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1997~1999年采集的湖北省各主要麥區(qū)(襄樊、黃岡、荊州、宜昌等地)小麥紋枯病病株標樣上分離到絲核菌65株,其中雙絲核菌43株,多核絲核菌22株.分別與雙核和多核絲核菌菌絲融合群國際標準菌株配對測試表明,湖北省小麥紋枯病病原菌屬于Rhizoctonia cerealis的AGD(CAG<,1>)融合群和Rhizoctonia solani的AG<,5>、AG<,4>、AG<,2-2IIIB>、AG<,1-IC>融合群,相應菌株數分
2、別為43、12、6、2、2.各菌株間致病力存在明顯差異;菌絲融合群間致病力不同,AGD、AG5、AG4、AGAG<,2-2IIIB>、AG<,1-IC>融合群的平均病級值分別為:2.38、2.15、1.04、0.44.對湖北麥區(qū)小麥紋枯病原菌的5個菌絲融合群的標準菌株及11個代表菌株,在17℃、23℃、30℃條件下測定了其培養(yǎng)特性.在23℃條件下,小麥紋枯病原菌生長速率最快,形成菌核所需時間最短,約5-12d,菌絲融合群標準菌株與其代表
3、菌株培養(yǎng)性狀一致,親緣關系較近.1998~2000年度對548份小麥材料進行了田間抗病性鑒定,其中中抗材料98份,占17.9﹪,中感材料326份,占59.5﹪,感病材料124份,占22.6﹪,沒有發(fā)現高抗和免疫材料.25個小麥品種連續(xù)2年的鑒定結果表明:品種之間抗感性差異明顯,年度間抗性表現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且田間與室內抗生表現基本一致.南陽820-505、S048和鄂恩1號等7個品種表現為中抗,寧9144、周麥11號、黃岡8143等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麥紋枯病的抗性遺傳與QTL定位研究.pdf
- 小麥品種對紋枯病的抗性及紋枯病防治關鍵技術的研究.pdf
- 大豆菌核病菌遺傳多樣性及品種抗性.pdf
- 小麥紋枯病菌抗藥性和治理技術的研究.pdf
- 玉米紋枯病抗性遺傳分析.pdf
- 水稻紋枯病菌遺傳多樣性和水稻紋枯病生物防治.pdf
- 小麥紋枯病抗性相關QTL的篩選、定位及我國部分冬、春小麥品種(系)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對噻呋酰胺和咯菌腈的抗性風險評估.pdf
- 小麥紋枯病菌的多樣性和分子檢測.pdf
- 玉米紋枯病及其抗性的遺傳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菌抗戊唑醇菌系生物學特性及其抗性機理研究.pdf
- 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鑒定、品種抗性生理反應及抗性遺傳研究.pdf
- 河南省小麥紋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菌效應因子的分離及功能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菌的致病力、遺傳多樣性及其所含dsRNA的研究.pdf
- 影響玉米紋枯病抗性的幾個因素及其抗性遺傳研究.pdf
- 小麥品種Aquileja與Nugaines對條銹病抗性的數量遺傳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抗源的遺傳多樣性及抗性QTL的關聯分析.pdf
- 聚合抗紋枯病QTL改良粳稻品種抗性的研究.pdf
- 小麥品種Zak和大麥品系Y12中小麥條銹病抗性遺傳分析和基因定位.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