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制備安全、有效、穩(wěn)定、使用方便的藥物制劑,一直以來是人們追尋的目標。當代的藥物的制劑種類繁多,組分復雜,如何評價藥品的質量優(yōu)劣,離不開具有高分離效能的分析方法作為“眼睛”加以判斷。
藥物的制劑除含有活性成分外,還含有多種附加劑,附加劑的出現(xiàn)有時會影響待測組分的測定。待分析組分往往存在于復雜的藥物輔料基質中,尤其是當基質中含有大分子物質時。這些共存組分及大分子物質的存在通常會導致分析方法的耐受性降低,甚至會影響方法的準確性及精密
2、度,這就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分析樣品前處理方法。在最大限度消除共存基質干擾的同時,進一步地提高分析靈敏度,以更好地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表征藥物制劑質量。
傳統(tǒng)制劑,如片劑、顆粒劑、注射劑等,其基質組成比較簡單,干擾成分較少,常用的提取分離技術,如溶劑萃取、超聲萃取、蛋白沉淀等,即可實現(xiàn)待測組分與基質的分離。然而,對于基質成分較為復雜的現(xiàn)代制劑,如脂質體,磷脂雙分子層膜的使用,提高了藥物的可控釋放性以及在體內的靶向給藥,但是,膜
3、的非穩(wěn)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準確表征其質量的難度。如何在最大限度維持脂質體原始穩(wěn)定狀態(tài)下,有效地分離未包封藥物,準確表征脂質體質量,一直是分析工作者面臨的難題。包封率是表征藥物脂質體質量的重要指標。用于脂溶性藥物脂質體分離時,由于未包封藥物不溶于水,在水相中容易形成微顆?;蚍肿泳奂癄顟B(tài),可能會影響包封率的測定準確性。課題系統(tǒng)性研究了4種樣品前處理方法(SEC、SPE、CF-UF、HF-CF-UF)進行脂溶性藥物脂質體包封率表征的特征。比
4、較了四種方法在表征脂溶性藥物脂質體方面各自的局限性,為正確選擇脂溶性藥物脂質體包封率測定方法提供了依據(jù)。
藥物的質量不僅要保證藥效學成分質與量,毒性成分的表征也是藥物質量的重要參數(shù),其是保障藥物安全性的重大問題。中成藥是由多味藥材或藥材提取物制得,通常其顏色較重,氣味濃烈,化學成分極其復雜;其制造、貯存及流通過程中,易發(fā)生霉變,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真菌毒素,其中黃曲霉毒素對人體的毒性不容忽視。
課題研究了在中成藥復雜的化
5、學成分中分離純化黃曲霉毒素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建立了一個新穎的多級復合前處理技術,力爭除去中成藥中不同基源的雜質干擾,使中成藥中的AFB1、AFB2、AFG1、AFG2得到了有效的純化富集;以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為代表,評估了所建立中成藥樣品前處理效率。結果表明該法簡單、快速、成本低廉且方法重現(xiàn)性較好、能有效地凈化基質,為現(xiàn)代中成藥中痕量AF的純化富集及檢測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手段。
第一部分脂溶性藥物脂質體質量表征的理論性研究
6、r> 目的:系統(tǒng)性研究凝膠色譜法(SEC)、固相萃取法(SPE)、離心超濾法(CF-UF)及中空纖維離心超濾法(HF-CF-UF)進行脂溶性藥物脂質體包封率表征的特性,為正確選擇脂溶性成分脂質體包封率測定方法提供依據(jù)。
方法:以兩性霉素B脂質體為代表。采用SEC法、SPE法、CF-UF法及HF-CF-UF法分析測定了包封率;分析了4種樣品前處理方法包封率測定結果的差異;采用模擬拆方的方法,研究了SPE法產生結果不確定性的成因
7、,并進一步通過實驗究其原因;在CF-UF法及HF-CF-UF法中,均通過比較不同濃度對照溶液的回收率,分析了包封率測定結果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實驗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4.6 mm,5μm);流動相為乙腈-0.02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鈉(38∶62,v/v);流速為1.0 mL·min-1,在405 nm處進行AmB檢測。
結果:SEC法測定的包封率為93%左右;SPE法測定結果僅為6~13%,主要是由于
8、固定相填料C18及HLB對脂質體中的穩(wěn)定劑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CF-UF法中未檢測到游離藥物,超濾前后樣品管內溶液濃度幾乎不變,而隨著對照品濃度的增加,超濾管內溶液回收率降低,說明存在濃差極化現(xiàn)象;HF-CF-UF法包封率測定結果為99%,藥物在0.67~21.4μg·mL-1的濃度范圍內,回收率均大于97%;當大于25.0μg· mL-1時,回收率降低至85%左右。脂溶性藥物微晶顆?;蚍肿泳奂w的存在是回收率驟降的原因。
