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學習中內隱認知的默會性考察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詞匯學習中內隱認知的默會性考察</p><p>  摘 要:學習任何一門語言,詞匯都是重要的基石,也是語言學習最終最難以攻克的堡壘。一直以來,外顯認知在詞匯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內隱認知被忽略。內隱認知具有默會性,即內隱知識等一般很難用文字、符號等進行表述與說明,它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成果。這一特征對詞匯學習具有很大啟示與指導作用。本文旨在探討內隱認知默會性在詞匯學習中的體現和應用,并為詞

2、匯學習提出一些建議。 </p><p>  關鍵詞:詞匯學習;內隱認知;默會性 </p><p><b>  1 引言 </b></p><p>  語言學習開始于詞匯學習(Skehan,1998),[1]經歷詞匯化--語法化--再詞匯化的過程,并不是直接由句法驅動的。未經加工的自然語言接觸很難保證學習者在二語學習中獲得最低的詞匯量。這就表明,

3、認知加工在詞匯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有外顯認知和內隱認知兩種形式。外顯認知即主要研究具有控制性,分析性和邏輯性特征的認知過程。內隱認知是指個體意識不到的認知活動。內隱認知具有默會性特征,這是內隱認知最本質的特性。 </p><p>  英語詞匯學習貫穿于語言學習的整個過程,十分重要。但是長期以來在英語學習中,語法學習是主要內容,詞匯學習卻受到冷落和忽視,直到70和80年代交際教學法的興

4、起和廣泛運用,詞匯學習才倍受重視。而在其中始終貫穿的是外顯認知學習,忽略了學生的內隱學習和內隱學習中無意識加工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只通過外顯學習獲得語言知識。詞匯學習應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習得中更新觀念,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上要創(chuàng)造有利于內隱認知的學習環(huán)境。 </p><p>  2 內隱認知的默會性 </p><p>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有外顯認知和內隱認知兩種形式。人類的

5、認知活動本是意識過程和無意識過程的統(tǒng)一。傳統(tǒng)的教育與學習理論只注重在明確意識支配之下、以理性思維為核心的外顯認知活動。一直以來,外顯認知是都是研究的重點,被應用的也較多較廣。而對普遍存在的、無需消耗認知資源的高效的無意識加工過程則采取一種回避和漠視的態(tài)度。直到近十幾年,內隱認知等問題成為認知心理學研究中最新的發(fā)展趨勢和前沿性課題之一,從而拉開了對內隱無意識認知過程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序幕。 </p><p>  內隱認

6、知與外顯認知相比,在認識系統(tǒng)中具有基礎地位,先于外顯認知而存在,即使喪失了外顯認知它也依然能夠存在。在認識過程方面內隱認知具有默會性,包括無意識性和非直接目的性。內隱認知不受意識的控制,無須注意的參與,完全是一種自發(fā)的機制。 </p><p>  3 詞匯學習的內隱認知默會性 </p><p>  詞匯是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賴以生存的支柱。但在現在的英語學習中,語法學習通常為教學重

7、點,詞匯學習通常被忽略。但其實詞匯學習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 </p><p>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就是學生對詞匯意義的認知非常狹隘,只停留在單詞眾多詞意的一條當中,忽視了一詞多義的現象。詞義的歷史演變過程表明,詞義可以分為基本意義和引申意義。前者指的是詞匯的原始意義,一般來說是具體的,人類最初認識事物的意義;后者指的是從原始意義引申出來的意義。例如,house這個詞,可以當“房子”講,

8、可以當“容納”來用;shell可以當“貝殼”,也可以當“花錢”用。認知隱喻對一詞多義的形成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Lakoff和Johnson研究隱喻的經典著作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在開篇中就強調了隱喻的認知作用。[2]認知語義學認為,新的詞匯意義的獲得不是任意的,其依據是使各種意義以有理據的方式聯系起來的“認知結構”,隱喻使一語義結構與另一語義結構映合,使詞匯在原意義的基礎上產生出既有區(qū)別又相互聯系的新義。 </p>&l

9、t;p>  英語中理想化認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簡稱ICM)是Lakoff在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中提出的認知理論術語。以體驗主義為基礎的認知語言學認為,人對世界的概念化,概念化導致的范疇化、圖式化和語法化,取的是“世界→概念化→范疇化/圖式化→語言形狀”的歷時語言學思辯模

10、式。理想認知模型可表述為:理想認知模型 = 認知模型1+認知模型2+認知模型3…認知模型n。 </p><p>  內隱認知在認知體系中具有基礎地位,鼓勵讓學習者先內隱知識,這將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內隱認知應在詞匯學習中受到重視并廣泛被應用: </p><p>  1.最大限度發(fā)揮內隱認知作用 </p><p>  其一,詞匯學習應結合語境,培養(yǎng)學生對詞匯的綜合

11、理解能力。 </p><p>  其二,詞匯學習應兼顧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既重視聽和讀的活動,也要加強說和寫的訓練。 </p><p>  其三,詞匯學習應加強閱讀的培養(yǎng),使學習者最大頻次和最多形式地接觸詞匯。 </p><p>  2.注重外顯知識體系的構建,發(fā)揮內隱與外顯的有效轉化 </p><p>  內隱與外顯既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認知學

12、習,又存在著相互作用,辯證轉換的復雜關系。共同運用兩者使效果達到最佳。教師的詞匯教學中要調整好內隱與外顯的比例,是兩者相互補充。 </p><p>  3. 注意隱性課程設計 </p><p>  首先提出“隱性課程”概念的,是20世紀60年代后期的美國學者杰克遜。[8] 隱性課程設計正是充分利用了人們在認知及情感領域的這種內隱無意識加工,它是指“課內外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

13、、非特定心理反應發(fā)生作用的教育影響因素”。 [9]隱性課程設計可將德育、智育、美育等融為一體,于潛移默化之中益智、染情和添趣,教育和改造人,提高了學習效益。 </p><p><b>  4 結語 </b></p><p>  內隱認知在認知加工、知識儲存、知識提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無意識獲得的機制,體現了其無意識性、抽象性、穩(wěn)定性及理解性

14、的特點,對英語詞匯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現在的英語詞匯學習過于強調外顯認知的重要性,而忽略內隱認知及其默會性的運用。另外,從詞匯意義延伸角度來說,內隱認知默會性作用也沒有被充分發(fā)揮。因此,充分發(fā)揮學習者主體的內隱認知潛能,使之在無意識中增加記憶,使內隱認知成為外顯認知的必要補充。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將大大提升,同時也必將對英語詞匯教學乃至整個英語教學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p><p><b>

15、;  參考文獻 </b></p><p>  [1]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1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p>  [3]班華. 現代德育論[M].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177. </p><p>  [4]班華. 隱性課程與個性品德形成[J]. 教育研究, 1989 (12): 19-24. </p><p><b>  作者簡介 </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