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二氟乙烯(PVDF)疝修補片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yī)用紡織品,是紡織技術領域較新的一支分支,是紡織技術與生物醫(yī)學的結(jié)合,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新性和科技含量,以及廣闊的應用價值。疝修補片,屬于醫(yī)用紡織品中的外科植入性紡織品,用于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手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疝修補片的性能會直接關系到術后的修復情況。疝氣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它不能自愈,必須依靠疝修補術才能得以治療,輕則影響生活,重則造成死亡。疝氣不僅僅是一種老年病,兒童和成人患疝病的幾率也在逐年提高。每年大約有500萬人被診斷出患

2、有疝氣,對于疝修補片的需求逐年遞增。因此,對疝修補片的性能研究與開發(fā)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社會經(jīng)濟效益。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是一種較新的疝修補材料,具有穩(wěn)定的物理、化學性能,近年來在疝修補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研究進展,證實其在疝修補術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穩(wěn)定性。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中,關于PVDF補片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的研究以及補片的開發(fā)較為匱乏。因此,本文針對PVDF單絲、

3、PVDF補片的力學性能以及PVDF補片的熱定型制備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研制了圖案化靜電紡防粘連膜和新型的聚己內(nèi)酯(polycaprolactone,PCL)/PVDF復合補片。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
  (1) PVDF單絲和補片的力學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了PVDF單絲和PVDF補片的拉伸性能、蠕變性能、彈性回復性能、疲勞性能、撕破性能、頂破性能、縫合線抗拉性能等力學性能,并與常用補片材料聚丙烯(polypropyl

4、ene,PP)單絲和PP補片以及人體腹壁需求進行了對比。PVDF和PP單絲的對比結(jié)果顯示:PVDF單絲的拉伸性能與PP單絲接近, PVDF單絲具有較小的蠕變形變、較大的彈性回復率和較小的疲勞形變,與PP單絲相比,PVDF單絲具有較好的彈性和穩(wěn)定性,不易在使用過程中因外力的作用而發(fā)生形變或強力下降,引起斷裂。PVDF與PP補片的對比結(jié)果顯示:PVDF和PP補片具有相近的拉伸性能,兩種補片在撕破、頂破和縫合線抗拉性能方面,均能滿足人體腹壁的

5、需求,PVDF補片具有較小的蠕變形變和較大的彈性回復率,彈性和穩(wěn)定性好于PP補片。無論是PVDF補片還是PP補片,補片縱、橫向的力學性能均存在一定差異,縱向顯示出較大的強力和較小的彈性。
  (2) PVDF單絲及補片的蠕變力學模型
  本文從理論方面研究了PVDF單絲和補片的蠕變性能。采用三種蠕變力學模型對PVDF和PP單絲及補片的蠕變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對比出較佳的蠕變力學模型,并通過計算出的蠕變方程預測補片的長期蠕變性能

6、。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三種蠕變模型(四元件模型、改進的馬克思韋爾模型和艾林模型)中,改進的馬克思韋爾模型與實驗曲線之間具有最高的擬合度。對于PVDF和PP單絲及補片而言,改進的馬克思韋爾模型具有最高的相關指數(shù)R2。改進的馬克思韋爾模型可以較好地描述補片的蠕變性能。采用改進的馬克思韋爾模型方程計算蠕變時間為600s時PVDF補片縱、橫向的蠕變形變,并與實驗結(jié)果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理論計算值與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差異率僅為1.5%。使用改進的馬克思韋爾

7、模型方程計算出PVDF和PP補片的理論長期蠕變形變,對比結(jié)果顯示,不論是縱向還是橫向,PVDF補片的理論蠕變形變均小于PP補片,且隨著蠕變時間的增加,PVDF補片的優(yōu)勢并未改變。與PP補片相比,PVDF補片具有更好的長期穩(wěn)定性。這種通過蠕變模型方程計算蠕變形變的方法可以大大縮短蠕變實驗的時間,能夠利用較短時間內(nèi)的實驗數(shù)據(jù)獲得補片長期的蠕變性能。
  (3) PVDF補片熱定型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
  本文以PVDF補片為研究對象,選

