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研究</p><p><b> 目 錄</b></p><p> 內(nèi)容摘要 ------------------------------------------------------------------ 4</p><p><b> 正文</b></
2、p><p>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 4</p><p>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 4</p><p> 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齡化 ----------
3、------------------------------- 4</p><p> 共同犯罪、結伙作案多,帶有“黑幫”性質的團伙犯罪亦有增加趨勢 -------- 5</p><p> 作案手段比較野蠻和兇殘,往往是不計后果 ------------------------------- 5</p><p> 反復性強,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4、--------------------------------- 5</p><p> 突發(fā)性犯罪多,作案動機、目的比較單純,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 6</p><p> “性”犯罪占一定比例 --------------------------------------------------- 6</p><p> 青少年犯罪的形成
5、原因 -------------------------------------------------- 6</p><p> 主觀因素 -------------------------------------------------------------- 6</p><p> 對外界不良刺激的積極感知和犯罪 ----------------------------------
6、------ 6</p><p> 意識因素與犯罪--------------------------------------------------------- 7</p><p> 不同氣質類型與犯罪----------------------------------------------------- 7</p><p> 不良性格傾向與犯罪----
7、------------------------------------------------- 8</p><p> 客觀因素--------------------------------------------------------------- 8</p><p> 自身原因 -------------------------------------------------
8、------------- 8</p><p> 家庭原因 -------------------------------------------------------------- 8</p><p> 學校原因 -------------------------------------------------------------- 9</p><p>
9、 社會原因 -------------------------------------------------------------- 9</p><p> 司法原因 ------------------------------------------------------------- 10</p><p> 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和矯治 ----------------------
10、------------------------ 11</p><p> 青少年犯罪的學校預防 ------------------------------------------------- 11</p><p> 改善教育管理模式 ----------------------------------------------------- 11</p><p&g
11、t; 加大教育投入,強化德育教育------------------------------------------- 11</p><p> 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12</p><p>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預防 --------------------------------------------
12、----- 12</p><p> 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 --------------------------------------------------------- 12</p><p> 2、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 12</p><p> 3、特殊家庭青
13、少年的社會救助 ---------------------------------------------- 13</p><p> 青少年犯罪的社會預防 ------------------------------------------------- 13</p><p> 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矯冶工作-------------------------- 13<
14、;/p><p> 增強社會責任感,動員全體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齊抓共管-------------------- 13</p><p> 充分發(fā)揮家庭預防的特殊作用-------------------------------------------- 13</p><p> 發(fā)揮學校的重點教育作用-----------------------------------
15、------------- 13</p><p> 全社會都應當對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擔負起責任-------------------------- 14</p><p> 增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 14</p><p> 青少年犯罪的自我保護防范和保護--------
16、------------------------------- 14</p><p> 1、避免違法犯罪的安全性教育 ---------------------------------------------- 14</p><p> 2、對在犯罪侵犯的特殊情形下自我保護 -------------------------------------- 14</p><
17、p> 3、加強對青少年自護的相關法律的教育與學習 -------------------------------- 15</p><p> 4、自我防護的救濟途徑的教育 ---------------------------------------------- 15</p><p> 青少年犯罪的立法和司法預防---------------------------------
18、-------- 15</p><p> 1、加強青少年犯罪的立法預防--------------------------------------------- 15</p><p> 加強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預防 -------------------------------------------- 15</p><p> 參考文獻--------------
19、--------------------------------------------------- 15</p><p>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研究</p><p><b> 內(nèi)容摘要:</b></p><p> 本文以青少年犯罪為探討對象,根據(jù)青少年犯罪的特點、起因,結合多個案例分析,深入研究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從而進一步探
