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p><p><b> ?。ǘ?屆)</b></p><p>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會計學

2、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摘 要</b></p>

3、<p>  本文先闡述了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還分析了浙江省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然后在第一部分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實證研究。樣本是30家在深交所上市的浙江上市公司,因變量為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自變量為6個,分別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規(guī)模、監(jiān)事會規(guī)模和流通股比例。運用Spss軟件中的Logistic模型研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性?;谙嚓P性研究

4、結果,提出浙江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如何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措施。</p><p>  關鍵詞:公司治理結構;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性</p><p><b>  Abstract</b></p><p>  The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corporate gover

5、nance structure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concept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m in Zhejiang Province, analyze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us quo. Then in the first pa

6、rt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Sample is 30 listed in Shenzhen, Zhejiang listed company, set the dependent variable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six,

7、it is respective</p><p>  Key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ed; Correlation</p><p><b>  目 錄</b></p><p>  1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概述1<

8、/p><p>  1.1 公司治理結構的概念1</p><p>  1.2 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2</p><p>  1.3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治理結構的關系2</p><p>  1.3.1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2</p><p>  1.3.2 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3<

9、;/p><p>  2 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5</p><p>  2.1 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5</p><p>  2.2 會計信息虛假披露6</p><p>  2.3 會計信息披露不公允6</p><p>  2.4 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7</p><p>  3 浙江上

10、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8</p><p>  3.1 樣本來源8</p><p>  3.2 模型構建8</p><p>  3.3 變量選擇與賦值8</p><p>  3.4 研究假設11</p><p>  3.5 相關性分析的結果11</p><p&g

11、t;  4 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15</p><p>  4.1 股權結構不合理15</p><p>  4.2 獨立董事特征弱化15</p><p>  4.3 其它問題16</p><p>  5 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措施17</p><p>  5.1 完

12、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措施17</p><p>  5.2 提高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措施17</p><p><b>  結 論19</b></p><p><b>  參考文獻20</b></p><p>  會計信息披露是解決會計信息所有者與需求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重要

13、途徑,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公司治理結構的成敗、公司資源配置效率以及會計信息在供求方面的平衡過程。公司治理則是通過一套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xié)調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以確保少數股東收到有關公司價值和經理與大股東沒有欺騙他們投資價值的信息,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yè)利潤最大化。兩者相伴而生、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存在密切的互動關系。要提升公司治理的效率,強化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成為關鍵;要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應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前提。本文

14、對這些研究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和闡述,以期對今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啟發(fā),并指出該領域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p><p>  1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概述</p><p>  1.1 公司治理結構的概念</p><p>  公司治理是一種對工商業(yè)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是高級管理階層、股東、董事會和公司其他利害相關者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具體問題(劉春和,200

15、6)。公司治理是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抽象概念,其實很難用簡單的術語去概括。</p><p>  從公司治理這一問題的產生與發(fā)展來看,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去理解。狹義的公司治理,主要指股東對現有經營狀況所采取的一種監(jiān)督與制衡機制。這種制度下,可以來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系。公司治理的目標是保證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經營者對所有者利益的背離,以此來達到資源最優(yōu)配置。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董事會、監(jiān)事會、

16、股東大會及管理層所構成的一種治理結構來達到對公司的內部治理。廣義的公司治理目標是在股東利益的最大化的基礎上,去保證公司決策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去保證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李維安,2002)。傳統(tǒng)意義上說,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是解決代理問題,即解決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條件下的代理問題。為了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風險,最大可能保護所有者的相關利益,這時就需要建立一種既分權又能相互制衡的制度即公司治理結構。</p>&l

17、t;p>  針對公司治理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公司治理結構也被分為內部公司治理結構和外部公司治理結構。</p><p>  內部公司治理結構是在公司的權利配置的基礎上建立的。所謂內部治理結構是指由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三方面形成的管理與控制體系(吳敬璉,1994)。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牽制關系。股東將自己的資產委托公司董事會管理;公司董事會又是公司的決策機構,它擁有對經理人員獎懲、解聘的權利

18、。同時經理人員又受雇于董事會,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經營公司。所以建立完善的內部公司治理結構是需要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人員,監(jiān)事會等一系列公司機關相互配合完成的。只有理順各方面的權責關系,才能保證公司的有效運行。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內部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關系。</p><p>  1.2 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p><p>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是指股票發(fā)行公司按照國家和證券交

19、易所規(guī)定,公開企業(yè)重要信息,以有益于投資者進行判斷的一種行為。凡影響股東、債權人或潛在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對公司的目前和將來做出理性判斷的,進而影響其決策行為的信息,都應按著規(guī)范的標準公布于眾(Phlip L.Cochran,1988)。</p><p>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文件中常見的有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在這些文件中,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包括(1)數量性信息:以貨幣形式反映公司所涉及

