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飛虱繁殖生物學及殺蟲劑脅迫對其繁殖力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th)屬半翅目(Hemiptera)、飛虱科(Delphacidae),是亞洲水稻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的遷飛性害蟲,其成蟲、若蟲不僅刺吸水稻汁液進行為害,還傳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病,造成我國水稻產量的重大損失,目前對白背飛虱的防治仍是以化學防治為主。化學防治具有其它防治措施不具備的快速高效的優(yōu)點,但可能造成害蟲的敏感度降低、害蟲再猖獗、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前人對白背飛虱的繁殖生物學進行

2、了研究,但仍有一些不明確之處。本文通過室內實驗,觀察白背飛虱的交配、產卵等繁殖行為和雌蟲孤雌生殖能力,并研究水稻生育期和飼養(yǎng)密度對其卵巢發(fā)育和交配率的影響以及稻田常用殺蟲劑噻蟲嗪、溴氰蟲酰胺、溴氰菊酯、阿維菌素脅迫對白背飛虱繁殖力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為明確白背飛虱的生殖生物學特性和正確評價4種藥劑脅迫對白背飛虱的影響打下基礎,為提高水稻害蟲綜合治理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
  1.白背飛虱交配和產卵行為研究
  對白背飛虱的交配、

3、產卵等繁殖行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白背飛虱雌蟲羽化節(jié)律高峰期在14:00~16:00,雄蟲羽化節(jié)律高峰期比雌蟲早,在12:00~14:00,交配節(jié)律高峰期在凌晨24:00~2:00和中午12:00~14:00,產卵節(jié)律高峰在12:00~16:00;白背飛虱雄蟲可交配2次以上,雌蟲一生可進行2次或3次交配,雌蟲多次交配后產卵量顯著多于單次交配的雌蟲,處女雌蟲壽命顯著比交配過的雌蟲壽命長,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卵,但其產卵量顯著少于交配過的

4、雌蟲,且處女雌蟲所產卵不能孵化,表明白背飛虱不具有孤雌生殖能力。
  2.水稻生育期和飼養(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繁殖的影響
  以三葉期、分蘗期和抽穗期水稻分別在不同密度下(5頭/管、10頭/管、15頭/管、20頭/管)飼養(yǎng)白背飛虱,研究其若蟲歷期、存活率、羽化率、雌蟲比例、雌蟲壽命、單雌產卵量、孵化率和羽化一周后的交配率以及卵巢發(fā)育狀況等變化,結果表明:
 ?、偎旧诤惋曫B(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若蟲歷期、雌蟲比例、雌蟲壽命和卵孵

5、化率的影響:
  不同生育期水稻和飼養(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的雌蟲比例、雌蟲壽命和卵孵化率無顯著影響。在相同生育期水稻飼養(yǎng)處理下,其若蟲歷期均隨密度增加而延長,其中分蘗期處理組中,20頭/管處理組若蟲歷期比5頭/管處理組長2.8d,且差異顯著(P<0.05);而在不同水稻生育期飼養(yǎng)處理間,分蘗期和抽穗期水稻處理組若蟲歷期比三葉期水稻處理組短,在15頭/管飼養(yǎng)密度組中,分蘗期處理組若蟲歷期分別比抽穗期和三葉期處理組短0.23d和1.75d。

6、
 ?、谒旧诤惋曫B(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若蟲存活率的影響:
  在相同生育期水稻飼養(yǎng)條件下,其若蟲存活率與密度呈負相關,其中分蘗期處理組中,15頭/管處理組若蟲存活率比10頭/管處理組低12.86%,且差異顯著(P<0.05);而在同種密度飼養(yǎng)下,僅5頭/管飼養(yǎng)密度下以三葉期水稻飼養(yǎng)組若蟲存活率顯著比同密度下抽穗期水稻飼養(yǎng)組高14.62%(P<0.05)。
 ?、鬯旧诤惋曫B(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羽化率的影響:
  在