20、討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與矯治。</p><p> 關鍵詞:青少年 犯罪特點 犯罪成因 預防與矯治</p><p>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逐漸增多,青少年違法犯罪日漸突出,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人們的憂慮,更成為困擾各級政法部門的熱點問題。雖然我國已頒布實施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guī),可以說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也
21、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效果,但結合新的社會實際,青少年犯罪現(xiàn)象的逐漸增長,本文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成因,進一步深入探析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及對策。</p><p>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p><p> 青少年這個概念在犯罪學中一般是指已年滿十四周歲至未滿二十五周歲的人。這個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兩個年齡段的人群,橫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兩個年齡區(qū)域?!扒嗄辍笔侵溉藦氖辶鶜q到三十歲
22、左右的年齡段,“少年”指人從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的年齡段。理論界對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p><p> 狹義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25周歲的青少年實施的危害社會、觸犯刑律,依法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 </p><p> 廣義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6-25周歲的青少年的不良行為,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不良行為是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guī)定的不良行為和嚴重
23、不良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所有行為,犯罪行為是違反《刑法》禁止的一切行為。</p><p>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點</p><p> 有人類學家曾尖銳地指出:“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一個文明趨向于更高,或許還是更有價值的目標時,社會性越軌(犯罪)的可能就越大。”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jīng)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社會轉型時期,出現(xiàn)犯罪的嚴峻態(tài)勢并不奇怪。我們對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
24、此。同時,青少年自身也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點(如機體需要增多、性成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沖動、模仿、獵奇等),以及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總體上偏年輕的客觀情況,使得我國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較高。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出呈現(xiàn)如下特點:</p><p> 1、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齡化。 </p><p> 隨著市場經(jīng)濟體質的建立和對外開房的不斷推進,社會生產(chǎn)力得到迅速
25、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青少年的成熟期也普遍呈提前化的趨勢。人的交往年齡越來越提前,使青少年智力獲得發(fā)展,同時也使青少年犯罪向低齡化趨勢發(fā)展。</p><p>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一件強奸案中,三個被告均為未成年人,一個才15歲,但在對付舞廳小姐實施強奸時,顯得非?!袄暇殹?。另據(jù)報道,2001年2月8日,北京海淀區(qū)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本市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報案,該公司在交納上網(wǎng)費時,發(fā)現(xiàn)
26、在北京電報局的163上網(wǎng)帳號被人盜用,累計損失達40余萬元。經(jīng)公安部門認真排查,終于將本市第一個黑客——年輕的在校大學生盧某抓獲。實際上,現(xiàn)在很多制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齡化也比較突出。13、14歲的小孩動輒拿刀傷人、殺人,犯罪的年齡越來越小。</p><p> 2、共同犯罪、結伙作案多,帶有“黑幫”性質的團伙犯罪亦有增加趨勢。</p><p> 這是由青少年年齡小
27、、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強等特點所決定的。他們在實施犯罪時往往有膽怯心理,總感覺一個人作案勢單力薄,所以就糾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圍”,一轟而上,既能互相壯膽,又能分工合作。據(jù)報道,今年9月在安徽合肥市易山區(qū)法院不公開審理一搶劫案件,18個被告中,只有一個19歲,其他均為未成年,最小的才15歲。這是一群在城市游蕩的孩子,一沒錢就幾個人湊在一起,竄到街上,見人峰擁而上,先打后搶。更有甚者,近幾年來不斷有青少年組成的帶有封建幫會色彩和黑社會性質的
28、違法犯罪團伙,凈干些打架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搶劫、敲詐錢財?shù)冗`法犯罪活動,有的甚至稱霸一方。2001年,在北方某城市公園發(fā)生了一樁血案,一年僅14歲的少年被捆綁雙手,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此案告破后,挖出了一個犯罪團伙。這個團伙共有32人,最大的16歲,最小的才12歲,他們成立了“好漢幫”、“神龍教”,還有敢死隊,其中有“老大”、“軍師”、“打手”等。少年“黑社會”已露端倪! </p><p>
29、作案手段比較野蠻和兇殘,往往是不計后果。</p><p> 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fā)育階段,生理發(fā)育很快,但心理發(fā)展卻比較慢,在思想上表現(xiàn)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產(chǎn)生感情沖動,走向極端。而且,由于年輕人的逞強好勝,在進行犯罪活動的過程中,常常帶有很大程度的瘋狂性和暴力性。具體表現(xiàn)一下幾種情況:行兇殺人、謀財害命、嚴重傷害;或暴力搶劫;或暴力強奸等。犯罪手段惡劣,帶有一定程度的瘋狂性。比如,
