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配合力、優(yōu)質(zhì)三系不育系的選育和應用,是三系雜交稻取得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以楠豐10A、楠豐67A、楠豐9A、新抗A、新珍A、珍青A等6個自選不育系為主要研究對象,用珍汕97A為對照;常用恢復系明恢63、密陽46、蜀恢527及自選恢復系溫恢806、溫恢845、溫恢838、溫恢50為父本,按兩組親本雙列雜交方式配制成49個組合,對其主要農(nóng)藝性狀配合力和品質(zhì)性狀遺傳特性進行分析,并進行生育特性觀察和關鍵繁種技術研究,以便對新選不育系有一個比
2、較系統(tǒng)完整的認識,能知悉其發(fā)展前景,為今后的利用打下基礎。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新選秈型不育系中,楠豐67A、楠豐9A、新珍A、新抗A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和大的特殊配合力效應方差,是理想的親本,利用價值大。珍青A、楠豐10A具有一般配合力效應較小,但個別性狀的特殊配合力效應方差較大,有一定的利用價值?;謴拖抵校骰?3、蜀恢527和溫恢806利用價值大。
2新選秈型不育系與常用恢復系所配49個F1組合8個農(nóng)
3、藝性狀的遺傳變異中,加性和非加性效應都起作用,并以加性效應為主,其貢獻率均達到70%以上,說明溫州新選秈型各個不育系中隨機固定了不同的有利等位基因,相應保持系相互雜交仍有改良的余地。從8個性狀來看,F(xiàn)1組合單株粒重、穗總粒數(shù)的遺傳變異受非加性效應作用相對較大,雜種優(yōu)勢明顯,中親優(yōu)勢正向組合數(shù)比重最高。不育系對F1代植株結實率、單株粒重和千粒重影響比較大;恢復系則對F1代植株穗總粒數(shù)、株高、單株穗數(shù)和穗實粒數(shù)影響比較大。
3
4、新選秈型不育系與常用恢復系所配49個F1組合的12個稻米品質(zhì)性狀未發(fā)現(xiàn)超高親優(yōu)勢。膠稠度趨向低值親本。堊白米率、堊白度大幅度高于雙親均值。直鏈淀粉含量偏向高值親本。表明只要雙親之一具有高堊白米率、高堊白度、高直鏈淀粉含量特性,后代其值往往也偏高,膠稠度則相反。直鏈淀粉含量與外觀品質(zhì)正相關,與膠稠度呈極顯著負相關。選配直鏈淀粉含量適中的組合,能有效地改善其外觀品質(zhì)、加工品質(zhì)和食用品質(zhì).
4新選矮敗細胞質(zhì)楠豐67A屬于遲熟早秈
5、不育系,播始歷期77±5.6d,株高89cm,主莖總葉片數(shù)13.4±0.5張。柱頭青色,總外露率44%。花粉典敗率97%。粒長6mm,長寬比2.6。接種鑒定,中抗苗瘟和穗瘟,高感白葉枯病。稻米品質(zhì)12項指標中,8項指標達到部頒一、二級優(yōu)質(zhì)米標準。不育系繁殖第1期B要比A遲播5d?!?20”用量300g/hm2。
5.新選野敗細胞質(zhì)楠豐9A屬于中秈型不育系,播始歷期92.0±9.798d,株高83.3cm,主莖葉片數(shù)1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黔209A配合力研究.pdf
- 5個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的主要特性及配合力研究.pdf
- 秈稻新不育系和新恢復系的配合力及其F1的溫敏性分析.pdf
- YS型小麥溫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小麥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遺傳研究.pdf
- 水稻兩系不育系配合力及親本遺傳距離的測定與分析.pdf
- 早秈不育系旭29A的選育及應用研究.pdf
- 香型軟米秈型三系雜交稻恢復系選育與應用研究.pdf
- 幾個水稻新恢復系配合力測定與分析.pdf
- 四個新水稻核不育兩用系配合力及同工酶分析.pdf
- 應用分子和常規(guī)技術通過秈粳交選育親秈型水稻雄性不育系.pdf
- 利用旱秈稻珍汕97B改良的新不育系特征特性及配合力分析.pdf
- 秈型光溫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轉(zhuǎn)換特性及配合力研究.pdf
- 新型早熟甘藍型春油菜雄性不育恢復系遺傳成分及配合力研究.pdf
- 雜交稻新恢復系產(chǎn)量性狀配合力研究.pdf
- 爪哇型新質(zhì)源不育系803A特征特性及應用研究.pdf
- 水稻溫選恢復系的生物學特征及配合力分析.pdf
- 秈型水稻地方品種、不育系和恢復系的遺傳多樣性.pdf
- 大白菜不育系R-1的抽薹特性和不育特性及配合力分析.pdf
- 水稻新育三系不育系異交特性及遺傳潛勢分析.pdf
- 秈型水稻核不育系對溫度敏感性的鑒定.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