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小動脈瘤的血流動力學特點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fā)的蛛網膜下腔出血(SAH)致殘率與致死率很高,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盡管研究多年,對于動脈瘤的發(fā)病機制仍不甚了解。眾所周知動脈瘤直徑越大破裂風險越高,但實踐中發(fā)現(xiàn)破裂動脈瘤中大半直徑<7mm,這也是臨床爭議焦點所在。臨床干預多憑借并不規(guī)范的指標和個人經驗,然而任何人的任何經驗都不足以成為診療的金標準。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血流動力學因素在顱內動脈瘤的發(fā)病中起著基礎作用,但在體測量顱內動脈瘤血流動力學極其困難,利用計算流

2、體力學數(shù)值模擬分析(CFD)是目前的主要辦法之一。
  目的:探討影響前交通動脈(AComA)小動脈瘤破裂的血流動力學因素。
  方法:回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06月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外科經治伴有A1優(yōu)勢征的AComA小動脈瘤15例(10例破裂,5例未破裂,2mm≦直徑<7mm,簡稱A1組)。選擇相同時段大小類似、破裂狀況一致的不伴有A1優(yōu)勢征的AComA小動脈瘤15例配對對比(簡稱普通組)。對每一例動脈瘤構

3、建三維模型并行CFD數(shù)值模擬,對比分析兩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
  結果:A1組與普通組相比,血流模式更復雜,渦流更多、血流速度更慢,平均壁面切應力(WSS)分別為(0.46±0.07)Pa和(0.54±0.07)Pa,低壁面切應力面積百分比(LSA)分別為(21.77±6.24)%和(15.55±6.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8, P=0.005)。兩組壁面切應力震蕩因子(OSI)分別為(0.0202±0.0038)和

4、(0.0181±0.00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0)。破裂組(20例)與未破裂組(10例)相比,平均WSS分別為(0.47±0.07)Pa和(0.56±0.09)Pa,LSA分別為(20.45±7.42)%和(14.75±5.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6, P=0.041)。兩組OSI分別為(0.0197±0.0033)和(0.0180±0.004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27)。
  結論: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