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灰霉病是一種世界性的重要病害,病原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其寄主范圍廣,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本論文在研究擬南芥不同生態(tài)型對不同病原菌抗性反應的基礎上,探討了擬南芥抗灰葡萄孢侵染的表型特征、細胞學證據和生化機制,對擬南芥抗灰葡萄孢基因進行了連鎖分析和定位,應用抑制性消減雜交(SSH)和mRNA差異顯示—PCR(DDRT-PCR)技術獲得了大量擬南芥抗灰葡萄孢的相關基因片段,克隆了2個擬南芥抗灰葡萄孢相關基因,同時通
2、過原核基因的表達初步驗證其中1個抗病相關基因對灰葡萄孢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為更好地利用模式植物擬南芥的遺傳資源和信息,促進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和相關作物的遺傳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通過對擬南芥11個生態(tài)型對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抗病性反應測定,篩選出了具有抗/感差異表現的擬南芥—病原菌組合。供試40個菌株中,有19個菌株對擬南芥的11個生態(tài)型都表現抗/感差異,其中10株為灰葡萄孢菌株。試驗選擇灰葡萄孢菌株BC18為供試菌株,確
3、定對其表現抗病的Col-0、Ws-0生態(tài)型和對其表現感病的Ler生態(tài)型為供試擬南芥。Col-0、Ws-0生態(tài)型接種灰葡萄孢菌株BC18后表現的抗病癥狀不同。Col-0生態(tài)型接種后表現免疫,Ws-0生態(tài)型接種后則出現過敏性壞死斑點。 2.試驗對3個擬南芥生態(tài)型的細胞組織形態(tài)進行顯微觀察,比較在3個擬南芥生態(tài)型的葉片上,病菌的萌發(fā)、侵入及擴展的情況,獲得了擬南芥Col-0和Ws-0生態(tài)型抗灰葡萄孢以及Ler生態(tài)型感灰葡萄孢的細胞學證
4、據。同時,試驗通過比較擬南芥抗病生態(tài)型Ws-0和感病生態(tài)型Ler接種灰葡萄孢后寄主防御酶系活性和非酶類物質丙二醛的含量變化,探討了防御酶系和非酶類物質與擬南芥抗灰葡萄孢侵染的關系。確定了POD、CAT、PPO和PAL活性及MDA含量與擬南芥對灰葡萄孢的抗性密切相關;SOD活性與擬南芥對灰葡萄孢的抗性關系不密切。 3.本研究將抗灰葡萄孢擬南芥生態(tài)型Col-0與感病生態(tài)型Ler進行雜交,分析F1和F2代對灰葡萄孢的抗病表現,確定了擬
5、南芥對灰葡萄孢的抗性受2個基因控制。應用圖位克隆技術,確定了與2個抗病基因連鎖的分子標記,將抗灰葡萄孢基因(暫命名為BC1和BC2)分別定位于擬南芥第4染色體和第5染色體上。BC1位于CCR1和DHS1之間,分別與CCR1和DHS1相距1.2cM和1.6cM;BC2位于CA72/NGA151和NGA106之間,分別與CA72/NGA151和NGA106相距1.4cM和2.4cM。 4.利用抑制性消減雜交(SSH)技術,獲得擬南芥
6、不同生態(tài)型接種灰葡萄孢后基因表達的差異cDNA片段。同源性分析表明,接種灰葡萄孢后,誘導了一些與轉錄、膜內外物質轉移、蛋白合成、信號轉導等有關的基因表達,并有可能啟動多種調控機制,尤其是轉錄過程中的調控。片段AM-2含有GAF保守區(qū)域,與組氨酸激酶傳感器有較高的同源性,與擬南芥的乙烯信號轉導有關,因此初步判斷AM-2序列可能與擬南芥的誘導抗病性有關。 5.利用mRNA差異顯示—PCR(DDRT-PCR)差異顯示技術,獲得49條擬
7、南芥不同生態(tài)型接種灰葡萄孢后基因表達的差異片段。選取11個差異片段進行克隆、測序,同源性分析表明,片段A33-2與擬南芥的第5條染色體基因組DNA的TAC克隆K9I9和轉錄結合/調節(jié)蛋白AT5G67480的同源性達到98﹪-99﹪;片段A33-3與擬南芥Col-0生態(tài)型NADH-脫氫酶的亞基4L同源性為98﹪;片段M7-1與擬南芥Col-0生態(tài)型的類似磷酸甘油酯轉移家族蛋白的同源性達到96﹪;片段J7-1、J49-1、M32-1、M33
8、-1、M35-1和M50-1與已知的蛋白序列同源性較低。片段J16-1和A25-3與已知蛋白序列沒有同源性,可能為新基因。片段A33-2、A33-3、J49-1和J7-1是灰葡萄孢侵染后抗病生態(tài)型中誘導表達的,M7-1是感病生態(tài)型中受抑制不表達的,所以初步判斷A33-2、A33-3、J49-1、J7-1和M7-1為抗病相關基因片段。 6.利用RACE技術獲得了抗灰葡萄孢相關基因片段A33-2的全長cDNA序列。該序列包含1個長度
9、為1119bp的開放閱讀框,編碼含有372個氨基酸的蛋白。蛋白的分子量為12.50401kD,等電點為4.75。Southern雜交結果表明,該基因為單拷貝,位于擬南芥Col-0生態(tài)型第5條染色體26948165-26950151bp處。同源性分析表明,該基因是編碼轉錄調節(jié)/結合蛋白的AT5G67480基因。AT5G67480基因全長為1987bp,包含4個內含子。該基因有2種基因模式,即:AT5G67480.1和AT5G67480.2
10、,其中AT5G67480.1為AT5G67480基因的典型基因模式。該基因編碼蛋白中含有TAZ鋅指家族蛋白BTB/POZ結構域。對該基因進行原核表達,將誘導表達蛋白進行體外抑菌試驗,發(fā)現該基因表達的蛋白對灰葡萄孢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利用RACE技術獲得了抗病相關基因片段A33-3的側翼序列,獲得1個完整的讀碼框。同源性分析表明,該ORF為編碼NADH脫氫酶亞基4L(NADHdehydrogenasesubunit4L)的N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灰葡萄孢除草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pdf
- 灰葡萄孢中產孢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擬南芥抗灰葡萄孢毒素突變體篩選及其突變基因分析.pdf
- 葡萄WRKY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葡萄果形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產生基因bc1g_12707.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擬南芥抗百草枯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
- 灰飛虱免疫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其抗RSV免疫反應的功能分析.pdf
- 33057.擬南芥合子激活相關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
- 擬南芥中AtRINGF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灰葡萄孢致病和菌核形成相關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灰葡萄孢菌核形成相關基因功能初步研究.pdf
- 葡萄ERF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植物抗病抗逆相關CN基因和ERF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灰葡萄孢中甲基化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玉米抗逆相關基因Zm-Remorin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擬南芥COS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pdf
- 擬南芥ANK-TM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球孢白僵菌噻唑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小麥產量相關基因TaSPLs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