20、的各種經濟活動的歷史信息。(2)非數量性信息:說明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重要變化,如何使用會計政策即會計政策變更的原因及其影響等等。(3)期后事項說明:包括對會計報表有直接影響需調整的事項和對會計報表沒有直接影響但應予以披露的事項。(4)公司分部業(yè)務的信息:隨著公司多元化經營的發(fā)展,跨地區(qū)的業(yè)務越來越多,僅僅把數量性信息聚合,是不夠的。在這部分信息中應該著重說明分布業(yè)務信息的揭示原則,以及管理層的要求。(5)其他相關信息:公司概況、組織狀

21、況說明、股東持股情況、經營情況的回顧與展望、公司內部審計制度、重要事項揭示、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資金投向、股權結構及其變動、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和意見等信息。</p><p>  1.3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治理結構的關系</p><p>  1.3.1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p><p>  因為會計信息直接發(fā)揮著評價、監(jiān)督和溝通的作用,會對公司的

22、決策產生影響。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優(yōu)化了企業(yè)的資源配置,同時有效地防止了惡意代理人侵占股東財富的行為,使公司穩(wěn)定地發(fā)展同時保障了投資者的最大利益。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如下3個方面:</p><p> ?。?)及時,透明度高的會計信息就可以減少信息的不對稱,較大程度的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因為有些內部管理者會通過披露歪曲的會計信息去粉飾經營業(yè)績,以達到籌集股資的目的。</p><

23、p> ?。?)充分,真實的會計信息也可以優(yōu)化公司內部治理,降低資本成本。使公司管理者更好的對企業(yè)未來的經營能力做出預測,確定出合理的業(yè)績目標。并且在某些方面降低了企業(yè)內部人員的“道德風險”。</p><p> ?。?)好的會計信息有利于對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的有效性進行評價。監(jiān)事會對管理層的能力和品德進行監(jiān)督,董事會又是一個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如果公司的會計信息可以得到有效地披露,則證明這個公司的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的

24、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并且這樣還能有助于這個公司更好的設立與推廣激勵機制。</p><p>  1.3.2 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p><p> ?。?)股權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p><p>  股權結構是由股權集中度和股權構成組成的。如果在上市公司中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披露的會計信息就必須迎合第一大股東的利益,這樣可能會造成會計信息失

25、真的情況。如果做到股權相對集中,就可以長期地充分發(fā)揮大股東對會計信息的監(jiān)控作用,并且充分保障小股東的利益,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股權構成代表了公司各個股東集團的持股比例即國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法人股比例等。對于股權構成,國內外研究結論基本一致:國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高、流通股比例低的公司更容易發(fā)生財務舞弊(張潔,2010)。</p><p>  (2)董事會特征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p>

26、<p>  董事會是公司內部治理中最核心的組織,是最高決策機構。在上市公司中,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獨立董事制度。</p><p>  由于獨立董事?lián)碛歇毩⒌奶匦裕麄儾⒉皇苤朴诠竟芾韺?,也與上市公司沒有實質性的利害關系,而且獨立董事還不受制于政府,也不會被政府的意愿所左右。所以他們能夠對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做出公允的判斷。獨立董事作為董事會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可以參與公司的決策,這樣就可以對上市公司

27、的會計信息的形成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督來保證會計信息披露質量。</p><p>  同時獨立董事?lián)碛幸恍Q定權類的職權,其中就包括了重大關聯(lián)交易前置認可權,聘用或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獨立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和咨詢機構等。他們可以審核公司的財務信息,審查公司的內控制度。獨立董事通過以上職權,可以有效的約束公司管理層對會計信息的干預,增加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p><p> 

28、 (3)監(jiān)事會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p><p>  在我國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中,監(jiān)事會的作用主要是保證企業(yè)管理層,切實維護股東和職工利益,肩負著監(jiān)督董事會和經理層日常經營活動的責任。但是在國內上市公司中,監(jiān)事會權力弱化現象非常嚴重,并且監(jiān)事會成員多由內部管理人員擔任,這樣的監(jiān)事會形同虛設。</p><p>  這種監(jiān)督職能的弱化,會使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出現漏洞,從而使會計信息失真,造成

29、投資者損失。所以應該強化監(jiān)事會職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p><p>  根據上述的理論研究,我們清楚的知道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有很密切的關系,所以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將構建模型,進行他們之間相關性的研究。</p><p>  2 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p><p>  2.1 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p>&

