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緊急救援系統(tǒng)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香港學校危機處理</b></p><p>  (“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知識培訓)</p><p>  南京。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九日</p><p><b>  講者︰陸偉洪博士</b></p><p>  香港災難醫(yī)療學會主席</p>&l

2、t;p><b>  引言︰</b></p><p>  香港的總面積有1,103平方公里,人口則越過6,900,000。除了高密度人口外,更有不少的災難危機因素,例如︰高樓大廈、交通擠迫、沿海地區(qū)、危險斜坡、低窪地帶及高節(jié)拍的生活壓力。此外,香港市民對危機事故的處理亦抱有極大的期望,所以政府除了不斷教育社會民衆(zhòng)認識不同類別的災難和緊急應變方法外,亦設立跨門災難事故應變系統(tǒng),按不同種類的

3、危機作出指引及行動計劃。</p><p><b>  緊急救援召喚系統(tǒng)︰</b></p><p>  香港採用單一電話處理應急召喚,任何緊急事故需要警察、消防及救護服務,都可以透過“999”電話聯(lián)繫。警務處負責事故現(xiàn)場的秩序控制,維持治安,維護法紀和保障市民生命財産。在危機事故發(fā)生時,警務處亦會派出談判專家到事故現(xiàn)場,舒援受害者情緒及聯(lián)絡其他部門到場協(xié)助。警隊擁有26

4、,669名紀律人員及4,855名文職人員。</p><p>  消防處有各級消防、救護人員8,675名及文職人員676名。此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處理火警、提供救援及救護服務。此外,亦會處理其他特別事故的服務召喚,包括交通意外、被困升降機、易燃液體或氣體泄漏、房屋及牆壁倒塌、水浸、山泥傾瀉、及企圖從高處跳下等。</p><p>  (三)大型事故應變機制︰</p><p&g

5、t;  教育統(tǒng)籌局是負責香港學校政策及行政的最高機構,為了學生、教職員和學校的安全,教育統(tǒng)籌局制訂了一系列的應急事故指引,供校方按實制環(huán)境需要跟進執(zhí)行。這些指引除了經常作檢討外,亦須協(xié)調各常規(guī)部門訂定的應變計劃,處理不同的突發(fā)事故。涉及的部門包括警務處、消防處、醫(yī)管局、衛(wèi)生署、醫(yī)療輔助隊,食物環(huán)境衛(wèi)生署、教育署、運輸署、社會福利署、房屋署、天文臺、土木工程署、拓展署、屋宇署等。</p><p>  (四)學校危

6、機處理(香港現(xiàn)有8間大學、519間中學、759間小學和737間幼稚園,學生人總數(shù)有1,100,000人。):</p><p>  學校危機包括意外事故、自然災害、性和身體虐待、自殺及死亡等。這些危機會産生混亂,令學生情緒不安,感到受威脅、失落及心靈受創(chuàng)。對於學校教職員而言,最重要是當危機發(fā)生時,是否有足夠準備(Hull, 2000),最有效及最基本的危機處理方法,包括即時介入、提供心理支援、讓受影響者有機會表達感

7、受,及教授應變行爲。</p><p><b>  爲學生投購保險</b></p><p>  學校需投購綜合保險計劃,爲學生提供公衆(zhòng)責任及團體人身意外保險。公衆(zhòng)責任保險可保障學校在任何導致産生身體受傷的事故而須承擔的公衆(zhòng)責任。團體人身意外保險賠償學生參加學?;顒右馔馑劳龌蛴谰脗麣垺?lt;/p><p>  急救(《教育規(guī)例》第55條訂明)</

8、p><p>  每間學校房産內最少須備有一個急救箱。</p><p>  每間學校最少須有2名教師曾接急救訓練(註一)。</p><p>  急救箱無論何時均須保持設備齊全。</p><p>  所有科學科教師、工場導師及其助助須熟知急救箱內所載物品及其用途。</p><p>  任何學生人數(shù)逾100名的學校,須在房産內提

9、供一間護理室作健康檢查及急救之用。</p><p>  負責管理急救箱的人士須確保</p><p>  急救箱內備有急救用品一覽表;</p><p>  所有藥物均貼上適當?shù)木順耍?lt;/p><p>  定期檢查物品的數(shù)量,看看是否需要增補;及</p><p>  檢查藥物的有效日期,以便預早更換。</p>

10、<p>  註一:曾接受急救訓練(香港法例第509章)內容</p><p>  評估傷病者(生命表徵,情況穩(wěn)定性)</p><p>  復蘇技術:心肺復蘇法</p><p><b>  出血及創(chuàng)傷</b></p><p><b>  人事不省</b></p><p&g

11、t;<b>  燒傷及燙傷</b></p><p>  拉傷、扭傷、腹傷及骨折</p><p>  中毒、痛癥、異物及咬傷</p><p><b>  搬運傷病者</b></p><p><b>  意外</b></p><p>  爲避免學生在上學期間