30、據(jù)報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歲的少女因母親對其管教太嚴,竟用刀將其母親砍殺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縣一所中學的兩名學生因不滿老師的耐心規(guī)勸,居然動手“修理”了8名老師長達1小時,造成2名老師下鄂骨折,一名懷孕女教師險些流產(chǎn)。時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學生因不滿老師的訓斥,放學后用一把小刀連刺老師十刀,致老師慘死刀下。</p><p> 反復性強,再犯的犯罪率上升。</p><p>
31、 青少年模仿性強,犯罪學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違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強、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反復性。在看守所、監(jiān)獄的“交叉感染”,使其學會了更多的犯罪“技術”,由以前的“一面手”變成“多面手”,并且膽子更大,反偵查性更強。這恐怕是重大、惡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斷發(fā)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p><p> 據(jù)有關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不斷上升
32、。青少年重新概率達到了15%—20%,個別地區(qū)達到30%以上。所以,加強研究重新犯罪的特點和規(guī)律,預防和控制重新犯罪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p><p> 5、突發(fā)性犯罪多,作案動機、目的比較單純,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p><p> 由于青少年年齡小,社會經(jīng)驗少,考慮問題比較簡單,犯罪動機單純,很少預謀,突發(fā)性犯罪比較多。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某中學一位初二學生要某,一天晚
33、上和他的“鐵哥們兒”在路上行走,風很大,見路過的一青少年穿著外套,就搶來穿,結果犯上了搶劫罪。</p><p> 6、“性”犯罪占一定比例</p><p> 由于青少年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刻,對于尚未體會的事物極想嘗試,特別是改革開放依賴,一些污穢的東西也隨之進來,加上不健康的影視、書報、音響等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朦朧意識的驅使,某些青少年一遇機會便可能采取手段予以模仿和實
34、施,造成“性”犯罪。</p><p> 三、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p><p>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決定性因素,都不能發(fā)生犯罪,犯罪的產(chǎn)生不僅要具備許多決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個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類型犯罪的巨大差異。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要對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青少年犯罪心理角度分析分為
35、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p><p><b> 主觀因素</b></p><p> 1、對外界不良刺激的積極感知和犯罪。</p><p> 感知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外界環(huán)境信息和感知者自身的信息。同時個體對信息的感知是具有選擇性的。青少年的違法犯罪,多與他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映長生很強的選擇性有關,以及由于知識和經(jīng)驗不足,缺少鑒別真?zhèn)巍⒚莱蟮哪芰?/p>
36、,往往對于一些不良刺激產(chǎn)生了積極感知。通常表現(xiàn)刺激青少年能積極感知的對象有:</p><p> 能直接激起本能欲望的刺激。那些能直接激起人們吃、喝、玩、樂、性或攻擊的欲望的刺激,常常都能成為青少年積極感知的對象。</p><p> 新異特殊的刺激。奇裝異服、新潮發(fā)型、配飾紋身、流氓集團的暗語或黑話等,容易成為他們積極感知的對象。</p><p> 反復持久的刺
37、激。青少年起初都不會抽煙、喝酒、賭博、吸毒等,往往是在與同伙的長期交往中,這些刺激持久的反復的出現(xiàn),便由被動地嘗試、模仿逐步發(fā)展成為積極的習慣愛好。</p><p> 誘惑性強的刺激。例如易于偷取的錢財,便于盜竊的高級物品,僻靜昏暗街巷中獨行的青年女性等,都易于成為他猛積極感知的對象,激起偷盜和強奸的欲望。</p><p> 迎合性強的刺激。即符合當前人的急切需求的刺激。如一個青少年看
38、中一款手機時,就成為其積極感知的對象,產(chǎn)生偷竊的動機。</p><p> 與自我表現(xiàn)有關的刺激。凡與炫耀逞能、顯威顯圣有關的刺激都容易成為積極感知的對象,激起各種犯罪行為。</p><p> 2、意識因素與犯罪。</p><p>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了解主觀意識缺陷的作用和內(nèi)容,從而更好的研究青少年犯罪形成的主體因素:<
39、;/p><p> 主觀意識缺陷與犯罪。青少年主管一時缺陷的核心是極端個人主義。社會生活中的個人主義,往往不是肯定個人價值,而是肯定自己的價值,否認集體主義,在他們的眼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別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利己主義,一切都從個人的需求和利益出發(fā),而不考慮他人和集體利益,個人主義發(fā)展到惡性膨脹的地步,將可能導致其相應的損害他人、集體和社會的行為,違法犯罪行為。例如說:貪財、戀色、任性、無知等。</p&g
40、t;<p> 價值觀薄弱與犯罪。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與自身需要之間的關系進行認知和評價,并以此指導自己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tǒng)。價值觀與個人需要緊密相關聯(lián),因而常常參與個人的動機過程。人動機斗爭的過程,也是各種價值觀念沖突、取舍、趨利避害的過程。因此,在不同價值觀的支配下,有些人的行為表現(xiàn)得到社會的贊許和接受;有些人的行為卻是違法亂紀、違反社會公德,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p><p>
41、 道德觀和法制觀的顛倒與犯罪。道德和法制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道德是依靠輿論力量和內(nèi)心驅使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法制是借助國家機器對違法者實行強制性的制裁。犯罪青少年由于社會化過程中的缺陷,沒有形成應有的道德、法制觀,必然缺乏內(nèi)心的控制力量,為滿足自己本能需求,就不擇手段的侵犯別人和社會利益,從道德觀來看,當前犯罪青少年的道德觀主要特點是模糊、顛倒和混亂的。</p><p> 不同氣質類型與犯罪。</p&g
42、t;<p>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人在認識、情感、言語、行為中,心理活動發(fā)生時</p><p> 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wěn)定人格特征,也就是人們常講的性情和脾氣。如一個犯罪青少年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情緒激動,那么就認為此人具有情緒激動的氣質特征。目前把氣質分為四種: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p><p> 以上四種氣質類型是典型的代
