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萬里學院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開題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開題報告</b></p><p>  浙江萬里學院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p><p><b>  一、立論依據</b></p><p>  1.研究意義、預期目標</p><p>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青年教師對于高校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學校的成長伴隨

2、著教師的不斷努力。青年教師是高校發(fā)展的未來,而他們對學校的滿意度已經成為制約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教師滿意度不僅是一個學校賴以發(fā)展的動力平臺,能夠極大促使學校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p><p>  目前高校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不容樂觀,但是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卻很少,因此通過以浙江萬里學院為例,就青年教師歸屬感狀況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對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可以知道應該從哪方面進行調

3、整,采取什么措施,從而進行取長補短,建立健全制度,關注教師工作、學習、生活。</p><p><b>  2.國內外研究現狀</b></p><p><b> ?。ㄒ唬﹪庋芯楷F狀</b></p><p>  Hoppock(1935)是對工作滿意度研究最早的學者,直到20世紀六十年代,對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關注才開始增多,并

4、取得了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推廣性的研究成果。他認為工作滿意度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整體性的單一概念,即是指員工對工作滿意的程度, 而不需劃分數個層面來衡量。</p><p>  Locke(1976)認為工作滿意度源于工作的一種愉快且正面的情感性應。將它定義為差距性定義,持這類定義的學者將滿意的程度視為“員工從工作環(huán)境中所獲得的價值與其預期應獲得的價值的差距而定”。差距越小,滿意程度越大;反之,則滿意程度越小。</p

5、><p>  Holdway(1978)在對影響教師工作知覺的因素和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相關分析的研究認為,教師對工作產生滿意的因素多為內部因素,它包括工作成就感、職業(yè)發(fā)展、對職業(yè)的認識、職業(yè)的刺激性。而行政管理、人際關系、與教育相關的政策、社會態(tài)度等一些外部因素則多與教師的不滿意相關。</p><p>  Smith(1984)對以色列36名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相關

6、的內外部因素。不過,研究發(fā)現某些因素(學生的關系、工作時間的利用、工作負擔的程度等)不僅與滿意度有關,同時也與工作壓力有關。</p><p>  Landy, F J(1989)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是一個心理學概念, 它是教師對其工作與所從事職業(yè)、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一種總體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與看法。</p><p>  Beverly M K,Wimam E L(1999)認為教齡

7、不同的教師對工作滿意度的關注點不一樣,年輕的教師多關注于工作的內在方面,年老的教師則關注外在因素,如工資、福利等。</p><p>  Esther Y(2001)則認為教師工作經驗對于滿意度的工資、工作條件和學生關系都沒有顯著的影響。然而,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對于發(fā)展機會、職業(yè)挑戰(zhàn)性、職業(yè)自主性以及決策和總體滿意度都相對較高。教齡在5年以上的教師,教齡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不大。</p><p>

8、;  Craig A M(2002)認為教師的工作經驗對工作滿意度有影響。在剛剛從事教師職業(yè)以及從事教師職業(yè)晚期的教師工作滿意度一樣,比起中期從事教師職業(yè)的有較高的工作滿意度,20多歲與50多歲的教師表示假如可以重新選擇他們還是愿意從事教師職業(yè)。Lori R S和Roger C L(2002) 對從事普通教育、同時從事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專門對從事普通教育、同時從事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專門從事特殊教育的的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了研究,研

9、究發(fā)現普通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最高,同時從事兩種教育的教師次之,專門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最低。這種不滿在年輕教師和缺乏經驗的教師身上表現更加突出。從事特殊教育的的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普通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最高,同時從事兩種教育的教師次之,專門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最低。這種不滿在年輕教師和缺乏經驗的教師身上表現更加突出。</p><p><b> ?。ǘ﹪鴥妊芯楷F狀</

10、b></p><p>  國內學者關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并且多集中在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研究,已知最早的是陳云英、孫紹邦(1994)關于(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測量研究,研究表明教師在工作性質、職業(yè)投入感及人際關系上的滿意度較高,而在薪水、領導管理、進修提升和物理條件等因素上滿意度較低;女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水平顯著高于男教師。</p><p>  袁立新(199

11、5)對珠江三角洲中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及其與轉換工作意向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發(fā)現中學教師對校長、同事、工作本身的滿意度較高,對收入和社會地位的滿意度較低。</p><p>  馮伯麟(1996)關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關注較多。研究發(fā)現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評價指標包括五個方面:自我實現、工作強度、工資收入、領導關系和同事關系:教師對工資收入、工作強度方面的滿意度較低,對自我實現方面的滿意度較高;女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略

