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管角螺為研究對象,對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進行了初步的形態(tài)解剖和組織學研究,目的是了解管角螺的繁殖方式、形態(tài)結構特征以及攝食、消化機制。并開展管角螺的人工繁育、稚螺的中間培育、海區(qū)養(yǎng)殖方式探索的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管角螺生殖系統和人工繁育的研究:利用解剖學和組織學的方法,研究了管角螺生殖系統的結構特征,并結合管角螺的人工繁育試驗,對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非繁殖季節(jié),管角螺生殖腺薄,體積小
2、,精巢為橘黃色,卵巢為白色,繁殖季節(jié),生殖腺飽滿,體積變大,精巢顏色加深,卵巢變?yōu)榛尹S色。解剖學上可以通過陰莖和纏卵腺來判斷雄雌。從性腺切片可知在粵西海區(qū)管角螺一年有兩次繁殖季節(jié)。人工繁育結果表明:管角螺在珠海東澳島冬季可以進行繁殖(11~12月,水溫16.5~24℃)。整個胚胎發(fā)育階段都在卵囊內進行,屬直接發(fā)生型,出膜后即為稚螺,其繁育過程沒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蟲階段。繁殖期內親螺有多次交尾現象,交配時間長達一個多月,冬季產卵囊速度較慢
3、,約為0.5片/時。水溫16.5~24℃時,需45~50d完成胚胎發(fā)育,孵化率較高。
2.稚螺的中間培育試驗:2011年4月至8月開展了對稚螺各階段食性、露空耐干性、底質以及海區(qū)中間培育的試驗研究。1).稚螺食性結果表明:在水溫17~20.5℃,稚螺出膜7d后能主動攝食投喂的鮮活幼貝,前7d的殼高日增長量為0.34 mm.d-1,殼寬日增長量為0.11mm·d-1,個體體重增長量為0.0024g·d-1,7d后攝食鮮活幼貝餌料
4、的30d內稚螺的殼高日增長量為0.417mm·d-1,殼寬日增長量為0.17mm·d-1,個體體重增長量為0.01g·d-1;2).稚螺耐干性試驗結果表明:溫度越高,稚螺的露空時間越短;3).底質試驗結果表明:細沙底質組的稚螺的殼高、殼寬、體重生長顯著高于無底質組,(P<0.05),細沙底質組的成活率75%也高于無底質組的65%,所以細沙底質比無底質更適合稚螺的培育;4).稚螺海區(qū)培育結果表明:稚螺在海區(qū)培育的殼高日增長0.236mm.
5、d-1,殼寬日增長0.124mm.d-1,體重日增長0.033g.d-1;體重增長率顯著高于室內養(yǎng)殖條件。
3.管角螺消化系統和幼螺海區(qū)網箱養(yǎng)殖的研究:利用解剖學和組織學的方法,研究了管角螺消化系統的結構特征,并結合管角螺幼螺的海區(qū)網箱養(yǎng)殖試驗,對管角螺的攝食機制、消化機制以及食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管角螺的消化道依次由口、喉、嗉囊、后食道、胃、腸、直腸和肛門構成。食道前段為寬大的嗉囊,之后宮腔變細為后食道,消化道在
6、胃部轉折向前,胃完全包裹在肝臟當中,腸細且直。肌肉質的長吻生于喉部,呈內翻狀態(tài),喉管位于吻內,方便于攝食和收縮。齒舌囊位于吻腔之后,喉管的下方。齒舌包被在齒舌軟骨的表面,可伸入吻腔切刮食物。齒式為1·1·1,中央齒一個,側齒一個,無邊緣齒。幼螺網箱養(yǎng)殖結果表明:幼螺攝食量大,消化吸收快,生長快,對投喂的餌料有一定的選擇性;經過1a的養(yǎng)殖,幼螺殼高增加了78.6%,殼寬增加了92.8%,螺重增加了1029.4%,全年平均殼高日增加0.1m
7、m·d-1,殼寬日增加0.06mm·d-1,螺重日增加0.12g·d-1,在陽江,4~11月份為幼螺快速生長期,12~3月份生長速度較慢,在1月份,出現生長停滯,螺重呈現負增長的現象。在自然海區(qū)的養(yǎng)殖條件下,季節(jié)性的溫度變化對幼螺生長影響大,短期的降雨導致的鹽度變化對幼螺生長影響較小。養(yǎng)殖幼螺的螺重與殼高的呈冪函數曲線關系,冪函數方程:W=0.000003H3.7306,R2=0.943,殼高與月齡的線性關系:H=2.8454M+36.
8、505,R2=0.9846;體重與月齡冪函數關系:W=0.6367M1.5322,R2=0.9475;整個養(yǎng)殖期間,幼螺全年成活率為96%。不同網箱養(yǎng)殖結果表明:在相同的養(yǎng)殖條件下,有廢舊輪胎附著基的網箱內幼螺生長速度較無附著基的網箱快。
4.網籠吊養(yǎng):于2010年8月和2011年4月在陽江市允泊灣分別開展了管角螺幼螺密度和在最佳密度條件下養(yǎng)殖試驗。網籠養(yǎng)殖密度對幼螺生長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經過60天密度試驗,各密度組幼螺殼高、
9、體重的生長均呈指數生長,除D1密度組生長離散(SV)增加,其它四個密度組生長離散(SV)降低。各密度組的生長表現差異顯著,生長率、特定生長率和日增重都隨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特定生長率(SGR)與養(yǎng)殖密度(D)存在著顯著的三次項回歸關系(SGR=0.8573+0.1532D-0.0051D2+0.00005D3,R2=0.9991)。D2、D3密度組管角螺的生長速度最快,最佳養(yǎng)殖密度為30個/籠(D3密度組)。海區(qū)網籠吊養(yǎng)實驗結果表明:選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角螺配合飼料的初步研究【開題報告】
- 管角螺配合飼料的初步研究【畢業(yè)設計】
- 管角螺肌肉糖蛋白的研究.pdf
- 管角螺的研究概述【文獻綜述】
- 管角螺配合飼料的初步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設計】
- 花角蚜小蜂繁育技術及林間擴散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pdf
- 管角螺胚胎發(fā)育的研究【開題報告】
- 關于管角螺配合飼料的研究概述【文獻綜述】
- 紅尾皇冠魚人工繁育及溫泉水集約化養(yǎng)殖模式初步研究.pdf
- 波爾山羊雜交繁育與養(yǎng)殖技術
- 管角螺的胚胎發(fā)育過程的研究【畢業(yè)設計】
- 枸杞島典型生境螺貝類代表種——角蠑螺、紫貽貝攝食生態(tài)初步研究.pdf
- 池塘養(yǎng)殖鰻鱺人工繁育技術研究.pdf
- “淡水龍蝦養(yǎng)殖及繁育技術”項目總結
- 利用黃粉甲繁育管氏腫腿蜂的最適條件及寄生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上蔡豫南黑豬繁育及配套養(yǎng)殖技術集成
- 香螺的養(yǎng)殖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白斑狗魚規(guī)?;斯し庇梆B(yǎng)殖技術研究.pdf
- 管角螺群體遺傳結構分析與施氏獺蛤微衛(wèi)星分子標記的開發(fā).pdf
- 管角螺的胚胎發(fā)育過程的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