30、lt;p>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緩解公司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會計信息具有時間價值,及時性是會計信息披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質量要求。相關信息能否及時披露是與證券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相關的。而且不及時的會計信息也顯得毫無意義。并且會大大的影響投資者的利益。</p><p>  174家浙江省上市公司(剔除*ST和2010年上市的公司)分別屬于10大證券板塊,包括地產板塊,化纖板塊,紡織服

31、裝板塊,電子信息板塊,機械板塊,煤炭板塊,醫(yī)藥板塊,消費板塊,概念板塊和旅游酒店板塊,在每一板塊中隨機抽取6家上市公司,組成60家上市公司的樣本容量去研究它們09年年報的披露時間。發(fā)現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可以在定期時間公布年報或季報,但很多上市公司還是偏向晚披露的。3月和4月披露的公司最多(見圖1)。而且有些企業(yè)的做法是:對本企業(yè)有利的會計信息就及時披露,并且對不利于本企業(yè)的會計信息就拖延披露。</p><p>

32、  圖 1 浙江省60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及時性現狀</p><p>  2.2 會計信息虛假披露</p><p>  這是現階段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危害程度最大的一點。光2010年前9個月,就有29家上市公司因虛假財務報告被處罰,其中還不乏中興通訊這種大型公司。浙江省170家上市公司中,在2008-2009年也有7家上市公司受到證監(jiān)會,財政部處罰(見表1)。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還是應該

33、對虛假披露引起重視。而且現在不少上市公司為了抬高股票價格,籌集資金,就采取一定的手段捏造虛假的會計信息,少計費用,虛列資產,虛計每股盈利和稅后利潤等重要數據,已達到粉飾經營業(yè)績的目的。這樣的做法,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大打折扣,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并且嚴重干擾了我國證券市場的良性發(fā)展。</p><p>  表1 2008年-2009年浙江省上市公司處罰情況</p><p>  2

34、.3 會計信息披露不公允</p><p>  由于上市公司內部業(yè)務多樣且復雜,許多經濟業(yè)務往往有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這樣就會使最后披露的財務狀況數據和經營成果數據有比較大的差異。忽視公允價值,過分推崇賬面價值,反而容易造成企業(yè)賬面價值不符,會計信息不可靠。在閱讀大量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年報后,發(fā)現幾乎所有的浙江省上市公司在對金融資產的計量方面都可以做到用公允價值計量,但是企業(yè)發(fā)生兼并時,如,2008年報喜鳥股份有限公

35、司并購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后,在其09年年報中,并沒有采用公允價值去計量可辨認的資產與負債,僅僅提到了所獲得的利潤,這樣導致商譽也無法確認。2010年廣博股份并購希土高科,在剛剛披露的2011年報中也沒有對并購產生的資產用公允價值計量??梢娬憬∩鲜泄緯嬓畔⑴恫还是闆r還是存在的。</p><p>  2.4 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p><p>  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慮, 往往會對會

36、計信息進行選擇性、模糊性披露,具體的做法有:不充分解釋財務指標,不充分披露關聯(lián)企業(yè)間的交易信息、對分布信息披露不足、對重要事項不充分披露。這樣的做法導致了會計信息披露不足,投資者的利益和公司形象都會受到損壞。浙江省上市公司也存在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現象。在閱讀一些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年報后,如雅戈爾、巨化股份等,發(fā)現這些上市公司對關聯(lián)企業(yè)間的交易信息和重要事項的披露還是非常充分的,但是在企業(yè)償債能力尤其是流動、速動比率方面甚至都沒有在年報中

37、體現,這樣的做法不能準確反映一個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不充分披露會計信息會干擾投資者對企業(yè)發(fā)展前景的預測,也不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p><p>  3 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p><p><b>  3.1 樣本來源</b></p><p>  研究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以30

38、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作為樣本,因為在2002年以后,只有深交所定期會對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進行會計信息披露考核并予以披露。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合格的20家公司為樣本,另外10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優(yōu)秀的公司為配對樣本。在樣本選取過程中,剔除*ST公司和2010年上市的公司以及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p><p><b>  3.2 模型構建</b></p><p>  由于會計

39、信息披露的好壞是二分類因變量,所以本文將用spss軟件中的Binary Logistic回歸模型估計浙江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表現,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好時,設Y=1,其概率為P(Y=1)=P;信息質量較差時,設Y=0,其概率為P(Y=0)=1-P。其模型建立為p/1-p=exp(α+∑βiXi)。</p><p>  3.3 變量選擇與賦值</p><p>  根據上一章節(jié)闡述的公司治理結

