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工程技術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引言</b></p><p>  空調工程技術的誕生是建筑技術史一項重大進步,它標志著人類從被動適應宏觀自然氣候發(fā)展到主動控制建筑微氣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過程的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對空調的依賴也逐漸成為建筑能耗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因。制冷空調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空調環(huán)境,但20世紀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機,使制冷空調系統(tǒng)這一能源消耗大戶面臨嚴重考驗,節(jié)能

2、降耗成為空調系統(tǒng)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據(jù)統(tǒng)計,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能耗的35%,空調能耗又約占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由此可見,暖通空調能耗占總能耗的比例可高達22.75%。因此,建筑中的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已成為節(jié)能領域中的一個重點和熱點。于是降低空調能耗也被納于建筑節(jié)能的任務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現(xiàn)在的空調技術服務人類同時又能滿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現(xiàn)階段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工作要點。而暖通空調設計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環(huán)境的質量和節(jié)能狀況。隨著

3、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對節(jié)能和環(huán)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暖通空調領域中新的設計方案大量涌現(xiàn),針對同一個設計項目,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設計方案可供選擇,設計人員要進行大量的方案比較和優(yōu)選工作,設計方案技術經(jīng)濟性比較正在成為影響暖通空調設計</p><p>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購買力增強 近年來增加了不少商業(yè)建筑,繁華地區(qū)的商場顧客比較擁擠。為了保護廣大顧客 和商場職工的健康,我國衛(wèi)生防疫部門對面業(yè)建筑提出了衛(wèi)生要

4、求, 對較大的重點商場還進行過監(jiān)測 對已建的大中商場要 求進行改造 提出增設通風設施或加建空氣調節(jié)裝置。新建的 大中商業(yè)建筑和有條件的一船商場,也相繼用沒了空氣調節(jié)設施,大大改善了現(xiàn)有商業(yè)建筑的環(huán)境和衛(wèi)生標準。商業(yè)建筑是一個人員眾多的公共場所,溫度、 濕度、 清潔度和新鮮空氣量等,對顧客和商場職工等影響很大。售貨員長時間在衛(wèi)生標推不高的環(huán)境中工作,會影響健康和工作效率;客雖然在商場中只是短暫地停留, 但污濁含塵的空氣容易傳播某些疾病。因

5、此,商業(yè)建筑的空氣環(huán)境越來越被商業(yè)部門重視。近年來, 在同一城市相同地段的一些商場, 凡設置有良好通風空調系統(tǒng)的, 其年經(jīng)營額要比不設通風空調系統(tǒng)的間類規(guī)模商場大得多, 而且商場職工的工作環(huán)境得</p><p><b>  到提高。</b></p><p>  空調制冷技術的誕生是建筑技術史一項重大進步,它標志著人類從被動適應宏觀自然氣候發(fā)展到主動控制建筑微氣候,在改

6、造和征服自然的過程的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對空調的依賴也逐漸成為建筑能耗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因。制冷空調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空調環(huán)境,但20世紀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機,使制冷空調系統(tǒng)這一能源消耗大戶面臨嚴重考驗,節(jié)能降耗成為空調系統(tǒng)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據(jù)統(tǒng)計,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能耗的35%,空調能耗又約占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由此可見,暖通空調能耗占總能耗的比例可高達22.75%。因此,建筑中的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已成為節(jié)能領域

7、中的一個重點和熱點。于是降低空調能耗也被納于建筑節(jié)能的任務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現(xiàn)在的空調技術服務人類同時又能滿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現(xiàn)階段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工作要點。而暖通空調設計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環(huán)境的質量和節(jié)能狀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對節(jié)能和環(huán)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暖通空調領域中新的設計方案大量涌現(xiàn),針對同一個設計項目,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設計方案可供選擇,設計人員要進行大量的方案比較和優(yōu)選工作,設計方案技術經(jīng)濟性比較正在成為影響

8、暖通空調設計</p><p>  本次設計題目為“上海某服裝批發(fā)商場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以商場為設計對象,以現(xiàn)行中央空調設計標準規(guī)范,理論聯(lián)系實際,盡量使設計符合實際情況,在查閱了大量中外資料、文獻和參考手冊,并進行了畢業(yè)實習的基礎上,本著合理和經(jīng)濟的要求,經(jīng)過復雜而慎密的計算后,認真比較了多種空調方案,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最優(yōu)方案。滿足方案合理同時,對空調設備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選擇最經(jīng)濟最合適的型號。</

9、p><p>  設計中涉及到如下方面的內(nèi)容:</p><p>  空調系統(tǒng)的空調方案比較、空調系統(tǒng)制熱量、制冷量的計算、空調系統(tǒng)布置、空調設備及附件選擇、空調系統(tǒng)水利計算、通風系統(tǒng)的設計、布置,最后繪制出清晰明確的工程圖紙。</p><p>  由于本人是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無論是實踐經(jīng)驗還是理論基礎都不是很強。在設計過程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足,懇請各位老師指正。<

10、;/p><p><b>  一、設計的基本資料</b></p><p><b>  1、建筑概況</b></p><p>  本工程為上海某服裝批發(fā)商場,該商場位于商住樓的裙樓(負一層至四層),五層至16層為住宅,住宅由二棟塔樓組成,商場總建筑面積約13000m2。</p><p>  設計內(nèi)容包括商場

11、的二層的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和空調水系統(tǒng)設計及風系統(tǒng)設計,空調系統(tǒng)管道保溫處理及設備減震設計。 該建筑是集居住、商業(yè)與一體的綜合民用建筑,建筑房間類型以商場和住宅區(qū)為主,同時還有一些輔助性房間。</p><p><b>  2、設計依據(jù)</b></p><p>  本工程暖通空調設計根據(jù)甲方提供的委托設計任務書,并依照暖通現(xiàn)行國家頒發(fā)的有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設計,具體

