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藝的生命力源自何方?從深層孕育并滋養(yǎng)了文學藝術的是什么?或者說文學藝術的根究竟扎在哪里?文藝理論界一直對這個問題充滿興趣,也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看法。在生態(tài)危機愈演愈烈而文學的處境也每況愈下的時代背景下,本文希望在生態(tài)文藝學和生態(tài)批評的理論視域中對文學之根進行再探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韓少功、李陀等人發(fā)起的文學尋根,面對的時代問題是“文化斷裂”,目標是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層,尋覓文學的文化資源。而當前面對的問題是由經濟高速發(fā)
2、展帶來的“生態(tài)危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急劇惡化。因此,本文的目的將指向文學與自然的關系。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所說:“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自然”實則應是人類文學之“根系”中更深遠也更為“根本”的“根”。文學畢竟不只是人學,同時也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學。希望通過對文學的自然之根的探尋,能為促進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提供某些參照,進而為現代人走出生態(tài)困境,為當代文學走出生存危機多少做出一點貢獻。 導論:重尋文學的自然之根。在
3、現代文明的生態(tài)轉向背景下,“自然”正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成為諸多學科反思的對象。文學是一種典型的植根于自然的“生命文化”樣式,但多年來文學對于自然的漠視,也使文學自身日益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在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重新探尋文學的根。本論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立足生態(tài)世界觀,綜觀自然、社會與精神三大系統(tǒng),進一步揭示文藝與自然的深層關聯,從而促進文學與自然的良性互動。 第一章:地球生態(tài)危機與文學終結論。以
4、自然為敵的工業(yè)文化實際上是一種“死亡文化”,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才是一種“生命文化”。在現代“死亡文化”指引下,人類悖逆自然之道,不斷破壞自然生態(tài),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只有重整破敗的精神,重建植根于自然的“生命文化”,才能拯救地球生態(tài)與人類的未來。當代文學藝術應該承擔修補地球“精神圈”的使命。文學終結論問題的提出,說到底與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是一體的。自然是文學生命最深層的根,只要滋生和滋養(yǎng)文學的“根”還在,文學就不會終結。
5、 第二章:自然作為文學的根。首先在生態(tài)批評的視野中重新界定“自然”內涵,當代生態(tài)自然觀突破近代以來的機械自然觀,吸收古代活力論自然觀的思想精華,認為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個自身圓滿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文藝學立足生態(tài)自然觀,揭示文論中“自然”的存在論和方法論兩方面內涵。存在論意義上的大自然滋養(yǎng)著文學精神,孕育著藝術物種,培育作家詩性的心靈、想象力、同情心和詩性語言的表現力。在方法論的意義上講文學根于自然,就是強調文學活動要順應天地之道
6、,養(yǎng)天地正氣,得性情之真與純,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益于天地人心的作品。 第三章:文學的失根狀態(tài)。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瀕臨崩潰與時代精神的貧血,同時也導致人間詩性的枯竭。就如同板結的土壤、沙漠化了的土壤、被化肥農藥侵蝕了的土壤再也生長不出優(yōu)良的農作物一樣,由于生命異化、創(chuàng)造力萎縮、想象力淪喪、精神生態(tài)惡化,文學也漸漸失去它賴以生長的土壤。過度理性主義、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時代精神堵塞了人心通向自由與天然的渠道,造成了文學的無根狀態(tài),從而致使當代
7、文學生產力出現實質性的衰敗。 第四章:文學自然之根的培護?;謴臀膶W藝術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積聚文學藝術的精神能量,必須從培護文學的自然之根做起。這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深化生態(tài)運動,端正對于自然的態(tài)度,轉變對于自然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達成與自然的和解,逐漸恢復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其次是作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關注生態(tài)問題,順應自然之道,把自己融入天地自然之中,自覺地在自然中吸取精神的養(yǎng)分和力量;第三是通過生態(tài)批評話語的介入,在文學的闡釋
8、中重視自然的維度,促進文學與精神的綠色化。 第五章:文學的自救與救贖。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與文學自身的危機,文學既要自救,又要承擔起救贖的使命。文學的自救主要是通過返回大地,重獲植根自然的生機與活力;文學的救贖主要是通過影響人的心靈來修補地球“精神圈”,進而拯救這個淪落的世界。文學的自救必須與救贖的責任相統(tǒng)一,在救治自身的同時救治世界,在完善世界的同時完善自身。 結語:對“根”的探尋是生命的一種本能,也是人類存在與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的自然之根——生態(tài)批評視域中的文學尋根
-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文學與自然.pdf
- 生命之維——生態(tài)文藝批評視角下的尋根文學
- 生命之維——生態(tài)文藝批評視角下的尋根文學_21187.pdf
- 尋根文學批評研究.pdf
- 神秘的“根”--試論-尋根文學-中的神秘.pdf
- 比較文學視域中的韋勒克.pdf
-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中的生命意識.pdf
- 中國當代文學視域中的新移民文學
- 論沈從文文學批評的視域.pdf
-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貴州彝族民間文學研究
- 茅盾文學批評中的“文學之維”與“政治之維”
-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貴州水族民間文學研究.pdf
- 從“尋根文學”到“后尋根文學”——試論新時期以來文學中的文化意識
- “尋根文學”的啟明者——論文化民族主義語境下的“尋根文學”
-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中的審美意象研究_12161.pdf
- 文學的生態(tài)之魅——比較文學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生態(tài)文學
- 論尋根文學的懷舊傾向.pdf
- “尋根文學”的啟明者——論文化民族主義語境下的“尋根文學”_7317.pdf
- 價值評價理論視域下的文學翻譯批評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