43、表,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混合型,違法犯罪青少年大多數(shù)性情急躁、情緒易激動、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善于交際、能說會道,但干起事來往往缺乏深思熟慮,不考慮后果,情感易爆發(fā)、易沖動行事。這些氣質有積極的一面同事也有消極的一面,衡量它的價值取決于他們從事活動的內(nèi)容和方向,如果從事正常的學習、工作和勞動就能發(fā)揮積極的一面;如果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那就是消極的一面。</p><p> 氣質的類型本身與青少年并沒有
44、必然的聯(lián)系,完全取決于不想的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不是由氣質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p><p> 不良性格傾向與犯罪。</p><p> 性格具有態(tài)度、理智、情緒和意志四個主要特征。犯罪青少年在違法犯罪前由于受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了不良的性格傾向,這些不良的性格傾向在與不良同伙中進一步強化,在思想上形成一套啊犯罪邏輯,在行為上養(yǎng)成犯罪的習慣,并逐漸轉化為難以改變的動力
45、定型??梢钥闯?,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是在自然素質的前提下由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塑造而成。一旦性格的形成就會對客觀現(xiàn)實產(chǎn)生反作用。</p><p><b> 客觀因素</b></p><p>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觀原因是對特定的社會文化關系的內(nèi)化。客觀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一種歷史形成的社會關系系統(tǒng)的形成而出現(xiàn)的,這種關系并不是存在于個人的生活之外,而是存在于個人生活之中。
46、因此,群體的人際關系水平的高低必然直接影響人的心理發(fā)展。宏觀的社會環(huán)境和群體的人際關系中,促進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和文化沖突等。</p><p><b> 1、自身原因</b></p><p>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內(nèi)因和外因兩個方面。這里談的“自身原因”是內(nèi)因,后面要談的家庭、學校、社會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質的好壞是決定
47、其是否違法犯罪的關鍵。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質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無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嚴得不到滿足,加上法制觀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p><p><b> 2、家庭原因</b></p><p> 父母是孩子的第
48、一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正如古人所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边@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會管,出了問題,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二是子女長期養(yǎng)成的不良習性,父母管不了,因為沒有從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對子女喪失信心,不愿管,順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離異后,孩子無人管,為了自己而不顧及或無暇顧及孩子,使之浪跡社會;五是父母自身行為不端直接影響孩子,使之效
49、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毆。人們總結的一句話:“問題家庭出問題少年”,確實不無道理!前文談到的我所曾承辦的三名未成年人強奸案,三個被告人的家庭都是離異家庭,其共性是對孩子缺乏關愛。法庭教育時,這三個父母都痛哭流涕,說對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強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 </p><p><b> 學校原因</b></p><p> 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學校教
50、育方法不當,是導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會、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F(xiàn)在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p><p> 第一、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 </p><p> 盡管我國早已確立了“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也有“教書育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現(xiàn)在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xiàn)象。一個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壞,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個學校領導的政績?nèi)绾?,一個教師的水平怎么樣,
51、都要由“升學率”來衡量,來體現(xiàn)。學校有快、慢班之分,學習好的學生往往受到青睞,可以吃小灶,學習差的學生則受到歧視和排擠,結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好學生一旦考試落榜,則感前途無望,萬念懼毀;差學生則破灌破摔,厭學、輟學,這兩種情況都容易出現(xiàn)問題。他們一旦流向社會,受到不良因素的誘發(fā)和影響,就會發(fā)生違法犯罪行為。 </p><p> 第二、對學生處分缺乏慎重考慮和處分后對處分生放棄教育。 </p><
52、;p> 對違犯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進行處分,是教育、挽救學生的一種手段,若運用得好,可以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起到警告、震懾作用,使之不敢、不會再犯;若運用不好,則會使受處分的學生產(chǎn)生悲觀、消極情緒,從此自暴自棄,在邪道上越走越遠,從而滑向犯罪的泥潭。一個18歲的黑幫“老大”——王海,在其自述中談到:“有一次上課遲到,老師罰我在教室的角落里舉磚頭,我心里發(fā)狠就用磚頭一下砸在一張課桌上。 老師上來就踢了我一腳,我和他打了起來。就這樣,我被學
53、校記大過處分。我認真學習的日子也隨之結束了。我和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混在一起,整天尋釁滋事?!?</p><p> 第三、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 </p><p> 學校缺乏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學生不知什么是違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不知法、不懂法,更談不上遵紀守法。前一段時間,筆者辦理的劉×搶劫案,被告人劉
