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一種新型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經食品傳播,引起食物中毒,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性腸炎( hemorrhagic colitis,HC),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obocytopenie porpura,TTP)和溶血性尿毒綜合癥(hemolytic uremi
2、c syndrome, HUS)等。
自1982年美國首次暴發(fā)EHEC O157∶H7感染后,世界各地相繼出現(xiàn)散發(fā)和暴發(fā)性流行性病例,致病性和致死性較高。1986年,我國首次從出血性結腸炎患者中分離到EHEC O157∶H7。目前,已有10多個省份從食品、家禽家畜和腹瀉患者糞便中分離到EHEC O157∶H7。EHEC O157∶H7嚴重威脅到社會公共衛(wèi)生和人類健康。因此,快速檢測和有效防治EHEC O157∶H7感染一直
3、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一大難題。
傳統(tǒng)的分離培養(yǎng)法成本低,被廣泛接受,但需分離培養(yǎng)、生化和血清學鑒定等,較為費時。PCR技術是近年來快速檢測EHEC O157∶H7的方法,但需要特殊的儀器,檢測成本高,在特異性、簡便性等方面存在不足[5]。因此,建立一種快速、簡便、準確的檢測方法,對EHEC O157∶H7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
4、mplification,LAMP)是日本學者Notomi等建立的一種新的核酸等溫擴增技術,其原理是,針對靶基因的6或8個區(qū)域設計4或6種特異性引物,利用一種鏈置換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在等溫條件(約65℃)保溫幾十分鐘,即可完成核酸擴增反應。LAMP能夠高效、快速、靈敏、特異地擴增靶DNA,操作簡便,成本低,適于大規(guī)模樣品的檢測和基層單位推廣應用,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疾病診斷、病原微生物檢測以及動物胚胎的性別鑒
5、定等。
本研究以EHEC O157∶H7的rfbE基因(GenBank:S83460.1)為靶序列,運用在線引物設計軟件Primer Explorer4.0設計LAMP引物,對各擴增條件進行優(yōu)化,建立LAMP反應體系。同時進行PCR檢測,比較這兩種方法的靈敏度、特異性和對實際樣品的檢測結果,以證實LAMP的現(xiàn)實可行性。
針對EHEC O157∶H7感染,目前臨床上主要以預防和支持療法為主,尚缺乏特效的治療藥物
6、。采用抗生素療法,可能導致EHEC O157∶H7的細胞壁溶解,促進致死性志賀毒素(Shiga toxin,Stx)的釋放,加劇患者并發(fā)溶血性尿毒綜合癥的危險性??梢姡兄瞥霭踩?、有效的疫苗,對預防EHEC O157∶H7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對EHEC O157∶H7的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結合疫苗、細菌ghost疫苗、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轉基因植物疫苗和Stx類毒素疫苗等,雖然取得一定的進展,有的已進入臨床實
7、驗,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迄今為止,尚無理想的疫苗推廣應用。
近年來,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作為載體表達和傳遞目的抗原的研究備受關注。該菌安全、無毒,被公認為安全級微生物(GRAS,generaly recognizeas safe)。隨著乳酸菌各類表達調控元件的分離,相繼發(fā)展了一系列適用于乳酸菌的克隆載體、表達載體、整合載體,而乳酸菌食品級高效表達系統(tǒng)的構建及應用則是該領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因此,
8、本研究擬構建食品級嗜酸乳桿菌表達系統(tǒng),作為EHEC O157∶H7活載體疫苗的抗原投遞系統(tǒng),添加至動物飼料中以免疫動物,從源頭上控制EHEC O157∶H7感染,保證食品安全。在EHECO157∶H7感染暴發(fā)流行期間,免疫易感人群,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
乳酸菌食品級表達系統(tǒng)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載體必須是食品級的,不得含有非食品級功能性DNA片段,主要是抗生素編碼基因;
2、表達宿主必須是安全
9、的食品級微生物;
3、誘導物必須是食品級的,如乳鏈菌肽、乳糖、嘌呤、嘧啶、蔗糖等可被人食用的物質。
本項研究選用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作為外源基因表達的宿主菌,具有以下特點:
1、該菌是人和動物胃腸道內正常菌群(益生菌),安全無毒;
2、可合成和分泌外源目的蛋白;
3、能黏附定植于黏膜上皮細胞,與黏膜免疫系統(tǒng)直接接觸,誘發(fā)有效
10、的黏膜免疫應答,在第一時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4、無需大量培養(yǎng)細菌或純化目的抗原;
5、研制成酸奶,以口服方式免疫接種。
可見,嗜酸乳桿菌是理想的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的表達系統(tǒng)。
利用細菌營養(yǎng)缺陷型互補的原理,用嗜酸乳桿菌LacF基因作為選擇標記,構建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嗜酸乳桿菌(LacF-突變株)和半乳糖苷酶互補型載體(LacF+質粒),構成乳糖誘導的食品級嗜酸乳桿菌表達系統(tǒng),為
