白的表達,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縫隙連接蛋白Cx45表達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參仙升脈組縫隙連接蛋白Cx45表達升高(P<0.01)?,機制研究,免疫組化照片,大鼠心肌組織中Cx45蛋白的表達,機制研究,大鼠左室功能變化,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心率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
6、增加(p<0.01);與模型組比較,參仙升脈組心率升高(p<0.01),射血分數(shù)沒有明顯變化,心輸出量增加。,機制研究,急性單離大鼠心肌細胞[Ca2+]i變化。注:**,與給藥前相比,t-檢驗P<0.01。,麻黃堿、β-細辛醚和去甲烏藥堿對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影響表所示,F(xiàn)luo-3/AM熒光探針法表明,2μM麻黃堿使單離大鼠心肌細胞[Ca2+]i升高,達給藥前濃度的122.99±6.93%,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2μM
7、β細辛醚和2μM去甲烏藥堿則使[Ca2+]i下降約17%和11%,與給藥前相比有顯著差異性。β-細辛醚使心肌細胞[Ca2+]i降低作用與其在皮質神經(jīng)元的作用基本相同。,機制研究,鈣離子濃度,麻黃堿、β-細辛醚和去甲烏藥堿對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影響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升高來源有細胞內(nèi)鈣釋放和外鈣內(nèi)流兩途徑。當細胞外液鈣濃度降為零時,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升高與外鈣內(nèi)流無關。因此,2 μM 麻黃堿使[Ca2+]i升高的鈣離子來源可通過細胞外液鈣離子
8、濃度為零確定。實驗結果見下表,在細胞外鈣為零時,2 μM 麻黃堿不再使[Ca2+]i升高,說明麻黃堿可使細胞外鈣離子通過通道流入而使[Ca2+]i升高。,細胞外液鈣濃度變化對2 μM 麻黃堿在單離大鼠心肌細胞引起[Ca2+]i變化的影響,注:**, P<0.01,與給藥前相比,經(jīng)t-檢驗呈顯著性差異。,機制研究,鈣離子濃度,,麻黃堿、β細辛醚和去甲烏藥堿對高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的影響 全細胞電壓鉗法測定心肌細胞高電壓依賴性鈣離
9、子電流。設定保持電位-40mV,指令電壓為-50 ~ +50mV,步階電壓10mV,刺激頻率為2Hz,刺激間隔為6s,記錄ICa。為消除細胞間誤差,電流值以電流密度(pA/pF)表示。2μM麻黃堿顯著提高了心肌細胞約30%ICa峰電流密度,由給藥前的1.65±0.08 pA/pF升高至2.15±0.27 pA/pF,與[Ca2+]i變化呈相同趨勢,說明麻黃堿對于鈣離子流動的影響在于可使細胞膜電壓依賴性的鈣通道開放,鈣
10、離子大量流入細胞內(nèi),從而使[Ca2+]i升高。而2μMβ-細辛醚和2μM去甲烏藥堿并未提高心肌細胞ICa峰電流密度,相反有下降趨勢,也與其對[Ca2+]i的影響呈同向,但尚未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設定保持電位-40mV,指令電壓為-50 ~+50mV,步階電壓10mV,刺激頻率為2Hz,刺激間隔為6s,記錄ICa。與給藥前相比,麻黃堿給藥后的高電壓依賴性鈣通道電流密度顯著性提高。*,P<0.05,與給藥前相比,配對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
11、。,機制研究,鈣離子通道,,麻黃堿、β細辛醚和去甲烏藥堿各單體給藥前后鈣離子峰電流密度變化比較2μM麻黃堿顯著性提高了峰電流密度,而2μM 細辛醚或2μM去甲烏藥堿沒有提高鈣通道峰電流密度,反呈下降趨勢,但尚未呈顯著性差異。與給藥前相比,*P<0.05。,機制研究,鈣離子峰電流密度,β細辛醚給藥前后鈉離子電流變化給藥前鈉電流基礎值約為29.9±3.4 pA/pF,而1×10-5 M細辛醚使電流降低至1
12、8.4±2.3 pA/pF (n = 4)。根據(jù)Student’s t-test統(tǒng)計P < 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機制研究,鈉離子電流,機制與靶點,,本研究中應用關聯(lián)規(guī)則、聚類分析、頻數(shù)統(tǒng)計等數(shù)據(jù)挖掘手段總結緩慢性心律失常中醫(yī)心腎陽虛為其發(fā)病之本,血脈瘀阻為發(fā)病之標的證治規(guī)律。,創(chuàng)新點,,將中藥復方制劑與心臟起搏治療在提高心率與生活質量改善方面做了頭對頭的比較研究,為中藥在臨床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應用提供了循證依據(jù)。,創(chuàng)新
13、點,,在治療機制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藥復方制劑對大鼠心肌細胞離子泵、縫隙連接蛋白、離子通道的影響,證實了中藥復方可以從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來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研究中采用了目前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膜片鉗技術。,創(chuàng)新點,每例患者起搏治療總費用平均在5萬元左右,使用壽命約6-8年左右,平均費用達6500元/年,,,,推廣應用,應用價值,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治療費用平均約1500元/年,按此計算,應用中藥復方治療每延緩起搏治療1年,可減少年醫(yī)
14、療費用5000元左右。,,,,目前在我省三所醫(yī)院統(tǒng)計年均治療病人3000例,平均降低醫(yī)療支出1500萬元。,,,,推廣應用,應用價值,預計推廣應用后全省每年可減少醫(yī)療支出2億元。,,,,推廣應用,應用貢獻,,,緩慢性心律失常但未達到起搏器治療標,中藥治療可延緩部分患者起搏治療的時間。,,,達到起搏器治療標準,沒有經(jīng)濟能力或者主觀不愿意接受起搏器治療的患者。,,,不具備起搏器安裝技術的偏遠地區(qū)的患者。,,,部分植入起搏器后的患者聯(lián)合中藥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緩慢性心律失常
- 中藥復方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證治特點研究.pdf
- 緩慢性心律失常分解
-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臟起搏治療
- 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診治
- 增脈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實驗研究.pdf
- 增率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與實驗研究.pdf
- 加味參附顆粒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pdf
- 強心復脈飲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與實驗研究.pdf
- 劉玉潔-保元湯加味方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
- 吳茱萸穴位敷貼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療效觀察.pdf
- 緩慢性心律失常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pdf
- 緩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治療的回顧性分析.pdf
- 參松養(yǎng)心膠囊對緩慢性心律失常療效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升脈復律湯治療老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pdf
- VVI和DDD起搏器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長期預后.pdf
- 復脈靈顆粒劑治療老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及實驗研究.pdf
- 緩慢心律失常及起搏治療
- 兩例心臟自主神經(jīng)節(jié)消融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pdf
- 緩慢型心律失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