54、×在學校、網(wǎng)吧門口強行向其他學生索要錢財,以滿足其上網(wǎng)消費。他感覺這些都是小事,壓根沒有和犯罪聯(lián)系起來。 </p><p><b> 4、社會原因</b></p><p> 社會不良現(xiàn)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F(xiàn)在人們所說的“黃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對青少年的危害尤其為甚! </p><p> 第一、文化市場的“
55、黃色污染”。 </p><p> 低級、庸俗的文化會侵害、腐蝕人們的靈魂。目前,在文化市場上,圖書報刊、音像制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封建迷信、兇殺暴力、淫穢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內(nèi)容,對社會文化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污染。其中,“黃色污染”對青少年的腐蝕則最為嚴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3條)明確規(guī)定:“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jīng)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可一些游戲廳、歌舞廳、
56、錄像廳、網(wǎng)吧老板,利欲熏心,貪圖眼前利益,致使一些青少年沉湎于此,心靈遭受毒害,理想被嚴重扭曲,他們?yōu)闈M足自己的超前消費和感官刺激,而逐步走向犯罪。筆者曾辦過一起趙××奸淫幼女案,趙××只有15歲,就“糟?!薄⒓橐?名女孩,這些女孩小的僅有4歲,大的才11歲,趙××年紀不大,但卻花樣翻新,手段殘忍,這些都是他看黃色錄像學來的。他經(jīng)常光顧的錄相廳老板也因此案被判刑。正像一位中學
57、校長所發(fā)的感嘆:“課堂教育一個鐘頭,不頂錄相廳一個鏡頭”,“老師苦口婆心講一天,抵不上學生書攤轉一圈”。 </p><p> 第二、以腐敗現(xiàn)象為代表的“灰色污染”。 </p><p> 腐敗現(xiàn)象對下一代的影響亦不可等閑視之。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和走后門拉關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們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相信“權大于法”,依靠自己的家庭勢力而違法犯罪,有些是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
58、p><p> 第三、帶有黑社會性質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p><p> 這幾年來,我國帶有“黑社會”性質(稱之為“涉黑案件”)也越來越多。一些比較具體的宣傳報道,雖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過于細致的宣揚和描寫,使一些青少年紛紛模仿,講“哥們義氣”,跪拜結盟,打打殺殺,危害社會。對此,前文已作了例舉。有專家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少年犯團伙極易發(fā)展成為黑社會勢力”。 </
59、p><p><b> 5、司法原因</b></p><p> 青少年犯罪是當今社會最常見的一個問題,不但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同時也極大的威脅著國家和社會的安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從刑事法學的觀點出發(fā),青少年犯罪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的一部分。但是,青少年犯罪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因此,本章節(jié)我們主要談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執(zhí)行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犯罪人
60、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p><p> 第一、刑事訴訟制度及其執(zhí)行方面存在的問題。 </p><p> 應該說,我國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朝著民主化、法制化的進程邁出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一些缺漏和尚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比如,“沉默權”的問題,羈押措施的限制和完善,等等。還有,在執(zhí)行刑訴法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如“刑訊逼供”、“律師會見難”和“超期羈押”等“老大難”問題。這些都可能使受
61、到不公正對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產(chǎn)生逆反、繼而對社會進行抵抗甚至敵視的犯罪心理。對于青少年來說,更容易產(chǎn)生這種心理。由此,加強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保障,盡量減少對其羈押,顯得更為重要。 </p><p> 第二、監(jiān)獄的“交叉感染”。 </p><p> 關于“監(jiān)獄”的致罪性問題,經(jīng)過犯罪學家的長期研究和討論,其結論應該是肯定的。正如法國當代犯罪學家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
62、在包括法國和美國在內(nèi)的一些國家執(zhí)行監(jiān)禁刑的可悲現(xiàn)狀,驗證了監(jiān)獄具有致罪性的論斷?!比毡痉缸飳W家研究后指出:“我國現(xiàn)在的監(jiān)獄勞動,是用極少量的獎金來約束服刑人的身體……其實際用意不過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F(xiàn)在,已坐過監(jiān)獄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為再犯者,重新回到監(jiān)獄?!北O(jiān)獄對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則更強。對此,應引起我們的充分注
63、意。</p><p> 四、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和矯治</p><p>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它既反應出我國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所呈現(xiàn)的社會結構內(nèi)在的結構性矛盾與沖突以及其整合機制的破裂與松弛,同時也折射出青少年個體在適應當前急劇變化、復雜多樣的社會環(huán)境過程中思想上的困惑與迷茫,心理上的脆弱與孤獨,因而要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犯罪,就應當立足我國的實際
64、,整合社會資源,構筑起青少年犯罪的防治體系以及運行機制,同時結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對其進行多方面順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培養(yǎng)與扶植,促進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p><p> 青少年犯罪的學校預防</p><p> 1、改善教育管理模式。</p><p> 學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基地,學生是道德養(yǎng)人、人格凈化、知識積累等與學校教育密切
