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本實驗是在制備一種衰老動物模型的基礎上,研究臨床常用外科縫線醫(yī)用絲線和在韓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用于皮膚提升除皺術中的常用聚丙烯縫線Polypropylene縫線對皮膚組織形態(tài)、膠原蛋白及抗衰老指標的影響,以期對手術線進行皮膚除皺的機理進行初步探討,并對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
將21只造模成功的衰老家兔隨機分為三組(每組7只),即Polypropylene縫線(P)組、醫(yī)用絲線(
2、S)組和空白對照組。用直徑為2cm的圓形圖章(沾染料)在三組家兔軀干部位相對應處皮膚上各印出7個標記區(qū),每個標記區(qū)要有一定間隔。將Polypropylene縫線和醫(yī)用絲線分別植入P組和S組家兔手術標記區(qū)皮膚下,并于縫線植入術后第3d、7d、15d、30d、45d、60d及90d切取P組和S組手術標記區(qū)及對照組取樣區(qū)皮膚,樣本大小為5mm×5mm×3mm。將各樣本等分成2份,一份做HE染色,光鏡下觀察皮膚膠原纖維和成纖維細胞的改變;另一份
3、采用消化法測定皮膚組織中羥脯氨酸(HYP)的含量、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皮膚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用正三價鐵離子還原法測定皮膚總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化學比色法測定皮膚組織中過氧化氫(H2O2)的含量。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病理組織學觀察:P組和S組手術后第3d,手術標記區(qū)成纖維細胞均比對照區(qū)增多,尤其是手
4、術后第7d、15d、30d、45d手術區(qū)新生的成纖維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并且兩組均表現出時間依賴性。成纖維細胞周圍的膠原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兩組比較顯示,P組從手術后3d開始的成纖維細胞以及膠原纖維增多明顯優(yōu)于S組。而手術后45d、60d、90d手術區(qū)仍可見較多成纖維細胞,膠原纖維的數量增多更加明顯,P組雖然有一部分膠原纖維開始出現腫脹融合,形成大片均質紅染物質,但S組融合的膠原面積明顯大于P組,染色加深。對照區(qū)組織學
5、未見明顯改變。
羥脯氨酸(HYP)含量測定:P組、S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時間點測得的HYP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測定時點與手術分組存在交互作用(P<0.05)。P組手術區(qū)HYP含量顯著高于S組。P組與S組手術區(qū)HYP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測定:P組、S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時間點測得的SOD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測定時點與手術分組存在交互作用(P<0.05
6、)。P組手術區(qū)SOD含量顯著高于S組。P組與S組手術區(qū)SOD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過氧化氫(H2O2)的含量測量:P組、S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時間點測得的H2O2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測定時點與手術分組存在交互作用(P<0.05)。P組手術區(qū)H2O2含量顯著低于S組。P組與S組手術區(qū)H2O2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總抗氧化能力(T-AOC)的測定:P組、S組和對照組皮膚T-AOC含量變化無規(guī)律。
7、P組、S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時間點測得的T-AOC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測定時點與手術分組存在交互作用(P<0.05)。
結論:
在術后,Polypropylene縫線使皮膚組織成纖維細胞及膠原纖維增生更明顯,羥脯氨酸含量及SOD活力均比S組和對照組增高,此外P組比S組H2O2含量減少更顯著。這些提示說明Polypropylene縫線比醫(yī)用絲線能更為有效的改善皮膚彈性和皺紋,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下瞼穹窿部皮膚縫線術
- 無縫線醫(yī)用OB膠粘合法吻合小腸的實驗研究.pdf
- 廣泛多層次剝離懸吊除皺術后皮膚變化的臨床研究.pdf
- 醫(yī)用黏膠相關皮膚損傷
- 除皺美容切口與傳統(tǒng)切口在腮腺手術中的臨床對比研究.pdf
- 用于電子皮膚的新型壓力傳感器的研究.pdf
- 用于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大豆蛋白仿真制備研究.pdf
- 用于傷口感染細菌檢測的醫(yī)用電子鼻研究.pdf
- 急性放射性皮膚潰瘍和單純皮膚傷口愈合過程中熱休克蛋白表達的對比性研究.pdf
- 具有抗炎癥和促血管化的組織工程支架用于燒傷皮膚再生的研究.pdf
- AERMOD和CALPUFF模型用于濟南地區(qū)空氣污染模擬效果的對比研究.pdf
- 醫(yī)用家具工廠與現場制作的對比
- 納米銀醫(yī)用抗菌敷料的大鼠皮膚滲透及體內蓄積性研究.pdf
- 大鼠皮膚內移植DMSCs前后表皮中P53和PCNA表達的對比研究.pdf
- 什么是除皺針
- 除皺秘訣玻尿酸
- 基因活性真皮替代物的構建及其用于皮膚再生的研究.pdf
- 肝臟手術切口一次性皮膚縫合器與普通絲線縫合的臨床對照觀察.pdf
- 皮膚細胞促透技術應用于中藥外用制劑的研究.pdf
- 牛膠原蛋白膜應用于兔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