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國內乳制品發(fā)展迅速,酸奶產量更是突飛猛進的增長,而發(fā)酵劑是決定酸奶質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本課題通過對菌株的生理學特性(拮抗作用、蛋白酶活力和乳糖酶活力)、流變學特性(產胞外多糖能力)和產風味物質(乙醛)等的研究,探索了菌株的這些特性對改善發(fā)酵劑質量的作用,為提高直投式發(fā)酵劑的質量和品質提供一定的理論和技術依據。 本項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1)分離鑒定得到6株德氏乳桿菌乳酸亞種,1株嗜熱鏈球菌。 (
2、2)以單菌發(fā)酵性能較好的2株德氏乳桿菌乳酸亞種和1株嗜熱鏈球菌,研究了桿菌和球菌的共生性對菌株生長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 ①桿菌和球菌混合生長,共生性明顯,能顯著加快菌體生長。 ②球菌和桿菌混合發(fā)酵能明顯加快產酸速度,且產酸最高值明顯增加,但不同桿菌和球菌的搭配,活菌數(shù)的共生效果和產酸的共生效果卻不完全一樣。 ③混合發(fā)酵比單菌株發(fā)酵增加了產黏速度,縮短了凝乳時間,增加了最終黏度值,這是桿菌和球菌共生作用的結果。菌
3、株L5和S混合發(fā)酵比菌株LC和S混合發(fā)酵產黏更快,黏度值更高,說明球菌和桿菌好的共生性,能更好的提高發(fā)酵黏度。 (3)菌株L5、LC、S乙醛最高產量分別為17.2、14.6、27.4mg/L,球菌產量明顯高于桿菌,即球菌為酸奶發(fā)酵的主要產香物質。結合各菌株的生長曲線和產酸曲線表明,菌株的乙醛產量主要集中在活菌數(shù)對數(shù)生長期,和各菌株的產酸曲線也幾乎重合,說明乙醛隨菌體生長產生,即發(fā)酵結束時乙醛的量達到最大值。 球菌和桿菌混
4、合發(fā)酵能顯著提高產乙醛速度,球菌和桿菌的共生現(xiàn)象也表現(xiàn)在提高乙醛產量上,且不同菌株的搭配表現(xiàn)出不同的促進作用,共生性好的一組更能提高產乙醛速度。 (4)測定了3株菌的β-半乳糖苷酶活,結果表明,菌株L5酶活最高,菌株S酶活最低,又由各菌株產酸曲線可知L5產酸最快,S產酸最慢,由此可推知β-半乳糖苷酶活力決定著產酸能力,即β-半乳糖苷酶活力高則產酸能力越強。 (5)測定了菌株的蛋白酶水解活力,菌株L5和LC氨基酸含量分別為
5、101μg/mL和91μg/mL?;旌习l(fā)酵,菌株L5和S混合發(fā)酵與菌株LC和S混合發(fā)酵貯藏20d后氨基酸含量分別升高到106μg/mL,103μg/mL。 (6)桿菌隨著壓力的升高,黏度減?。欢蚓突旌习l(fā)酵則隨著壓力升高黏度顯著增大,且壓力最大時,黏度達到最大值;桿菌隨著壓力的升高,乳清析出率升高即穩(wěn)定性變差,而球菌和混合發(fā)酵則隨著壓力升高乳清析出率下降,穩(wěn)定性變好。證明了產黏菌株及混合發(fā)酵具有更好的抗剪切力。 總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葉酸菌株的篩選、生物學特性研究和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pdf
- 一株發(fā)酵液體石蠟菌株的生物學特性及產物初步研究.pdf
- 菊粉酶高產菌株的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茯苓單孢菌株主要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 平菇p0902菌株的生物學特性
- 茯磚茶發(fā)酵菌生物學特性及其發(fā)酵劑制備研究.pdf
- 乳酸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發(fā)酵乳性能研究.pdf
- 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生物學特性及發(fā)酵研究.pdf
- 抗銅菌株的篩選及其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 高毒力蘇云金芽孢桿菌HB-3菌株生物學特性及發(fā)酵條件研究.pdf
- 微生物肥料菌株的選育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馬藺的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豬苓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丹參的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黃芪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冷蒿種子生物學及生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副豬嗜血桿菌的突變菌株的構建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大量產小孢子核盤菌菌株生物學特性及其小孢子萌發(fā)特性研究.pdf
- 雪蓮的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冬蟲夏草相關菌株生物學特性及其與冬蟲夏草菌相互關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