12、為:</p><p>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p><p>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p><p>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p><p>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

13、/p><p>  《工業(yè)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64-97)</p><p>  《 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75-98)</p><p>  《 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74-98)</p><p>  《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

14、1)</p><p>  《現(xiàn)場設備、工業(yè)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36-2002)</p><p>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制圖標準》(GBJ114-88),1988年</p><p>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43-97)</p><p><b>  3、設計范圍</b><

15、;/p><p><b>  送風系統(tǒng)設計</b></p><p><b>  排風系統(tǒng)設計</b></p><p><b>  新風系統(tǒng)設計</b></p><p><b>  回風系統(tǒng)設計</b></p><p>  冷卻水、冷凝水系

16、統(tǒng)設計</p><p><b>  4、設計參數(shù)</b></p><p>  夏季設計溫度 26~28℃</p><p>  冬季設計溫度 18~20℃</p><p>  單位空調面積冷負荷: 255 W/m2 </p><p>  單位空調面積熱負荷: 100 W/m2<

17、/p><p>  新風量: 20 m3 /人.h</p><p>  人員密度: 3.5m2 /人</p><p>  排風量: 新風量的80%</p><p>  室內(nèi)噪音: 小于55dBA</p><p>  室外噪音: 小于55dBA</p><p>  二、空調系統(tǒng)冷熱負荷的確定&

18、lt;/p><p>  冷負荷計算是空調設計及空調冷水機組選型的主要依據(jù)。在冷負荷計算中,我們經(jīng)常采用冷負荷系數(shù)法和諧波反應法、估算法計算空調冷負荷。</p><p>  本工程采取估算法(房間所需制冷量=房間面積X單位所需冷量)</p><p>  1、二層總制冷量的計算</p><p>  已知:單位空調面積冷負荷:255 W/m2</

19、p><p>  二層總的冷負荷面積為2025.4 m2</p><p>  二層總的冷負荷Q= 2025.4*255=516.477KW</p><p>  2、二層總制熱量的計算 </p><p>  已知:單位空調面積熱負荷:100 W/m</p><p>  二層總的熱負荷面積為2025.4 m2</p>

20、<p>  二層總的熱負荷Q= 2025.4*100=202.54KW</p><p>  三、水冷柜式空調機的選型及位置的確定</p><p>  1、水冷柜式空調機選型的一般規(guī)定</p><p>  制冷主機臺數(shù)根據(jù)空調負荷特性確定。</p><p>  考慮非正??照{負荷的需要(如加班)</p><p&

21、gt;  機組運行在滿負荷狀態(tài)(80%以上)。</p><p>  建筑業(yè)主和建筑所備機房情況進行確定。 </p><p>  不考慮備用,不選擇單臺機組。</p><p>  可能的情況下,主機型號盡量一致。</p><p>  單臺機組選用多機頭機組</p><p>  一般機組數(shù)量不超過四臺。超大型建筑除外。&l

22、t;/p><p><b>  2、機組選型</b></p><p>  因為該棟建筑的功能為商場,所以可以選用總的制冷量可以為516.477KW和制熱量為202.54KW的“旋風”系列水冷柜機。</p><p>  根據(jù)該層商場的功能及制熱量和制冷量的要求(總制冷量=516.477KW,總制熱量=202.54KW),應該為該層商場設置三臺型號相同的

23、水冷柜機。</p><p>  根據(jù)以上的結論可以為冷水機組選型如下:</p><p>  三臺水冷柜式空調機布置于位于二層商場的空調機房內(nèi)。</p><p><b>  四、風口的初步布置</b></p><p>  根據(jù)房間的形狀特點、氣流組織和房間的美觀要求,該商場選用方形散流器作為送風口,采用四面送風型。布置風口

24、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p><p>  風口間的距離最大可以達到6m。</p><p>  出風口與回風口間距 2.5m</p><p>  兩出風口間距不大于6m</p><p>  風口距離墻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布置風口要均勻。</p><p>  根據(jù)二層商場的建筑、結構、水冷柜式空調機組的布置情況及以上

25、注意事項,本設計總共布置了90個方形散流器風口,即1號水冷柜式空調機連接出來的風管布置29個,2號水冷柜式空調機水布置32個,3號水冷柜式空調機布置29個。</p><p><b>  五、送風管初步設計</b></p><p><b>  要注意以下幾點:</b></p><p>  風管主要是連接設備與風口,在布置時可

26、能會有位置不對的情況,此時能移動設備的就盡量移動設備,以達到節(jié)省材料,減少壓力損失的目的,但不要移動風口的位置。而且風管的布置要做到盡早送風,不要兜了一圈才把風送出去。</p><p>  風管的布置應力求順直,避免復雜的局部管件。彎頭、三通等管件應安排得當,管件與風管的連接、支管與干管的連接要合理,以減少阻力和噪聲。</p><p>  風管上應設置必要的調節(jié)和測量裝置(如閥門、壓力表、

27、溫度計、風量測定孔、采樣孔等)或預留安裝測量裝置的接口。調節(jié)和測量裝置應設在便于操作和觀察的地方。</p><p>  風管布置應最大限度地滿足工藝需要,并且不妨礙生產(chǎn)操作。風管布置應在滿足氣流組織要求的基礎上,達到美觀、實用的原則。</p><p>  風管應注意布置整齊,美觀和便于維修、測試,應與其他管道統(tǒng)一考慮,要防止冷熱源管道之間的不利影響,設計時應考慮各管道的裝拆方便。</

