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細菌性基腐病(Dickeyazeae)是近年來我國部分省(區(qū))水稻上發(fā)生危害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2008年該病在湖北首次發(fā)現(xiàn),并在局部地區(qū)少數(shù)田塊造成毀滅性危害。建立病害快速診斷檢測體系,對于控制本病的擴散蔓延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在植物病原細菌的檢測中,傳統(tǒng)的細菌檢測不同方法,通常較為費時,且靈敏度低,在實際應用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以PCR為基礎的分子檢測技術使植物病原細菌的檢測更快速、靈敏和可靠。繼常規(guī)PCR之后,實時熒光PC
2、R技術應用使其檢測效果更快捷、更精確。SYBR Green法實驗設計簡單,不需要設計探針,通用性好,成本低且能夠進行溶解曲線分析檢驗擴增反應的特異性,與常規(guī)PCR相比,靈敏度高、操作方便、無污染,避免了普通PCR后續(xù)操作污染的問題。本研究在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菌相關特性、電鏡形態(tài)特征觀察及不同水稻品種抗感病性人工接種鑒定的基礎上,比較評價了常規(guī)PCR和實時熒光PCR方法對不同來源菌株和帶菌種子及土壤檢測的靈敏性,并通過盆栽試驗方法,觀察了
3、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自然傳播途徑。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結果:
1.對從湖北枝江水稻品種分離得出的細菌性基腐病菌菌株,在前期病原學研究基礎上,對病菌的革蘭氏染色反應和形態(tài)特征及致病特性進一步進行了觀察試驗,結果顯示,病菌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反應,菌體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短桿狀,具周生鞭毛,菌體大小為(0.5-0.7)um×(1.0-2.5)um。培養(yǎng)菌株懸液,通過注射接種、傷根接種水稻植株可表現(xiàn)典型癥狀,菌液浸種可使幼芽變褐,降低出苗率
4、。根據(jù)對25個中稻品種,人工接種抗感病性鑒定顯示:不同水稻品種對基腐病的抗感病性存在明顯差異,在供試的品種中,其中有6個品種表現(xiàn)為中抗,有9個品種表現(xiàn)為中感,有9個品種表現(xiàn)為高感,水稻品種抗病性的鑒定對生產(chǎn)實際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2.根據(jù)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菌菌株的16S-23S細菌核糖體DNA ITS區(qū)域的特異區(qū)間,設計一對檢測基腐病菌的特異性引物X1:GAGTAGAAGTGCCTGCGTG和X2:AGGTTAGCGTTG
5、ACCGTGC,經(jīng)特異性和靈敏度實驗檢測,發(fā)現(xiàn)供試的8種菌株中只有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菌株能夠被檢測出來,在一定的范圍內此對引物可有效地將水稻基腐病菌和其它屬的菌區(qū)分開來。靈敏度檢測中實時熒光PCR能檢測到的模板DNA最低濃度為5×10-3 ng/μl,以菌液為模板能檢測到的最低濃度為102cfu/ml,比常規(guī)PCR靈敏度高10-100倍。模擬土壤和種子帶菌的檢測中均能檢測到病菌,通過對人工接種的水稻莖基部病原菌的檢測發(fā)現(xiàn),實時熒光PCR檢
6、測第二天就檢測到病菌的存在。應用這對特異性引物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菌進行檢測,快捷、準確。本方法可以直接對帶菌的水稻植株進行定性檢測。
3.通過對感病植株種子、病田土壤和稻兜盆栽傳病途徑試驗結果顯示,病田土壤和病稻兜均具傳病作用,幼苗期二者均不顯癥,分蘗至孕穗期表現(xiàn)典型的癥狀,應用實時熒光PCR檢測,在分蘗期可檢測出基腐病菌。根據(jù)盆栽試驗病害癥狀表現(xiàn)和PCR檢測結果表明,病菌可在土壤和病稻兜中存活,并成為下年度本病的初侵染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原學研究.pdf
- 關于水稻細菌性基腐病以及防治方法
- 水稻細菌性谷枯病菌的分子檢測及細菌性褐條病病原鑒定研究.pdf
- 核桃基腐病病原學基礎研究.pdf
- 桑細菌性枯萎病病原學及其致病機理研究.pdf
- 探討水稻細菌性基腐病菌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
- 浙江省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發(fā)生因素及化學防治研究.pdf
- 瓜類細菌性果腐病病原菌鑒定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木瓜褐腐病的病原學、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研究.pdf
- 醫(yī)院獲得性細菌性腦膜炎病原學研究及危險因素分析.pdf
- 西瓜根腐病病原學研究及防治方法的初探.pdf
- 真菌性和細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學及藥物敏感性研究.pdf
- 養(yǎng)殖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細菌性疾病的病原學研究.pdf
- 五味子莖基腐病病原學及防治基礎研究.pdf
- 大菱鲆兩種主要細菌性疾病病原學研究.pdf
- 水稻紫稈病的病原學及其診治.pdf
- 甜瓜細菌性果斑病和火鶴細菌性葉枯病傳播途徑及檢測技術的研究.pdf
- 條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赤腐病的病原學研究.pdf
- 細菌性肝膿腫病原學分布及耐藥性分析.pdf
- 包菜立枯絲核菌球腐病的病原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