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抗壞血酸辛酸酯的酶法合成、分離純化及性質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抗壞血酸脂肪酸酯是一種兼具表面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且油溶性較好的多功能天然抗氧化劑,廣泛應用于食品、醫(yī)藥和日化用品等領域。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抗壞血酸長鏈脂肪酸酯上,有關L-抗壞血酸中鏈脂肪酸酯鮮有報道。由于L-抗壞血酸長鏈脂肪酸酯熔點較高,且低溫時容易結晶析出,從而影響了其在油脂及脂溶性產品中的溶解度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選擇中鏈脂肪酸正辛酸為?;w,探究L-抗壞血酸辛酸酯的酶法合成工藝;以產物純度和回收率為指標,優(yōu)化有機溶劑萃

2、取結晶法、硅膠柱層析法分離純化工藝;對產物進行結構表征,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熱性能、油溶性、穩(wěn)定性、表面活性和抗菌活性,并對其在油脂中的應用進行初步研究,為L-抗壞血酸辛酸酯的應用提供可靠的依據(jù)。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采用中鏈脂肪酸正辛酸為?;w,酶法合成L-抗壞血酸辛酸酯過程中,最佳催化用酶為Novozym435,反應介質為叔丁醇。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利用響應面試驗得到最優(yōu)合成工藝條件:底物(L-抗壞血酸)濃度0.24

3、mol/L、脂肪酶用量19.2%、底物摩爾比6∶1、反應時間11.44h、溫度55.3℃,在反應開始時添加分子篩,添加量60 mg/ml,此條件下L-抗壞血酸酯化轉化率達到88.31%。脂肪酶的重復利用試驗結果表明,L-抗壞血酸酯化轉化率最高為第2次,達88.3%,第10次時轉化率仍保持在75%以上。
  (2)以產物純度和回收率為指標,對酶法合成的L-抗壞血酸辛酸酯進行分離純化效果的考察,獲得有機溶劑萃取結晶法較適合工藝條件為:

4、乙酸乙酯用量8mL/g、加水量(V水∶V乙酸乙酯)2∶1、結晶溶劑正己烷用量6mL/g、結晶溫度15℃、攪拌時間5min、重結晶溶劑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比例3∶1、重結晶溫度20℃,此條件下,產品的純度為95.50%,回收率為83.41%;正交試驗得到硅膠柱層析法分離純化最優(yōu)工藝條件為:硅膠用量24g、上樣量5g、上樣濃度0.3g/mL,此條件下,產品純度為97.41%,回收率為76.34%。比較兩種分離純化方法可知,有機溶劑萃取結晶法

5、操作簡單,產品回收率較高;硅膠柱層析法產品純度較高,但耗時耗材、生產量較低。
  (3)對分離純化所得產物進行IR、MS、3C NMR、1H NMR檢測分析,結果證實其為L-抗壞血酸辛酸酯,且酯化反應發(fā)生在L-抗壞血酸的第六位羥基上。同時,與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L-AP)、L-抗壞血酸月桂酸酯等其他種類L-抗壞血酸脂肪酸酯相比,L-抗壞血酸辛酸酯的合成效率最高,分離純化相對簡單,且產物純度和回收率均較高,因此以正辛酸為?;w合

6、成制備L-抗壞血酸辛酸酯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4)體外抗氧化試驗表明,在不同自由基體系下,L-抗壞血酸辛酸酯和常用抗氧化劑VC、TBHQ(叔丁基對苯二酚)、BHT(二丁基羥基甲苯)、BHA(丁基羥基茴香醚)、PG(沒食子酸丙酯)、L-AP、VE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各不相同,清除率隨抗氧化劑質量濃度的增加而提高,基本呈量效關系。L-抗壞血酸辛酸酯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較強,普遍優(yōu)于BHT、BHA、L-

7、AP和VE,僅次于TBHQ/PG和VC,而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般;其還原能力與BHT、BHA和L-AP相當,低于PG、VC和TBHQ,略高于VE;L-抗壞血酸辛酸酯、L-AP的還原力較VC弱很多說明脂肪酸基團的引入使L-抗壞血酸供應電子的能力大大減弱。
  (5)與L-AP相比,L-抗壞血酸辛酸酯具有較低的熔融溫度、熔融焓、結晶溫度以及較高的結晶焓;其在各類植物油中的溶解度均遠大于L-AP,可見在L-抗壞血酸結構中引入中鏈

8、脂肪酸,更有利于增加其油溶性;L-抗壞血酸辛酸酯的穩(wěn)定性較VC大大增強,與L-AP相當;L-抗壞血酸辛酸酯沒有濁點,其HLB值為11.5,臨界膠束濃度為11.3×10-5 mol/L,具有較好的乳化和起泡性能。
  (6)L-抗壞血酸辛酸酯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均優(yōu)于常用防腐劑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在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1.4、0.6、0.6 g/L時,能有效地延長生長適應期,降低最終生長量。
  (

9、7)將L-抗壞血酸辛酸酯添加到常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功能性植物油(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等)及豬油中,對其進行抗氧化效果考察,結果表明,油脂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低,抗氧化效果越好,其對常用植物油和豬油氧化酸敗的抑制效果較好,而對功能性植物油效果一般,但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例外;在溫度40℃時其對油脂自氧化的抑制效果顯著,能有效延緩油脂的氧化起始,優(yōu)于BHT、BHA、L-AP和VE等抗氧化劑,僅次于TBHQ;隨著強制氧化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