28、p><p>  風管布置應盡量減少局部阻力,彎管中心曲率半徑要不小于其風管直徑或邊長。一般采用1.25倍直徑或邊長。</p><p>  送風總管要有防火閥 70℃關閉,各流量不均勻的各支管上要裝風量調節(jié)閥。</p><p>  根據(jù)二層商場的建筑、結構、水冷柜式空調機組的布置情況及以上注意事項,本設計總共布置3個送風系統(tǒng),即每臺冷水柜機連接出來的風管系統(tǒng)。</p

29、><p><b>  六、風口尺寸的計算</b></p><p>  這里,只對1號水冷柜機連接出來風管的風口作計算,其它風口類同。</p><p>  風口尺寸大小的計算按照公式:</p><p>  Q=3600*ab*V</p><p>  Q -- 為風口的出風量;</p>&l

30、t;p>  ab--風口的長寬,在本次設計中因為是用方形風口,所以ab相等;</p><p>  V--風口的出風速度,風口的出風速度可以在2~5m/s,而風速到人頭頂時應降到0.3m/s,所以這次設計的風口選用的速度均為3m/s。</p><p><b>  具體計算如下:</b></p><p>  風口風速?。?m/s (P367)

31、</p><p>  風管截面積計算公式: =?( )</p><p>  總共有29個風口,所以每個風口的風量為26400/29=910.34 </p><p>  風口喉部尺寸 ==0.092m</p><p>  鋁合金方形散流器320*320</p><p>  由此通過計算,選用的風口有320*320型的方形

32、散流器。</p><p>  最后確定為該層商場布置90個320*320的型的方形散流器。</p><p>  七、風管尺寸初步確定</p><p>  風管尺寸的確定按照公式:</p><p>  Q=3600*ab*V</p><p>  Q--為設備的送風量;</p><p>  Ab--

33、為風管的寬和高;</p><p>  V--為風管的流速,設備的主管風速看情況可以選大些,達到5-7m/s都可以,到達風口時,風管的流速基本在2-3m/s。</p><p>  1、1號風管管徑計算</p><p>  本設計只對1號機組連接出來的風管做計算,其它的類同。</p><p>  表1 通風、空調系統(tǒng)風管內(nèi)風速及通過部分部件時的

34、迎面風速</p><p><b>  總管管徑計算</b></p><p>  因為本工程為公共建筑,由上表可查,風速可取8m/s </p><p>  風管出口截面積:26400/(3600*8)=0.73 </p><p>  由上面可得,總管風管尺寸可以為:2000mm*400mm</p><p

35、><b>  支管管徑計算</b></p><p>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求得各段支管尺寸數(shù)據(jù)如下表:</p><p><b>  八、靜壓箱設計</b></p><p>  靜壓箱可用來減少噪聲,又可獲得均勻的靜壓出風,減少動壓損失。而且還有萬能接頭的作用。把靜壓箱很好地應用到通風系統(tǒng)中,可提高通風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首

36、先要了解靜壓:由于空氣分子不規(guī)則運動而撞擊管壁所產(chǎn)生的壓力稱“靜壓”。那么建立靜壓箱的目的就是獲取靜壓。在多風管送風時,為使各風管的風壓一致,則需要建立靜壓箱,使動壓全部轉化為靜壓,再平均分配到各風管中。同理,在多風管回風時,也需要靜壓箱,可使表冷器前的空氣充分混合。有些單風管的送風管道也裝靜壓箱,目的是利用靜壓箱消聲,原理是空氣進入靜壓箱內(nèi)速度明顯變慢,風聲會減小。靜壓箱的設計原則:靜壓箱的作用是為各分支管路提供均勻的壓力,從理論上

37、說靜壓箱內(nèi)部靜壓處處相等,也就是說靜壓箱內(nèi)部流速處處為零,要滿足這點的條件是靜壓箱體積無窮大。在工程項目中這是不可能的,一般箱內(nèi)風速可控制在2m/s以下,或相對于進出風管風速有大大下降即可。</p><p><b>  本工程設計如下:</b></p><p>  靜壓箱截面流速=1~2m/s,在這里取2m/s。</p><p>  由公式可得

38、靜壓箱截面積:26400/(3600*2)=3.67 。</p><p>  結合機房的結構、建筑的特點,可以取靜壓箱的截面為2500mm*1500mm*1500mm。</p><p><b>  九、回風系統(tǒng)設計</b></p><p>  回風流量等于送風流量</p><p>  回風口風速≦4.0m/s 一般取2~

39、3m/s (上回取大約1 )</p><p><b>  p395 表8—1</b></p><p>  回風口截面積:26400*3/(3600*3)=7.3 </p><p>  回風口尺寸:1000*1500 (2個)</p><p><b>  十、新風系統(tǒng)的設計</b></p&g

40、t;<p>  新風口采用帶過濾網(wǎng)的防雨百葉風口,要依據(jù)風口的推薦風速和每個風口的風量選擇風口尺寸。布置時應盡量使排風口與進風口遠離,進風口應盡量放在排風口的上風側;為避免吸入室外地面灰塵,進風口底部應距地面不宜低于2m。</p><p>  新風口其他要求:進風口應設百葉窗,以防雨水進入,百葉窗應采用固定的百葉窗,在多雨地區(qū),宜采用防水的百葉窗。</p><p><b

41、>  1、新風量的確定</b></p><p>  空調系統(tǒng)的新風量是指冬夏季設計工況下應向空調房間提供的室外新鮮空氣量,它的大小與室內(nèi)空氣品質和能量的消耗有關。一般原則為</p><p>  滿足衛(wèi)生要求:一般是以稀釋室內(nèi)產(chǎn)生的CO2,使室內(nèi)CO2的濃度不超過1000ppm為基準,由此確定常態(tài)下的每人新風量。在實際工程中可按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GBJ10-87規(guī)定采用。<

