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種海水中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可引起海水養(yǎng)殖魚類疾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蘭氏陰性細菌外膜的主要成分,是細菌中毒最主要的內(nèi)毒素.鰻弧菌、溶藻弧菌脂多糖對魚類的致病致死作用已有諸多研究,但副溶血弧菌脂多糖的致病致死作用尚無研究.研究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脂多糖在牙鲆中的免疫效應,尋找防治副溶血弧菌病的方法,對牙鲆的健康生產(chǎn)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該研究利用酚水法提取副溶血弧菌脂多糖.進行急性毒性試驗測定脂多糖在48h對牙鲆的半致死濃度(LC50),實驗結果表明脂多糖注射量為0.2ml,48h的半致死濃度為126mg·ml<'-1>,注射劑量在40mg·kg<'-1>時不會對牙鲆造成傷害.用此濃度脂多糖做免疫原,采用加強腹腔注射法免疫牙鲆,利用免疫試管;凝集法測定牙鲆的血清凝集抗體效價,研究牙鲆在脂多糖免疫后特異性的免疫應答規(guī)律.結果表明,免疫后的牙鲆對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凝集抗體效
3、價有顯著提高,第3周抗體滴度達到最高值256.該研究測定了脂多糖免疫后牙鲆白細胞吞噬活性的變化和病原菌攻毒后牙鲆的存活率.結果表明,脂多糖免疫后在不同的時間,牙鲆白細胞的吞噬活性沒有明顯差別,但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加強(P<0.05).用致病副溶血弧菌攻毒免疫脂多糖后的牙鲆的結果表明,脂多糖對牙鲆的保護率為62.5﹪.該研究又以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分析了脂多糖中的蛋白質(zhì)成分,經(jīng)SDS-PAGE電泳及銀染色后表明副溶血弧菌脂多糖含有4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副溶血弧菌對西施舌致病性及其外膜蛋白的研究.pdf
- 副溶血弧菌感染斑馬魚的致病性及天然免疫應答研究.pdf
- 副溶血弧菌免疫原性蛋白的鑒定及其研究.pdf
- 致病性副溶血弧菌TDH表達調(diào)控因子篩查.pdf
- 混合培養(yǎng)中致病性及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比例變化研究.pdf
-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恒溫擴增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水產(chǎn)品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檢測.pdf
- 海水魚致病性弧菌的分子生物學鑒定和OmpK共同抗原性研究.pdf
- 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學特性及致病性檢測.pdf
- 腸道外致病性大腸桿菌免疫保護性抗原的篩選及其脂多糖抗溶菌酶的機制.pdf
- 30591.副溶血弧菌重要外膜蛋白免疫保護原性研究
- 禽呼腸孤病毒野毒株σC基因、抗原性及致病性比較研究.pdf
- 基于LAMP法分離貝類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及其生長模型的建立.pdf
- 創(chuàng)傷弧菌致病性以及免疫保護實驗研究.pdf
- 副溶血弧菌海產(chǎn)品分離株的致病性和主要毒力基因結構分析.pdf
- 新城疫病毒流行株致病性和抗原性及其與F和HN基因變異的相關性.pdf
- 雞源鮑氏志賀氏菌及其脂多糖對雛雞的致病性研究.pdf
- 禽致病性大腸桿菌亞單位疫苗候選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pdf
- 感染牙鲆的豚鏈球菌的類M蛋白及其抗原性分析.pdf
- 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分子進化及抗原性漂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