11、研制預防EHECO157∶H7感染的食品級活載體疫苗奠定基礎。
二、研究方法
1、根據(jù)EHEC 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GenBank: S83460.1)的保守區(qū),設計出特異的LAMP引物,對各擴增條件進行優(yōu)化,建立25μL的LAMP反應體系。
2、以39株實驗菌株基因組DNA為模板,建立LAMP與PCR法檢測方法,并對比兩者的特異性;將過夜培養(yǎng)的EHEC O157∶H7標準菌株進行
12、稀釋,分別進行LAMP和PCR擴增,比較兩者的靈敏度。
3、在待檢的32份豬肉樣品(EHEC O157∶H7陰性)中,取3份樣品用EHEC O157∶H7進行接種,隨后做LAMP和PCR檢測,并與國標法進行比較。
4、從嗜酸乳桿菌ATCC4356染色體基因組中擴增出LacF基因,并連接到PMD-19 T,擴增出含有LacF兩端同源重組序列的重組子,并連接至PUC-19。將突變體LacF經PCR擴增后,連接至上
13、述載體,進行LacF無義序列的替換(PUC-19∶△LacF)。將△LacF經過T-A克隆后,亞克隆到敲除載體PBR322,鑒定后電轉化至嗜酸乳桿菌,印章法篩選出突變株,并行Southern鑒定。
5、以pNZ9530質粒為模板,擴增RepA-RepC復制子和nisin啟動子Pnis,連接至骨架質粒pIlac,人工合成MCS多克隆位點,并克隆至以上質粒,最后將LacF克隆至該載體,構建成以LacF作為選擇標記的半乳糖苷酶互
14、補型質粒,將質粒轉化至上一步構建的突變株,觀察其在乳糖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情況。
三、結果
1、成功建立優(yōu)化的LAMP反應體系。
2、LAMP法檢出EHEC O157∶H7的特異性較PCR法高,LAMP的檢測限為101cfu/ml,比PCR高出一個數(shù)量級。
3、對于實際樣品,LAMP和PCR與常規(guī)檢測結果一致,均可檢出3份EHECO157∶H7陽性樣品。
4、本實驗獲得La
15、cF缺陷同源性片段△LacF,成功構建重組敲除載體PBR322-△LacF,經篩選與鑒定,獲得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嗜酸乳桿菌。
5、成功構建以LacF作為選擇標記的半乳糖苷酶互補型質粒,將該載體電轉化至上述突變株,并在乳糖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突變株恢復了生長,表明半乳糖苷酶互補缺陷型嗜酸乳桿菌表達系統(tǒng)構建成功。
四、結論
通過優(yōu)化LAMP反應體系和反應程序,成功建立檢測EHEC O157∶H7的LAMP技
16、術,擴增產物經肉眼即能觀察到白色沉淀,加入SYBR GreenⅠ后在紫外照射下呈強熒光,且擴增產物經凝膠電泳后能觀察到特異性的梯度條帶。LAMP技術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均優(yōu)于PCR法。在實際樣品的檢測中,兩種方法均可檢出EHEC O157∶H7陽性樣品,與國標法一致,表明LAMP可簡便、快速、高度特異地檢出EHEC O157∶H7,適于大規(guī)?,F(xiàn)場樣品的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適宜于基層單位推廣應用。
利用細菌營養(yǎng)缺陷型互補的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候選疫苗的構建及動物效果評價.pdf
-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感染
-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緊密黏附素的基因克隆、表達及功能初步研究.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誘導細胞凋亡功能研究.pdf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 EspN蛋白功能初探.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結構域缺失株的構建及功能研究.pdf
- 免疫捕獲—實時熒光LAMP法快速檢測大腸埃希氏O157-H7的研究.pdf
- 分泌蛋白EspF在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導致宿主黏附-抺去損傷中的作用及其致病機制研究.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靶向結合線粒體并誘導細胞凋亡的研究.pdf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適配體的篩選及初步應用研究.pdf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膠體金免疫檢測試紙條的制備.pdf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膠體金檢測試紙條的研制及其應用.pdf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鞭毛蛋白的原核表達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中VI型分泌系統(tǒng)及其底物的功能和調控機制研究.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免疫保護研究.pdf
- 安徽省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監(jiān)測方案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植物疫苗的研究.pdf
- 快速檢測大腸桿菌O157-H7膠體金免疫層析方法的建立.pdf
- 聚丁二炔生物傳感器快速檢測大腸埃希菌O157-H7的研究.pdf
- 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缺陷突變株的構建及其特性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