7、以分蘗期水稻飼養(yǎng)于20頭/管密度下的白背飛虱羽化率分別比分蘗期水稻飼養(yǎng)的其它密度(5頭/管、10頭/管、15頭/管)飼養(yǎng)的白背飛虱羽化率低14.87%、14.25%和11.20%,且差異顯著(P<0.05)。
 ?、芩旧诤惋曫B(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單雌產卵量的影響:
  在相同生育期水稻飼養(yǎng)條件下的不同密度處理組間白背飛虱單雌產卵量無差異顯著;而在相同密度處理下,不同生育期水稻飼養(yǎng)的白背飛虱單雌產卵量為:分蘗期處理組>三葉期處

8、理組>抽穗期處理組,其中10頭/管飼養(yǎng)密度下,分蘗期處理組白背飛虱單雌產卵量比抽穗期處理組多94.00粒,且差異顯著(P<0.05)。
  ⑤水稻生育期和飼養(yǎng)密度對白背飛虱交尾率和卵巢發(fā)育的影響:
  在實驗條件下,以不同生育期水稻飼養(yǎng)的白背飛虱羽化后一周內的交尾率從高到底依次為:分蘗期處理>三葉期處理>抽穗期處理,其中分蘗期處理組個密度處理交尾率均達到70%以上,而抽穗期處理組個密度處理的交尾率均不超過30%;在同種生育期

9、水稻飼養(yǎng)的不同密度間的白背飛虱交尾率無顯著差異;白背飛虱羽化后一周內的卵巢發(fā)育速度為分蘗期處理組最快,各密度處理組3級卵巢比率達到50%以上,三葉期處理組次之,抽穗期處理組最慢,各密度處理組3級卵巢比率均不超過10%。
  3.殺蟲劑脅迫對白背飛虱繁殖力的影響
  以組建白背飛虱種群相對適合度生命表方法研究噻蟲嗪、溴氰蟲酰胺、溴氰菊酯和阿維菌素脅迫對白背飛虱實驗種群繁殖力的影響,結果顯示:
 ?、汆缦x嗪脅迫對白背飛虱繁

10、殖力的影響:
  噻蟲嗪脅迫對白背飛虱F0代和F1代發(fā)育速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LC10和LC25脅迫均能導致F0代和F1代若蟲發(fā)育歷期顯著延長,LC10和LC25脅迫后的白背飛虱F1代單雌產卵量分別比對照組少22.24粒和69.96粒,受噻蟲嗪脅迫后的F1代種群增長趨勢指數(shù)均下降,種群相對適合度分別降低了0.12和0.36。
 ?、阡迩柘x酰胺脅迫對白背飛虱繁殖力的影響:
  受到溴氰蟲酰胺脅迫后,白背飛虱F0代單雌產卵

11、量顯著低于對照組,F(xiàn)1代若蟲發(fā)育歷期顯著延長,受溴氰蟲酰胺LC10和LC25脅迫后,白背飛虱F1代單雌產卵量分別比對照組少39.02粒和44.17粒,相對適合度分別比對照低0.23和0.34;
 ?、垆迩杈挣ッ{迫對白背飛虱繁殖力的影響:
  溴氰菊酯脅迫可顯著降低白背飛虱F0代羽化率,受脅迫后的白背飛虱F0代單雌產卵量均比對照多但差異不顯著,而受溴氰菊酯脅迫后的白背飛虱F1代若蟲歷期顯著被延長,單雌產卵量也均比對照多,LC1

12、0和LC25處理組分別比對照組多34.3粒和55.7粒,種群相對適合度分別比對照低0.16和0.20。
 ?、馨⒕S菌素脅迫對白背飛虱繁殖力的影響:
  阿維菌素LC10和LC25脅迫對白背飛虱F0代無顯著影響,LC10處理能顯著延長F1代若蟲歷期,受阿維菌素脅迫后的白背飛虱F1代單雌產卵量均顯著多于對照組,LC10和LC25處理組分別比對照組多53.66粒和64.44粒,種群相對適合度分別比對照高0.09和0.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