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派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  題  目:  A股上市公司派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p><p><b>  前言部分</b></p><p>  派現,就是以現金的方式分紅。通過現金分紅的方式,可以不擴大股本,對未來的經營不造成壓力。如果是送股則對以后年度每股有收益

2、影響是比較大的。一般情況下,在牛市中比較喜歡送紅股,在弱市中反過來比較注重紅利的分配。</p><p>  股利政策作為公司三大財務決策之一,由于它是公司在利潤再投資與回報投資者兩者之間的一種權衡,關系到股東的現期收益與公司的未來發(fā)展,關系到不同股東群體之間的利益均衡,進而關系到上市更年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因而,作為金融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各種理

3、論層出不窮。</p><p>  現金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對股東進行利益回報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現金股利分配政策,不僅可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發(fā)廣大投資者對公司持續(xù)投資的熱情,從而使公司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條件和機會。</p><p><b>  二、主題部分</b></p><p>  (一)、國外相關文獻回顧</p>

4、;<p>  很早以前,西方學者就采用問卷調查和實證分析方法開始對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p><p>  1. 股利與代理成本的關系</p><p>  Rozeff(1982),認為是當公司收入在過去和預期要快速增長的時候,公司就會執(zhí)行低股利政策 ;其次它認為當公司風險系數較高時,公司應當執(zhí)行低股利政策;還有他認為當內部管理人持有股權的比例較小,外部

5、股權較為分散時,公司應當執(zhí)行高股利支付率政策。</p><p>  Baker,Farrelly,Edelman(1985) 發(fā)現對未來盈余的預期、過去股利的模式、對保持或提高股票價格關注和現金儲備多少是決定股利政策四個最重要的因素。</p><p>  Smith和watts(1992)研究表明行業(yè)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同該行的投資機會成負相關關系,同時發(fā)現一個行業(yè)是否受到管制也是一個影響現金

6、股利支付率的重要因素。</p><p>  2.股利與利潤的關系</p><p>  1956年,林特勒建立了現金股利模型,叫“部分調整模式”。在他的模型當中,股利變動作為因變量,目標股利支付率、上期股利支付率作為解釋變量。他用模型檢驗公司的股利,發(fā)現模型的R方為85%,具有良好的解釋度,他認為實驗結果有以下結論:他認為每一家公司都有一個長期的目標股利支付率,股利的變動只是對既定的目標股利

7、支付率做出部分調整;他認為管理層更關心股利的變動大小,而非股利支付額的大?。凰J為管理層常常盡量維持穩(wěn)定的股利政策,因此,利潤的暫時性波動不會導致股利政策的波動,除非公司利潤預計會有長期持續(xù)性的變動;他們才會修正股利支付率;他認為除非迫不得已,公司管理層不愿意降低或取消股利;他認為公司股利政策體現了管理層對未來前景的看法,最佳鼓勵政策為平穩(wěn)話的股利政策</p><p>  法碼和巴比克(Fama and Babi

8、ak,1968) 驗證了很多的股利模型,認為林特的模型是解釋和預測效果最好的模型之一,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也做了修正,刪除了林特納模型中的常數項,證明可以提高模型的解釋和預測力。</p><p>  3 股利與公司特性的關系</p><p>  Crutchley 和 Hansen(1989)認為股利政策受到公司特性的影響,他們將公司特性分為5個因素:公司規(guī)模大小、發(fā)行成本、公司多角化損失、盈

9、余變動性、廣告和研究開發(fā)費用。實證結果認為股利發(fā)放與公司規(guī)模大小,盈余變動性都成正相關關系。</p><p>  Mhmoud等人認為,與小公司相比,大公司具有較高的代理成本和較低的交易成本,為降低代理成本,大公司通常會發(fā)放較高的股利。</p><p>  4 股利與投資、籌資的關系</p><p>  Higgins(1972)以公司存在的目標資本結構和執(zhí)行剩余股

