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鵝觀草屬Roegneria C.Koch是Koch于1848年以高加索鵝觀草R.caucasica C.Koch為模式種建立的,是小麥族Triticeae Dumortier中最大的屬.現(xiàn)知全世界約有130余種,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寒地帶.我國約70余種,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和華北地區(qū).該屬植物多為草原和草甸的組成成分,多數(shù)是優(yōu)良牧草;有的還有抗病、抗旱、抗寒等優(yōu)良特性,是小麥和牧草育種的重要資源.然而,鵝觀草屬形態(tài)變異復雜,在屬的系統(tǒng)
2、地位、屬的范圍、屬內(nèi)等級劃分、物種概念和起源問題上,不同系統(tǒng)學家分歧較大.毛葉鵝觀草Roegneria amurensis(Drob.)Nevski、纖毛鵝觀草R.ciliaris(Trin.)Nevski和豎立鵝觀草R.japonensis(Honda)Keng是鵝觀草屬擬披堿草組Sect.Roegneria纖毛系Ser.Ciliare中的三個物種,關于這三個物種的分類處理一直處于爭議中,主要分歧是R.japonensis和R.amu
3、rensis是R.ciliaris的亞種或變種還是獨立的種.該研究旨在:(1)通過染色體組分析,確立R.amurensis(Drob.)Nevski的染色體組組成;(2)通過形態(tài)學特征比較、核型、染色體組配對和繁育學資料,探討三個物種間的親緣關系及種內(nèi)變異程度;(3)通過醇溶蛋白和酯酶同工酶標記,探討三個物種及其居群間在其電泳譜帶上存在的變異;(4)通過綜合形態(tài)學、細胞學與生化標記的研究結果,對這三個物種進行分類處理.主要結果如下:1.
4、Roegneria amurensis、R.ciliaris和R.japonensis均為2n=4x=28,核型類型都為2A,絕多數(shù)由中部和近中部著絲點染色體組成,具1對隨體染色體,多位于第14對染色體上,其中Roegneria amurensis的核型為首次報道,核型公式為:2n=4x=28=24m(2SAT)+4sm.2.在R.amurensis×R.ciliaris和R.japonensis×R.amurensis的雜種F<,1>
5、中,花粉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中期Ⅰ配對基本正常,絕大多數(shù)為二價體,染色體配對構型分別為1.90 Ⅰ+12.35 Ⅱ+0.30Ⅲ+0.10N和2.67 Ⅰ+12.67Ⅱ,平均每細胞交叉數(shù)為22.25和21.99,C-值都為0.79;三價體和四價體出現(xiàn)頻率很少;后期有落后染色體.雜種性狀介于兩親本之間.3.Roegneria amurensis、R.ciliaris和R.japonensis形態(tài)上非常相似,外形難于區(qū)分.但R.amurensis的
6、葉片兩面及邊緣密被柔毛,穎先端漸尖,稍短于外稃,外稃和穎的先端不具齒;而R.ciliaris和R.japonensis的葉片兩面及邊緣密被柔毛,穎先端鈍或具極短的尖頭,明顯短于外稃;外稃和穎先端側面常有齒.4.Roegneria amurensis、R.ciliaris和R.japonensis的花粉育性和自然結實率正常,為90﹪以上.5.對三個物種及其居群間醇溶蛋白分析.6.三個物種22份材料的幼苗的酯酶同工酶比較研究中,電泳分離出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0390.小花蝽屬(oriuswolff)生物系統(tǒng)學研究
- 小麥族擬鵝觀草屬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pdf
- 裸須搖蚊屬生物系統(tǒng)學研究(雙翅目-搖蚊科).pdf
- 中國特有植物山東鵝觀草(小麥族-鵝觀草屬)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貴州瘰螈屬物種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2015清北生物系統(tǒng)學---副本
- 山茶屬三個物種及普通油茶三個品種光合作用測定.pdf
- 楊屬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及三個山楊物種的生物地理學研究.pdf
- 40422.三芒草屬的系統(tǒng)學研究
- 紫堇屬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擬鵝觀草屬四倍體物種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pdf
- 9653.紫菊屬notoseris(菊科—菊苣族)的系統(tǒng)學初步研究
- 螟黃足盤絨繭蜂復合群的生物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鵝觀草屬、披堿草屬、猬草屬和仲彬草屬物種的生化和分子標記研究.pdf
- 高中生物競賽輔導第七章 生物系統(tǒng)學
- 異穎草屬及其近緣屬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國產(chǎn)白酒草屬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貴州秋海棠屬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花楸屬的系統(tǒng)學初步研究.pdf
- 假冷蕨屬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