8、用溫度、時間和外加張力3因素,每個因素3水平,對PVDF補片進行了熱定型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的正交試驗,以探究溫度、時間和外加張力對PVDF補片的基本參數(shù)(面密度、密度、厚度、孔隙率)和力學性能(拉伸性能、頂破性能、縫合線抗拉性能、彈性回復性能)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顯示:外加張力和溫度對補片基本參數(shù)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較大,時間的影響較小,PVDF補片熱定型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為溫度140℃,定型時間10min,外加張力中間力(補片縱向伸長2.90%,橫向伸長

9、0.99%),此時PVDF補片能夠獲得較好的力學性能。
  (4)圖案化靜電紡防粘連膜的制備與性能
  本文采用靜電紡工藝,將PCL聚合物溶液直接噴制在由PVDF補片和鋁箔組成的接收裝置上,形成圖案化防粘連膜。研究了制備工藝對納米纖維形態(tài)和圖案化防粘連膜形態(tài)的影響、圖案化防粘連膜的親水性和透氣性,以及鋁箔對圖案化防粘連膜形態(tài)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顯示:PCL納米纖維直徑與溶液濃度成正比,與電導率、電壓和纖維接收距離成反比,其中電導

10、率的影響更為明顯,納米纖維直徑的變化幅度較大;對于靜電紡薄膜的孔隙率而言,工藝參數(shù)對其影響較小,變化幅度不大且無明顯規(guī)律;對于靜電紡薄膜的表面積-體積比而言,上述四種工藝參數(shù)的影響較為明顯,且主要與納米纖維直徑相關,隨著納米纖維直徑的減小,表面積-體積比會隨之增大;圖案化防粘連膜與無序靜電紡薄膜相比,吸水率和透氣率均有所提高,圖案化防粘連膜的吸水率為530.8%,而無序靜電紡薄膜僅為102.7%,圖案化防粘連膜的透氣率為68.12%,而

11、無序靜電紡薄膜僅為25.16%;圖案化防粘連膜的圖案會隨著納米纖維直徑的增加而逐漸變模糊,較細的納米纖維更容易受到電場力的影響,避開織物空隙,沉積在單絲上,在織物表面形成清晰圖案化薄膜;當補片的厚度和單絲直徑較小時,納米纖維更容易在織物孔隙間接觸到鋁箔,從而聚集在孔隙間形成無序薄膜,當單絲直徑較大或織物較厚時,容易形成較為清晰的圖案化薄膜;在織物背后添加導電的鋁箔有益于使納米纖維向織物上聚集,增加薄膜與織物的粘接度,由于聚合物織物為不導

12、電體,單獨使用織物作為接受裝置時,納米纖維較難吸附于織物上,難以噴成較厚的靜電紡薄膜,且納米纖維之間堆砌較為蓬松,薄膜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松散,圖案的清晰度有所下降。
  (5) PCL/PVDF復合補片的制備與性能
  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研發(fā)了一種新型的三明治結(jié)構(gòu)的PCL/PVDF復合補片,并對該復合補片的力學性能和生物性能進行了實驗研究,以探究該復合補片的實用性。在結(jié)構(gòu)方面,PCL/PVDF復合補片的結(jié)構(gòu)為“三明治”式,上下兩層為光滑的P

13、CL靜電紡薄膜,可以在疝修補術中發(fā)揮其優(yōu)良的生物性能,中間層為PVDF大孔徑經(jīng)編結(jié)構(gòu)的骨架,可以起到支撐作用,提高補片力學性能。在力學性能方面,PCL/PVDF復合補片的力學性能夠滿足人體腹壁的大部分需求,與單一PCL靜電紡薄膜相比,PCL/PVDF復合補片的撕破強力、頂破強力、縫合線抗拉強力均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頂破強力和縫合線抗拉強力分別達到人體所需的32N/cm和20N,PCL/PVDF復合補片的頂破強力為34.86N/cm,而P

14、CL靜電紡薄膜的頂破強力為27.77N/cm,PCL/PVDF復合補片縱向的縫合線抗拉強力為23.52N,橫向為30.74N,而PCL靜電紡薄膜的縫合線抗拉強力僅為9.4N; PCL/PVDF復合補片的彈性在人體所需范圍10%-30%之內(nèi),為24.56%,而PCL靜電紡薄膜的彈性為50.56%,遠遠超過理想范圍。在生物性能方面,體外細胞毒性實驗結(jié)果顯示PCL/PVDF復合補片的毒性屬于輕微的細胞毒性,可以滿足臨床需要,符合生物材料對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