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楊凌隋楊堅墓周邊環(huán)境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p><p> 摘要:楊凌隋楊堅墓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文從歷史典故和藝術文化遺產入手,運用到現代技術體現歷史文化,進而對其進行了景觀規(guī)劃設計。 </p><p> 關鍵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景觀設計 </p><p> 中圖分類號: TU251.2文獻標識碼:A
2、 </p><p><b> 1 功能分區(qū) </b></p><p> 入口區(qū)、綠化保護區(qū)、博物館區(qū)、隋代文化展示區(qū)、隋代風俗區(qū)、休閑觀賞區(qū)、歷史生態(tài)游覽區(qū)、植物生態(tài)觀光游樂區(qū)、甬道、墓冢保護區(qū)、祭祀活動區(qū)。見圖1 </p><p><b> 圖1功能分區(qū)圖 </b></p><p><
3、b> 2 景觀節(jié)點分析 </b></p><p> 景點分布在各軸線上,根據不同的軸距,決定景點的大小主次。 </p><p> 2.1 入口抬升廣場 </p><p> 抬升可以讓人有威嚴感,進入陵區(qū)后的第一關,給人帝王的威嚴肅穆感。廣場上有八顆龍雕景觀柱,“龍”的形象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龍文化淵遠流長,歷史可追溯到一萬年以前,現在來看
4、,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體現。龍作為一種中國人喜愛的形象,更作為帝王的象征。經歷了數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斷賦予吉祥、和諧、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等精神含義。在今天,“龍的傳人”已經成為流傳在中國人當中最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的字眼。因此,在入口的抬升廣場上雕刻有龍圖騰的景觀柱。圖2-1 </p><p> 左右對稱的親水池,游人可以親近在水池臺階上與大自然溝通,在景觀效果上水可以減少建筑基本生硬的線條對人觀賞景
5、物的干擾。同時龍柱倒影在水池中夜晚特殊照明下格外威嚴肅穆。見圖2-1 </p><p><b> 2.2 甬道 </b></p><p> 深幽肅穆,南北貫穿,以墓冢為中心,向四個朝向發(fā)散,一條甬道分三級,代表帝王將相百姓的身份,突出帝王的莊嚴神圣。分長長的甬道古樸的鋪裝,兩旁莊嚴石像,完全營造出神圣嚴的不可侵犯感。見圖2-2 </p><p&
6、gt; 圖2-1抬升廣場 圖2-2甬道 </p><p> 2.3 泰陵博物館 </p><p> 相互對稱生于甬道兩側,展示各類隋文帝時期出土的文物。 </p><p> 2.4 隋代書畫歷史雕刻群廣場 </p><p> 該廣場平面為兩個錯落的菱形組合,共有兩個出入口,門口有神獅子石柱,南入口有水流直通貫穿整個廣場。廣場入口做小
7、品引人進入書法殿堂。在當時文帝時期,最有名的書法家丁道護同時他也是對佛教很有研究,展示出很多佛教書籍也反映出當時文帝對佛教的推崇。同時進一步和鄰國日本的文化交流,具有歷史重大意義。 </p><p> 同時在景觀手法上,運用虛實結合,借景,框景,障景多種藝術手法結合水體這一靈活多變元素完成美好的景觀效果。 </p><p><b> 2.5 福壽廣場 </b>&l
8、t;/p><p> 位于東南角和西邊的浮雕廣場相互對稱,外形同樣為菱形錯落,在廣場中央的菱形水池上做福壽的標志。汀步上有福壽祿的雕刻字樣,相信在此汀步上一走便會福壽無疆,廣場的特色在于“回”字形的長凳,結合了古典“回”的運用。廣場四角的四神圖案,祥云圖案,寄托著美好的祝愿和保佑。 </p><p> 2.6 石馬廣場以及石馬生態(tài)園 </p><p> 這個是根據傳
9、說打造,七匹金馬駒。 </p><p> 廣場位于墓冢的東南角,呈半圓形依附在墓冢腳下,七匹金馬駒環(huán)繞廣場外圍,永遠捍衛(wèi)著我們的帝王。廣場鋪裝用青石板,彰顯得歲月和神秘。 </p><p> 石馬生態(tài)園,是以石馬廣場為中心拓展開來的自然園。為游人提供蔭涼,觀賞,休息的場所。 </p><p><b> 2.7 祭祀廣場 </b></
10、p><p> 位于墓冢外圍松柏林區(qū)的南邊,由隋文帝墓碑、紀念堂、平面廣場組成。不僅可以供市民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也可以為游客們提供朝拜紀念的需求。 </p><p> 2.8 “井”字型下沉古街道空間 </p><p> 下沉的空間處理成為隋代古街道的民居感覺。圖2-3廣場的南北兩邊各有一個出入口,步入臺階,來到古街道,“井”字型的街道是隋代的特點,用赭色磚打造出井
11、字街道,在街道墻面上做漏窗,門,墻壁上鑲嵌古錢幣度量器具,在門戶的兩側雕刻佛像。突出佛教文化深入百姓人家。走出街道,迎面而來的是2米多的疊水,別有洞天的感覺。 </p><p> 圖2-3 “井”字型古街 </p><p> 2.9 道路規(guī)劃設計 </p><p> 南北甬道為以墓冢為中心的軸對稱,發(fā)射狀??拷陥@前面的園路為規(guī)則對稱式。多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
12、。周邊四角的陵園區(qū)域道路多為自然式,次要道路和休閑小徑占多數比例。主要道路(7米)次要道路(4米)休閑小徑(1.5米)圖2-4 </p><p> 圖2-4園路交通分析 </p><p> 2.10 植物規(guī)劃設計 </p><p><b> 植物種植原則: </b></p><p> (1) 植物規(guī)劃首先滿足功能
13、要求,并與山水、建筑等自然環(huán)境和人工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p><p> (2) 植物規(guī)劃以楊凌本地樹種為基地設計的基調樹種。 </p><p> (3) 植物配置應注意整體效果,應做到主題突出、層次清楚、具有特色,應避免“賓主不分”、“喧賓奪主”和“主體孤立”等現象,使得設計既統(tǒng)一又有變化,以產生和諧的藝術效果。 </p><p> (4) 植物配置應重視植物的
14、造景特色。 </p><p> (5)植物配置還應對各種植物類型和植物比重作出適合的安排,并保持一定的比例。 </p><p><b> 3 結 語 </b></p><p> 本文對楊凌隋楊堅墓的保護及周邊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進行了設計,將會建設成一座反映隋代歷史文化,集文物展示、民俗風情、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帝陵遺址旅游公園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明城墻周邊環(huán)境景觀設計研究.pdf
- 城市景觀橋與其周邊環(huán)境關系研究.pdf
- 學校周邊環(huán)境治理
- 風電場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淺談
- 常州煤灰湖景觀規(guī)劃設計基于生態(tài)修復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
- 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庭院景觀
- 常州煤灰湖景觀規(guī)劃設計基于生態(tài)修復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doc
- 淺談居住區(qū)的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
- 淺談居住區(qū)的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
- 學校周邊環(huán)境治理細則
- 校園周邊環(huán)境整治方案
- 學校周邊環(huán)境治理措施
- 周邊環(huán)境復雜的軟土地區(qū)沉井設計
- 城市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
- 城市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
- 梧州市政廣場景觀及周邊環(huán)境改造工程設計構思
- 深基坑支護設計周邊環(huán)境狀況影響
- 初探“水土保持視角”的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
- 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練習
- 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 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