40、構中幾個方面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的內容,我將選擇6個變量,分別是(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前十大股東比例(3)董事會規(guī)模(4)獨立董事比例(5)監(jiān)事會規(guī)模(6)流通股比例。其中第四個變量設為啞變量,如果出現兩職(獨立董事與股東)合一的情況就取1,如果沒有就為0。因變量就是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好時,取1;較差時為0(見表2)。賦予變量的數值詳見表3,表4。表4的數據均來源于每家公司的2009年的年報。</p><

41、;p>  表2 因變量取值情況</p><p>  表 3 浙江省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因變量)考評情況</p><p>  資料來源:深交所誠信檔案</p><p>  表4 自變量的取值情況</p><p><b>  3.4 研究假設</b></p><p>  假設1 第一大股東

42、持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負相關</p><p>  假設2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p><p>  假設3 董事會規(guī)模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p><p>  假設4 獨立董事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p><p>  假設5 監(jiān)事會規(guī)模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p><p&

43、gt;  假設6 流通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負相關</p><p>  3.5 相關性分析的結果</p><p>  再利用Binary Logistic進行回歸,并且讓所選變量全部強行進入方程后,得到表5:</p><p>  表5 變量進入相關性檢驗后的情況</p><p>  從這個表中可以知道,進行回歸后,在95%(p=0.05)

44、置信區(qū)間下的6個變量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sig值為0.0408<p,并且B為負數,驗證了假設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顯著負相關。當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董事會人數,獨立董事比例,監(jiān)事會規(guī)模4個變量進入模型后B>0,但是它們的sig值>p,說明這4個假設所設的相關性均不顯著。只能說它們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向變動。假設6中的流通股比例變量進入模型后B為正,所以推翻假設6,說明流通股比例也是與會計信息披露

45、質量呈正向變動的,sig值卻>p,這種正向關系也不顯著,兩者不是正相關的。(注:B表示回歸系數;wald表示偏回歸系數的顯著性:S.E.表示標準差;df表示自由度;sig表示顯著程度)。</p><p>  表6 變量進入相關性檢驗前的情況</p><p>  聯(lián)系表5和表6后可以得出回歸方程:</p><p>  p=exp(-0.693+0.707①+0.

46、890②+0.452③+2.252④+2.417⑤+1.193⑥)/1+exp(-0.693+0.707①+0.890②+0.452③+2.252④+2.417⑤+1.193⑥)</p><p>  因為這些自變量不是單一的,要采用Hosmer and Lemeshow Test(簡稱HL)擬合優(yōu)度指標(見表7)HL指標值為1.579,自由度為8,概率p值為0.758,大于顯著水平0.05,說明統(tǒng)計不顯著,模型的

47、擬合優(yōu)度較低。</p><p>  表7 模型擬合優(yōu)度檢驗</p><p>  由于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較低,所以要進行模型似然比檢驗(見表8),在95%的樣本區(qū)間下擬合了樣本數據,-2LL的值為12.932,這個值比較??;后面兩個數值分別是0.569和0.790,這3個數據充分說明了擬合效果比較好。模型自變量對因變量有足夠的解釋能力。</p><p>  表8 模型似然

48、比檢驗</p><p>  在表9中顯示了這個模型的錯判矩陣??梢钥吹?,腳注中的The Cut value is.500意味著:如果預測概率值大于0.5,則被解釋變量的分類預測值為1;如果小于0.5則認為被解釋變量的分類預測值為0。在實際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差的20個數據中,模型正確識別了18個,錯誤2個,正確率為90%;在實際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好的10組數據中,模型正確了9,正確率為90%,而模型總的預測率為90

49、%。而且表10顯示的是logistic分析初始階段(第零步)方程中只有常數項時的錯判矩陣??梢园l(fā)現,在引入變量后,總的預測率從開始的66.67%升至90%了,由此可以判斷模型預測結果十分理想。</p><p>  表9 回歸后的錯判矩陣</p><p>  表10 回歸前的錯判矩陣</p><p>  針對相關性研究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規(guī)模,

50、監(jiān)事會規(guī)模和流通股比例這5個變量都只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向變動,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獨立董事比例過少并且獨立董事與股東還是存在兩職合一的情況,無法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實行有效監(jiān)管。第二,22家上市公司監(jiān)事會人數都是3人,監(jiān)事會作用小等原因使監(jiān)事會不能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第三,所選樣本的流通股比例較低,無法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第四,前十大股東比例中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太高,受這個自變量的影響比較大并且

5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又是與因變量呈明顯的負相關關系的。這些原因都反映了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p><p>  文章的第四部分將詳細的分析浙江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p><p>  4 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p><p>  4.1 股權結構不合理</p><p>  在上述相關性研究結果中,證明了第一大股東