12、發(fā)生意外,校長應指派教職員在小息及午膳時間當值。校長亦須在放學後安排校內員工當值,以確保學生安全離開學校。</p><p>  若發(fā)生輕微意外,例如有學生割傷或出現(xiàn)瘀傷,教職員應即時爲受傷學生施行急救。</p><p>  若發(fā)生嚴重意外,校長有責任︰</p><p>  確保受傷學生獲教師照顧,包括陪同上救護車送往醫(yī)院急救;</p><p>

13、;  把意外事件通知有關家長及學校所屬地區(qū)的高級學校發(fā)展主任;</p><p>  如把學生送回家中,則須確保學生已交托給其家人照料;</p><p>  把意外事件通知保險公司;以及</p><p>  向所屬地區(qū)的高級學校發(fā)展主任提交書面報告,闡述意外詳情。</p><p>  此外,校長應備存記錄,詳列每次意外及治療受傷學生的情況。&l

14、t;/p><p><b>  颱風及持續(xù)大雨</b></p><p>  校長須留意天文臺發(fā)出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信號。並按教育統(tǒng)籌局發(fā)出的停課指引,及安排學生安全情況下回家。</p><p>  三號颱風警告信號︰幼稚園、身體弱能兒童學校及弱智兒童學校均應停課</p><p>  八號颱風警告信號︰所有學校均應停課。</

15、p><p>  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p><p>  上午六時十五分前發(fā)出--- 停課。</p><p>  上午六時十五分至八時發(fā)出--- 停課。但學校必須確保校舍開放,並安排教職員照顧已離家上學的學生,直至正常放學時間,並應在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p><p><b>  水浸、山泥傾瀉︰</b><

16、;/p><p>  校長應根據過往經驗,評估可能對其學校帶來的影響,決定是否停課。校長須聯(lián)絡教統(tǒng)局的新聞組,安排發(fā)出公佈。</p><p><b>  防火措施</b></p><p>  學校須爲所有員工及學生安排防火講座,加強他們的防火知識及提高日常生活防火意識。</p><p>  課室及校舍的出口必須經常保持暢通無阻

17、。</p><p>  所有課室及宿舍均須張貼火警逃生路線圖。最少每六個月須進行火警演習一次。</p><p>  學校不應將按火警鐘的任務指定由某一些員工負責。任何人在發(fā)現(xiàn)或懷疑發(fā)生時,都有責任即時按動火警鐘。校方亦須確保在按動任何一個火警鐘,其他的火警鐘亦會相應發(fā)出火警響號。</p><p>  學校所有人等,包括文書人員、廚務人員、維修人員,以及教師和學生,均

18、須能聽到鐘聲,並且必須參與火警演習。</p><p>  根據消防署署長的要求,所有學校均須安裝滅火筒。滅火筒須安裝在易於拿取的地方。校舍內的所有消防裝置或設備均須時刻維持性能良好。</p><p>  除廚房外,不得在校舍其他地方煮食或使用明火。廚房須特別設計和建造,並取得消防處批準。</p><p>  學校範圍內禁上吸煙,校方並須要求訪客不得在學校範圍內吸煙。

19、</p><p><b>  氣體泄漏</b></p><p>  當校內出現(xiàn)氣體異味時,應遵照下列步驟處理︰</p><p>  即時將報稱感到不適的學生,帶往護理室或可用作臨時護理室的適當房間。倘若人數(shù)衆(zhòng)多,則應將他們帶到有蓋操場。此舉的主要目的,是要迅速而安靜地將受影響的學生與其他同學分開,並讓前者儘量吸取新鮮空氣。</p>

20、<p>  教師應將情況報告校長或副校長,待決定應否召喚救護車,以提供即時治療/送院救治。</p><p>  若懷疑氣味來自校舍範圍,應儘快令受影響的課室/房間空氣流通,關上所有煤氣掣,然後報告泄漏事件。任何人都不應使用火柴、流動電話、明火或開關電掣。氣味散去後,要求氣體供應商盡速來校檢查氣體裝置,才可重新接駁氣體供應。</p><p>  倘在關上煤氣掣後,校舍範圍內的氣味

21、仍未散去,則應立即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撥電「999」要求提供緊急服務(包括警察、消防隊和政府化驗師),以及通知氣體供應商。如果氣味由校外傳入,應前往一個安全的地方撥電「999」求助。教職員和學生疏散至安全的地點,等候緊急服務人員抵達。</p><p>  在護理室內,感到不適的學生應以舒適的姿勢(坐或臥)休息,並由一名負責教師(曾受急救訓練)細心照料。如學生情況嚴重,則應即時送往區(qū)內就近的急癥室診治。</p&g

22、t;<p>  部分學生如在護理室休息一段時間(例如30至45分鐘)後完全複元,校方應準許他們繼續(xù)上課。至於仍感不適的學生,則應通知家長將他們接回家中?;虬磳W生的需要送往區(qū)內就近的急癥室診治,及同時通知學生家長。</p><p><b>  傳染病處理</b></p><p>  學校是群體聚集的地方,加上學生不適當?shù)刈鞒鰝€人護理、傳染病容易通過人傳人之