42、/p><p>  對于人員密集和居留時間短暫的建筑物(如會堂、體育館),新風量所形成的冷負荷比例甚高,確定新風量是尤其要慎重。但對于辦公室和旅館客房新風量實際采用的數(shù)值比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要大。如辦公室一般采用25~30 m³/ (人·h);旅館則按等級而異,高級別的客房可用50 m³/ (人·h)。</p><p><b>  補充局部排風量<

43、;/b></p><p>  當空調房間內(nèi)有排風柜等局部排風裝置時,為了不使房間產(chǎn)生負壓,在系統(tǒng)中必須有相應的新風量來補償排風量。</p><p>  保證空調房間的正壓要求</p><p>  為防止外界未經(jīng)處理的空氣滲入房間,干擾室內(nèi)空調參數(shù),在空調系統(tǒng)中利用一定量的新風來保持房間的正壓(室內(nèi)空氣壓力>房間周圍的),這部分與新風量相當?shù)目諝饬吭谡龎鹤?/p>

44、用下有房間門窗縫隙等不嚴密處滲透出去。這部分滲透空氣量的大小由房間的正壓、窗戶結構形成的縫隙狀況(縫隙的面積和阻力系數(shù))所決定的。普通空調系統(tǒng)室內(nèi)正壓可取5~10帕。</p><p>  在實際工程設計,新風量也可按總送風量的百分數(shù)來設計,一般規(guī)定不小于10%。</p><p>  本工程按送風量的10%計算,則計算如下:</p><p>  送風總量為:26400

45、*3=79200</p><p>  新風量為:79200*10%=7920 </p><p>  新風口風速按2m/s計算</p><p>  風口截面積:7920/(3600*2)=1.1 </p><p>  風口尺寸為:1500*800</p><p>  十一、排風系統(tǒng)的設計</p><p

46、><b>  1、廁所的排風設計</b></p><p>  已知:衛(wèi)生間排風換氣次數(shù)為10次/小時</p><p><b>  1)廁所1的排風:</b></p><p>  已知,面積:25.3m2 層高:4.1m 換氣次數(shù):10次/h,則,</p><p>  廁所1的排風量為:

47、25.3*4.1*10=1037.3 m3/h</p><p>  可以為該廁所布置4個單層百葉風口,則</p><p>  每個排風口的排風量是:1037.3/4=259.325 m3/h</p><p>  每個排風口的截面積是:260/(3600*2)=0.036 m2</p><p>  所以風口的尺寸可為200*200</p&

48、gt;<p><b>  2)廁所2的排風</b></p><p>  面積:9.8m2 高:4.1m 換氣次數(shù):10次/h</p><p>  廁所2的排風量為:9.5*4.1*10=389.5m3/h</p><p>  可以為該廁所布置2個單層百葉風口,每個排風口的排風量是389.5/2=194.8m3/h</

49、p><p>  每個排風口的截面積是194.8/(3600*2)=0.031 m2</p><p>  所以風口的尺寸可為200*200</p><p>  2、整個商場的排風設計</p><p>  查規(guī)范可得,排風量可以為新風量的80%。</p><p>  則排風風量:7920*0.80=6336 </p&g

50、t;<p><b>  風速取3m/s</b></p><p>  本工程設兩個排風系統(tǒng),則每個排風系統(tǒng)的排風量為6336/2=3168 </p><p>  根據(jù)公式可求的排風總管截面積為:3168/3600/3=0.293 </p><p>  則排風總管尺寸可以為:800*400</p><p>  

51、3、排風柜式風機的選型</p><p>  根據(jù)排風量為3168 ,可以為該系統(tǒng)設置一臺柜式離心風機,選型如下:</p><p>  十二、風管最不利環(huán)路阻力的計算</p><p>  全空氣空調系統(tǒng)風道選用不銹鋼制矩形風道,均按照低速風道標準進行設計。</p><p>  風管的水力計算是在系統(tǒng)和設備布置、風管材料、各送排風點的位置和風量均

52、已知確定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確定各管段的管徑和阻力,保證系統(tǒng)內(nèi)達到要求的風量分配。最后確定風機型號和動力消耗。</p><p>  風管水力計算方法有假定流速法、壓損平均法和靜壓復得法等幾種,這里采用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的特點是先按技術經(jīng)濟要求選定風管的流速,再根據(jù)風管的風量確定風管的斷面尺寸和阻力。</p><p>  假定流速法的計算步驟和方法如下:</p>

53、<p> ?。?)繪制空調系統(tǒng)軸測圖,并對管段風道進行編號,標準長度和風量(管道長度一般按兩個管件的中心線長度計算,不扣除管件本身的長度)。</p><p> ?。?)確定風道內(nèi)的合理流速,在輸送空氣量一定的情況,增大流速可是風管斷面積減小,制作風管所消耗的材料,建筑費用等較低,但同時也會增加空氣流經(jīng)風管的流動阻力和氣流噪聲,增大空調系統(tǒng)的運行費用;減小風速則可降低輸送空氣的動力損耗,節(jié)省空調系統(tǒng)的運行

54、費用,降低氣流噪聲,但卻增加風管制作消耗的材料及建設費用。因此必須根據(jù)風管系統(tǒng)的建設費用、運行費用和氣流噪聲等因素進行技術經(jīng)濟比較??紤]不同噪聲要求下,風管推薦風速詳見表2:</p><p><b>  表2風管推薦風速</b></p><p> ?。?)根據(jù)各風道的風量和選擇的流速確定各管段的斷面尺寸,計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注意阻力計算應該選擇最不利環(huán)路(即阻力最

55、大的環(huán)路)進行。</p><p><b>  計算表如下:</b></p><p>  1號冷水柜機風管水力計算表</p><p>  局部阻力損失?Pj=沿程阻力損失×K(Pa)</p><p>  當K=1~2 ,彎頭、三通少的系統(tǒng) </p><p>  當K=3~5,彎頭、三通多