52、持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存在負相關關系的,并且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也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反比。再聯(lián)系表2中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數據,發(fā)現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在20%以下的公司只有3家。雖然模型當中的樣本公司全部來自深交所,但是筆者再進一步完全統(tǒng)計174家浙江省上市公司后發(fā)現低于20%的僅有16家,20%-50%的有81家,50%以上的還有77家(見圖2)??梢姟耙还瑟毚蟆爆F象在浙江省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雖然多數專家的觀點是適當增加第一大股東持

53、股比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是有好處的,但是當一個公司“一股獨大”時,這家公司的會計信息肯定是要符合大股東利益的,那么就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利用模型分析后,雖然流通股比例是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是呈正相關的,但是分析表2后發(fā)現流通股比例過低,數值高于50%的僅有6家,低于20%的卻有14家,這同時也意味著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仍然較高??梢娬憬∩鲜泄镜墓蓹鄻嫵梢脖容^不合理。</p><p>  圖 2

54、 浙江省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布個數統(tǒng)計</p><p>  4.2 獨立董事特征弱化 </p><p>  在相關性研究中,雖然證明了獨立董事比例與因變量正向變動,但是卻沒有顯著相關關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聯(lián)系表2,不難發(fā)現,30家浙江省上市公司中獨立董事比例雖然對都滿足了證監(jiān)會要求的1/3的比例,但是高于這個數值的也僅有10家,這個數量還是不足的,

55、既然已經證明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會隨著獨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提高,那么上市公司就應該加大獨立董事的數量,更好的對公司進行監(jiān)管。第二,浙江省上市公司也許還存在獨立董事與股東兩職合一的現象。獨立董事比例這個變量是一個啞變量,如果出現兩職合一的現象,這個變量就不會對因變量產生任何影響,它的取值就是0。而這種現象的存在,必然會增加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可能性。中國證監(jiān)會在《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中認為,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擔

56、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職務,并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關系的董事。根據文章第一部分的分析:獨立董事的職責是監(jiān)督會計信息質量,使會計信息真實,透明。人數少,兩職合一現象的出現,會嚴重的阻礙獨立董事職能的發(fā)揮。更進一步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p><p><b>  4.3 其它問題</b></p><p>  從表2可以看出30家浙江

57、省上市公司監(jiān)事會規(guī)模都比較符合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的監(jiān)事會成員不得少于3人的這項規(guī)定。但是《上市公司章程指引》還規(guī)定,監(jiān)事還應具有法律、會計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或工作經驗;監(jiān)事會的人員和結構應確保監(jiān)事會能夠獨立有效地行使對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及公司財務的監(jiān)督和檢查。通過大智慧軟件分析每個樣本公司的監(jiān)事會規(guī)模時,發(fā)現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監(jiān)事會人員的學歷,專業(yè)知識這一方面比較欠缺。在某些樣本公司中,監(jiān)事會成員的學歷在大學本科以下的情況還是存在

58、的。這樣的情況往往會使監(jiān)事會的設立流于形式,導致了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使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這可能也是導致模型中,監(jiān)事會規(guī)模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存在不顯著關系的原因。</p><p>  5 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措施</p><p>  由于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緊密相關,并且針對前面文章所總結的浙江省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存在的問題,

59、必須完善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p><p>  5.1 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措施</p><p> ?。?)重視并推進利益相關者參與公司治理,改善股權結構</p><p>  如第三部分所闡述的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這是必須要改善的。因為控股股東極易利用其控股地位侵占上市公司的資金,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的

60、經營,直接損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所以要股權多元化,使更多利益相關者參與公司治理。相應的分散大股東股權,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保障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還可以采取增加流通股比例的做法,因為股東出售流通股是不受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影響的,流通股股東更關注的是這個公司的經營前景。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股權結構,又可以對大股東的制衡、監(jiān)督,約束了大股東操縱會計信息的行為?;蛘叻e極引進外資及私人投資者,這樣可以增加各方所有者的監(jiān)督積極性,保證會計信息披

61、露質量的提高。</p><p> ?。?)優(yōu)化董事會結構</p><p>  在優(yōu)化董事會結構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獨立董事制度。浙江省上市公司不僅要增加獨立董事人數,更加要提升獨立董事的專業(yè)性,要用嚴格的標準聘用,審核獨立董事,要選有企業(yè)管理經驗的人如國有資產代表或其他法人機構代表來擔任獨立董事,而且為了保障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不能由董事兼任。保證獨立董事的控制權和獨立性使獨立董事制度有效