10、利政策作為前提,建立了股利發(fā)放模型。發(fā)現股利是利潤和投資的函數,不同期間的股利差異歸因于利潤和投資需求的不同。他的結果認為:投資需求越高,股利支付率越低。</p><p>  Jessen(1976) 認為公司可支配現金流量越多,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問題越嚴重。如果公司的成長機會較多,但可支配的現金流量相對較少,則股東可容忍較低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因此,成長機會與現金股利支付率水平呈負相關關系。</p&

11、gt;<p>  5股利與債務契約的限制</p><p>  在債務七月中,債權人往往會加入限制公司股利發(fā)放數額的保護條款,例如,除非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以及其他與安全性有關的財務比率高于某一最低水準,否則不得發(fā)放股利。由于債務契約的規(guī)定,常常使公司的股利發(fā)放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p><p>  Kalay(1982)認為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明擺著需要最優(yōu)合約減

12、少沖突成本,因此資本結構的變動、債務合約的變動都影響股利決策。</p><p>  阿斯瓦斯(Aswath,1999)認為,股利和股票回購造成了股東和債權人間的矛盾。</p><p>  總之他們的思路是:首先根據某種理論而建立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分析,然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結論。這些結論都是在比較發(fā)達的西方國家資本市場且法律相對比較健全的環(huán)境下得出的。接下來是我國的一些學者所研究的結論。<

13、/p><p>  (二)、國內相關文獻回顧</p><p>  1 劉星(2004) 認為影響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內部和外部因素,相對而言,外部因素影響較多比較發(fā)達國家宏觀經濟環(huán)境及走勢,國有股股東和法人股股東等等。而內部因素主要有變現能力,當前企業(yè)盈利水平,資本需求的預測和估計的未來盈利水平。</p><p>  2王克敏和呂長江(2006) 認為公司股東

14、權益比例、公司規(guī)模和流動性越低,股利支付水平則越低;相反的,股利支付水平則越高。國有及法人股控股比例越高,公司的自我發(fā)展和成長性越弱,現金股利支付率水平就越高。而且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額與現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作用。</p><p>  3趙春光和陳國輝(2006)采用了單因素分析,多元回歸分析,分類統計等方法對財務指標與股利政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探討,結果表明歲現金股利發(fā)放水平有解釋作用的變量有凈資產收益率、股票

15、市價、利潤增長率和股票股利等等。</p><p>  4趙春光等(2006)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遠線性回歸模型,對99年深圳上海兩個市場的350家公司進行了實證分析,有以下結論:是否分配現金股利與是否分配股票股利、上年度是否分配現金股利、公司規(guī)模有關;是否分配股票股利與股權集中,是否分配現金股利、資產負債率有關;每股現金股利與股價,市盈率,主營業(yè)務增長率是否分配股票股利有關。</p><

16、;p>  5原紅旗(2007)采用回歸模型驗證得出規(guī)模大的公司傾向于選擇現金股利,而規(guī)模小的公司則傾向選擇其他方式發(fā)放股利。</p><p>  6呂長江和王克敏(2008) 后來經過再次研究,通過建立股本分配,發(fā)現管理層股權比例越低,公司股利水平越高;負債率越高,公司股利支付率則會越低;盈利能力較大的公司傾向以現金形式支付股利。</p><p>  7王易培,張豐(2009)認為西

17、方的股利代理成本理論適合我國的非國有的上市公司,公司的所有者比股利政策更具有影響力。我國非國有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不把公司盈利水平考慮在內。</p><p>  8王萍,王軍,王春英(2009)他們認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負債水平是顯著影響現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政策時獨立的,與長期可持續(xù)的財務收益水平相關,并不從屬于其他的經營決策。</p><p>&

18、lt;b>  三、總結部分</b></p><p>  在中國股市的規(guī)模不斷發(fā)展的時代里,整個市場的運作越來越規(guī)范、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越來越理性了、上市公司的經營機制也在完善。但是我國和國外的成熟市場相比還處于最初期,所以也就會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股權結構的先天缺陷、市場監(jiān)制不完整、投資者結構的不合理等等。派現也有一些特點:1 分配現金股利的公司所占比例不高; 2 各公司支付水平差異較大;3 現