12、低于男教師。</p><p>  陳衛(wèi)旗(1998)對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評價指標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教師工作滿意度評價指標包括領導與管理、工作成就、學生品質、教育體制與社會環(huán)境、社會地位、收入與福利、同事關系、社會人口、工作壓力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十項因素。同時,研究結果表明:中學教師除了對同事關系和社會認可感到滿意,對社會地位持中性態(tài)度外,對其余各項均感不滿意。</p><p>  謝鋼(2

13、000)對江蘇理工大學校內108名教師的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在工作性質、職業(yè)投入感及人際關系等內在方面的滿意度水平較高,在薪水福利、領導管理、進修提升等外在方面的感受則比較消極;熱心從教的教師滿意水平高于僅將“教師”作為穩(wěn)定性職業(yè)或被動從事的職業(yè)的教師。</p><p>  李稚琳(2003)對蘇州大學1995一2000年間引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的研究指出,蘇州大學引進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總體上達到滿意。具體而言,處于滿

14、意水平的因素有:工作感受、工作本身、人際關系、崗位津貼;不滿意的因素有:學校管理、收入福利、工作培訓和工作條件。同時發(fā)現,引進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所在院系以及來校原因都對引進教師工作滿意度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影響。</p><p>  周麗超(2004)采用自編“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標體系”對天津五所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了測量,調查發(fā)現:實習指導教師在工作條件和工作認可度方面與理論課教師、行政管理教師存在顯著差異,

15、其余各項指標差異不顯著。結果還顯示,從事不同性質工作的高校教師在工作興趣和人際關系等方面感覺較為滿意,而在薪水、福利和進修晉升機會方面不是很滿意;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p><p>  王志紅(2005)通過對唐山地區(qū)4所高校442名教師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教師對工作總體上基本滿意,對工作卷入程度自我評價最高,對工作回報的滿意度最低,領導與管理是影響大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16、;/p><p>  袁凌,謝赤,謝發(fā)勝(2006)對湖南省4所高校的200名教師的調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師在人際關系、領導與管理方面滿意度較高,而在薪資待遇、工作性質、進修提升和工作環(huán)境條件方面滿意度較低;性別因素對教師工作滿意度中的薪資待遇、進修提升和領導管理維度有顯著影響,但年齡、教齡、婚姻狀況、學歷等因素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并不顯著。</p><p>  魏文選(2006)通過對國內若干所高

17、校教師工作滿意的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大學教師對工作總體上感到滿意,但對工作收入、領導與管理、工作關系、工作本身等具體項目則感到不滿意;就個人背景變量整體而言,其與工作滿意度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具體而言,婚姻、學歷與工作收入存在明顯相關,職稱、專業(yè)與工作關系存在明顯相關,專業(yè)與工作本身存在顯著相關。</p><p>  孫建萍(2006)通過對河北省某高校職工的調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師對工作的總體滿意感處于中度偏上的

18、水平,不同群體教師滿意度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行政教師相對高于理論課教師,高學歷教師低于低學歷教師;在反映工作滿意感的各維度上,對人際關系的滿意度最高,對高層領導素質及管理方式的滿意度最低。</p><p>  于麗、謝赤(2006)、施秋琴(2007)等在研究中發(fā)現,多數教師認為工作中沒有成就感,缺乏挑戰(zhàn)性,未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專長,這就從一個側面凸現工作本身激勵的重要性。于是,他們提出要提升教師工作的滿意

19、度,就必須為每一位教師提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使教師工作豐富化,使教師人格與工作相匹配等。</p><p>  劉長亮(2008)對廣西5所高等院校的300名教師的調查研究表明,廣西高校教師群體工作滿意率較高,在工作本身、工作關系、領導與管理、提升機會和福利待遇方面都達到滿意水平,但滿意度有所不同,在對于工作的提升機會和工作關系方面的滿意度相對高些,而在領導與管理及工作的福利待遇方面的滿意度相對較低</p&g

20、t;<p><b>  3.參考文獻</b></p><p>  [1] Hoppock. Job Satisfaction [R].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35,8-21</p><p>  [2] Locke E. A.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

21、atisfaction [A]. In M. D in Dunnette Ed), 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1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1L:Rand McNally, 1976, 1297-1549</p><p>  [3] Smith L M (1969)The measyrement of satisfaction wo