65、相關,強化學校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是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我們要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改進教育管理模式。校風校紀嚴明是正常教學秩序的保障,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嚴格學校內(nèi)部管理,嚴肅校風校紀,使學生懂得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自覺維護學校良好秩序。</p><p> 一直以來,對于小學、中學、高中的工作成績與社會聲望基本上以升學率的高低作為學校好壞的評價標準,學校的工作基本也隨著這一指揮運轉,這不僅本身給青少年
66、違法犯罪潛藏了消極的因素,也制約了學校對于防治工作的發(fā)展,因此要發(fā)揮學校在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功能,重要的一點是政府應將青少年違法犯罪防治工作納入到學校的中心工作之中,并將其作為評價學校工作成績的一項重要指標。</p><p> 加大教育投入,強化德育教育</p><p> 針對我國青少年受教育的現(xiàn)狀,國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國家和地方財政允許的情況下重點保障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著重解決
67、貧困家庭子女無法入學、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學校經(jīng)費嚴重不足、流動兒童入學困難、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不達標等問題;切實保證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促進教師安心教書育人;做好流浪青少年救助工作等。</p><p> 中小學要加強德育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避免認為地區(qū)分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快班與慢班、尖子生與差等生;建立健全德育教育規(guī)章制度;落實德育教育大綱,開展“五愛”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培養(yǎng)學生
68、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康人格;拓展德育教育的領域和形式,進行家庭教育服務、咨詢,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落實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要不定期組織社會各界和群眾予以監(jiān)督檢查。</p><p> 此外,學校應當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家長座談會,舉行家長參觀、接待活動,努力開著家訪等工作,加強學校與家長的練習,增進雙方管教和輔導學生的方式、理念的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防止和矯治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率的發(fā)
69、生。</p><p> 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p><p> 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迅速的時期,學習壓力很大, 任務十分繁重,社會的負面影響同樣作用到他們的身上,極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例如活得太累、追星偏執(zhí)、早戀、尋求勢力保護、苦悶、擔憂前途問題等,對此應當引起高度重視。</p><p> 同時,學校應
70、充分認識到課外活動的重要性,積極組織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參觀各類教育基地、利是博物館、舉辦知識競賽等,把精力充沛的青少年的情趣引導到健康向上的軌道上,防止青少年結交不良伙伴或外出尋求刺激而邁向犯罪之路。</p><p>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預防</p><p> 家庭是人生第一課堂,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首要場所,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防線。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證青少年樹立良好人格、順利完成社
71、會化過程的先導。同時,由于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期,有其獨特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及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這一階段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家庭方面,預防青少年犯罪應做好以下工作:</p><p><b> 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b></p><p> 為人父母者,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愛好,給孩子做好表率。同時,這也是社會有關部門需要做的一項工作,要提高婚姻質量,加強對父
72、母(家長)的培養(yǎng),不僅要提高這些家長的科學文化知識,并且要教會他們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方法。</p><p> 在當今的社會里,我們提倡理解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在這種類型的家庭,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興趣和要求,經(jīng)常想他們提供足夠的信息,并引導孩子自己作為選擇和決定,父母既愛護,又持冷靜的態(tài)度。</p><p><b> 提高家長的家教能力</b></p>
73、<p> 要提高家長的家教能力關鍵是提高家長的素質,育人先育己,打鐵先得自身硬,這是最淺顯的道理。那么,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的努力:</p><p> 首先,開辦家長學校,傳授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家長家教水平,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方法。</p><p> 其次,各級婦聯(lián)、工會、共青團等有關院??梢蚤_設家庭教育咨詢機構、網(wǎng)站,由
74、教育專家、心理咨詢老師、法律專家等多方人員加入,解答家庭教育方面問題,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p><p> 再次,各級政府應普遍建立家長學校作為社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抓好抓實。</p><p> 最后,社會也應廣泛開展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討論和指導活動,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引導家長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保障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長。</p><