62、發(fā)揮其作用,這樣才能對公司內部治理結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最終保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p><p> ?。?)加強監(jiān)事會作用</p><p>  針對上市公司監(jiān)事會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上市公司應該要強化監(jiān)事會的監(jiān)督力度,提高監(jiān)視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不能讓監(jiān)事會流于形式,監(jiān)事會成員應該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管理層和公司內部控制實施有效監(jiān)督和約束,從而保障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

63、/p><p>  5.2 提高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措施</p><p> ?。?)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p><p>  針對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適當縮短會計信息披露時間,如年報披露時間可以縮短一個月左右,在會計年度結束后3個月進行披露。這樣可以讓上市公司提高對披露的緊迫感。而且還可以對早披露的上市公司實行激勵制度,鼓勵

64、上市公司早披露會計信息。并且中國可以借鑒歐美國家的做法,針對不同類型公司對市場的影響,其披露時間要求也不同(見表11)。</p><p>  表11 美國公司年報披露時間</p><p>  資料來源:www.sec.gov</p><p> ?。?)建立科學、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上市公司會計監(jiān)督制度</p><p>  由于浙江省上市公司中依然

65、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有效的會計監(jiān)管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防止財務舞弊。所以必須要建立并且完善國內的會計監(jiān)管制度。現在國內的監(jiān)管制度主要建立在《公司法》、《證券法》的法律條例和一些會計準則上的,上市公司應該嚴格執(zhí)行上述法律法規(guī),建立科學的監(jiān)督制度,可以充分發(fā)揮審計委員會和注冊會計師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對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審計效率與質量從而保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真實,有效。政府方面,也可以加大處罰力度,迫使上市公司規(guī)范會

66、計監(jiān)督制度。 </p><p><b>  結 論</b></p><p>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如果公司治理是一個精密儀器的話,會計信息無疑是這個精密儀器中的樞紐零件。</p><p>  但是在現代企業(yè)中,企業(yè)管理者會利用靠披露的會計信息去達到經營的目的。因為好的會計信息可以吸引投資者,募股集資,擴大企業(yè)規(guī)模

67、。就是因為會計信息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企業(yè)管理者需要好的會計信息。如果企業(yè)真實的會計信息是不優(yōu)秀的,那么管理者就會歪曲它們使達到自己的利益目標。這樣就會使會計信息失真,損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要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p><p>  在進行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相關性研究時,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現明顯的負相關關系,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獨立董事比

68、例、監(jiān)事會規(guī)模、董事會規(guī)模、流通股比例這些變量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只能認為它們是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現正向變動的。文章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還分別提出了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文章第五部分中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p><p>  由于只有深交所會對在其所上市的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進行評估,所以在進行相關性分析時,僅選取了30家浙江省上市公司去構建模型。而且由于筆者

69、所學專業(yè)知識不夠廣泛和深入,缺少工作經驗,導致在最后提出措施時,文章中的某些語言顯得空泛,并未做深入研究。</p><p><b>  參考文獻</b></p><p>  [1]李維安.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p><p>  [2]吳敬璉.現代公司與企業(yè)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p

70、><p>  [3]劉春和.會計信息披露及監(jiān)管問題研究[M].東北: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p><p>  [4]薛薇.SPSS統(tǒng)計分析方法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p><p>  [5]夏怡凡.SPSS統(tǒng)計分析精要與實例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p><p>  [6]朱耀華.上市公司會計

71、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與公司治理機構的關系分析[J].交通企業(yè)管理,2010(8).</p><p>  [7]胡楊.我國環(huán)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11).</p><p>  [8]劉子旭,耿曉媛.農業(yè)類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公司價值關系實證研究――基于48家農業(yè)類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分析[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 (5).</p>&l

72、t;p>  [9]郭愛武.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9 (12).</p><p>  [10]張踩峰.論會計信息披露的治理功能[J].經濟與管理,2009(8).</p><p>  [11]張潔.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的互動關系[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1).</p><p>  [12]楊和莎.基于投資者保護視角的會

73、計信息披露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1(1).</p><p>  [13]宋理升. 股權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工會論壇,2008(6).</p><p>  [14]葉銦.股權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掏空效應抑或趨同效應?[J].生產力研究,2008(16).</p><p>  [15]陳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信息披露質量關系實證研究[J].技

74、術與市場,2007(11).</p><p>  [16]陳德萍.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會計研究,2011(1).</p><p>  [17]張正國.股權集中度、股權構成與盈余質量[J].技術研究與管理研究,2010(3).</p><p>  [18]王會娟,王生年.股權性質影響會計穩(wěn)健性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08(12).&

