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群體的人格特征及其行為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罪犯的人格特征,人格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社會支持、應對方式、攻擊行為、成人依戀和決策行為的相互關系及對犯罪行為的影響。為此,我們進行了四個研究。
  方法:
  1.研究一,384名服刑人員及勞教人員完成了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DQ-4+)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EMBU),采用相關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聚類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考察了罪犯的人格特征,探討了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人格的影響。
  2.研究二,

2、369名服刑人員及勞教人員完成了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DQ-4+),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及應對方式問卷(Coping StyleQuestionnaire,CSQ),采用相關分析、t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了罪犯人格障礙癥狀與領悟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對犯罪類型的影響。
  3.研究三,421名服刑人員完成了大五人格簡式量表(NEO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3、沖動性量表中文版(BarrattImpulsiveness Scale, BIS-II)、成人依戀量表中文版(AAS)和攻擊行為量表(AQ),采用皮爾遜相關,方差分析,典型相關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揭示了罪犯人格特征及其與成人依戀、攻擊行為之間的相互關系。
  4.研究四,41名服刑人員和21名正常被試完成了大五人格簡式量表(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沖動性量表中文版(Barratt Im

4、pulsiveness Scale, BIS-II)、行為抑制/激活系統(tǒng)量表(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Activation System Scale,BIS/BASScale)、金錢延遲折扣任務(DDT)、愛荷華賭博任務(IGT),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Wilcoxin sign-rank檢驗,混合設計方差分析(MANOVA),重復測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 ANOV

5、A)及相關分析和t檢驗,揭示了罪犯決策行為的特征及人格與決策行為的相互關系。
  結(jié)果:
  1.研究一發(fā)現(xiàn),罪犯樣本的各分型人格障礙的陽性率都比較高(P介于19.58%~60.05%之間),罪犯人群的PDQ-4+總分及各項分量表均分都顯著高于大學生人群和普通人群,差異均具有顯著性(t=2.62~22.59, p<0.01 or p<0.001)。罪犯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具有極端化傾向及不一致性,罪犯知覺到的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母親教養(yǎng)

6、方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聚類分析表明罪犯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主要存在三種類型:溺愛型,放任型和矛盾型。不同犯罪類型罪犯的人格特征及家庭教養(yǎng)方式存在顯著性差異。相關分析表明父母親情感溫暖、理解,父母親懲罰、嚴厲及父母親拒絕、否認因子與人格障礙癥狀各維度都成顯著相關(r介于0.11~0.43之間,P<0.05或P<0.01)。分別建立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人格障礙各維度的回歸方程,其對人格障礙各維度變異的解釋量處于5%~27%之間。

7、  2.研究二發(fā)現(xiàn),方差分析表明領悟社會支持四個維度、求助、合理化和解決問題等應對方式在犯罪類型上都存在顯著性差異。t檢驗表明,領悟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在人格障礙癥狀陽性組和陰性組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陽性組罪犯報告獲得更少的社會支持,更多的采用幻想,自責,退避和合理化的應對方式,而較少使用解決問題和求助等積極的應對方式。相關分析表明,領悟社會支持三個維度和社會總支持與除強迫型人格障礙癥狀因子外的其他11個人格障礙癥狀及人格障礙癥狀總分成顯著

8、負相關,自責、合理化、幻想、退避與人格障礙癥狀量表中的12個分型人格障礙癥狀及人格障礙癥狀總分成顯著正相關。多分類的Logistic回歸對犯罪者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和人格與犯罪行為類型關系進行進一步研究,鑒別出影響犯罪者所涉犯罪類型的因素,分別建立了各類犯罪類型的Logistic回歸模型。
  3.研究三發(fā)現(xiàn),罪犯組在沖動量表各維度及總分上均顯著高于農(nóng)村、城市居民群體和大學生三個群體,差異顯著(p<0.01)。不同犯罪類型的犯罪群

9、體在大五人格、非計劃沖動性、焦慮和攻擊行為各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相關分析表明,沖動量表中三個維度與親近存在顯著負相關,與焦慮、憤怒、敵意、軀體攻擊和攻擊總分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大五人格中神經(jīng)質(zhì)與親近、依賴存在顯著負相關,與焦慮、憤怒、敵意、軀體攻擊、言語攻擊和攻擊總分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或(P<0.05));外向性、宜人性、嚴謹性與親近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與焦慮、憤怒、敵意、軀體攻擊、言語攻擊和攻擊總分

10、存在顯著負相關(P<0.01);而開放性與依戀三維度及攻擊行為四維度均無顯著相關(P>0.05)。大五人格與攻擊行為產(chǎn)生了1個顯著的典型相關系數(shù)(r=0.616,P<0.01),沖動性人格與攻擊行為產(chǎn)生了2個顯著的典型相關系數(shù)(r=0.63,0.22,P<0.01)。成人依戀與大五人格特質(zhì)產(chǎn)生了1個顯著的典型相關系數(shù)(r=0.499,P<0.01),都達到了中等程度相關。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行動沖動性、非計劃沖動性及神經(jīng)質(zhì)可解釋憤怒行為40%的

11、總變異;宜人性、神經(jīng)質(zhì)、非計劃沖動性和行動沖動性可解釋敵意行為33.2%的總變異;宜人性、行動沖動性、非計劃沖動性和認知沖動性可解釋軀體攻擊行為34.3%的總變異;神經(jīng)質(zhì)、外向性、開放性和嚴謹性可解釋言語攻擊行為13.6%的總變異;行動沖動性、宜人性、非計劃沖動性、神經(jīng)質(zhì)及認知沖動性可解釋攻擊行為總均分44.9%的總變異。
  4.研究四發(fā)現(xiàn),在延遲折扣任務中,相對于正常對照組,犯罪組對兩種不同金錢強化物均表現(xiàn)出快速折扣的傾向。M

12、ann-Whitney U檢驗結(jié)果顯示,兩種不同強化條件下,犯罪組被試的折扣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U10000=197.00,P<0.01; U1000=207.00,P<0.05)。在愛荷華賭博任務中,混合設計方差分析表明決策模塊的主效應顯著,F(xiàn)(4,252)=10.66,P=0.000,被試類別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63)=4.52,P<0.05,但兩者的交互效應不顯著,F(xiàn)(4,252)=0.72,P=0.57。大五人格中只

13、有外向性與IGT的凈分數(shù)有顯著相關(r=-0.458,P<0.05)。延遲強化的k值與IGT實驗中的凈分數(shù)及大五人格和沖動性人格均無顯著性相關(P>0.05)。IGT總凈分數(shù)和延遲強化的k值在高低沖動性犯罪組上無顯著性差異。行為激活系統(tǒng)和抑制系統(tǒng)與IGT總凈分數(shù)無顯著性相關。在兩種額度延遲強化條件下,高折扣罪犯組與低折扣罪犯組的IGT的100次實驗的凈分數(shù)均無顯著差異,這表明罪犯組的延遲強化折扣率與基于IGT任務的操作績效無關。

14、  結(jié)論:
  1.罪犯群體的人格障礙陽性率高,人格障礙癥狀明顯。所感知到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具有極端化傾向和不一致性的特點,對其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起重要的作用。
  2.人格障礙陽性組罪犯和陰性組罪犯相比,陽性組罪犯獲得更少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他人支持;更多的使用幻想,自責,退避和合理化的應對方式,而較少的使用解決問題和求助等積極的應對方式;罪犯的人格特征與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相互影響,共同影響著犯罪類型的選擇。
  3.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