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和目的: 顳葉癲癇(TLE)是難治性癲癇的常見類型。目前認為顳葉癲癇難治的重要原因是神經環(huán)路重建以及興奮性異常的神經網絡形成,但其機制欠清楚。因此,探索神經網絡興奮性異常的原因具有重要意義。業(yè)已證實,癲癇發(fā)病與興奮性谷氨酸能突觸傳遞效能增高密切相關,其機制涉及突觸前神經遞質的釋放增加、突觸間隙谷氨酸鹽代謝障礙、突觸后受體的敏感性增加3個方面。以往的研究多側重于突觸前和突觸間隙調節(jié)機制,而對突觸后調節(jié)機制研究不多。突觸后致
2、密物(PSD)作為興奮性突觸后膜的超級信號復合體,可調節(jié)突觸后受體的敏感性,改變神經信號傳遞的下游效應,勢必最終決定興奮性突觸的傳遞效能,這可能是癲癇神經網絡興奮性異常形成的核心所在,亟待深入探討。但PSD與癲癇的關系國內外研究甚少,只見于數(shù)量有限的幾種PSD蛋白質表達變化,迫需全面深入探討PSD蛋白與TLE發(fā)病的關系。 為更快、更深入、更全面地探討PSD蛋白質在顳葉癲癇形成中的作用機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高敏感的蛋白質組學技術
3、,構建顳葉癲癇大鼠全腦組織PSD蛋白質的雙向凝膠電泳圖譜,首次對顳葉癲癇相關PSD蛋白進行篩選和鑒定,為深入研究PSD蛋白與癲癇的關系提供線索,為尋找TLE防治新靶點提供依據。 研究方法: 建立氯化鋰-匹羅卡品大鼠顳葉癲癇模型。實驗分為三組,即TLE自發(fā)組(SRS)、TLE無自發(fā)組(NSRS)、正常對照組(Norm組)。采用蔗糖密度梯度離心聯(lián)合膜順序提取法分別提取三組大鼠全腦組織的PSD蛋白成分。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對提取
4、的PSD蛋白進行比較篩選,鑒定出TLE發(fā)作相關蛋白,并采用western免疫印跡法進一步驗證部分TLE相關PSD蛋白的表達情況。 研究結果: 1、氯化鋰-匹羅卡品大鼠顳葉癲癇模型:致癇成功率為91.4%,模型成功率為71.4%,死亡率為20%。 2、PSD純度的檢驗:檢測發(fā)現(xiàn)突觸后標志分子NR1和PSD-95在P2成分、突觸體和PSD蛋白三組成分中均呈免疫印跡陽性,而突觸前標志分子SynPhy在PSD成分中呈陰性
5、。 3、PSD蛋白質的雙向凝膠電泳:通過PDQuest軟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One-PSD圖譜約有286±25個蛋白質點,Two-PSD圖譜有720±17個蛋白質點,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性(P<0.01)。與對照組相比較,眥自發(fā)組(SRS)表達上調的有12個,表達下調的有58個;TLE無自發(fā)組(NSRS)表達上調的有15個,表達下調的有38個。與TLE無自發(fā)組比較,TLE自發(fā)組表達上調的蛋白點有15個,表達下調的有25個。其
6、中發(fā)現(xiàn)僅在眥自發(fā)組特異表達的有4個。 4、部分差異PSD蛋白點的質譜分析:鑒定的26個差異蛋白質點根據功能可分為6類:①細胞骨架蛋白:微管蛋白tubulin alpha和tubulin beta,internexin-alpha,actin;②運輸?shù)鞍祝篠orting Nexin 3(SNX3);③能量代謝相關酶蛋白:肌酸激酶(CK),果糖二磷酸醛縮酶(FBA),甘油醛三磷酸脫氫酶(GAPDH),琥珀酸輔酶A連接酶(SCOL),
7、烏頭酸水合酶(ACO);④分子伴侶:熱休克蛋白-27(HSP-27);肽酰脯胺酸順反異構酶(PPIase);⑤信號轉導分子:甲狀腺素受體相互作用蛋白6(TRIP6);⑥其它:髓鞘堿性蛋白S(myelin basic protein S,MBP),LIM結構域(LIM domain)。 5、Western驗證結果與蛋白質組學分析和鑒定基本一致,HSP27、SNX3、tubulin-alpha三種蛋白質均在PSD中呈免疫陽性,且它們
8、在SRS、NSRS和Norm三組中的表達強度呈現(xiàn)出遞增或遞減現(xiàn)象,即HSP27:SRS>NSRS>Norm;tubulin-alpha:SR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顳葉癲癇大鼠認知功能與突觸重塑相關蛋白表達的研究.pdf
- 微管蛋白在顳葉癲癎模型突觸后致密物中的表達及其意義研究.pdf
- 顳葉癲癇大鼠海馬突觸后密集區(qū)NR2B-PSD-95復合物的動態(tài)研究.pdf
- 顳葉癲癇的睡眠生理研究.pdf
- 顳葉癲癇的外科治療.pdf
- 顳葉癲癇患者認知功能及相關因素的分析.pdf
- 顳葉癲癇海馬硬化的MRI研究.pdf
- 大鼠杏仁核電刺激建立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后顳葉癲癇模型的研究.pdf
- 顳葉癲癇大鼠海馬Synaptopodin mRNA和蛋白表達變化的研究.pdf
- 非病灶性難治性顳葉癲癇的相關基因研究.pdf
- 癲癇突觸機制中發(fā)動蛋白、突觸融合蛋白、突觸囊泡膜蛋白及相關蛋白研究.pdf
- 顳葉癲癇睡眠障礙的特征研究.pdf
- 突觸囊泡蛋白2A在難治性顳葉癲癇患者腦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突觸囊泡蛋白2A在顳葉癲癇海馬區(qū)星形膠質細胞上的表達及功能研究.pdf
- 內側顳葉癲癇海馬蛋白質組學的改變.pdf
- 影響難治性顳葉癲癇術后停藥的相關因素分析.pdf
- 顳葉癲癇患者DTI測量的初步研究.pdf
- 難治性癲癇術后隨訪及海馬硬化型顳葉癲癇顳葉皮層病理學研究.pdf
- 難治性顳葉癲癇手術預后及相關因素分析.pdf
- 28例顳葉癲癇臨床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