23、間的緊密接觸而傳播。傳染病可來自員工家長或學生。除了要注重一般的衛(wèi)生習慣和防疫注射外,學校的員工應採取適當?shù)膫魅静☆A防措施。</p><p><b>  監(jiān)察病情</b></p><p><b>  妥存健康記錄</b></p><p><b>  量度體溫</b></p><p&

24、gt;<b>  標準預防措施</b></p><p><b>  正確洗手方法</b></p><p><b>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b></p><p>  手套、口罩、護目鏡、面罩及保護衣</p><p><b>  污染物品之處理︰</b>&l

25、t;/p><p>  床被衣服(1:49稀釋漂白水內30分鐘,才作一般處理)</p><p>  共同物品(1:5稀釋漂白水抹拭,待10分鐘才清洗處理)</p><p>  針對傳播途徑爲根基的預防</p><p>  飛沫傳播︰流行性感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癥</p><p><b>  空氣傳播︰肺結核&l

26、t;/b></p><p>  接觸傳播︰結膜炎、頭蝨</p><p>  各傳染病癥資料,可向衛(wèi)生署衛(wèi)生防護中心查詢《教育條例》第79條。</p><p>  學校傳染病通報機制的流程表</p><p>  感染控制主任監(jiān)察學生及員工健康情況 </p><p>  懷疑 察覺</p&

27、gt;<p><b>  學童自殺個案</b></p><p>  學校均應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以備處理校內學生自殺事件和一切危機事件。此小組的主要功能是︰</p><p>  即時確保所有學生及教職員安全</p><p>  儘快穩(wěn)定學校情況,使回復正常運作</p><p><b>  成員&

28、lt;/b></p><p>  組長(學校領導層如副校長)</p><p><b>  教職員聯(lián)絡人</b></p><p><b>  家長聯(lián)絡人</b></p><p><b>  社區(qū)聯(lián)絡人</b></p><p><b>  學

29、校社工/輔導老師</b></p><p><b>  教育心理學家</b></p><p>  當輔導人員尚未到場提供協(xié)助時,其他人士均可嘗試給予有關學童情緒上的支援,保持冷靜,並分析當時的情況。若學生處於險境,學校應向警方求助或召喚救護車,並須注意下列應做和不應做的事項︰</p><p><b>  應做的事項</

30、b></p><p>  對任何自殺的念頭和暗示自殺的說話或行爲,均不應掉以輕心;</p><p>  願意聆聽和瞭解有關的問題;</p><p><b>  拿走自殺的工具;</b></p><p>  聯(lián)絡家長/監(jiān)護人,並要求他們盡速前往學校;</p><p>  陪伴學童至危機完結;&

31、lt;/p><p>  找來學童的至親好友在旁爲其分憂,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以及</p><p>  在事後低調處理,避免戲劇性的渲染。</p><p><b>  不應做的事項</b></p><p>  不應低估任何意圖自殺的個案,及其後果的嚴重性;</p><p>  不要作出挑戰(zhàn),例如說

32、︰「你要尋死的話就去吧!」;</p><p>  不要與該名學生爭論他應該生存抑或死亡;</p><p>  不要假定經過一段時間後,學生可以自行應付壓力和傷痛;及</p><p>  不應在事後對意圖自殺的學生給予過分的安慰。</p><p><b>  危機處理的流程</b></p><p>

33、  處理應急事故必須在事前制定詳盡的指引,但學??砂词录莫毺匦?、嚴重性及實際環(huán)境,調整各步驟的次序,或作出增刪及修改,以符合個別學校的需要。</p><p><b>  核實資料 </b></p><p>  通知校監(jiān)及區(qū)域教育服務處 </p><p><b>  危機小組會議 </b></p><p

34、>  教職員    學生    家長   傳媒    社區(qū) </p><p>  ?教職員大會?宣佈消息?知會家長?會見傳媒?尋求外援</p><p>  ?情緒支援輔導?特別班主任課?慰問死者家屬</p><p>  ?檢討會議?個別/小組輔導</p><p><b>  檢討及跟進 </b>

35、</p><p><b>  (五) 總結︰</b></p><p>  緊急事故影響人的應變能力,使人無法以慣常解決事情的方法應付突如其來的事故,常規(guī)應急機構亦未必有足夠的資源儲備以應付難以估計的額外需求。因此我們要有前瞻,及早制定應變計劃和提供有關的教育,當事故發(fā)生時可按照計劃大綱聯(lián)絡相關部門,領導其他機構及團體,與市民大衆(zhòng)共同作出呼應的行動。</p>

36、<p>  香港人齊心合力對抗「非典型肺炎」及「禽流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非典」的經驗,衛(wèi)生署立刻成立一個衛(wèi)生防護中心,不段檢討現(xiàn)行的應變計劃,編制及更新各類傳染病癥的資料,使各界人士瞭解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學校的配合,校方按相關的建議,制定細則及安排講座,使我們未來的社會棟梁可及早備有緊急應變的概念,日後遇到危機或突發(fā)事故時,亦可以適當處理及穩(wěn)定地面對。</p><p>  資料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