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維甲酸聯(lián)合替莫唑胺對U251細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實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化療是治療腦膠質(zhì)瘤(Glioma)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但目前膠質(zhì)瘤化療所使用藥物種類有限。口服烷化劑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生物相容性好,能夠透過血腦屏障,是目前臨床上最常應用的抗膠質(zhì)瘤藥物,是治療膠質(zhì)瘤首選的標準化療藥。TMZ進入人體后分解為5-氨基-瞇唑-4-酰胺(AIC)與重氮甲烷,即活性的烷基化物質(zhì),產(chǎn)生細胞毒性作用,使細胞DNA中鳥嘌呤的N7和O6位置上發(fā)生甲基化,在DNA復制過程中,錯配修復系統(tǒng)

2、不能為第6位氧原子甲基鳥嘌呤找到配對堿基,導致子鏈DNA中有缺口形成。缺口隨細胞分裂而逐漸積累,最終阻礙復制啟動,從而使細胞停滯在G2/M期,細胞發(fā)生凋亡。但是這種作用機制會被膠質(zhì)瘤細胞內(nèi)的耐藥相關蛋白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MGMT)所逆轉,MGMT能修復烷化劑導致的DNA烷基化損傷,這是膠質(zhì)瘤細胞對亞硝脲類藥物及TMZ產(chǎn)生耐藥的主要原因,從而限制了TMZ的抗腫瘤作用。如何運用化療增敏劑提高TMZ對惡性膠質(zhì)瘤的細胞毒作用

3、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個熱點。全反式維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是一種天然誘導劑,能誘導細胞分化、抑制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從而具有抗腫瘤作用,已在造血系統(tǒng)腫瘤及其他實體腫瘤(肝癌、肺癌、直腸癌、乳腺癌等)顯示出其抗腫瘤作用。尤其是用ATRA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效果確切,可誘導完全緩解。有研究表明,ATRA對C6膠質(zhì)瘤細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隨ATRA濃度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具有時間

4、和濃度的依賴性。作為一種脂溶性化合物,ATRA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并在腦組織內(nèi)濃集,這是其可用于治療腦膠質(zhì)瘤的基礎。目前,維甲酸對膠質(zhì)瘤作用機理還不完全清楚,它涉及到與增殖、分化、凋亡調(diào)節(jié)有關的一整個網(wǎng)絡系統(tǒng)。目前關于ATRA在治療膠質(zhì)瘤方面報道不多,單獨應用時其抗腫瘤作用有限,但有報道證明其通過誘導細胞分化及抑制增殖,可增加其他化療藥物如紫杉醇、柔紅霉素及γ-干擾素等對膠質(zhì)瘤細胞毒作用的敏感性。本實驗以人膠質(zhì)瘤細胞株U251為實驗模型,

5、將ATRA作為TMZ抗腫瘤作用的增敏劑,觀察ATRA與TMZ聯(lián)合作用對U251細胞的生長抑制是否存在協(xié)同作用,ATRA是否對TMZ誘導的凋亡效應具有增敏作用,并通過檢測與細胞分化和凋亡相關的調(diào)控蛋白及細胞表型分子,如CD133表型、Bcl-2、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凋亡蛋白的表達情況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克服膠質(zhì)瘤細胞對TMZ耐藥、提高TMZ體外抗膠質(zhì)瘤作用的進一步研究提實驗基礎。

6、r>   方法:1、細胞培養(yǎng):膠質(zhì)瘤細胞株U251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serum,F(xiàn)BS)的DMEM/F12培養(yǎng)基中于37℃、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隔1-2天換液一次,4-5天傳代一次。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進行實驗。2、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率: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胰酶消化后混懸,細胞計數(shù)后調(diào)整細胞濃度,接種于96孔板,每孔100μl,含5×103個細胞。設對照組、ATRA設10、20、30、40mM的濃度,T

7、MZ設100、200、300、400mM的濃度,每組4個復孔。每次實驗共種植5個板,置于5%CO2、37℃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分別于培養(yǎng)24、48、72、96、120h后棄上清,加入相應濃度的藥物,對照組加入相應濃度的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每板加藥后置于5%CO2、37℃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孵育24h后行MTT比色實驗,加入MTT(5g/L)20μl,孵箱培育4h,棄上清,加入150μl DMSO,搖床振蕩

8、10 min,酶標儀490nm測OD值。繪制生長抑制曲線圖,并做統(tǒng)計學分析。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選取ATRA濃度為20mM培養(yǎng)48h,棄上清,再加入濃度為TMZ200mM培養(yǎng)48h后,行MTT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率,并與兩藥相同濃度作用48h后的抑制率比較。計算細胞生長抑制率%=(1-實驗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3、分組及藥物干預:設空白對照組(等量DMEM/F12培養(yǎng)基加等量DMSO)、ATRA組(20mM)、TMZ組(200m

