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格列本脲,自1969年起作為一種降糖藥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機制為促進胰島素的釋放從而降血糖。近年來,低劑量格列本脲在各種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展示出多樣的腦保護作用,這引起了研究者們極大的興趣。格列本脲被證實在缺血性卒中、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脊髓損傷等多種疾病的動物模型中有神經保護作用。此外,回顧性研究也顯示,格列本脲可以減輕缺血性卒中后的腦水腫。
國外針對格列本脲腦保護作用的研究,在大鼠使用腹腔注射的給藥方式,在臨床試驗中使用靜脈持
2、續(xù)泵注的給藥方式[1,2]。而格列本脲在我國作為一種口服降糖藥,具有價格低廉,口服吸收好等明顯的優(yōu)勢。國外研究所使用的靜脈注射劑型的格列本脲(RP-1127,Remedy Pharmaceuticals)有很好的安全性且很可能有臨床治療價值,但該劑型從臨床試驗到上市必然仍要經過漫長的時間。相比之下,口服制劑的格列本脲已經作為一種相對廉價的降糖藥物在臨床上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其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證實。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用于2型糖尿病
3、的降糖治療,格列本脲在神經保護作用方面所需要的劑量更低[2],因此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既往針對格列本脲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所使用的劑量均為針對治療糖尿病,產生降血糖所用的相對高劑量,而針對格列本脲的腦保護作用,文獻中所涉及的劑量均低于格列本脲作為口服降糖藥所需要使用的劑量。低劑量格列本脲的藥代動力學尚未有研究,我們的研究將為下一步臨床試驗做好準備。
我們進行了如下實驗研究:
第一章 低劑量格列本脲在大鼠的藥
4、代動力學研究
第一節(jié) 低劑量格列本脲口服給藥與腹腔注射給藥在正常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對比研究
目的:研究低劑量格列本脲口服給藥與腹腔注射給藥在正常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特性。
方法:20只大鼠隨機分為口服組和腹腔注射組(n=10)??诜M大鼠灌胃給予格列本脲混懸液1 mg/kg。腹腔注射組給予格列本脲10μ g/kg。兩組大鼠分別于給藥后5、15、30、60、90、120、150、180、360、720 mi
5、n采血,以LC-MS/MS法測定格列本脲在大鼠血漿中的濃度,并監(jiān)測血糖。WinNonlin藥代動力學分析軟件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
結果:格列本脲的線性回歸方程y=1.1731x-0.0127。線性范圍1.02~204 ng/mL,相關系數R20.9996。所測定的格列本脲的高、中、低濃度的日內、日間精密度的變異系數(CV)值均小于5%。高、中、低濃度的格列本脲在大鼠血漿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37±7.22)%、(101.
6、63±5.91)%、(95.19±2.44)%??诜M大鼠血漿中格列本脲的藥時曲線較腹腔注射組右移,即達峰時間延長,兩組格列本脲峰濃度均在20-25 ng/mL之間??诜o藥1 mg/kg與腹腔注射給藥10μg/kg相比,格列本脲在大鼠體內的藥物峰濃度(Cmax)、半衰期(t1/2)、藥時曲線下面積(AUClast)無顯著性差異(P>0.05)??诜o藥組達峰時間(Tmax)較腹腔注射給藥組明顯延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7、給藥前兩組大鼠基礎血糖水平在6 mmol/L左右,在12h的血糖監(jiān)測過程中,口服組大鼠血糖最低至4.9 mmol/L,腹腔注射組大鼠血糖最低至4.7 mmol/L。兩組大鼠均未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結論:本實驗建立了一種精確簡便的低劑量格列本脲在大鼠的血藥濃度測定方法??诜? mg/kg格列本脲,可以在大鼠體內產生與腹腔注射給藥10μg/kg相近的血藥濃度,兩種給藥方式并具有相似的藥時曲線下面積。低劑量的格列本脲在口服給藥及腹腔
8、注射給藥時都是安全的,12h監(jiān)測過程中并未有低血糖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低劑量格列本脲口服給藥與腹腔注射給藥在MCAO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對比研究
目的:研究低劑量格列本脲口服給藥與腹腔注射給藥在MCAO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
方法:20只SD大鼠隨機分為兩組,MCAO口服組及MCAO腹腔注射組,n=10。兩組大鼠分別進行MCAO模型后股靜脈插管。拔出線栓口立即給予相應劑量的格列本脲,MCAO口服組大鼠灌胃給予格
9、列本脲混懸液1mg/kg,MCAO腹腔注射組大鼠給予格列本脲10μg/kg。兩組大鼠分別于給藥后5、15、30、60、90、120、150、180、360、720 min,采血,以LC-MS/MS法測定格列本脲在大鼠血漿中的濃度,并監(jiān)測血糖。WinNonlin藥代動力學分析軟件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
結果:所測定的格列本脲的高、中、低濃度的日內、日間精密度的變異系數(CV)值均小于5%。高、中、低濃度的格列本脲在大鼠血漿中的平均
10、回收率分別為(98.66±3.12)%、(103.19±6.72)%、(99.37±5.44)%。MCAO口服組藥時曲線較MCAO腹腔注射組右移,即達峰時間延長,兩組格列本脲峰濃度均在20-25 ng/mL之間??诜o藥1 mg/kg與腹腔注射給藥10μg/kg相比,格列本脲在MCAO大鼠體內的藥物峰濃度(Cmax)、半衰期(t1/2)、藥時曲線下面積(AUClast)無顯著性差異(P>0.05)。MCAO口服給藥組達峰時間(Tmax)
11、較MCAO腹腔注射給藥組明顯延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第一節(jié)中口服給藥組大鼠相比,格列本脲在MCAO口服給藥組大鼠體內的藥物峰濃度(Cmax)、達峰時間(Tmax)、半衰期(t1/2)、藥時曲線下面積(AUClast)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第一節(jié)中腹腔注射組大鼠相比,格列本脲在MCAO腹腔注射組大鼠體內的藥物峰濃度(Cmax)、達峰時間(Tmax)、半衰期(t1/2)、藥時曲線下面積(AUCast)無顯著性差
