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病人營養(yǎng)狀況及補充微量營養(yǎng)素對其免疫功能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本研究旨在通過以獻血為主要感染途徑的農(nóng)村HIV感染者/AIDS病人進行膳食調(diào)查、體格測量、實驗室檢測、營養(yǎng)缺乏病檢查,對HIV感染者/AIDS病人營養(yǎng)狀況做出需求評估。
   2.通過向HIV感染者/AIDS病人補充復合微量營養(yǎng)素,觀察微量營養(yǎng)素對其血中蛋白、礦物質(zhì)、維生素含量的變化、相關免疫指標水平及營養(yǎng)缺乏病體征的影響。
   方法:
   1.研究對象:于2008年~2009年選取

2、河南省淮陽縣為研究現(xiàn)場,整群抽取HIV感染者/AIDS病人最為集中的6個行政村,研究對象共有376人,其中HIV感染者184人、AIDS病人105人、正常對照87人。其中男性196人、女性180人,年齡在30歲~60歲之間。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傳播途徑均為經(jīng)血傳播,并對符合條件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進行微量營養(yǎng)素干預實驗,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均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為24人。
   2.HIV感染者/AID

3、S病人的信息采集與觀察指標:(1)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jīng)濟來源、收入等;(2)日人均食物攝入量及膳食結(jié)構(gòu);(3)各類食物每周的攝入頻率;(4)體格測量指標:身高、體重、BMI、皮褶厚度、體脂含量等;(5)營養(yǎng)缺乏病的體征檢出情況;(6)血漿總蛋白、白蛋白水平;(7)血清鋅、鈣、鎂、鐵水平;(8)血清中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9)免疫指標:包括CD4+、CD8+、CD3+T淋巴細胞及。IgA、IgG、IgM

4、,(10)營養(yǎng)知識知曉率調(diào)查。
   3.干預方式:采用雙盲法,將復合微量營養(yǎng)素及安慰劑分發(fā)給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干預時間為6個月。
   4.統(tǒng)計學分析:所獲得的各種數(shù)據(jù)采用EPIDATA3.02進行錄入。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值變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D)表示,多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多個樣本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采用SNK檢驗,分類變量資料采用x2檢驗。HIV感染者/AIDS

5、病人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血中蛋白、礦物質(zhì)、維生素、免疫指標及臨床營養(yǎng)相關疾病比較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結(jié)果:
   1.三組人群營養(yǎng)狀況分析
   1.1 日人均食物攝入量及膳食結(jié)構(gòu)各組調(diào)查對象膳食結(jié)構(gòu)均以糧谷類為主,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相比,只有糧谷類、蔬菜類、蛋類食物達到了DRIs的要求,糧谷類正常對照、HIV

6、感染者、AIDS病人分別為586.43±87g、631.57±46g、412.82±69g,蔬菜類食物正常對照、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別為508.31±76g、583.47±64g、432.55±62g,蛋類食物正常對照、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別為32.15±8.54g、37.66±6.69g、39.47±3.66g。水果類食物為26.43±4.54g、23.67±6.45g、24.54±2.45g,畜肉類食物為19.76±

7、5.84g、21.45±3.45g、23.43±4.33g,水產(chǎn)品類食物為1.95±2.87g、2.22±1.46g、2.16±1.66g,奶類食物為1.23±0.27g、1.21±0.91g、1.11±0.56g,水果類、畜禽肉類、水產(chǎn)品類、奶類及其制品遠低于DRIs的要求。AIDS組的糧谷類、蔬菜類食物的日人均攝入量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和HIV感染者(P<0.05),其他類食物攝入量組間差別不顯著(P>0.05)。
   1.

8、2 日人均能量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正常對照組和HIV感染者總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均顯著高于AIDS組(P<0.05),其他營養(yǎng)素攝入量組間差別不顯著(P>0.05)。三組調(diào)查對象的日人均維生素攝入量均未達到RNI。核黃素、硫胺素、尼克酸、維生素E不及RNI的50%,維生素A和維生素C不到RNI的30%;礦物質(zhì)攝入量與RNI相比,只有錳和磷接近推薦的攝入量,鉀、銅、鐵達到RNI的80%;鎂、硒達到RNI的66%;鋅達到RNI的50%;鈣和鈉僅