9、M)、聯(lián)合作用組(ATRA濃度為20mM+TMZ濃度為200mM)。兩藥單用組分別按上述分組加入各藥作用48h;而聯(lián)合用藥采用序貫加藥的方法,先加ATRA(20mM)作用48h,再棄去培養(yǎng)基,加入TMZ(200mM)作用48h。4、劃痕實驗及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以ATRA、TMZ、聯(lián)合用藥組按上述濃度及方法作用于U251細胞,于37℃、5%CO2條件下繼續(xù)培養(yǎng),于第12、24、48h用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按1.0

10、×106/ml的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用含10% FBS的DMEM/F12培養(yǎng),每孔培養(yǎng)24h后待細胞生長至板底80%以上時,以10μl加樣槍頭在每孔正中劃一直線,無菌PBS洗滌3次去除懸浮細胞,按照上述分組加藥培養(yǎng)后,用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遷移情況并拍攝照片。5、免疫熒光檢測細胞CD133細胞陽性率取對數(shù)生長期U251細胞接種于6孔板內(nèi),在培養(yǎng)板孔的底部加入一片處理好的載玻片,讓細胞生長于載玻片上,每孔加入2ml含10% FBS的D

11、MEM/F12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待細胞生長良好,按上述分組處理,對照組加入等量培養(yǎng)基及DMSO,培養(yǎng)后載玻片撈片,用PBS洗滌蓋玻片3次,多聚甲醛的PBS緩沖液中固定10分鐘,去除甲醛;用PBS緩沖液洗滌細胞三次,每次10分鐘。在0.5%的Triton-X100中浸潤10分鐘,用PBS緩沖液洗滌細胞三次;滴加0.01MPBS1∶10稀釋的正常山羊血清封閉,室溫下10分鐘,棄去液體,滴加0.01M適當稀釋的兔抗人CD133單克隆抗體,4℃下過夜

12、,PBS漂洗2分鐘×3次。用標記FITC熒光素的羊抗兔IgG抗體二抗作用,37℃30分鐘,PBS漂洗5分鐘×4次,水溶性封片劑封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以495nm熒光激發(fā),陽性細胞發(fā)出綠色熒光。計算CD133細胞陽性率=CD133陽性細胞/貼壁細胞×100%。6、流式細胞儀測細胞凋亡率:取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消化后傳至6孔板,貼壁生長24h后,按上述分組加藥,每組在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用DMEM/F12培養(yǎng)基作空白對照

13、,胰酶消化后懸浮細胞,加入PBS漂洗、離心2次,用500μl結合緩沖液(bind buffer)重懸細胞,加入5μl AnnexinV-FIT℃、5μl碘化丙啶(PI)染色液,混勻后冰浴避光放置15min,流式細胞儀檢測,用Cell Quest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AnnexinV-FITC+PI+和Annexin V-FITC+PI-為凋亡細胞,每次計數(shù)10000個細胞,計算凋亡率。7、Western blot法檢測細胞蛋白表達根據(jù)上述

14、分組及劑量處理細胞后檢測。PBS漂洗細胞兩次,加入預冷的細胞總蛋白提取試劑,作用20min后4℃下12000r/min離心2min,取上清,Bradford法檢測蛋白濃度。在細胞裂解液中加入1/4體積SDS-PAGE緩沖液,每泳道上樣40μg,恒壓電泳分離蛋白后轉移至PVDF膜。室溫下5%脫脂奶封閉30min。分別加入Bcl-2(1∶1500)、Bax(1∶1000)、caspase-3(1∶500)、caspase-8(1∶1000)

15、、caspase-9(1∶500)、β-Actin(1∶1000)一抗,室溫2h,PBST漂洗3次,加入HRP標記的抗兔IgG抗體(1∶2000)室溫孵育45min。PBST洗膜,ECL法顯影。以β-Actin(1∶1000)作為內(nèi)參。用AlphaEaseFC軟件分析每組內(nèi)每個蛋白的灰度值,以同一樣品中目的蛋白與內(nèi)參灰度值的比值作為蛋白的相對含量。8、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組

16、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1、細胞增殖抑制作用當ATRA濃度為10mM時,作用后24h不能產(chǎn)生抑制細胞增殖作用,相反對細胞增殖有一定促進作用,表現(xiàn)為吸光度增加,抑制率為負值(-13.35±6.84)%;作用48h后開始產(chǎn)生抑制作用,但48h時抑制率低,僅為(13.18±9.46)%。用ATRA濃度為20、30、40mM時隨濃度增加以及作用時間的延長,抑制