56、的系統(tǒng)</p><p><b>  由上面可得:</b></p><p>  可以算得沿程損失:△ =34.88(pa)</p><p>  可以算得局部損失:△ =3*34.88=104.64(pa)</p><p>  最后得出風機余壓:△P=△ +△ =34.88+104.64=139.52(pa)</p&g

57、t;<p>  2號冷水柜機風管水力計算表</p><p>  局部阻力損失?Pj=沿程阻力損失×K(Pa)</p><p>  當 K=1~2 ,彎頭、三通少的系統(tǒng) </p><p>  當K=3~5,彎頭、三通多的系統(tǒng)</p><p><b>  由上面可得:</b></p>

58、<p>  可以算得沿程損失:△ =65.32(pa)</p><p>  可以算得局部損失:△ =2*65.32=130.64(pa)</p><p>  最后得到風機余壓:△P=△ +△ =65.32+130.64=195.96(pa)</p><p>  3號冷水柜機風管水力計算表</p><p>  局部阻力損失?Pj=沿程

59、阻力損失×K(Pa)</p><p>  當K=1~2 ,彎頭、三通少的系統(tǒng) </p><p>  當K=3~5,彎頭、三通多的系統(tǒng)</p><p><b>  由上面可得:</b></p><p>  可以算得沿程損失:△ =58.55(pa)</p><p>  可以算得局部損失:

60、△ =2*58.55=117.1(pa)</p><p>  最后求得風機余壓:△P=△ +△ =58.55+117.1=175.65(pa)</p><p>  十三. 冷卻塔的設計</p><p>  制冷系統(tǒng)和工業(yè)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必須導走并耗散掉。常用水作為一種將熱量從冷凝器或工業(yè)換熱器帶走的傳熱介質。過去曾將水從水源直接抽入換熱器,水帶走熱量后直接排放至下

61、水道或水源。由于用水量的增加和處理費用的上升,從水廠買水帶走熱量使很不經(jīng)濟的,而且還會引起水源溫度上升,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冷卻塔的作用是將攜帶熱量的冷卻水在塔內(nèi)于空氣進行換熱,使熱量傳輸給空氣大氣。</p><p>  冷卻塔中水與空氣的換熱方式之一是,通過水表面的空氣與水直接接觸,通過接觸傳熱和蒸發(fā)散熱,把水中的熱量傳輸給空氣。用這種方式冷卻的稱為濕式冷卻塔。濕式冷卻塔的換熱效率高,水被冷卻的極限溫度為空氣的濕球溫

62、度。但是水因蒸發(fā)而造成損耗;蒸發(fā)又使循環(huán)的冷卻水含鹽度增加,為了穩(wěn)定水質,必須排掉一部分含鹽度較高的水;風吹也會造成水的飄散損失。必須有足夠的新水補充。因此,濕式冷卻塔需要有供給的水源。 </p><p>  缺水地區(qū),在補充水有困難的情況下,只能采用干式冷卻塔。干式冷卻塔中空氣與水的換熱是通過由金屬管組成的散熱器表面?zhèn)鳠?,將管?nèi)水的熱量傳輸給散熱器外流動的空氣。干式冷卻塔的換熱效率比濕式冷卻塔的要低,冷卻的極限

63、溫度為空氣的干球溫度。這些裝置的一次性投資大,并且風機耗能很高。</p><p>  1、 冷卻塔選型設計時應考慮的問題</p><p>  應選用溫差大,冷幅高,冷效好的冷卻塔。</p><p>  選用冷卻塔時應遵循《工業(yè)企業(yè)噪聲控制規(guī)范》(GBJ87-85)的規(guī)定。</p><p>  中小型制冷機的冷卻水量一般在65-500 m3/h

64、之間,多選用逆流式</p><p>  當處理水量大于300以上時,方形冷卻塔可實現(xiàn)多風機控制,但價格高于圓形冷卻塔。</p><p>  2、冷卻塔的設計工況和選型</p><p>  國家標準GB7190-1997規(guī)定的冷卻塔的標準設計工況如下表:</p><p>  表3 冷卻塔的標準設計工況</p><p> 

65、 1、冷卻塔選型的一般規(guī)定</p><p>  冷卻塔的水流量 = 冷水主機冷卻水水量×1.2</p><p>  冷卻塔的數(shù)量和冷水機組的數(shù)量要一一對應,不考慮備用。</p><p>  2、冷卻塔冷卻水量的確定</p><p>  應為3臺冷卻水量為31m3/h的冷水機組配置3臺水流量為31×1.2=37.2m3/h的

66、冷卻塔。根據(jù)就近原則,選擇冷卻塔參數(shù)中的冷卻水量為40m3/h的冷卻塔。</p><p>  3、冷卻塔型號的確定</p><p>  根據(jù)以上的結論可以為冷卻塔選型如下:</p><p>  十四、冷卻塔位置的確定</p><p>  冷卻塔位于2號樓屋頂天面,冷卻塔基礎基于剛結構上。</p><p>  十五、冷

67、卻水管管徑確定</p><p>  1、本設計是利用校核流速法計算冷卻水管的管徑的。</p><p>  2、不論是冷(熱)凍水管道還是冷卻水管道,水力計算的任務均在于,根據(jù)管段的流量和給定的管內(nèi)水流速度,確定管道直徑,然后計算管路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以此作為選擇循環(huán)泵揚程的主要依據(jù)之一。</p><p>  3、冷(熱)凍水在管道中的流速,宜按以下數(shù)值采用:&l

68、t;/p><p>  水泵吸水管?。?.2~2.1m/s;</p><p>  水泵出水管?。?.4~3.6m/s;</p><p>  供水干管?。?1.5~3.0m/s;</p><p>  室內(nèi)供水立管?。?0.9~3.0m/s;</p><p>  分水器和集水器?。?1.2~4.5m/s;</p>

