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為明確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的抗藥性機理,于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根據害蟲抗藥性形成的自然選擇學說和基因突變學說,首先在本實驗室已有抗性種群的基礎上,繼續(xù)以殺死種群60%的劑量進行逐代汰選,由原來的20代汰選到35代,并采用FAO推薦的玻片浸漬法,測定2.0%阿維菌素乳油對二斑葉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毒力,建立回歸方程以求得抗性指數,結果表明,抗性指數由原來的8.09增加到13.76,已形成
2、明顯的抗性品系。再分別測定敏感品系和已獲得的抗性品系體內的羧酸酯酶、乙酰膽堿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的比活力。結果顯示: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的比活力為0.3759 μmol.mg<'-1>Pr.min<'-1>,抗性品系羧酸酯酶的比活力為0.4908μmol.mg<'-1>Pr.min<'-1>,是敏感品系的1.3057倍,兩者之間差異不明顯;敏感品系乙酰膽堿酯酶的比活力為0.1798 μmol.mg<'-1>Pr.min<'-1>,抗性
3、品系乙酰膽堿酯酶的比活力為0.5478 μmol.mg<'-1>Pr.min<'-1>,是敏感品系的3.0475倍,兩者之間差異顯著:敏感品系谷胱甘肽.S.轉移酶的比活力為0.0052OD.mg<'-1>Pr.min<'-1>,抗性品系的比活力為0.01880D..mg<'-1>Pr.min<'-1>,為敏感品系的3.6233倍,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結果表明羧酸酯酶活性的變化與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產生抗藥性的關系不大,而乙酰膽
4、堿酯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力的增強可能是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產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2.進一步研究二斑葉螨抗性品系酯酶同功酶的變化情況。二斑葉螨抗性品系與敏感品系的酯酶同功酶電泳圖譜均顯示至少有4條明顯的譜帶,這4條帶顯色深淺不一,并且可分為兩種類型的顏色,E<,1>-E<,2>帶為紫褐色系列,E<,1>顏色較深,染色較強,E<,3>-E<,4>帶為淺灰褐色,E<,3>顏色較深,染色較強??剐云废蹬c敏感品系相比,所有的抗性品系酶
5、帶染色均比敏感品系的強。表明二斑葉螨經過長期的阿維菌素汰選,酯酶活性已增強。由測得的酯酶譜帶遷移率可以看出抗性品系與敏感品系各酶帶的遷移率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譜帶的遷移距離與相應酶的分子質量成正相關,即抗性品系與敏感品系相比酶的分子結構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可能是分子構型或構象發(fā)生了變化。 3.在室內25℃條件下通過構建實驗種群生命表,比較二斑葉螨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的一系列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特征。結果表明:在發(fā)育歷期
6、、卵孵化率、幼蟲存活率、有效產卵量等體現二斑葉螨在生長發(fā)育與繁殖能力的諸多指標上,其抗性品系(R)與敏感品系(S)相比均存在一定的不利性,抗性品系的相對適合度僅為敏感品系的0.53,存在適合度缺陷。 4.對抗藥性二斑葉螨進行了分子標記初探。采用了隨機擴增多態(tài)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簡稱RAPD)的方法,篩選出可以用于區(qū)分二斑葉螨抗性種群和敏感種群的引物序列。結果表明所選用的20種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的抗藥性預測及抗性遺傳分析.pdf
- 二斑葉螨的抗藥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 二斑葉螨抗藥性監(jiān)測及對聯苯菊酯抗性機理研究.pdf
- 二斑葉螨抗藥性及藥劑混配效果研究.pdf
- 二斑葉螨抗藥性監(jiān)測及分子檢測技術研究.pdf
- 朱砂葉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抗藥性機理及抗性適合度研究.pdf
- 細菌的抗藥性抗藥性
- 抗阿維菌素朱砂葉螨適應高溫脅迫機理研究.pdf
- 谷胱甘肽S-轉移酶介導的朱砂葉螨對炔螨特抗藥性研究.pdf
- 甜菜夜蛾對蟲酰肼抗藥性選育和抗藥性機理初探.pdf
- 煙蚜的抗藥性檢測及機理研究.pdf
- 甜菜夜蛾抗藥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 朱砂葉螨miRNA鑒定及其在敏感和抗藥性品系的表達差異.pdf
- 斜紋夜蛾的抗藥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 番茄葉霉病菌對嘧菌酯的抗藥性研究.pdf
- 二斑葉螨對螺螨酯、四螨嗪的抗性培育及其抗性機理研究.pdf
- 灰飛虱抗藥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 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生物學及抗藥性機理研究.pdf
- 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抗藥性監(jiān)測及其抗性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煙粉虱種群抗藥性及其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