75、lt;/p><p>  [19]黃志良,周長信.產權、公司治理、財務經營狀況與信息披露質量[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p><p>  [20]陶曉慧.股東需要穩(wěn)健的會計信息嗎?[J].生產力研究,2009(23).</p><p>  [21]周澤將.控股股東,管理層持股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實證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6).&

76、lt;/p><p>  [22]徐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審計質量[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8).</p><p>  [23]趙英林,周在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6(4).</p><p>  [24]董駿豪.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元分析[J].經濟論壇,2010(3).</p>

77、<p>  [25]王俊秋,張奇峰.治理環(huán)境、治理機制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證據[J].當代經濟管理,2007(6).</p><p>  [26]王雄元,沈維成.上市公司控制結構與信息披露質量[J].證券市場導報,2008(4).</p><p>  [27]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經驗數據[J].會計研究,2008(2).</

78、p><p>  [28]李昆進.獨立董事效益之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1(1).</p><p>  [29]鐘偉強.公司治理狀況對自愿披露水平的影響[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6(1).</p><p>  [30]周茂泉.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對會計信息影響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 (2).</p><p>  [3

79、1]崔偉,陸正飛.董事會規(guī)模、獨立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數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8(2).</p><p>  [32]黃珺.獨立董事制度有效性與控股股東關聯(lián)交易[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1).</p><p>  [33]史敏娜.董事會與盈余管理問題探討[J].當代經濟,2008 (1).</p><p>  [34]田勇.我

80、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因素研究[J].南方金融,2011 (2).</p><p>  [35] Alchian,A. and Demsetz,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2),777-795.</p><p>  [36]

81、 Jensen and Meckling.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305-360.</p><p>  [37] Subramanian, Guhan. The appearing delawa

82、re effect[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Forthcoming:2003(12).</p><p>  [38] Durnev, A.and E.H. Kim. To steal or not to steal: firm attributes, legal environment, and valuation [J]. Universit

83、y of Michigan Business:2003(67).</p><p>  [39] Bloomfield.R and Wilks.T. The Cost of Capital[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0(75).</p><p>  [40] Phlip L.Cochran. Corporate governance[J]. Columbia

84、Law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p><p><b>  1988(3).</b></p><p>  [41]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Law and fina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

85、omy:1998(106), 1113-1155.</p><p><b>  畢業(yè)論文任務書</b></p><p><b>  會計學</b></p><p>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以浙江省上市公司為例</p><p><b>  開題報告</b>

86、;</p><p>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p><p><b>  一、立論依據</b></p><p>  1.研究意義、預期目標</p><p>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信息披露是解決會計信息需求者與企業(yè)生產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重要機制,其披露質量對信息使用者決策的影響無疑是至關

87、重要的。好的會計信息不僅可以減少企業(yè)成本,更有利于優(yōu)化企業(yè)資源配置。會計信息則是受制于公司治理的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監(jiān)管體系的。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將凈化會計信息的披露環(huán)境。同樣的,信息披露與透明度是公司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好壞則很大程度的決定了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成敗。所以,在現代企業(yè)中,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交互影響的,共同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深入探討兩者的關聯(lián)關系,有助于探索出如何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與會計

88、信息披露質量的方法。</p><p>  本文將深入探討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互關系,首先對現有的相關理論進行系統(tǒng)梳理。然后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利用Spss軟件中的Logistic模型,結合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結構情況,確定典型的因變量與自變量,對兩者的相關性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探索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具體措施。</p><p>

89、<b>  2.國內外研究現狀</b></p><p><b>  國外研究現狀:</b></p><p>  Phlip L.Cochran在1988年提出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又稱為公司治理結構,是由包括高級管理階層、股東、董事會和公司其他利害相關者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公司治理是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概念,很

90、難用簡單的術語來表達。在公司治理與公司價值方面:Alchian and Demsetz(1972)以及 Jensen and Mecking(1976)年建立的代理理論為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奠基了一個理論基礎。Subramanian, Guhan(2003)利用證券市場上的公司數據發(fā)現,一個表現公司治理結構優(yōu)劣的指數與公司市場價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Durnev and Kim(2003)運用了更多的樣本,說明了公司治理構成與企

91、業(yè)價值預測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發(fā)現里昂證券亞洲公司治理指數 CLSA(Credit Lyonnais Securities Asia)與標準普爾指數(S&P)越高,那么公司的托賓 Q水平就越高。但他們的研究也存在不嚴謹的方面。在亞洲,Chang(2003)就利用韓國股票市場的數據檢驗了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國外的經</p><p><b>  國內研究現狀:</b></