69、<p>  冷卻水管道?。?1.0~2.5m/s。</p><p>  表4 不同管徑閉式系統(tǒng)和開式系統(tǒng)管內(nèi)流速推薦值</p><p>  本設計主要是確定冷卻水橫干管、立干管、水泵進出水管、水冷柜式空調機進出水管、冷卻塔進出水管的管徑,其中水冷柜式空調機進出水管、冷卻塔進出水管的管徑的管徑是可以根據(jù)所選的設備說明書與大樣圖里可以找到的,它們管徑依次為DN8

70、0、DN100。其它的管徑都要利用假定流速法結合求得管徑,利用“鴻業(yè)工具-水力計算”軟件,計算表如下:</p><p>  根據(jù)以上推薦流速,校核流速滿足要求,所以冷卻水泵出水管管徑為DN70、冷卻水泵進水管管徑為DN80、供回水干管管徑為DN150,是合適的。</p><p>  十六、冷卻水泵的臺數(shù)和流量的確定。</p><p>  1、冷卻水泵選型的一般規(guī)定&

71、lt;/p><p>  冷卻水泵的流量=冷水機組的冷卻水量</p><p>  冷凍水泵和冷卻水泵的臺數(shù)和冷水機組一一對應,考慮一臺備用</p><p>  2、冷卻水泵、冷凍水泵臺數(shù)、流量的確定。</p><p>  為制冷量為152000W的3臺水冷柜式空調機組設置4臺流量為31m3/h的冷卻水泵(一臺備用)。</p><

72、p>  把冷卻水泵放置在2號樓屋頂天面的鋼結構上。</p><p>  十七、冷卻水泵揚程的計算</p><p>  1、冷卻水系統(tǒng)最不利回路管道損失計算</p><p>  1)機房冷卻水系統(tǒng)管路損失計算表</p><p>  2)冷卻水系統(tǒng)總的沿程管路損失和局部阻力損失的計算。</p><p>  沿程阻力損

73、失:37584.06Pa3.76(mh2O)</p><p>  局部阻力損失:3.76=1.128(mh2O)</p><p>  2、冷卻水泵揚程H的計算</p><p>  1)冷卻水泵揚程H:就是冷卻水系統(tǒng)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加上冷水機組冷凝器阻力,加上冷卻塔中水的提升高度h,以及冷卻塔布水器的噴射壓力(約為5m水柱)再乘于1.1~1.2的安全系數(shù)。

74、</p><p><b>  2)已知:</b></p><p> ?。?)水冷柜機冷凝器水阻力為4.6 mh2O</p><p>  (2)冷卻塔的提升高度為取2.5m</p><p><b>  冷卻水泵揚程H:</b></p><p>  H=((3.76+1.128+

75、4.6+2.5+5)1.2=20.38(mh2O)</p><p>  十八、冷卻水泵的選型</p><p><b>  1、由第九點可知:</b></p><p>  冷卻水泵的揚程H=20.38mh2O</p><p>  2、由上面可為冷卻水泵選型參數(shù)如下:</p><p><b>

76、;  十九、補水系統(tǒng)</b></p><p>  1)因為該系統(tǒng)只有冷卻水系統(tǒng),所以只求冷卻水補水補水。</p><p>  2)直接由自來水經(jīng)過軟化裝置補到冷卻塔,系統(tǒng)補水量按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量的1.2%進行補水。計算如下:</p><p>  流量Q=31*3×1.2%=1.116m3/h</p><p>  最后確定補水

77、管管徑DN40鋼管</p><p><b>  二十、冷凝水系統(tǒng)</b></p><p>  1)冷凝水管的布置按照就近原則。以最短的管到排到最近的洗手間或地漏,冷凝水管與冷卻水管并排布置。</p><p>  2)冷凝水管的管徑按照冷量來確定,其確定方法如下:</p><p>  Q=7.1~17.6kW時, DN=

78、25mm;</p><p>  Q=17.1~100kW時, DN=32mm;</p><p>  Q=101~176kW時, DN=40mm;</p><p>  Q=177~598kW時, DN=50mm;</p><p>  Q=599~1055kW時, DN=80mm;</p><p>  Q=10

79、56~1512kW時, DN=100mm;</p><p>  Q=1513~12462kW時,DN=125mm;</p><p>  Q>12462kW時, DN=150mm。 </p><p>  因為152KW,符合:Q=101~176kW時, DN=40mm;</p><p>  所以,冷凝水管管徑為DN40<

80、;/p><p>  二十一、系統(tǒng)主要設備、管道、閥門承壓能力的計算</p><p>  系統(tǒng)主要設備、管道、閥門承壓能力P=水泵的揚程+系統(tǒng)的靜壓</p><p>  1、二層空調主機、閥門、管道承壓計算</p><p>  已知:水泵揚程為20.38m(mH2O)、二層受到的靜壓(即為樓層的高度)為48.5(mH2O)</p>&

81、lt;p>  P=水泵的揚程+系統(tǒng)的靜壓 =20.38+48.5=68.88(mH2O)=6.888(MP) </p><p>  所以,二層空調主機、閥門、管道所承受的壓力為6.888MP。</p><p>  2、十六層水泵、閥門、管道所承受的壓力</p><p>  已知:水泵揚程為20.38m(mh2O)、十六層管道受到的靜壓約為1 (mh2O)<

82、;/p><p>  P=水泵的揚程+系統(tǒng)的靜壓 =20.38+1=21.38(mH2O)=2.138(MP)</p><p>  所以,十六層水泵、閥門、管道所承受的壓力為2.138MP。</p><p>  二十二、其它風/水系統(tǒng)附件的確定</p><p>  1)風系統(tǒng)的附件主要有:防火調節(jié)閥、風量調節(jié)閥等。</p><p

