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介入治療前后SOD的變化及其意義.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觀察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變(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水平及T2DM合并PAD患者經皮下肢動脈血管內成形術術前、術后病變動脈血清中SOD水平變化,探討T2DM合并PAD患者體內氧化應激水平及介入治療對血清SOD的影響,旨在探討PAD的發(fā)病機制,進一步探討介

2、入治療對血管局部氧化應激的影響,為介入術后再狹窄的防治、提高遠期通暢率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選擇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接受介入治療的T2DM合并PAD的患者40例。其中,下肢單純動脈造影者(A組)16例,行下肢動脈造影、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者(B組)24例。B組中,單純行下肢動脈造影、球囊擴張者16例(B1組),行下肢動脈造影、球囊擴張且行支架植入者8例(B2組)。門診健康體檢者(C組)20例作為

3、對照組。病例入選條件:1、均符合1999年WHO規(guī)定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患者均有下肢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Fontaine分期Ⅱb以上(Fontaine分期:Ⅰ期下肢乏力、冷感;Ⅱa期輕度間歇性跛行,跛行距離<500米;Ⅱb期中、重度間歇性跛行,跛行距離<200米;Ⅲ期靜息痛;Ⅳ期組織潰瘍、壞疽),并經彩色多普勒、踝臂指數或CT血管造影證實;3、所有病例均除外酮癥酸中毒、高滲狀態(tài)、急性感染、足部濕性壞疽合并感染需清創(chuàng)者、心臟病、血液系

4、統(tǒng)疾病及嚴重肝腎疾病等。A、B兩組患者于術前晨6:00平臥位肘靜脈取血3ml(介入前靜脈血),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組在同樣條件下抽取肘靜脈血測定上述指標。A、B兩組于手術過程中,動脈鞘置入后取動脈血3ml(介入前動脈血),導絲、導管通過狹窄或閉塞部位,于病變動脈遠端取血3ml(缺血部位介入前動脈血),球囊擴

5、張(支架植入)后,于病變動脈遠端取血3ml(缺血部位介入后動脈血),術后24h取靜脈血3ml(介入后24小時靜脈血),取血立即以3000r/min,離心10min取得上清液,于-20℃保存待測。血清SOD值通過WST-1法測定,試劑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差異用兩樣本均數的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標準a=0.0

6、5,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1、A組16例患者下肢動脈造影無明顯狹窄(臨床癥狀可能由于腰椎管狹窄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B組24例患者均手術成功,B1組16例行單純球囊擴張,B2組8例行支架植入術。A、B、C三組研究對象血脂的比較,A組(介入前靜脈血)TC、TG、HDL-C、LDL-C分別為(4.23±0.83)mmol/L,(1.84±0.34)mmol/L,(1.28±0.45)mmol/L,(2.42

7、±0.86)mmol/L;B組(介入前靜脈血)TC、TG、HDL-C、LDL-C分別為(4.26±0.57)mmol/L,(1.96±0.49)mmol/L,(1.33±0.33)mmol/L,(2.78±0.79)mmol/L;C組TC、TG、HDL-C、LDL-C分別為(3.47±0.41)mmol/L,(1.24±0.27)mmol/L,(1.64±0.38)mmol/L,(1.48±0.36)mmol/L。其中,A組的TC、TG

8、、LDL-C水平均較C組明顯增高(t=3.574,P<0.05;t=6.251,P<0.01;t=2.774,P<0.05)。B組TC、TG、LDL-C水平均較C組明顯增高(t=4.736,P<0.05;t=5.484,P<0.01;t=4.470,P<0.01)。A、B兩組間TC、TG、LDL-C及HDL-C相比無明顯差別(P>0.05)。A組與C組、B組與C組HDL-C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A、B、C三組研究對

9、象HbAlc、SOD、ABI的對比。A、B、C三組的HbAlc水平分別為:(7.68±1.60)%,(8.86±1.96)%,(4.56±0.67)%,A組、B組的HbA1c水平均明顯高于C組(t=7.787,P<0.01;t=9.219,P<0.01),A組的HbA1c水平低于B組(t=2.048,P<0.05)。A、B、C三組的SOD分別為:(46.1±3.13)U/ml,(35.37±3.58)U/ml,(60.50±6.99)U

10、/ml,A組、B組的SOD水平均明顯低于C組(t=8.420,P<0.01;t=14.324,P<0.01),A組SOD水平明顯高于B組(t=10.092,P<0.01)。A、B、C三組的ABI分別為:0.70±0.12,0.58±0.13,1.15±0.07。A組、B組的ABI均明顯低于C組(t=14.749,P<0.01;t=17.392,P<0.01),B組的ABI明顯低于A組(t=3.027,P<0.05)。將HbAlc與SOD

11、進行直線相關分析,二者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541,P<0.01。3、A、B兩組組內靜脈血與動脈血中SOD的對比:A組介入前靜脈血中的SOD水平為(46.10±3.13)U/ml,介入前動脈血中的SOD水平為(44.00±3.51)U/ml,二者無明顯差別(P>0.05)。B組介入前靜脈血中的SOD為(35.37±3.58)U/ml,介入前動脈血中的SOD為(34.81±3.22)U/ml。二者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

12、B組組內動脈血中的SOD水平的對比。B1組、B2組介入前動脈血中的SOD水平分別為(35.70±3.04)U/ml,(36.07±2.14)U/ml,二者無明顯差異(P>0.05)。介入前缺血部位動脈血中的SOD水平分別為(32.95±3.52)U/ml,(33.59±2.64)U/ml,二者無明顯差異(P>0.05)。但均較介入前動脈血中的SOD水平明顯降低(t=2.741,P<0.05;t=2.704,P<0.05)。介入后缺血部位

13、動脈血中的SOD水平分別為(29.40±5.49)U/ml,(26.68±2.31)U/ml,二者無明顯差異(P>0.05)。但均較介入前缺血部位動脈血中的SOD水平明顯降低(t=2.536,P<0.05;t=5.005,P<0.01)。
   結論:1、靜脈血與動脈血中的SOD值無明顯差別;2、血清中的SOD值與糖化血紅蛋白成線性負相關關系;3、介入術前缺血部位SOD降低,介入術后SOD進一步降低,表明氧化應激反應增強,推測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