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滲透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滲透</p><p>  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一股國學熱,電視節(jié)目中諸如好詩詞、漢字聽寫大會等類的節(jié)目層出不窮,在一定程度上弘揚了我國的文化,對青少年也是個有益的熏陶。毫無疑問,經常誦讀國學,對于學生各方面都是一個有益的熏陶,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格,增加他們的文化修養(yǎng)。那么如何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對國學教育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

2、lt;/p><p>  一、在課堂教學中詳細講解設計的國學內容 </p><p>  國學經典是知識的精華,國學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在語文課堂上最長涉及的內容就是唐詩宋詞等,可以說,一首好的詩詞不但帶給學生視聽上的盛宴,而且還可以帶他們回到過去那個朝代,領略詩人所在朝代的人文環(huán)境和歷史環(huán)境。語文課本中選取的古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能夠帶給我們許多的啟迪和思考。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們不但感

3、受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而且還感受到長江的浩瀚和黃鶴樓的滄桑;讀《七律長征》,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紅軍不畏艱難的堅強意志,而且還能感受到金沙江、大渡橋水的氣勢磅礴;讀《飲湖上初晴后雨》,我們更能跟著作者一起去到人間仙境杭州,感受西湖如同西施般的美麗感覺。在課堂上,教師的循循善誘,如同溫柔的細雨,而學生如同渴求知識的幼苗,教師能夠把這些知識滲透到學生身上,讓他們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知識,并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p>&

4、lt;p>  二、通過講故事,潛移默化地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p><p>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非?;顫姾脛樱掖蟛糠侄枷矚g聽故事,曲折動人的故事往往能夠點燃他們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國學經典中,除了朗朗上口的說教外,也有不少這樣的故事。比如,中華傳統(tǒng)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些成語,本身就是一個故事的濃縮,比如“朝三暮四”就是講的給猴子分栗子的故事,通過聽這個故事,學生不但理解了“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意思

5、,而且還懂得了“朝三暮四”的危害,從中學到了道理。 </p><p>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開始前的幾分鐘,鼓勵學生在上課前的幾分鐘里站在講臺上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交流中看到了國學的魅力。 </p><p>  三、從課上延伸到課下,有效拓展學生接觸國學經典的范圍 </p><p>  每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

6、鐘,而且,學生在課堂上還要學習其他的內容,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僅僅靠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只能觸及國學的一點皮毛而已。課下是學生自主探究國學知識的廣闊天地。我們要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國學經典更深層次的內容。比如,《三字經》中包含的真善美,《弟子規(guī)》中遵循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千字文》中教給我們的做人處事的道理……這些國學經典,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絲毫沒有晦澀的感覺,而且,能夠教給學生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適合小學生朗讀和背誦。 </p

7、><p>  四、家校緊密結合,讓國學經典滲透到學生們的生活中 </p><p>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父母就是學生的第二任教師,在學生課下的時間內,有必要監(jiān)督矯正他們的成長。國學經典應該從課本中走出來,走向學生的生活,來到學生的身邊。學生在課本上、課外書上的內容是形式化的,是停留在紙片上的,只說不做,很難讓學生對那些知識有一個清醒、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學生日常規(guī)范,社交禮儀方

8、面的指導,所以,國學的啟蒙教育要靠教師和家長雙方面的努力。在學校學習到了國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校訊通和家長及時地進行溝通和聯系,督促教師在家里讓學生能夠按照學習到的內容進行行動。 </p><p>  總而言之,國學文化博大精深,它帶給學生的知識和體會將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誦讀國學,是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需要,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需要。國學就像浩瀚的大海,而我們每個人都像其中的一條條小魚,在努力地探索更深更遠的地方

9、;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希望學生能夠乘上一艘興趣的小船,乘風破浪,在國學的海洋中暢快遨游,盡情地吸收知識的營養(yǎng)。 </p><p><b>  參考文獻 </b></p><p>  [1]黃景詩. 試論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國學教育[J]. 學周刊,2014,20:153. </p><p>  [2]胡安順. 試論在中小學及高師漢語文學專業(yè)加強國學

10、教育的必要性[J]. 陜西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99,04:22-25. </p><p>  [3]黎霞. 國學教育與小學生素質培養(yǎng)研究[J]. 才智,2015,08:98-99. </p><p>  [4]沈青. 別給國學教育穿靴戴帽――小議小學國學教育[J]. 成功(教育),2009,11:77. </p><p>  [5]范涌峰. 國學教育的理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