12、異(P>0.05)。實驗中兩組大鼠均未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結論:口服1 mg/kg格列本脲,可以在MCAO大鼠體內產生與腹腔注射給藥10μg/kg相近的血藥濃度,兩種給藥方式并具有相似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大鼠在2h MCAO模型中,與未造模生理狀態(tài)下相比,低劑量格列本脲口服給藥與腹腔注射給藥均有相似的藥代動力學特性。低劑量的格列本脲在口服給藥及腹腔注射給藥時都是安全的,監(jiān)測過程中并未有低血糖的發(fā)生。
第三節(jié) 亞低溫下低
13、劑量格列本脲在大鼠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目的:臨床研究提示低劑量格列本脲在多種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通過抑制SUR1-TRPM4通道發(fā)揮多效性保護作用。我們的研究數據表明在體內及體外格列本脲均增強亞低溫的有效性。但是亞低溫條件下低劑量的格列本脲藥代動力學尚不明確。我們假設亞低溫條件下低劑量的格列本脲藥物代謝動力學變化源于CYP2C9活性的改變,CYP2C9活性通過雙氯芬酸作為探針藥物去檢測。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老鼠亞低溫狀態(tài)對低劑量格列本脲
14、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影響并初步闡述其可能的機制。
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隨機分為常溫組與低溫組。兩組分別注射33ug/kg格列本脲及10 mg/kg雙氯芬酸鈉。在9個不同時間點采集血標本。LC-MS/MS檢測大鼠血漿格列本脲及雙氯芬酸鈉濃度,并通過WinNonlin軟件計算二者藥代動力學參數。
結果:亞低溫條件下格列本脲的總體清除率有顯著下降(下降58%;16.00±4.1 t06.72±2.1 mL/min/Kg;p<0
15、.001)。兩組半衰期改變沒有顯著差異(亞低溫組2.71±1.7h,正常體溫組1.64±0.34h;p=0.157)。AUClast在亞低溫組(77.8±18 h*ng/ml)較正常體溫組(33.2±11 h*ng/ml)顯著升高(p<0.001)。血糖水平均高于70mg/dL。雙氯芬酸總體清除率從正常體溫組的10.33±1.53mL/min/Kg下降至亞低溫組的7.20±1.66 mL/min/Kg。(p<0.01)。
結論
16、:亞低溫改變低劑量格列本脲藥代動力學參數,使格列本脲在大鼠的血漿清除率下降,血藥濃度升高。亞低溫狀態(tài)下CYP2C9的活性降低。
第二章 低劑量格列本脲在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的小樣本臨床研究
目的:初步驗證口服低劑量格列本脲在重癥腦血管病患者的安全性,并測定格列本脲血藥濃度。
資料和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06月至2015年12月因重癥腦血管病入住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神經危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患者。納入條件:1)臨床
17、和影像學診斷為腦梗塞或腦出血;2)年齡為17-75歲;3)起病72小時內入院;4)入院后空腹血糖>7.0 mmol/L。受試者經鼻飼管或口服給藥,首次給藥負荷劑量1mg,8小時后追加劑量0.5mg,之后每8小時追加0.5mg,至首劑72h后停藥。首次給藥后2h、4h、6h、8h、10h、16h、18h、24h、48h、72h測定格列本脲血藥濃度,血糖,血清胰島素水平。
結果:格列本脲血藥濃度最高達56 ng/mL,于給藥后4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對腦血管病患者腦白質疏松的臨床研究.pdf
- 復方鹽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臨床藥代動力學.pdf
- 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腦循環(huán)動力學動態(tài)觀察.pdf
- 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分析.pdf
- 重癥腦血管病患者氣管切開時機的選擇與預后.pdf
- 格列美脲在健康中國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pdf
- 心腦血管病患者血糖篩查及臨床研究.pdf
-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效果的臨床研究.pdf
- 亞臨床甲減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血流動力學等指標的影響.pdf
- 低劑量美羅培南在CVVH治療無尿患者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pdf
-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部血管超聲的臨床回顧性分析.pdf
- 亞胺培南在重癥患者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pdf
- 長程腦電監(jiān)測應用于重癥腦血管病患者預后評估.pdf
- 承德市腦血管病患者的住院資料分析.pdf
- 138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全腦血管造影分析.pdf
- 腦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評估工具的初步研制.pdf
-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腦動脈狹窄特點的研究.pdf
- DFP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pdf
-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部血管超聲特點的相關探討
- 合并高血壓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腦微出血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