83、>  防火調節(jié)閥主要是在發(fā)生火災時防止煙氣等通過風管傳到各個區(qū)域,在本設計中三臺水冷柜式機主風機出口處和機房回風管處均設置了一個70°C熔斷的防火調節(jié)閥。</p><p>  風量調節(jié)閥主要用在風管主管與支管連接處。用于控制風量,不讓風在支管的風量過大,以致后面的管道不夠風量。</p><p>  2)水系統(tǒng)的附件主要有:閘閥、電動二通閥、Y型過濾器、橡膠軟接等。</

84、p><p>  閘閥主要通過截斷水流,控制流量。每臺設備水管接口均設置了閘閥,冷凍水系統(tǒng)的主管出口也設置閘閥。</p><p>  Y型過濾器主要用于冷卻水泵的吸水管處,四臺冷卻水泵吸水管均設置Y型過濾器。</p><p>  3)每臺水冷柜式空調機進出水管都設有溫度計、 壓力表、閘閥、蝶閥、橡膠軟接,及出水管設置一個流量開關。</p><p>

85、  二十三、系統(tǒng)的消聲防震措施</p><p>  空調系統(tǒng)的消聲和減振是空調設計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對于減小噪聲和振動,提高人們大額舒適感和工作效率,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p><p>  對于設有空調等建筑設備的現(xiàn)代建筑,都可能室外及室內(nèi)兩個方面受到噪聲和振動源的影響。一般而言室外噪聲源是經(jīng)過維護結構穿透進入的,而建筑物內(nèi)部的噪聲、振動源主要是由于設置空調、給排水、電

86、氣設備后產(chǎn)生的,其中以空調制冷設備產(chǎn)生的噪聲影響最大。包括其中的冷卻塔、空調制冷機組、通風機、風管、風閥等產(chǎn)生的噪聲。其中主要的噪聲源是通風機。風機噪聲是由于葉片驅動空氣產(chǎn)生的紊流引起的寬頻帶氣流噪聲以及相應的旋轉噪聲所組成,后者由轉數(shù)和葉片數(shù)確定其噪聲頻率。</p><p><b>  1、消聲設備選型</b></p><p>  柜式離心風機:根據(jù)所選的柜式離心風

87、機的技術參數(shù)可以知道,離心風機的噪聲基本滿足設計要求,不需要設置消聲器,只需在風口與風機連接處設置軟連接即可(前后各設置一個)。</p><p>  水冷柜式機組:由水冷柜式機組的噪聲參數(shù)知道,需要設置消聲設備,本設計在出風口出設置一個消聲靜壓箱。</p><p>  2、 空調裝置的防振</p><p>  空調系統(tǒng)的噪聲除了通過空氣傳播到室內(nèi)外,還能通過建筑物的

88、結構和基礎傳播,例如:轉動的風機,和壓縮機所產(chǎn)生的振動可以直接傳給基礎,并以彈簧性波的形式從機器基礎沿房屋結構傳到其它房間,又以噪聲的形式出現(xiàn),因此,對空調系統(tǒng)振動機構削弱將能有效的降低噪聲。削弱由機器傳給基礎的振動是用消除它們之間的剛性連接來實現(xiàn)的,即在振源的和它的基礎之間安設避振構件(如彈簧減振器或橡皮軟木等),可以使從振源傳到的振動得到一定程度的頭減弱。</p><p>  本設計中設備的防震消聲做法是,在

89、水冷柜式機組出風口處用帆布軟風管連接,水泵、制冷機組的進出口用橡膠軟接頭連接,達到隔離震源,消聲減震的目的。</p><p>  二十四、管道保溫設計的設計考慮</p><p><b>  1、保溫材料的選用</b></p><p>  保溫材料的熱工性能主要取決于其導熱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越大,說明性能越差,保溫效果也越差,因此選擇導熱系數(shù)低的保溫

90、材料是首要原則。同時綜合考慮保溫材料的吸水率、使用溫度范圍、使用壽命、抗老化性、機械強度、防火性能、造價及經(jīng)濟性,可以在本設計中對供回水管及風管的保溫材料均采用帶有網(wǎng)格線鋁箔帖面的防潮離心玻璃棉。</p><p>  2、 保溫管道防結露</p><p>  下表為各管徑下要求的防結露厚度。</p><p>  表5 保溫材料(玻璃棉)的防結露厚度表</p

91、><p>  3、 保溫度材料的經(jīng)濟厚度</p><p>  從上面可以選出冷介質管道防結露所需的最小保溫厚度。應該明確的是,除空氣凝結水管外,其余計算的保溫防結露厚度通常都不是最經(jīng)濟的厚度而只是滿足了最低使用要求的厚度。關于經(jīng)濟厚度,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p><p> ?。?)保溫材料的類型及造價(包括各種施工、管理等費用);</p><p&

92、gt; ?。?)冷(熱)損失對系統(tǒng)的影響;</p><p>  (3)空調系統(tǒng)及冷源形式;</p><p> ?。?)保溫層所占的空間對整個建筑投資的影響;</p><p> ?。?)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p><p>  通過對現(xiàn)有大量工程的實際調研,結合實際情況,本設計以下表11-2作為經(jīng)濟厚度的參考,因此供回水管及風管的保溫材料可以選

93、用25mm厚的采用帶有網(wǎng)格線鋁箔帖面的防潮離心玻璃棉。</p><p>  表6 保溫材料的選用厚度表</p><p><b>  二十五、施工說明</b></p><p><b>  1、系統(tǒng)施工要求</b></p><p> ?。?)風管和風機盤管的出風短管都采用鍍鋅鋼板,風管支架間距為2~2.