19、金股利支付水平較低;4 現金股利的分配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5現金股利的發(fā)放與公司的經營業(yè)績的關聯度較大,公司分配利潤應該遵循“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無盈不分配”的原則。6 存在超能力派現;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現包括每股派現大于每股收益和派發(fā)的現金股利超出公司現金流量,即每股派現大于每股收益表示當年利潤不足支付股利。7 股利分配受到配股行為的影響;在西方發(fā)達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與再籌資行為沒有必然的、本質的聯系。但在我國,情況和外國很不一樣。

20、</p><p>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再籌資行為所限制,甚至成為再籌資的附屬物,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是很多的,有些是公司特有的,有些事比較普遍的:1法律因素包括資本保全限制,凈利潤原則,超額累積利潤和公司積累;2契約因素,當公司以長期借款協議、債權契約、優(yōu)先股協議以及租賃合約等形式向公司外部籌資時,常要接受一些關于現金股利支付的限制性條款。確立這些契約性限制條款的目的在于促

21、使公司將利潤的一部分按有關條款要求的某種形式進行再投資,以保障借款如期歸還,維護債權人的利益。3公司內部因素包括變現能力,舉債能力,盈利能力,投資機會和資本成本等。4其他外部因素如國家宏觀經濟環(huán)境,通貨膨脹,企業(yè)的融資環(huán)境,市場的成熟程度和企業(yè)所在的行業(yè)。綜上所述,確定現金股利分配政策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很復雜,這些因素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以上只是簡單的定性的分析,而由于各個公司面臨的內外環(huán)境都不同,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22、會更加復雜。</p><p><b>  主要參考文獻:</b></p><p>  [1] 劉 星,;李豫湘.灰色關聯度評價法在股利政策相關因素分析中的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9);16-29</p><p>  [2] 呂長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股利分配及管理股功比例相互作用機制研究[J].會計研究,2000(3

23、);p39-48</p><p>  [3] 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財經研究,2001(3);33-41</p><p>  [4] 陳曉,陳小悅.我國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息傳遞效應的實證研究[J].經濟之窗,1998(5);33-43</p><p>  [4] 魏剛,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研究,2001(11);88-93&

24、lt;/p><p>  [5] 楊淑娥,王勇,白革平,我國股利分配政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會計研究 [J].價值工程,2000(2);113-116</p><p>  [6] 李志彤,陳敏,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假設檢驗[J].現代財經,2001(10);67-73</p><p>  [7] 呂長江,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比較研究分析[J].經濟管理,2

25、002(5);45-57</p><p>  [8] 唐建新,蔡立輝,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因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2(5);98-103</p><p>  [9] 張鳴,朱光龍.上市公司股利理論分析與數據檢驗[J].投資與證券,2003(1);201-213</p><p>  [10] 徐元棟仕,股票市場相變假說下的股市流動性產生機理[J].統工程

26、理論方法應用,2004(2);22-34</p><p>  [11] 劉淑蓮,胡燕鴻,中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2003(4);74-82</p><p>  [12] 李增福,唐春陽,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業(yè)差異的實證研究[J].東北大學報2004(5);14-18</p><p>  [13] 李禮,王曼舒,齊寅峰,股利政策由誰決定及其選擇動

27、因——基于中國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問卷調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6(1);65-69</p><p>  [14] 張雪麗,姜茂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選擇——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證據財經問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4);49-53</p><p>  [15] 楊奇原,李 禮,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研究[J].求索,2006(8);55-60</p&g

28、t;<p>  [16] 魏剛,中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3);60-67</p><p>  [17] 楊家新,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中國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8);17-23</p><p>  [18] 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論與實證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68-74</p><p&g

29、t;  [19] 蔣義宏,魏剛,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2);147-150</p><p>  [20]王萍,王軍,王春英,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信號內涵的研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J].黑龍江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12);132-134</p><p>  [21] Demsetz,H.and K.Lehn.“The Structure o

30、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 an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9;245-262</p><p>  [22] Gorden,M.“The Savings,Investment and Valuation of A Corpor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

31、622;339-406</p><p>  [23] Richard Fairchild , Dividend policy,signalling and free cash flow:an integrad approach [ J ].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36);193-211</p><p>  [24] Khaled Hussainey,Ji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