17、率逐漸增加,而48h時增加最明顯,隨后生長抑制曲線升高幅度變得平緩,其中以20mM的ATRA抑制率增加最快,達(43.64±5.09)%,與10mM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而TMZ隨濃度增加及作用時間延長抑制率逐漸增加;濃度為100mM時抑制率低,在48h時其抑制率僅為(23.37±8.19)%,而200mM時抑制率達(35.77±5.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兩藥作用72h、96h、120h時抑制率增加

18、均明顯變慢,這三個時間點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值作出兩藥的增殖抑制曲線。我們看到用ATRA濃度為20mM、TMZ濃度為200mM作用48小時后對細胞增殖的抑制效應明顯,故我們隨后選取ATRA濃度為20mM、TMZ濃度為200mM進行分組及聯(lián)合用藥的用藥濃度。在聯(lián)合用藥組中,用ATRA濃度為20mM培養(yǎng)48h,再加入濃度為TMZ200mM培養(yǎng)48h,行MTT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率為(76.33±5.65)%,與ATR

19、A組及TMZ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ATRA組與TMZ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倒置相差顯微鏡下U251細胞形態(tài)變化:對照組U251細胞多數(shù)呈梭形,突觸較多,折光度好,胞漿豐富,邊緣清晰,與培養(yǎng)板黏合緊密。ATRA、TMZ作用12、24、48h后,見多數(shù)細胞變圓、縮小,折光度降低,部分細胞漂浮,隨著時間延長,上述變化越來越明顯。而聯(lián)合用藥組作用96后,可見大部分細胞變圓、縮小、脫壁漂浮,邊緣毛糙,折光度

20、降低,可見胞膜包裹的細胞碎片。在劃痕實驗中,各組均有一條等寬無細胞劃痕區(qū)。按上述分組藥物作用后,對照組細胞遷移能力強,基本覆蓋劃痕區(qū);ATRA、TMZ組也可見細胞的遷移,劃痕寬度減小,但遷移能力弱,僅部分覆蓋劃痕區(qū);聯(lián)合用藥組的細胞未見明顯遷移,細胞劃痕區(qū)與用藥前相比無明顯變化。3、免疫熒光檢測細胞CD133細胞陽性率在495nm熒光激發(fā)下,標記FITC熒光素的二抗在免疫熒光鏡下發(fā)出強烈的綠光,CD133+細胞標記在細胞膜上,熒光鏡下細

21、胞可呈圓形或類圓形,數(shù)量較多時易聚集成簇。按上述各組藥物干預后,對照組CD133細胞陽性率為(7.05±0.27)%;ATRA組陽性率明顯下降,為(0.66±0.30)%;在TMZ組中,其陽性率最高,達(36.32±3.22)%;而在聯(lián)合用藥組中,其陽性率回落,為(4.70±0.52)%。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ATRA與TMZ對U251細胞的促凋亡作用20 mM ATRA、200mM TMZ作用48h后,流式

22、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兩藥對U251細胞均有促凋亡作用,凋亡率分別為(24.93±4.58)%、(21.36±3.76)%,而聯(lián)合用藥組促凋亡作用明顯增強,凋亡率達(41.66±5.02)%。兩藥單用組細胞凋亡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凋亡率明顯高于兩藥單用組及對照組(P<0.01)。說明ATRA可明顯促進TMZ對U251細胞的凋亡作用。兩藥單用組之間對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5、Westem bl

23、ot測U251細胞Bcl-2、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達結果顯示在各用藥組中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均有不同程度表達增高,而在聯(lián)合用藥組中表達最高;而Bcl-2表達相反,在各用藥組中表達下調(diào),聯(lián)合用藥組最低;各用藥組與對照組比較、聯(lián)合用藥組與兩藥單用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ATRA組與TMZ組兩藥單用組之間Bcl-2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4、P>0.05),而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在ATRA組表達較TMZ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1、在體外實驗中,ATRA、TMZ兩藥單用均可顯著抑制膠質(zhì)瘤細胞株U251的增殖,抑制細胞遷移能力,當兩藥聯(lián)合應用時上述作用明顯加強。2、ATRA、TMZ對U251膠質(zhì)瘤細胞株的抑制作用隨用藥濃度的增加及作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強,即具有劑量依賴性及時間依賴性。3、ATRA和

25、TMZ兩藥均能明顯誘導U251細胞凋亡,而序貫應用ATRA及TMZ作用于U251細胞后,能顯著增強誘導凋亡作用,即兩藥聯(lián)合應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證明ATRA對TMZ對U251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具有化療增敏作用。4、ATRA、TMZ對U251細胞的抑制增殖、促進凋亡作用的機制可能與下調(diào)U251細胞內(nèi)Bcl-2、上調(diào)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表達水平有關,而ATRA對TMZ對U251細胞的化療增敏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