75、p> 特殊家庭青少年的社會救助</p><p> 特殊家庭的青少年一直以來是我國社會救助工作的重點對象,近年來通過行政機關,以及社會途徑給予各種救助,建立了助孤、助學、助醫(yī)、助殘等一系列較完整的救助體系,從而保障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改善生活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社會和諧。</p><p> 青少年犯罪的社會預防</p><p> 1、 加強對青
76、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矯冶工作。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使他們懂得自尊、自愛、自重,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同時,做好青少年心理矯治工作,通過對不良心理因素的清除,對扭曲心理的矯正,對創(chuàng)傷心理的修復,阻止不良行為的發(fā)展,削弱或者排除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動因,從而有效地預防或者制止犯罪。 </p><p> 2、增強社會責任感,動員全體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公、檢、法、青年團體等部
77、門要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加強有關青少年保護的立法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習慣,禁止侵蝕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傳播;打擊教唆、引誘、脅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動。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減少和消除實施犯罪的條件,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針對有明顯犯罪傾向或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采取幫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幫教小組,送工讀學校教育,加強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訪考察。 </p>
78、<p> 3、充分發(fā)揮家庭預防的特殊作用。家庭教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線,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子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源頭。一是家長應當以自己遵紀守法的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二是父母要盡到撫養(yǎng)子女的義務,為子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其社會化的形成奠定好早期基礎。三是根據(j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開展品德教育、理想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等教育,從家庭中開始強化青少年犯罪的社會預防。四是家長應該學習和掌握一些基
79、礎的普通的心理學知識,對孩子們的不良心理跡象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矯治,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家長應當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的思想和精神狀況,引導和教育他們學習法律知識,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 </p><p> 4、發(fā)揮學校的重點教育作用。學校要把應試教育改為素質教育,要把法制教育作為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方面,切實抓緊抓好。學校應當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理想、道德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
80、育,教育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情況,開展以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為主要內(nèi)容的活動,如參觀打擊各種犯罪的專題展覽,收看法制教育電視片,觀看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主要內(nèi)容的電影、戲劇、文藝演出,舉辦法制報告會,搞好警校共建等,營造一個學法、知法、用法的氛圍。同時,學校應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使教師具備優(yōu)秀的品德和素質,加強對后進生的幫助教育,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改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作法,注重教書,
81、更重育人,不要把“雙差生”推向社會犯罪的邊緣。 </p><p> 5、全社會都應當對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擔負起責任。尤其是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要自覺地把面向青少年傳播法律知識,宣傳法律意識當作自己應盡職責,使各種新聞媒介真正成為傳播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園地。社會娛樂性場所也要加強管理,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營業(yè)性舞廳、歌廳、游戲室;要整頓文化市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傳播淫穢音像光盤、
82、圖書,掃黃打非,禁賭、禁毒,徹底清除誘發(fā)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毒根。 </p><p> 6、增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大普法力度,尤其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許多青少年走向犯罪,首先是由于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外來侵害,沒有也不知道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而是采取報復方式,使自己也陷入了違法犯罪的泥潭。所以,在教育青少年依法自律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主要的是青少年要自覺的
83、學法、知法、用法、守法,不斷修煉和培養(yǎng)自己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會保護自己,也學會尊重他人,也不斷地增強自覺抵制犯罪的法律意識。 </p><p> 青少年犯罪的自我保護防范和保護</p><p> 加強青少年學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所必需的,也是減少青少年犯罪、維護師生安全的有效措施。本章結的論點以社會的實際情況,加強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與教育,使其樹
