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外周血調節(jié)性T細胞中miRNA基因表達譜的分析及驗證
目的:前期研究證實CD4+CD25+ Foxp3+調節(jié)性T細胞(Treg)參與了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免疫發(fā)病機制。本研究通過分析ITP患者Treg細胞中miRNA基因表達譜,探討miRNA是否參與了ITP中Treg的免疫調控。
方法:選取蘇州大學
2、附屬第三醫(yī)院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初診ITP患者21例及正常對照者18例,應用免疫磁珠分選技術分選出ITP患者及正常對照者外周血Treg細胞;提取Treg中總RNA,應用miRBase18.0數(shù)據(jù)庫的芯片探針微陣列芯片技術及Volcano Plot filtering軟件分析ITP患者及對照者Treg細胞中miRNA表達譜;篩選出兩組Treg細胞中存在差異性表達的miRNA;應用熒光實時定量PCR技術進一步驗證差異性表達的相關miRN
3、A。
結果:ITP患者與正常對照組Treg細胞內存在差異表達的miRNA共502個,其中244個表達水平上調,258個表達水平下調;選擇表達下調的miR-155-5p、miR-146b-5p、miR-142-3p;應用熒光實時定量PCR技術進一步驗證,ITP患者組Treg細胞中miR-155-5p、miR-146b-5p、miR-142-3p基因表達水平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3;P<0.01;P<0
4、.02);miR-155-5p、miR-146b-5p、miR-142-3p之間表達水平無明顯相關性。
結論:與正常對照者比較,ITP患者外周血Treg細胞內miRNA基因存在差異性表達;其中miR-155-5p、miR-146b-5p、miR-142-3p基因表達水平顯著性下降,提示miRNA可能參與了ITP患者中Treg細胞的免疫調控,可能與ITP免疫發(fā)病機制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第二部分,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治療原
5、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臨床療效
目的:觀察大劑量地塞米松(HD-DXM)沖擊治療ITP患者短期臨床療效。
方法:我院收治的81例ITP患者,初診69例,分為兩組:A組36例,予HD-DXM40mg?d-1靜滴4天,連用4天為一療程;B組33例,口服常規(guī)劑量潑尼松1mg?kg-1?d-1,連用4周后作為對照。A組HD-DXM一療程結束后,治療有效的32例患者分為2個亞組,A1組17例,予以小劑量潑尼松10mg?d
6、-1維持治療;A2組15例,不接受維持治療。復治患者12例(C組),予HD-DXM一療程治療后行脾切除手術;
結果:治療后第5天,A組血小板的中位數(shù)顯著高于B組(79×109/L vs.47×109/L, P<0.01)。治療后第14天,A1組血小板上升患者的比例顯著高于A2組(58.8% vs.33.3%, P<0.05),C組患者順利完成腹腔鏡脾臟切除術。
結論:HD-DXM治療初診ITP患者短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潑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潑尼松、大劑量地塞米松及大劑量地塞米松聯(lián)合小劑量利妥昔單抗治療新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觀察.pdf
- 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觀察.pdf
- 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臨床特征及療效分析.pdf
- 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升血小板膠囊維持治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pdf
- 大劑量地塞米松改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CD5+B細胞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研究.pdf
- 地塞米松聯(lián)合促血小板生成素及環(huán)孢素A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觀察.pdf
- 小劑量美羅華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白介素-23在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中非編碼RNA的基因表達譜分析及初步研究.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外周血免疫細胞亞群的功能研究.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T細胞免疫狀態(tài)及臨床分析.pdf
- 臨床應用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3例.pdf
- 補腎健脾涼血方治療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臨床療效觀察.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 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參數(shù)及膜糖蛋白的研究.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分析.pdf
- 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B細胞活化因子的表達和意義.pdf
- 129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住院患者的臨床分析.pdf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病例分析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125例臨床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