94、5m。</p><p> ?。?)冷水管道都采用鍍鋅鋼管,直徑DN32以下為絲扣連接;直徑DN32以上采用焊接,焊口涂防銹漆。</p><p> ?。?)供回水管及風管的保溫材料都采用25mm厚帶有網(wǎng)格線鋁箔帖面的防潮離心玻璃棉作為保溫層。</p><p> ?。?)所有管道(除凝水管為低頭敷設,并保持0.003~0.005的坡度)均為抬頭走,最高處設自動排氣閥,并

95、保持0.003的坡度。管道支架的間距按有關規(guī)范[5]處理。</p><p>  其他未詳盡處見《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p><p><b>  2、系統(tǒng)的防火</b></p><p>  空調系統(tǒng)的風道是火災蔓延的重要途徑,為了保證建筑及人員的安全,必須十分重視空調系統(tǒng)的防火問題。</p>

96、<p><b>  防火措施:</b></p><p>  各層因盡量設有自動噴水滅火裝置。</p><p>  垂直風道應設在管道豎井內(nèi),該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的非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p><p>  通風及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風道不宜穿過防火墻和變形縫,如必須穿過,應在風道上設防火閥。</p>

97、;<p><b>  風道應采用非燃材料</b></p><p>  進風口應設在不受火災威脅的安全地帶。</p><p>  防火應考慮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靜電積聚。</p><p>  防火閥及排煙閥、排煙風機待均應定期檢修和運行,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p><p><b>  3、系統(tǒng)的防

98、、排煙</b></p><p>  須設置防、排煙的部位: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樓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p><p>  利用建筑物的窗,陽臺,凹廊或專用排煙口排煙。</p><p>  在各空調區(qū)域設置排煙風機。</p><p>  用風機向樓梯間送風,可防止煙氣入侵。</p><p><b&g

99、t;  二十六、結束語</b></p><p>  在這一個多月的畢業(yè)設計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科學研究和獨立分析、思考的重要性,當遇到實際問題時,只要認真的去思考,并且運用所學的知識,一步一步的去探索,我們是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p><p>  一個星期以來,我在中央空調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學到了很多上理論課無法學到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我對中央空調的畢業(yè)設計一片茫然,什

100、么都不是很懂,在這種情況下,我真的無法做下去。我想過放棄,給自己的理由是:“我以后不往空調這方面發(fā)展就可以了。”但,我后來發(fā)覺,同學們都不也很多不懂嗎?為什么他們都堅持下來,認真的完成這項任務。我反問自己:“為什么別人都可以做到,我就不能做到呢?”。就在那一瞬間,我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任務獨立完成的很好。要知道,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空調,我不能忽視對這方面的學習。認真學好空調這門課程,也能給我以后的就業(yè)多一個機會。我試著認真的去完成這個設計

101、,相信我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的。</p><p>  在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我學會了在困難的面前保持冷靜,一步一步的前進,直到把困難完全的打到。在這個中央空調畢業(yè)設計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耐力和細心很重要。想要完成一份好的設計,就必須不斷的創(chuàng)新、思考。還有,專業(yè)基礎知識對我們的設計來說很重要,否則,你會犯很多的錯誤,所以我們必須要把空調工程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基礎打牢。當我哪里不太懂的話,我會和同學互相的討論

102、,去問同學和老師,不過還有一種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查閱相關的規(guī)范大全和其他的主要的參考書,這些資料對我們的設計幫助很大。在設計的時候,我們遇到的主要的麻煩是水冷柜式機組的冷凝器的水阻力無法找到,計算冷凍機房水系統(tǒng)損失時,不知道怎么算等問題。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我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了。</p><p>  一個多月的中央空調畢業(yè)設計結束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這一次的設計,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nèi)プ屑毸?/p>

103、索的,我們必須一步一步的去做,有很多的東西看起來十分簡單,看著別人設計的圖紙都懂,但沒有親自去設計,就不會懂得理論與實踐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匆粋€圖很簡單,但在實際的設計中就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的想象不一樣,我們這次的課程設計就是要我們跨過這道實際和理論之間的鴻溝。不過,我堅信自己是有一定能力把設計完成的很好。</p><p>  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里,我親身體會到整體思考的重要性,想要有好的設計就必

104、須要有整體的邏輯思維。在我們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心細,特別要注意講求設計結果要有相關的依據(jù),不能憑自己的一些生活常識去得出結果,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仔細的去用學過的知識或查規(guī)范去完成它。這也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心細、謹慎、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我在設計的過程中,也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增強了我對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的認知,培養(yǎng)了我的規(guī)范化的工作作風。設計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我學到了許多許多的知識。以前我光只注意一些課本表面的知識,并

105、沒有專門的擴展我對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這方面的知識。這次的課程設計使我意識到我掌握的知識還遠遠不足,還有很多的缺陷。所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需要更努力地 去學習關于中央空調系統(tǒng)這方面的知識,特別要多去看這方面的資料,這一點真的很重要。</p><p>  總的來說,這次的中央空調畢業(yè)設計,我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的理論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學會了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巨大財富。<

106、;/p><p><b>  致謝</b></p><p>  本人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難題,得到老師、同學、朋友的大力幫助和鼓勵。特別是指導老師彭老師對我此次的設計給予了很多的寶貴的指導意見。在此,本人對本專業(yè)老師:xx老師以及學院各位老師表示深深的謝意。</p><p>  最后再對在設計中給予我?guī)椭睦蠋熀屯瑢W表示衷心的謝意。&l

107、t;/p><p><b>  參考文獻</b></p><p>  1.《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陸耀慶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993年</p><p>  2.《空氣調節(jié)》趙榮義等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年</p><p>  3.《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 (GB50019-2003)</p>

108、<p>  4.《中央空調》何耀東 何青主編,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8年</p><p>  5.《空氣調節(jié)設計手冊》(第二版)電子部十院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p><p>  6.《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 </p><p>  8.《高層民用建筑空調設計》潘云鋼編著,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999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