22、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p><p>  [4] Landy F.J.( 1989) Psychology of work behavior( 4th﹒Edt﹒)New York: Wadsworth Inc﹒</p><p>  [5] Beverly M K,William E L. Male elementary sch

23、ool teachers,ratings of job satisfaction b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Education,1999,119(3):504一13</p><p>  [6] Esther Y .Exploring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Across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Christi

24、an Education Journal,2001,5(1):118一121</p><p>  [7] Craig A M.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ception of motivation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2002,31(1):43一53</p>&l

25、t;p>  [8] Lori R S,Roger C L Difference in job satisfaetion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mplications for reten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002,23(5): 258一267</p><p>

26、  [9] 陳云英,孫紹邦.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測量研究 [J].心理科學,1994,17(3):146-149</p><p>  [10] 馮伯麟.教師工作滿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2):42-49</p><p>  [11] 周麗超.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04,8(1):35-39</p><p>  [12

27、] 王志紅,蔡久志. 大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測量與研究 [J ]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 , (2) :77-79</p><p>  [13] 袁凌, 謝赤等. 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6, (3): 103-106</p><p>  [14] 施秋琴 . 略論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激勵對策 [J]. 現代企業(yè)教育 , 2007, (9),

28、187-188</p><p>  [15]袁立新.珠江三角洲中學教師工作滿足感對其轉換工作意向的影響[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5(3)</p><p>  [16]陳衛(wèi)旗.中學教師工作滿意感的結構及其與離職傾向_工作積極性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1)</p><p>  [17]謝鋼.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心理淺析[J],技術經濟,2000,(

29、5).</p><p>  [18]李稚琳.蘇州大學引進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03.</p><p>  [19]王志紅,蔡久志.大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測量與評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2)</p><p>  [20]袁凌,謝赤,謝發(fā)勝.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5(3).</

30、p><p>  [21]魏文選.中國若干所大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實證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06.</p><p>  [22]孫建萍,孫建紅,安寸然.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教育探索,2006,(9).</p><p>  [23]于麗.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測評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007</p><p>  [

31、24]劉長亮.廣西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8.</p><p><b>  二、研究方案 </b></p><p>  1.主要研究內容(或預期章節(jié)安排)</p><p><b>  1 緒論</b></p><p>  1.1研究背景與意義</p>&

32、lt;p><b>  1.1.1研究背景</b></p><p><b>  1.1.2研究意義</b></p><p>  1.2研究的理論依據</p><p>  1.2.1工作滿意度的基本概念</p><p>  1.2.2青年教師的界定</p><p>  1.

33、2.3相關研究回顧</p><p>  1.3浙江萬里學院簡介</p><p>  2 高校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設計</p><p><b>  2.1研究對象</b></p><p><b>  2.2研究方法</b></p><p>  2.1.1文獻分析法</

34、p><p>  2.1.2問卷調查法</p><p><b>  2.3研究工具</b></p><p><b>  2.3.1問卷設計</b></p><p><b>  2.3.2項目分析</b></p><p><b>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5、</b></p><p><b>  3.1基本信息分析</b></p><p>  3.2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p><p>  4 青年教師缺乏滿意度的原因</p><p>  5 提高青年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對策</p><p><b>  6 結論</b>&l

36、t;/p><p><b>  6.1研究結論</b></p><p>  6.2研究的不足與展望</p><p>  2.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p><p>  第6學期第19-20周至第7學期第1-5周: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廣泛收集、研究相關文獻資料,完成畢業(yè)論文選題。</p><p>  第7學期

37、第6-12周: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外文翻譯、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撰寫;參加開題答辯,進一步論證選題價值、確立主要研究內容,論證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p><p>  第7學期第13-14周:撰寫論文詳細提綱,交給導師批閱,反復修改,保證論文結構的合理性。</p><p>  第7學期第15-20周:開始寫作畢業(yè)論文,完成初稿。</p><p>  第7學期寒假

38、:結合畢業(yè)論文選題開展調查研究。</p><p>  第8學期第1-2周:在導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寫作、完善畢業(yè)論文。</p><p>  第8學期第3-6周:在導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畢業(yè)實習的機會,結合畢業(yè)論文內容開展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完成論文。</p><p>  第8學期第7周:在導師的指導下,進一步修改、完善畢業(yè)論文;定稿并上交。</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