84、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其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能力,以至于青少年對自己的行為能夠進行有效的內(nèi)在控制?,F(xiàn)代大眾傳媒的廣播、電視、報刊、書籍、錄像、電腦,以及社團、社交群體、社區(qū)環(huán)境等多種機構和渠道的社會化功能已日趨明顯?!额A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思,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青少年從我做起,
85、從小做起,自覺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及時清除外界消極因素的干擾,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對于青少年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p><p> 1、避免違法犯罪的安全性教育。主要是教育青少年提高受犯罪侵害的警惕性與相關只是,如青少年女性不要單身在夜晚僻靜處行走,不要單個人攜帶巨額現(xiàn)金,在晚上時應關好門窗等。</p><
86、;p> 2、對在犯罪侵犯的特殊情形下自我保護。比如面對入室持刀搶劫的歹徒如何保護自己生命,在被綁架時如何保護自己避免遇害等。</p><p> 3、加強對青少年自護的相關法律的教育與學習。如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犯罪人實施正當防衛(wèi)的條件以及正當防衛(wèi)過當?shù)慕缦薜葍?nèi)容的教育與學習。</p><p> 4、自我防護的救濟途徑的教育。這主要是當青少年收到犯罪侵害后,怎樣及時報案尋求救濟等&l
87、t;/p><p> 此外,對于青少年的自護教育應該結合現(xiàn)實的案例,針對實際中犯罪的演變態(tài)勢,有針對性、現(xiàn)實性地加強教育和學習,以使青少年真正受到教益。</p><p> 青少年犯罪的的立法和司法預防</p><p> 在治理青少年犯罪中,司法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既涉及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問題,還涉及如何公正懲處和保障青少年犯罪人的合法權益以促使其改邪歸
88、正、防止重新犯罪問題。因此,科學地建構刑事司法運行機制是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保障。具體而言,加強青少年犯罪的立法和司法預防要在以下兩方面努力:</p><p> 1、加強青少年犯罪的立法預防。</p><p> 加強青少年犯罪的立法預防主要制定和晚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法庭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細則》、《校園安全條例》等法律、規(guī)章和制度,要明確
89、規(guī)定政府、社會組織和監(jiān)護人職責,強調對青少年的積極保護;應倡導、鼓勵青少年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推進青少年的自我保護工作;確立有效的執(zhí)法體制,使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相關法律真正得到落實。</p><p> 加強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預防。</p><p> 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預防應在以下四個方面努力:一是要嚴厲打擊、懲處侵害青少年學生合法利益和教唆、引誘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活動。二是要改革未成年
90、人的刑事司法工作,形成與少年法庭相協(xié)調的工作體系。三是要完善青少年犯罪教育改造制度,盡快制定《未成年犯管理教育條例》、《回歸社會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法律和法規(guī),以加強對青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改變青少年犯改造的內(nèi)容和方法,完善刑滿釋放青少年的幫教、復學和就業(yè)安置制度。四是要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同時,適當加大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處罰。</p><p><b> 參考文獻:</b><
91、;/p><p> 呂錚《青春脫軌--青少年犯罪啟示錄》北京大學出版社</p><p> 莫洪憲《中國青少年犯罪問題及對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p><p> 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青少年警示錄》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p><p> 黃教珍、張停云《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預防與教育對策》法律出版社</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聾人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研究.pdf
- 青少年犯罪畢業(yè)論文---淺析青少年犯罪問題
- 青少年犯罪畢業(yè)論文
- 論文論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預防對策
- 青少年犯罪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
-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對策》
- 淺析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及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 試論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畢業(yè)論文】
- 芻議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對策
- 畢業(yè)論文論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
- 論青少年性犯罪特點、成因及對策
-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與預防
- 青少年犯罪問題論文
- 論青少年犯罪及預防對策
-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yè)論文《淺談青少年犯罪成因與預防》
-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預防
- 外來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對策
- 基于市場經(jīng)濟視角談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對策
- 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預防對策研究.pdf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與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