92、p><p>  國內雖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當吳敬璉(1994),李維安(2002)等經濟學大家提出公司治理結構的概念后,2005年后關于公司治理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問題已經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國內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兩者的互動關系上,尤其是公司治理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對于股權構成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國有股比例方面:宋理升,葉銦(2008)等認為國家股比例與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陳澄(2007)卻有國

93、有股比例和信息披露質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樣的相反觀點;張正國(2010)的實證研究同樣也表明國家股比例與盈余管理水平關系不顯著。法人股比例方面:葉銦等(2008)的實證研究表明法人股比例與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發(fā)生的可能性正相關。而對于流通股比例的影響卻有不一致的結論:張潔(2010)的觀點是公司股權構成大致上與信息披露質量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陳澄(2007)與黃志良、周長信(2006)的觀點卻與張潔的背道而馳:社會流通股與信息披

94、露表現為不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王會娟,王生年(2006)則認為我國流通股股東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呈負相關,而法人股則呈現正相關的關系。管理層持股方面:陶曉慧(20</p><p><b>  3.參考文獻</b></p><p>  [1]李維安.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p><p>  [2]吳敬璉.現代公司與企業(yè)改

95、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p><p>  [3]郭愛武.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9 (12).</p><p>  [4]張踩峰.論會計信息披露的治理功能[J].經濟與管理,2009(8).</p><p>  [5]張潔.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的互動關系[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1).</p>

96、;<p>  [6]宋理升. 股權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工會論壇,2008(6).</p><p>  [7]葉銦.股權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掏空效應抑或趨同效應?[J].生產力研究,2008(16).</p><p>  [8]陳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信息披露質量關系實證研究[J].技術與市場,2007(11).</p><p>  

97、[9]王會娟,王生年.股權性質影響會計穩(wěn)健性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理論版,2008(12).</p><p>  [10]黃志良,周長信.產權、公司治理、財務經營狀況與信息披露質量 [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p><p>  [11]陶曉慧.股東需要穩(wěn)健的會計信息嗎?[J].生產力研究,2009(23).</p><p>  [12]周澤將

98、.控股股東,管理層持股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實證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6).</p><p>  [13]王俊秋,張奇峰.治理環(huán)境、治理機制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證據[J].當代經濟管理,2007(3).</p><p>  [14]周茂全.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對會計信息影響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 (2).</p><p> 

99、 [15]崔偉,陸正飛. 董事會規(guī)模、獨立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數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8(2).</p><p>  [16] Phlip L.Cochran. Corporate governance[J] .Columbia Law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p><p><b>  1988(3).<

100、;/b></p><p>  [17] Bloomfield.R and Wilks.T. The Cost of Capital[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0(75).</p><p>  [18]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Law and finan

101、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 1113-1155.</p><p><b>  二、研究方案 </b></p><p>  1.主要研究內容(或預期章節(jié)安排)</p><p>  1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概述</p><p>  1.1 公司治理

102、結構的概念</p><p>  1.2 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p><p>  1.3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治理結構的關系</p><p>  1.3.1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p><p>  1.3.2 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p><p>  2 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

103、披露質量的現狀</p><p>  2.1 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p><p>  2.2 會計信息虛假披露</p><p>  2.3 會計信息披露不公允</p><p>  2.4 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p><p>  3 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性分析</p>

104、<p><b>  3.1 樣本來源</b></p><p><b>  3.2 模型構建</b></p><p>  3.3 變量選擇與賦值</p><p><b>  3.4 研究假設</b></p><p>  3.5 相關性分析的結果</p&

105、gt;<p>  4 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p><p>  4.1 股權結構不合理</p><p>  4.2 獨立董事特征弱化</p><p><b>  4.3 其它問題</b></p><p>  5 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措施</p&

106、gt;<p>  5.1 完善浙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措施</p><p>  5.2 提高浙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措施</p><p>  2.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p><p>  調研方案:本項目的研究是基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的理論,研究它們的相互關系并且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以浙江省某些上市公司為樣本, 分析財務數據,從而確

107、定典型的財務指標,進一步分析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的現狀,并提出改善意見。同時主要將通過中國期刊網、維普咨詢網、萬方數據庫和EBSCO等查找相關的文獻;關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數據資料將通過統(tǒng)計年鑒、統(tǒng)計部門網站獲得。</p><p><b>  進度安排 </b></p><p>  第6學期第19-20周至第7學期第1-5周: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廣泛搜

108、集、研究相關文獻資料,完成畢業(yè)論文選題。</p><p>  第7學期第6-12周: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外文翻譯、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撰寫;參加開題答辯,進一步論證選題價值、確立主要研究內容,論證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p><p>  第7學期第13-14周:撰寫論文詳細提綱,交給導師批閱,反復修改,保證論文結構的合理性。</p><p>  第7學期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