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全蝕病生防細菌的篩選鑒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麥全蝕病是由子囊菌亞門的禾頂囊殼小麥變種(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侵染引起的一種毀滅性真菌病害。它是一種典型的根部土傳病害,在我國小麥產(chǎn)區(qū)發(fā)生較多,個別地區(qū)發(fā)生較重,極大的影響了小麥的產(chǎn)量和品質。
  利用植物根際的拮抗微生物來防治植物土傳病害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為獲得對小麥全蝕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細菌,本研究從河南省商丘市和河南省駐馬店小麥田塊取樣并進行細菌的分離。共分離到細

2、菌1051株,采用平板對峙的方法篩選到88株對小麥全蝕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細菌。經(jīng)進一步復篩,最終確定9株拮抗作用較強且生長狀況良好的細菌作為后續(xù)進一步研究的對象。
  根據(jù)16SrDNA、gyrB基因序列,結合生理生化性狀分析,對9株拮抗細菌進行了鑒定,結果表明:菌株P155、P154、P16和P147為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P97和P188為Pseudomonas putida,菌株LY3為Lyso

3、bacter enzymogenes,菌株B20為Burkholderia cepacia,菌株S38為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股睾铣苫驒z測結果顯示:只有菌株P147和B20含硝吡咯菌素合成相關基因,菌株P147還含吩嗪產(chǎn)生相關基因。其它抑菌物質檢測結果表明:9株生防細菌都產(chǎn)生蛋白酶,都不產(chǎn)生纖維素酶;除菌株B20、LY3、S38及P147外,其余菌株都產(chǎn)生嗜鐵素;除菌P97和P188外,其余菌株均

4、產(chǎn)生小分子脂肽類物質。
  通過溫室盆栽的方法初步測定了生防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9株生防細菌對小麥全蝕病的相對防效均在50%以上,菌株P154和P155的防效最好,相對防效分別達67.11%和63.82%,略高于3%的苯醚甲環(huán)唑種衣劑處理的效果(相對防效為61.11%)。菌株P188和B20對小麥的促生作用最強,用這2株細菌處理的小麥株高分別增加12.55%和12.79%,植株鮮重分別增加37.04%和28.89%,植株干重分別增

5、加75.01%和56.25%;菌株P154、P147、P155雖對小麥株高有促進作用,但對小麥根長卻表現(xiàn)出抑制效果。
  為了解生防細菌的促生機制,采用Salkowski比色法對9株生防細菌分泌IAA情況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可以分泌IAA,但分泌能力存在很大差異;菌株P154和P147分泌的量最多,分別可達378μg/mL和327μg/mL,而菌株S38分泌的量最少,只有35μg/mL。另外,ACC脫氨酶陽性菌株篩選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