結
9、論:HF-CF-UF法能夠在不破壞脂質體原始穩(wěn)定的存在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了大分子脂質體與未包封藥物的有效分離,更適合于游離濃度較低的脂溶性藥物脂質體的包封率的測定;對于SEC法,在保證SEC柱能夠準確分離未包封藥物的前提下,更適用于水溶性藥物脂質體包封率的分析;SPE(C18及HLB)法不適用于以去氧膽酸鈉和膽固醇為穩(wěn)定劑的脂質體的包封率測定;CF-UF法不適合于分析脂溶性藥物脂質體的包封率。
第二部分新型多級復合前處理方法用于中成
10、藥中黃曲霉毒素B1、B2、G1、G2的測定
目的: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多級復合前處理技術,力爭除去中成藥中不同基源的雜質干擾,使中成藥中的AFB1、AFB2、AFG1、AFG2得到了有效的純化富集,為現(xiàn)代中成藥中痕量AF的純化富集及檢測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手段。
方法:樣品前處理方法的研究:(1)純化過程考察了提取比例和提取時間,脫水劑種類和加入量以及吸附劑種類和加入量對純化效率的影響。(2)萃取過程以黃曲霉毒素G1為代表
11、,以甲醇濃度、萃取時間及氧化石墨烯的加入量3個因素為自變量,黃曲霉毒素的峰面積為因變量,采用BBD設計3因素3水平共17個試驗點的響應曲面分析實驗,進行線性回歸和二次項擬合,優(yōu)化萃取條件。同時還考察了氯化鈉的加入量對于萃取效率的影響。檢測手段:采用phenomenexc(R)C18柱(2504.60 mm,5μm)進行分離,流動相為甲醇-乙腈-磷酸溶液(pH=3.5)(3∶3∶5,v/v),以0.8mL·min-1的流速,進入到柱后衍生
12、系統(tǒng)。衍生溶液為0.05%碘溶液(取碘0.5 g,加入甲醇100 mL使溶解,用水稀釋定容至1000mL,即得),流速為0.3 mL·min-1,衍生反應溫度70℃。熒光檢測:激發(fā)波長為360 nm,發(fā)射波長為450 nm。方法學考察:分別進行了線性、準確度、精密度、LOD及LOQ考察。
結果:純化過程的最優(yōu)條件為:甲醇-樣品溶液的最優(yōu)提取比例為9∶1,水浴超聲提取10 min,脫水劑為無水硫酸鎂,最優(yōu)加入量為1.0 g,吸附
13、劑為中性氧化鋁,最優(yōu)加入量為0.5 g。萃取過程:甲醇濃度:12.5%,萃取時間:15 min,氧化石墨烯的加入量3.0 mg。AFB1、AFB2、AFG1和AFG2分別在0.125~2.50 ng·mL-1、0.0625~0.625 ng·mL-1、0.125~2.50ng·mL-1、0.0625~0.625 ng·mL-1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收率大于83.0%,RSD小于3.7%。AFB1、AFB2、AFG1和AFG2的最低檢測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理論研究以及在復雜基質樣品分析中的應用.pdf
- 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在中藥制劑分析中的應用.pdf
- 樣品前處理技術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pdf
- 樣品前處理技術在環(huán)境和藥物分析中的應用.pdf
- 復雜樣品中藥物檢測前處理方法的研究與應用.pdf
- 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及其在電子和環(huán)境樣品分析中的應用研究.pdf
- 粉體學及其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
- 藥物制劑新技術
- 藥物制劑
- 藥物制劑
- 藥物中揮發(fā)性成分樣品前處理方法的研究與應用.pdf
- 碳基功能材料在復雜基體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研究.pdf
- 藥物制劑新技術分析
- 藥物制劑技術期末總結
- 藥劑學新型藥物制劑上
- 藥物制劑新劑型與新技術
- 微型離心超濾裝置在藥物分析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pdf
- 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在環(huán)境有機污染物分析檢測中的應用研究.pdf
- 藥物分析中的新型樣品處理方法的研究及應用.pdf
- 論文:激光粒度分析技術在藥物制劑研究和產業(yè)化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