9、為RNI的30%左右。
   1.3 調(diào)查對象人均能量來源三組調(diào)查對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三大能量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供能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達到70%,超過了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65%的上限,脂肪供能比偏低,遠未達到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下限20%。
   1.4 體格測量結(jié)果身高、體重、上臂肌圍在三組調(diào)查對象間無顯著差異(P>0.05)。皮褶厚度及體脂含量正常對照組高于其他兩組,但差別都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I

10、DS病人組的腰圍及臀圍均小于正常對照組和HIV感染者組(P<0.05),但腰臀比在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1.5 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正常對照組血總蛋白、白蛋白、鐵、鋅、鈣和鎂平均值都在正常參考值范圍之內(nèi),正常對照組及HIV感染者組血總蛋白、白蛋白、鐵、鋅、鈣和鎂顯著高于AIDS組(P<0.05)。
   1.6 營養(yǎng)缺乏病 AIDS病人組的貧血、毛囊角化、指甲變脆、癩皮病皮炎、毛囊四周出血點、夜盲癥、口角

11、炎及唇炎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AIDS病人組的貧血、毛囊角化、指甲變脆、癩皮病皮炎、毛囊四周出血點、夜盲癥、口角炎及唇炎檢出率均高于HIV感染組(P<0.05)。
   1.7 營養(yǎng)知識知曉率正常對照組平均每人答對4.44題,HIV感染者組平均每人答對5.27題,AIDS病人組平均每人答對6.25題。答對6題以上的正常對照組、HIV感染者組、AIDS病人組分別有20人、67人、77人,占各組的22.99%、36.4

12、2%、73.33%。
   2.補充微量營養(yǎng)素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影響符合要求的48例HIV感染者及48例AIDS病人納入研究,HIV感染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AIDS病人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各有24人,一共四組。
   2.1 HIV感染者干預實驗:
   2.1.1 HIV感染者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和組內(nèi)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的水平干預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
   2.1.2

13、 干預前HIV感染者兩組人群血清鋅、鈣、鎂、鐵的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血清鋅、鈣、鎂、鐵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干預后實驗組血清鋅、鈣、鎂、鐵水平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血清鋅、鈣、鎂、鐵水平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3 HIV感染者實驗組及對照組人群干預前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

14、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血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水平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實驗組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1.4 干預前,HIV感染者實驗組與對照組血液的CD4+、CD8+、CD3+T淋巴細胞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上述免疫細胞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實

15、驗組的免疫細胞水平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免疫細胞水平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后,HIV感染者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和組內(nèi)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無顯著差異(P>0.05)。
   2.1.5 HIV感染者實驗組干預后貧血、夜盲癥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實驗組干預后貧血、指甲變脆、癩皮病皮炎、夜盲癥的檢出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AID

16、S病人干預實驗:
   2.2.1 干預前后,AIDS病人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和組內(nèi)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的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2 干預前,AIDS病人實驗組及對照組血清鋅、鈣、鎂、鐵的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血清鋅、鈣、鎂、鐵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實驗組干預后鋅、鈣、鎂、鐵水平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血清鋅、鈣、鎂、鐵水平干預前后無顯著差異

17、(P>0.05)。
   2.2.3 干預前,實驗組及對照組人群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水平高于對照組人群干預后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IDS病人實驗組干預后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

18、E的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4 干預前后,AIDS病人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和組內(nèi)的CD4+、CD8+、CD3+T淋巴細胞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IDS病人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和組內(nèi)的IgA、IgG、IgM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5 AIDS病人實驗組干預后貧血、指甲變脆、癩皮病皮炎、毛囊四周出血點、夜盲癥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19、0.05)。AIDS病人實驗組干預后貧血、指甲變脆、夜盲癥、口角炎及唇炎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1.通過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總能量攝入不充分,膳食結(jié)構(gòu)欠合理,糧谷類食物攝入量偏高、蔬菜、蛋類食物達到RNI要求,但是水果較低,豆類、奶類及其制品和畜禽肉類、水產(chǎn)品類攝入嚴重不足。多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不均衡。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攝入量明顯

20、偏低,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C和鈣嚴重不足。三大能量營養(yǎng)素供能比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脂肪供熱比偏低。同時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攝入較少。AIDS病人營養(yǎng)缺乏病體征檢出率較高,正常對照組營養(yǎng)知識得分低于HIV感染者/AIDS病人。
   2.通過補充微量營養(yǎng)素,可以明顯提高HIV感染者血中的免疫細胞、鋅、鈣、鎂、鐵、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可以明顯提高AIDS病人血中鋅、鈣、鎂、鐵、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的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